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科技特派員送智下鄉,脫貧攻堅有了新路子

2020-12-17 瀟湘晨報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在高密市農村,活躍著一支科技特派員隊伍,他們深入「三農」一線和脫貧攻堅前沿,進村入戶,結對幫扶,在群眾中開展科技培訓、新品種推廣和技術指導工作,幫助農民提高農產品品質和質量,助力脫貧攻堅。

眼下正是葡萄修枝管理的關鍵時期,為了幫助果農解決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近日,高密市科技扶貧服務隊特派員又一次來到醴泉街道柳樹屋子高效農業大棚,手把手地向果農傳授果樹修剪的相關知識。

據了解,柳樹屋子村是高密市十個省定貧困村之一,2016年該村積極爭取省、市財政扶貧資金建起了六個高效大棚。大棚建好了,如何高效管理成了村民致富路上一道坎。正在這時,科技扶貧服務隊及時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科技扶貧服務隊下鄉活動是我市實施鄉村振興人才下鄉行動,推動科技創新與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的一項重要舉措。本著「脫貧不脫幫扶」的原則,高密市選派10名科技特派員包靠十個省定貧困村。特派員們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科技指導。為了更好地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機制,高密市還以五龍河農場為實施單位,創新服務模式,積極協調特派員開展聯合服務,使幫扶工作更有組織、有落實、有成效。

高密市科技扶貧服務隊隊長馮濤說:「我們以農科驛站為平臺,積極協調組織科技特派員下鄉活動,由過去的一人幫扶一村,變成了『1+9』,『10對1』的幫扶方式,有效解決了特派員個人技術領域有限問題,最終形成10人帶10村。一年來共組織特派員入村50餘次,發放宣傳技術資料一萬餘份,服務群眾共達4000餘人次。」

