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守農業科技工作者初心,踐行脫貧攻堅使命丨省農科...

2020-12-17 天眼新聞

我是來自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員冉海燕,2018年開始,我主動請纓加入科技特派員行列,參與科技扶貧工作。初到開陽縣禾豐鄉擔任科技特派員時,從未開展過基層工作、實踐經驗匱乏的我,內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開展工作,也害怕老百姓質疑我一個90後的小姑娘能幹什麼。

果園了解情況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內心掙扎一番後,我還是硬著頭皮找到田衝村村幹部們了解情況,了解到村裡有一家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特色果蔬、食用菌、林下經濟等產業。於是,在駐村幹部余杰穎書記的陪同下,我找到該合作社負責人於東同志。  在表明來意之後,於東給我詳細的介紹了他們合作社目前的經營模式和遇到的難題。「我們想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富硒八月瓜、洞藏糟辣椒、林下冬蓀等產業,八月瓜是我們合作社主推產業,但植保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產品產量質量一直上不去,也讓我們很是頭疼,你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希望。」聽到這,瞬間感覺自己身上的壓力好大,同時也覺得這不正好是我們科技特派員發揮作用的絕好時機。  在了解合作社的基本情況後,我來到基地進行調研,發現八月瓜黑斑病、實蠅、雜草發生嚴重,導致果樹長勢差、掛果率低、果實品質差。於是,我提出翌年在八月瓜開花優果期噴施生物製劑和懸掛幼蟲板等生物防控措施。

採集水果樣品

2019年,眼看八月瓜開花掛果期將至,但是受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的影響,園內99%以上的八月瓜植株均遭受病害威脅。於是,我到田間進行採集病害樣品,並利用分子測序技術鑑定病原,制定防控方案,提供相應防控物資,及時控制了病害蔓延。  今年八月瓜採摘季,合作社八月瓜掛果很好,產量在5000斤左右。「您有空來我們果園採摘呀,我們果園豐產有您的心血。」合作社老闆一句簡單的邀請,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自豪。  2020年,雖未繼續在開陽縣禾豐鄉開展科技服務,我還是會收到當地農戶通過電話或是微信等方式尋求幫助。農民朋友在遇到難題時第一時間能想到我們科技特派員,說明我們的技術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問題,農民朋友對我們技術的肯定就是對我們科技特派員最大的信任。   科技特派員以發展高科技含量、高產、高效、生態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為目標,引進、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我也在平時工作中,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培訓,著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是心系三農,接下來,我要繼續用我的技術解決農業產業實際問題,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維維 整理

