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員冉海燕,2018年開始,我主動請纓加入科技特派員行列,參與科技扶貧工作。初到開陽縣禾豐鄉擔任科技特派員時,從未開展過基層工作、實踐經驗匱乏的我,內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開展工作,也害怕老百姓質疑我一個90後的小姑娘能幹什麼。
果園了解情況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內心掙扎一番後,我還是硬著頭皮找到田衝村村幹部們了解情況,了解到村裡有一家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特色果蔬、食用菌、林下經濟等產業。於是,在駐村幹部余杰穎書記的陪同下,我找到該合作社負責人於東同志。 在表明來意之後,於東給我詳細的介紹了他們合作社目前的經營模式和遇到的難題。「我們想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富硒八月瓜、洞藏糟辣椒、林下冬蓀等產業,八月瓜是我們合作社主推產業,但植保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產品產量質量一直上不去,也讓我們很是頭疼,你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希望。」聽到這,瞬間感覺自己身上的壓力好大,同時也覺得這不正好是我們科技特派員發揮作用的絕好時機。 在了解合作社的基本情況後,我來到基地進行調研,發現八月瓜黑斑病、實蠅、雜草發生嚴重,導致果樹長勢差、掛果率低、果實品質差。於是,我提出翌年在八月瓜開花優果期噴施生物製劑和懸掛幼蟲板等生物防控措施。
採集水果樣品
2019年,眼看八月瓜開花掛果期將至,但是受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的影響,園內99%以上的八月瓜植株均遭受病害威脅。於是,我到田間進行採集病害樣品,並利用分子測序技術鑑定病原,制定防控方案,提供相應防控物資,及時控制了病害蔓延。 今年八月瓜採摘季,合作社八月瓜掛果很好,產量在5000斤左右。「您有空來我們果園採摘呀,我們果園豐產有您的心血。」合作社老闆一句簡單的邀請,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自豪。 2020年,雖未繼續在開陽縣禾豐鄉開展科技服務,我還是會收到當地農戶通過電話或是微信等方式尋求幫助。農民朋友在遇到難題時第一時間能想到我們科技特派員,說明我們的技術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問題,農民朋友對我們技術的肯定就是對我們科技特派員最大的信任。 科技特派員以發展高科技含量、高產、高效、生態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為目標,引進、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我也在平時工作中,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培訓,著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是心系三農,接下來,我要繼續用我的技術解決農業產業實際問題,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維維 整理
見習編輯 梁珍情
編輯 孫遠銘
編審王璐瑤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