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在高密市農村,活躍著一支科技特派員隊伍,他們深入「三農」一線和脫貧攻堅前沿,進村入戶,結對幫扶,在群眾中開展科技培訓、新品種推廣和技術指導工作,幫助農民提高農產品品質和質量,助力脫貧攻堅。
眼下正是葡萄修枝管理的關鍵時期,為了幫助果農解決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近日,高密市科技扶貧服務隊特派員又一次來到醴泉街道柳樹屋子高效農業大棚,手把手地向果農傳授果樹修剪的相關知識。
據了解,柳樹屋子村是高密市十個省定貧困村之一,2016年該村積極爭取省、市財政扶貧資金建起了六個高效大棚。大棚建好了,如何高效管理成了村民致富路上一道坎。正在這時,科技扶貧服務隊及時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科技扶貧服務隊下鄉活動是我市實施鄉村振興人才下鄉行動,推動科技創新與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的一項重要舉措。本著「脫貧不脫幫扶」的原則,高密市選派10名科技特派員包靠十個省定貧困村。特派員們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科技指導。為了更好地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機制,高密市還以五龍河農場為實施單位,創新服務模式,積極協調特派員開展聯合服務,使幫扶工作更有組織、有落實、有成效。
高密市科技扶貧服務隊隊長馮濤說:「我們以農科驛站為平臺,積極協調組織科技特派員下鄉活動,由過去的一人幫扶一村,變成了『1+9』,『10對1』的幫扶方式,有效解決了特派員個人技術領域有限問題,最終形成10人帶10村。一年來共組織特派員入村50餘次,發放宣傳技術資料一萬餘份,服務群眾共達4000餘人次。」
科技特派員送智下鄉帶動了科技扶貧方式的轉變,得益於特派員們進村解難幫困送技術,8個農業新品種落地高密市,輻射帶動四百多人進入種養領域增收致富。
高密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喬津田說:「下一步,在脫貧攻堅中我們要繼續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和科技服務隊的作用,組織專家定期對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技術難關提供幫助,同時在新產品新成果的引進轉化過程中指導他們發展更高效的農業。」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