見習編輯 梁珍情

編輯 孫遠銘

編審王璐瑤韋一茜

相關焦點

  • 銅川耀州區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 守初心擔使命
    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 通訊員 張小平)耀州區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把舉辦「主題黨日」活動、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等工作的主要內容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使各級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守初心、擔使命。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來路守初心 奮力前行擔使命丨獨山縣影山鎮...
    用好、用活國家扶貧好政策,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我是扶貧路上的追夢人和踐行者。我叫龔傳書,是黔南州獨山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身為影山鎮脫貧攻堅兵團的團長,我感到責任重大。 2020年6月,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我來到影山鎮脫貧攻堅作戰兵團。要打贏影山鎮脫貧攻堅戰,我必須身先士卒。在扶貧路上,我緊盯每一項政策的落實,每一個措施的制定,絲毫不敢馬虎。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還有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這些都是建設新農科的底氣所在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致敬脫貧攻堅奮鬥者!這些「德陽故事」感人至深
    第四期《榜樣的力量》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致敬脫貧攻堅奮鬥者》舉行——榜樣的力量講述扶貧一線奮鬥故事傳遞脫貧攻堅德陽力量未來她們村還將建設「沼源特色文化村」、「中國沼氣第一村」,與農業農村部合作,高標準規劃建設全國首個沼氣博物館。讓沼源成為見證中國農村發展史,傳承沼氣文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廣生態循環農業的科技、科普綜合示範體。並實現鄉村文旅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的扶貧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換個戰場再攻堅 脫貧前線展風採丨黔西縣錦星鎮...
    2013年至2016年3年間先後鎮派駐錦星鎮青溝村、紅旗村、洪湖村一類貧困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017年擔任慶民村一類貧困村脫貧攻堅大隊副隊長。錦星鎮慶民村扶貧車間工作人員正在開展榨油作業這些年,我一直戰鬥在脫貧攻堅最基層一線陣地上,深入到4個村495戶貧困戶家中走訪,實實在在為貧困戶解決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帶領群眾搞好產業。
  • 牢記初心使命 繼續砥礪前行
    接下來,貴安新區將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深入踐行新時代貴州精神,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貴安力量。 「今天聽了諶貽琴省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讓我感受到了在過去的一年裡,貴州在壯大經濟、建強產業、夯實基礎、做足民生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 山東高密:科技特派員送智下鄉,脫貧攻堅有了新路子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在高密市農村,活躍著一支科技特派員隊伍,他們深入「三農」一線和脫貧攻堅前沿,進村入戶,結對幫扶,在群眾中開展科技培訓、新品種推廣和技術指導工作,幫助農民提高農產品品質和質量,助力脫貧攻堅。
  • 「我的扶貧故事」做脫貧攻堅路上的「排頭兵」丨黔西縣甘棠鎮扶貧...
    我叫張奎,今年40歲,畢節市大方縣人,2013年4月參加工作,201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2月任黔西縣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擔任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8個貧困村和3539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堅持「實」的工作標準和「嚴」的工作要求,力爭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實績。
  • 「決勝脫貧·奮鬥有我」南鄭區城關幼兒園王莎娜:脫貧攻堅矢向前...
    決賽中,20位來自扶貧一線的選手們結合扶貧工作真實經歷,謳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良好風貌,描繪出一幅全區上下廣大扶貧幹部用心幫扶貧困群眾的美麗畫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南鄭區城關幼兒園王莎娜的扶貧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用智慧和汗水描繪脫貧攻堅美麗畫卷|金盆鄉麻窩村...
    2019年7月,我直接從河溝村調至金盆鄉麻窩村任第一書記,開始了我又一段駐村幫扶之路。  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通過走村串戶和數據分析,使我深刻的認識到,要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必須要發揮全體扶貧幹部的力量。
  • 雛鳳清於老鳳聲——安平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美了鄉村
    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2338戶7431人,其中2189戶7195人達標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47%,所有貧困村順利通過國家、省、市三級驗收,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為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安平力量」。樂業才能安居,幹活有勁頭,生活更有奔頭「出門、吃水、上學、看病,在村裡這些都難。」
  • 銀髮輝映擔使命 夕陽正紅譜新篇——甘肅省離退休幹部助力脫貧攻堅...
    原標題:銀髮輝映擔使命 夕陽正紅譜新篇——全省離退休幹部助力脫貧攻堅綜述2018年9月開始,省委組織部、省委老幹部局、省扶貧辦在全省離退休幹部中開展「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兩年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已組建離退休幹部助力脫貧攻堅志願服務隊497個,參與志願服務的老同志已逾2萬人。
  • ...的扶貧故事」做合格黨員 當扶貧先鋒|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一級警長...
    我叫冉東生,2018年3月被派駐到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翁奇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多來,我積極踐行「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的要求,做好駐村幫扶工作。我到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進行精細調研,摸準村情,確立扶貧工作思路。
  • 安溪:學習採訪實錄 踐行初心使命
    指引打贏脫貧攻堅戰  ——縣扶貧開發協會會長 龔培毓  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思想源於對農村基層情況的深刻了解和長期的基層工作實踐,對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習近平同志年輕時在延安上山下鄉,後來又在河北農業大縣正定擔任縣委書記,很早就有「農村要加大扶貧開發」的意識。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攻克扶貧路上的無數「難題」|都勻市平...
    我是張建軍,2020年8月,我來到都勻市平浪鎮共和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走進作戰室,看到牆上條目清晰地寫著一系列駐村隊長要履行的「一宣六幫」等脫貧攻堅幫扶責任時,那一刻,我倍感自身責任重大。  擔任駐村隊長第一天,我組織駐村幹部、包村幹部、村幹部召開了見面會,了解到共和村駐村幹部共有25名,分別來自都勻市交通局、都勻市住建局和平浪鎮人民鎮府。有6名鎮級包村幹部擔任網格員,村支兩委共7名。我意識到,在脫貧攻堅戰鬥過程中,要將來自不同工作部門的駐村幹部、鎮級包村幹部和村幹部擰成一股合力,得在人員管理方面下一番功夫。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丨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何洪道
    猶記得2019年剛到報京鄉任職時,面對產業發展薄弱、群眾觀念保守,貴灑村還未出列,178戶貧困戶未脫貧等等,我深深感到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責任有多大,帶領全鄉各民族同胞脫貧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使命。查看報京小學衛生廁所建設情況「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公布!教育領域的他們獲表彰
    她敬業奉獻,長期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將自己工資、所獲獎金和社會捐助診療費等100多萬元全部用於興教辦學,在與時間賽跑和病魔的抗爭中以實際行動兌現著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用不懈追求書寫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和人民事業永遠奮鬥的絢麗人生。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扶貧故事」展現脫貧攻堅戰場上的青春力量丨安順市西秀區...
    2017年12月,時年25歲的我拿出滾石上山的精神,加入脫貧攻堅一線戰鬥,作為脫貧攻堅黨員突擊隊的一員全線參與舊州鎮邢江村脫貧攻堅工作。為按時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決心撲身基層、紮根村寨、拋灑熱血。拼搏奉獻、為民服務是我加入人民公僕隊伍那天起就牢固樹立的職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