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嘉賓名單:
趙顯剛 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海洋發展研究院院長
朱永紅 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
房 偉 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四級調研員
劉 偉 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科技與對外合作科二級主任科員
姜朋濤 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漁業科科長
一、開始語:
主持人:聽眾朋友,早上好!歡迎收聽、收看濰坊市紀委監委、濰坊人民廣播電臺聯合主辦的《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我是主持人武慧。歡迎關注「899」新聞早班車微信公眾號在線觀看節目直播視頻。
營商環境,關乎一個企業的發展,事關一個家庭的錢袋子,更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帶動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當好企業的「服務員」,需要你我他共同努力。為推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意見的落地落實,按照《濰坊市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十二條措施》要求,濰坊人民廣播電臺「黨風政風行風在線」欄目從7月1日開始進行改版調整,改版後節目名稱為《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節目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同時通過媒體監督方式促進影響營商環境的難點堵點痛點的解決。
節目中,歡迎您撥打熱線電話6106789或關注「899新聞早班車」微信公眾號留言互動參與節目,向我們反映有關營商環境方面的問題和線索。節目之外,您也可以撥打濰坊市紀委監委舉報電話12388反映問題。讓我們共同積極參與濰坊市紀委監委優化營商環境的監督工作。
主持人:今天來到節目中的嘉賓是濰坊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海洋發展研究院院長趙顯剛,歡迎您的到來!
趙顯剛: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欄目和大家交流。今天一起前來的還有:我們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朱永紅、四級調研員房偉、科技與對外合作科二級主任科員劉偉,漁業科副科長鞠成文。我們將認真為各位聽眾解答全市海洋發展和漁業方面的問題,同時,也真誠歡迎聽眾朋友們對海洋和漁業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主持人:歡迎各位的到來!聽眾朋友們,如果您對我市海洋和漁業系統工作有什麼問題或建議,歡迎通過熱線6106789參與節目,或關注微信公眾號「899新聞早班車」發送文字消息參與節目互動。
交流部分
1、主持人:歡迎繼續收聽濰坊新聞廣播《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趙局長,臨近年終歲尾,全市各項工作也都進入最後收官階段,您能不能介紹一下今年全市海洋發展和漁業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趙顯剛:好的。今年以來,市海漁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圍繞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動擔當作為、科學應對施策,克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特別是全市思想作風整頓暨重點工作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全局幹部迅速進入角色,攻堅衝刺,聚焦工作差距不足、短板弱項,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嚴實作風、嚴細標準,決戰決勝百日攻堅會戰,推動全市海洋發展實現新的突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773.7億元、佔GDP比重18.3%,居全省第三,海洋經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
在海洋發展方面:統籌推進海洋強市建設,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全面落實海洋強市建設各項部署。認真貫徹《濰坊海洋強市建設行動方案》《北部濱海藍色提升引領行動方案》等規劃方案,圍繞海洋發展重點工作,形成園區培育、項目建設、平臺搭建和事項落實「4本臺帳」,充實完善市縣兩級組建現代海洋產業工作專班,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點評,一月一通報,制定海洋經濟專項考核辦法,納入全市綜合考核。研究制定市委海洋委工作要點,謀劃突出發展「七大產業」,培育「十大園區」,推進「百個項目」,搭建「四類平臺」,構築「一個保障」等五大方面33項具體工作,統籌推進全市海洋發展工作。二是海洋產業集群加速成長。篩選培育了17個海洋特色園區,1-11月份,完成投資279.3億元、海洋產業主營業務收入916.5億元,7個園區獲批省級特色園區,濰坊濱海現代海洋化工優勢產業集群入圍全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名單,是現代海洋產業唯一一家;重點組織實施120個涉海重點項目,今年已完成投資210.2億元。三是加快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新增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6個,全市省級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達到10家、科技興海示範基地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組建20名院士專家組成的海洋產業高端智庫,藉助外腦推動海洋發展;促成市政府分別與中國水科院黃海研究所、中國科技產業促進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濰坊漁業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海洋健康產業研究院,與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共建野外研究站,與管華詩院士團隊籤約建設功能海參肽全產業研發生產轉化項目,依託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和濰坊中創海洋生物研發轉化基地,打造海參全產業鏈。