科技特派員送智下鄉帶動了科技扶貧方式的轉變,得益於特派員們進村解難幫困送技術,8個農業新品種落地高密市,輻射帶動四百多人進入種養領域增收致富。

高密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喬津田說:「下一步,在脫貧攻堅中我們要繼續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和科技服務隊的作用,組織專家定期對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技術難關提供幫助,同時在新產品新成果的引進轉化過程中指導他們發展更高效的農業。」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鄉市科技局創新服務方式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又出「新招」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進一步推動我市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紮實開展,助力廣大基層復工復產,市科技局創新服務方式,在新鄉科技網站設立《科技特派員服務之窗》專欄,面向廣大基層徵集技術需求,以更好組織各級科技特派員開展線上、線下對接服務,及時解決基層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白銀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我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工作綜述白銀日報記者 梁進贇 通訊員 呂維軍面對面交流經驗他們播撒科技星火,帶領全市農民攻堅克難、脫貧致富,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科技助力陝西脫貧攻堅:科技特派員貧困村全覆蓋走在全國前列
    科技助力陝西脫貧攻堅:科技特派員貧困村全覆蓋走在全國前列 2020-12-15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綦江:科技特派員為產業發展興添動能
    人民網重慶12月17日電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綦江區中峰鎮以「甜蜜中峰」特色產業為具體路徑縱深推進產業扶貧,全鎮至今共養殖蜜蜂8000群,蜂蜜年產量6萬斤,年產值達1200萬元,帶動蜂農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   今年,在綦江區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峰鎮開啟了「科技+產業」的發展新路子。
  • 無人機飛防保茶果 省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助力信陽市脫貧攻堅
    7月22日,光山縣連續半個月的連陰雨剛停下來,河南省油茶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專家李良厚就來到這裡,帶著防治油茶生理落果的新技術和先進的無人機裝備,聯合光山縣林業和茶產業局開展無人機飛防作業。  作為全省從事油茶產業技術研究的專業機構,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油茶產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對我省油茶產業的技術服務,將承擔的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省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項目——河南省油茶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技術服務由新縣擴展到光山縣。
  • 河南省啟動科技特派員服務麥播專項活動
    本次專項活動時間為9月30日至10月下旬,要求廣大科技特派員特別是小麥產業領域的科技特派員,在麥播期間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助力脫貧攻堅,及時解決好群眾在麥播期間遇到的技術難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智力支撐。
  • 貴州省科技特派員引進新型養殖種植技術助力產業脫貧
    摘要:自2003年起,貴州省設立科技特派員計劃,為當地農業發展貢獻技術支持、助農增收。科技特派員幫助納雍縣發展土雞產業助脫貧,已開墾200畝荒地為養雞場、年存欄13.5萬羽種雞、年生產雞苗1500萬羽。
  • 山東高密:大美高密——基礎設施更完善!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荊小瀧 通訊員 張學琳 濰坊報導今年以來,高密市住建局在高密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重點任務攻堅年」為抓手,以「提升城市品質,服務保障民生」為目標,發揚「住建鐵軍」精神,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重點任務攻堅,奮力推進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
  • 曉峰近距離|五指山生態科技特派員助力雪茄菸葉產業升級
    在五指山市番陽鎮的雪茄菸葉科技示範基地,高華軍查看菸葉乾濕情況。記者 沙曉峰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8日消息 (記者 沙曉峰)雪茄,一個近年在國內市場需求和銷售量快速增長的高端產品,對雪茄菸葉原料的需求持續增加。
  • 科技日報:「一叫就到」,山東科特派開展「點餐式」服務
    他以「果樹春季管理關鍵技術」為主題,向果樹種植戶講解修剪、萌芽管理等實用技術,因為技術「化繁為簡」,語言輕鬆活潑,先後有一萬餘人次湧進了直播間,微信、電話諮詢不斷。把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實用技術送到一線,是山東濟南「上聯千人,下接千村」計劃的一部分。這連同山東省各地科特派(科技特派員簡稱科特派)的其他典型做法,近日被科技部「點名」表揚。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科技扶貧深入一線,豐都科技特派員服務顯成效
    彭先容說,縣科技特派員協會的特派員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田間地頭指導種植、養殖,今年光線下培訓她就去了20多次,線上給種植戶指導的次數更是數不過來。近年來,豐都縣健全完善「市級專家、縣級技術骨幹、鄉鎮實用人才」為主體的三級科技特派員的服務體系,做到特派員「行政村全覆蓋、鄉鎮(街道)全覆蓋、科技服務小組重點產業全覆蓋」三個全覆蓋。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發揮主人翁意識丨江口縣官和鄉脫貧攻堅...
    我叫尹傑,今年5月,我被江口縣委組織部派到官和鄉擔任脫貧攻堅特派員。擔任該鄉脫貧攻堅特派員以來,我始終堅持主人翁意識,不當看客、不當旁觀者,積極主動作為,紮實做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著力破解道路交通發展難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貢獻力量。
  • 權威發布|山東打造「國資惠農」脫貧攻堅品牌 大力推廣「扶貧小額...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省屬企業助力脫貧攻堅和履行社會責任等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打造「國資惠農」脫貧攻堅品牌,大力推廣「扶貧小額信貸」。截止2019年底,累計發放扶貧貸款212.91億元,支持46.47萬貧困人口增收。山東省國資委二級巡視員王緒超介紹,「國資惠農」是省國資委致力脫貧攻堅工作打造的一個品牌。
  • 「我的扶貧故事」守農業科技工作者初心,踐行脫貧攻堅使命丨省農科...
    我是來自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員冉海燕,2018年開始,我主動請纓加入科技特派員行列,參與科技扶貧工作。初到開陽縣禾豐鄉擔任科技特派員時,從未開展過基層工作、實踐經驗匱乏的我,內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開展工作,也害怕老百姓質疑我一個90後的小姑娘能幹什麼。
  • 開展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企業有困難,就找「科技特派員」
    「多虧『付特派』,我們解決精準搜索這項技術難題有指望了!」山東百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洪偉喜不自勝地說。「付特派」何許人也?對這個難題,科技部門其實早就準備好了「解題思路」。前期,工作人員在走訪調研過程中發現,雖然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校企雙方仍然存在對接不暢的問題。如果部門為雙方牽線搭橋,就能達到科研人員完成成果轉化、企業技術難關及時攻克的「雙贏」局面。企業科技特派員制度應運而生,成為科技部門為雙方搭建的橋梁。
  • 【理論|決戰決勝2020】關於我縣推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
    為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微美肥西」推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理論文章專欄,從多角度、多層面回望總結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新跨越、新成就、新經驗,為決勝全面小康凝心聚力,貢獻肥西智慧。一起來看看今天推送的理論文章吧~~~
  • 身懷絕技的特派員,揚州也有!
    近來讓「技術」種進泥土裡的科技特派員火了國家出了專題報導說他們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科技明星」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國科技特派員年均轉化先進技術2.6萬項直接服務農民超過6500萬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揚州
  • 新時代脫貧攻堅精神的深刻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作為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針對新時期扶貧工作進行了多維度、多層次的闡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系統全面的思想。
  • 雲南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經過持續奮鬥,雲南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體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 「決戰脫貧攻堅」山東衛視《家鄉好物》:「電視+直播」,激發消費...
    導讀:山東衛視《家鄉好物》將「縣長帶貨直播」搬上螢屏,以「幹部代言+藝人助力」的方式,推廣地方特色產品,提升農業品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節目創新通過「電視+直播」模式,擴大傳播影響力,激發消費扶貧新動能,充分發揮了廣播電視媒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