四是不斷深化海洋對外合作交流。成功舉辦第二屆濰坊國際海洋動力裝備博覽會,2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15家科研院所參展參會,推介涉海重點園區和項目23個,協議總投資162.15億元的16個項目集中簽約,20多家金融機構與46家企業進行了融資對接,資金規模約50億元。成為新冠疫情形勢穩定後全國範圍內舉行的第一個海洋經濟領域的高端會展,央視一套、人民日報等各級媒體給予了全面、廣泛報導,在國際國內打響了海洋動博會品牌,搭建了海洋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在現代漁業發展方面:深入推進漁業轉型升級,漁業提質增效步伐明顯加快。一是聚力搭建我市優勢漁業產業鏈條。以蝦貝「雙百億」全產業鏈工程為重點,引進中國500強廣東海大集團、中國民營500強廣東恆興集團,建設2處標準化育繁推一體化項目和3個萬畝工業化健康養殖基地,總投資4.6億元的凡納濱對蝦遺傳育種中心完成投資3.1億元,構建凡納濱對蝦350個家系,依託已投資2億元的北方現代漁業生態養殖示範園打造對蝦繁育北方基地;總投資24億元的400mw漁光互補光伏項目近期開工,推動現代漁業向高附加值、全產業鏈方向發展。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試點。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和海洋強市建設重要內容加快謀劃推進,規劃建設省級海洋牧場3處,總確權海域面積7.5萬畝,帶動全市海洋漁業發展,形成底播貝類增殖40萬畝、淺海筏式扇貝養殖30萬畝,工廠化對蝦養殖100萬立方水體,促進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海域底質調查和生態型人工魚礁海洋牧場研究,利用60公裡濰坊港、龍威漁港等堤壩礁資源,探索形成堤壩礁海洋牧場新模式。三是全面提升漁業發展能力。制定出臺《濰坊市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實施意見》《濰坊市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規範養殖生產秩序,推進規劃編制發布和養殖證核發,實現市、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全覆蓋。漁業油價補貼、「海上糧倉」、漁業基礎設施、海洋牧場綜合試點、漁業資源修復等惠漁惠民重點項目共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2億元,極大提升了我市現代漁業發展水平。四是切實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穩定。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平安和諧海洋建設,堅守海洋生態安全、漁業生產安全、漁船管控安全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底線。認真落實漁船管理責任,將全市923艘海洋漁船全部納入管控範圍,我市多年未發生涉外漁業事件。開展「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嚴格執行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制度,建立24小時動態監控機制,清繳涉漁「三無」船舶110艘,查處違規漁船113艘,清繳「地籠網」等違規漁具4064多套,全市漁業生產秩序持續穩定,連續三年被評為省級伏休先進單位。著力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強化產地環境、漁用投入品、生產標準化三個重點環節監管和重點養殖品種、苗種抽檢力度,完成省市級水產品抽測1200批次,實現「全方位、無縫隙」監管,抽檢批次和合格率均居全省前列。
在生態建設方面:我們堅持綜合治理、綠色發展,海洋生態建設成效顯著。一是紮實推進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項目實施。通過積極努力,爭取中央扶持資金4.28億元,組織實施了14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修復濱海溼地1815公頃、岸線7公裡,項目數量佔全省48.3%,爭取資金數量佔全省的48%,均列全省第一。項目實施過程中,克服項目啟動時間晚、工期短、任務重,受汛期、雨季等影響項目實施難度大等困難,成立了項目推進專班,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制約、影響項目實施的問題和困難,有效保障了項目的有序推進,著力打造「水清、灘淨、岸綠、灣美」的美麗海岸,為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作出了海洋貢獻。二是創新生態修復模式。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要求,大力發展海洋生態修復「林下經濟」,結合實施「南紅北柳」工程,創新推廣「檉柳+肉蓯蓉」套種模式,利用7年時間,聯合中科院寒旱所從寧夏沙漠引進「沙漠人參」肉蓯蓉,經過反覆試驗,與檉柳套種獲得成功,畝產1300公斤、產值5萬元,打造了生態修復「濰坊樣板」。省委財經委專題調研、總結提出「濰坊趟出了一條『荒灘變資源、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生態價值轉換新路子」,劉家義書記批示肯定,於國安副省長要求推廣。
2、主持人:感謝趙局長的介紹,可以看出,市海漁局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趙局長,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深化行政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圍繞營商環境建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在下步工作中,還有什麼思路舉措呢?
趙顯剛:感謝主持人!請我們局的朱永紅局長回答一下。
朱永紅:好的。近年來,市海漁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我局職能作用,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發展動力,全力推進我市「海洋強市」建設。
(一)積極爭取惠企惠漁政策。隨著國家對農業政策的調整,惠漁惠民投入逐年增多,我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一系列涉海涉漁政策,今年以來,申請上報了省級海洋牧場示範項目、水產種業、陸基標準化基地、公益放流等4類項目22個,落實上級補助資金1.06億元,一系列的項目實施有效保護了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了漁業可持續發展,增加了漁民收入,維護了漁民利益,提高了黨和政府在廣大漁民中的威信。
(二)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堅持線下「一次辦好」,線上「零跑腿」的服務理念,構建依託政務服務網、郵件、微信全程網絡服務的立體化信息服務新格局。全面實行「一窗受理」,群眾在政務大廳進1扇門、到海漁局1個窗口、提交1份材料,就可完成事項辦理。由過去的群眾跑升級為數據跑,建立健全了進駐大廳的預約服務制度,在實現大廳預約辦理的同時,通過網站、窗口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布了預約服務電話,不論下班後或者周末節假日,都有專人為辦事群眾答疑解惑。
(三)精減審批流程。重新繪製審批事項流程圖,將承諾辦理時限在縮減至法定時限的70%的基礎上,只要是不需要現場查勘,全部實現即辦即結。即辦事項只要群眾到海漁局窗口最多只需等待10分鐘就可以辦結所需業務。對申報材料進行精簡優化,共精簡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備案等4個事項的6份申報材料,減少6個辦事環節。水生野生動物事項馴養繁殖跟經營利用申請表單合二為一,1次申報1套材料,不用再層層轉報。
(四)強化執法服務理念。牢固樹立「執法就是服務」的理念,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全市海洋和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在海洋行政執法方面,紮實推進海域、海島巡查和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監察等常態化執法監管,為積極營造項目用海良好營商環境打下了堅實的法治基礎。在漁業行政執法方面,積極開展護漁行動,持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工作,有力打擊了海洋和漁業違法違規行為,漁業資源衰退勢頭得到一定的遏制,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取得積極成效,有效促進了全市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漁業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漁業安全嚴查嚴整嚴打、冬季漁港漁船安全防火檢查、漁業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切實保護了漁業捕撈企業和漁船所有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下步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深化涉海領域「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提高服務效應。一是向上爭取政策,向下落實惠漁政策。堅持「服務漁業、服務漁民」的宗旨,認真落實漁業油價補助、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漁港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惠漁惠民政策,降低漁業生產成本,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增加漁民收入,維護漁民利益。二是堅持依法治海惠漁,確保漁業生產安全、漁民生活改善。深入開展海洋專項執法行動,維護海洋開發秩序,保障海洋生態安全;強化涉外漁船管控,持續保持對越界違規捕撈和涉漁「三無」船舶整治的高壓態勢,保障涉外漁業安全;落實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開展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保障漁業生產安全;深入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現「全方位、無縫隙」監管,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在精準服務上下更大功夫。繼續落實好聯繫涉海涉漁企業制度,局長和班子成員帶頭,定期深入海洋發展一線調查研究,了解掌握海洋和漁業難點、堵點,幫助解決企業和漁民憂事、難事。
3、主持人:感謝朱局長的介紹,能夠感受到市海漁局奮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那麼咱們市海漁局在政務服務審批便民化方面都有什麼工作特點及創新做法?
朱永紅:這個問題請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房偉同志回答一下。
房偉:好的。近年來,我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實「三集中三到位」,持續對標先進地市,牢固樹立精準、務實、服務至上和依法、依規、全心為民理念,優化辦事流程,推動海洋和漁業服務體系「減權、清權、放權、曬權」,不斷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辦事「提速」,同時積極延伸服務,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大眾日報、濰坊日報先後以《不說不能辦,只說怎麼辦》《電話一打 服務到家》《24小時服務群眾有了不下班的「服務員」》為題對我局政務服務審批便民化方面工作進行了報導。
一是審批業務不出大廳,「首席代表」一次辦。改革中,我們不斷精簡審批流程,局主要負責人授權「首席代表」完成審批,「首席代表」按照優化統一的辦事流程行使審批最終決定權和審批專用印章使用權,實現「一個人」完成審核、「一枚章」終結審批,「辦理事項只跑一次」「一次辦好」辦理完畢的辦事流程,所有審批行為不出大廳即可辦理。通過流程再造,開展「減流程、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工作:分兩批次減少辦事申請4項,減少辦事環節3個,取消調整和新增行政許可事項1項,依申請服務事項共16項全部入駐市政務大廳。市內跨縣(市、區)購置國內海洋捕撈漁船及捕撈輔助船船網工具指標批准書審批從改革前的7天下降至現在的即辦即結10分鐘出件,達到全國最佳水平;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備案及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和人工繁育許可證年審從改革前的2天下降至立等可取,達到全國最佳水平。
二是不說不能辦,只說怎麼辦。結合政務服務工作實際,我局依照「集中辦理、貼近群眾、便民服務」原則,加大便民服務的延伸。強化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全力提升窗口工作人員依法審批、為民服務的能力,努力增強群眾滿意度,將局窗口打造為「最文明的窗口、最便民的團隊」。我們要求窗口無否決權服務,對辦事企業、群眾只能說「yes」不能說「no」。企業群眾辦理事項時,不論是不是本部門審批事項,我局工作人員都積極告之正確的辦理路徑與方法,如果是在大廳辦理的事項,我們工作人員都會熱情的帶領群眾到相應的辦理窗口前。特別是我局審批事項面對的服務對象,很多都沿海縣市區的漁民群眾,他們路途較遠,趕到市政服務服大廳經常已經是中午時分,我們的窗口工作人員犧牲中午吃飯、休息時間為群眾辦理業務是家常便飯。
三是服務全天候,打造「海漁服務藍本」。近年來,我局積極簡化審批程序。以前是企業、群眾圍著部門、一家一家跑,現在是群眾少跑腿、部門內部轉,通過項目並聯審批、容缺辦理,24小時答疑諮詢、上門服務,延時服務、電話回訪、「一次辦好」「即來即辦、當日辦結」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方便了辦事群眾。我們還積極打造便民服務平臺,把全方位線上服務與「8小時之外」群眾訴求服務作為突破點進行功能設計,讓辦事群眾在「一次辦好」中體驗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海漁藍本」。「24小時不打烊服務」是我們局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推出的辦公諮詢電話,24小時審批事項隨時由專人講解答疑特色便民服務,既保證了服務的全周天無死角,服務不間斷,又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現場辦理的風險,深受辦事企業及群眾歡迎。此外,針對特殊群體的實際需要,我局還推出預約上門服務項目,讓窗口業務高效又暖心,是從服務時間向服務地點延伸的又一重大突破。通過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流程,拓展服務內涵,真正做到政務服務一心為民,真情便民的服務理念。
4、主持人:感謝房書記的介紹這麼多政務服務便民利民好經驗、好做法。趙局長,再過十幾天就是2021年了,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作為我們海洋主管部門,對明年工作中,有什麼樣的思路舉措呢?
趙顯剛:好的。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2021年,我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海洋戰略,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全域統籌、陸海一體,發揮優勢、錯位發展,深入實施產業、科技、生態、開放、基礎設施、綜合管理等重點工程,奮力推動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作出海洋貢獻。關於明年工作,我們認真組織研究謀劃,初步確定了「圍繞一個總目標、堅持八大理念、落實八項任務、健全兩個機制、強化一個保障」的總體思路。
(一)一個總目標。圍繞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海洋委決策部署,以實現海洋高質量發展、建設海洋強市為目標,按照「穩增長、護生態、促轉型、重創新、嚴管控、保安全」的思路原則,全力抓執行、抓推進、抓落實,奮力推動全市海洋發展各項工作走在前列,力爭明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以上,佔全市GDP比重達到20%左右。
(二)堅持八大理念、落實八項任務
一是堅持統籌謀劃,紮實推進海洋強市建設。牽頭做好國家、省「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重大項目提報,加快編制全市海洋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按照海陸統籌發展思路,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構建現代海洋體系、優化海洋生態環境等為戰略重點,謀劃一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以園區為載體推進海洋產業聚集發展,重點培育壯大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濱海海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青州海洋裝備製造產業園等17個海洋特色園區,加快推動120個涉海重點項目建設。
二是堅持重點突破,加快海洋新舊動能轉換。實施「4+2+1」的海洋產業提升工程,集中培育海洋裝備、生物醫藥等4大優勢海洋產業,改造提升海洋漁業、海洋化工2大傳統海洋產業,突破發展海洋文化旅遊服務業。制定印發濰坊市加快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濰坊市海水淡化產業、智慧海洋產業發展三年推進計劃,加快「透明海洋」「藍色大健康」、海洋牧場、海洋大數據等重大支撐項目建設,精心培育海洋領軍企業和優勢產業集群,推動海洋產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海洋委辦公室、海洋經濟專班職能作用,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我市推進海洋港口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推動陸海聯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形成一體化效應。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搭建一批海洋高端平臺。重點推進水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遺傳育種中心、現代漁業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建立協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瞄準國內外海洋領域一流科研院所、高端頂尖人才,加快招院引所、招才引智步伐。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涉海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組織涉海科研機構和企業積極參與省海洋科企對接大平臺,聯合開展技術難題攻關,推動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在抓好現有10家省級海洋工程協同創新中心基礎上,明年再申報爭取獲批2家以上。
四是堅持生態優先,堅定不移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堅決打勝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推進全市6個漁港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漁港環境,不斷提升漁港綜合管理水平。優化調整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配合做好海岸線修測任務,加強圍填海疑點疑區核查,對於非法圍填海行為「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繼續實施「南紅北柳」等重大工程,加大檉柳種植間作肉蓯蓉模式發展,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在理念、科技、機制、模式創新,構建海岸帶生態修復示範區。深入提升檉柳附加值,積極與管華詩院士團隊合作對接,加強檉柳中藥、保健品等精細化工類產品研製開發。
五是堅持合作共贏,推進海洋對外開放實現更大突破。依託國家農綜區建設,加大海洋經濟對外合作。加強與膠東五市互動合作,共同推動膠東海洋經濟一體化發展。辦好濰坊國際海洋動力裝備博覽會,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海洋經濟開放發展新平臺。積極爭取在我市創建APEC藍色經濟試驗區,打造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北方唯一試點。推進海洋領域「雙招雙引」,聚焦重點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廣泛引入先進技術、管理方式等。加強包靠服務,推動漁業「雙百億」、海洋動博會等籤約項目落地落實。
六是堅持科學管理,提高海洋治理能力。推進海洋利用模式轉換,切實提高海域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嚴格執行國家現有用海政策,強化圍填海管控,推進歷史遺留問題處理。認真落實《濰坊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陸海一體保護利用格局。對海洋生產總值進行核算,推動市級核算工作常規化運行,制定沿海地區風險防禦區規劃,提升海洋監測、預報預警和防災減災等基礎能力。
七是堅持漁業升級,大力度提升海洋牧場發展水平。將海洋牧場建設作為全市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抓手,出臺《濰坊市支持海洋牧場健康發展實施方案》。著重發展底播型海洋牧場,整合分散海域,力爭到2022年海洋牧場面積達到30萬畝,爭創國家級海洋牧場1處。以海洋牧場建設為依託,組織實施「1135」蝦貝雙百億產業鏈工程,即建設1處漁業科研院所(濰坊漁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正式掛牌)、1處海洋大數據平臺(濱海海洋大數據中心)、30個園區(項目)、50家重點企業,為「十四五」濰坊現代海洋漁業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八是堅持底線思維,切實維護好漁業生產秩序。嚴厲打擊涉海涉漁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鞏固海洋督察成果,保持打擊非法圍填海的高壓態勢,對違法圍填海現象「零容忍」。實施「最嚴格的伏休制度」和「最嚴格的伏休管理」。加強違規漁具清理整治力度,打擊和清理取締「地籠」等禁用漁具。嚴打外省籍漁船越界非法捕撈行為,維護正常的漁業生產經營秩序。加強涉外漁船管理,防範涉外漁業違規事件發生。嚴守漁業安全生產底線,堅持以落實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總抓手,加大漁民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強化漁船防碰撞、漁船編隊生產等環節監管。嚴格落實涉漁「三無」漁船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清理取締和拆解力度。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攻堅行動,對重大問題隱患實行掛牌督辦,防範各類漁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三)健全兩個機制。一是海洋強市項目督查考核機制。在今年工作基礎上,繼續以市委海洋委辦公室名義對重點項目落實情況進行調度督查,完善項目督查考核機制。重點抓好市委海洋委2021年工作要點、海洋強市建設行動方案有關海洋發展的重點項目推進,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梳理進行細化分解,逐一明確任務目標、月度計劃、牽頭單位、配合單位以及責任人等,充分徵求部門和單位意見並建立海洋強市重點項目庫和工作檯帳,及時對督查情況進行通報,加快項目建設。二是海洋經濟運行監測機制。加快推進縣市區海洋生產總值核算和涉(用)海企業直報工作,建立全市海洋經濟統計核算制度,進一步完善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機制,做好海洋全市海洋經濟運行動態分析,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四)強化一個保障。打造拼搏進取、事爭一流的幹部隊伍,為各項工作提供堅實的落實保障。一是加強政治建設。進一步強化海漁系統幹部思想政治學習,引導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海洋發展各項部署要求,把海洋高質量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心無旁騖、全力推進,務求取得更大實效。二是提升工作水平。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海洋強國戰略思想以及海洋強省、海洋強市相關政策文件,舉辦全市海洋高質量發展培訓班,掌握新理念、新知識,增強在海洋強國和漁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指導推動工作的本領,使每一個同志都成為適應新時代海洋發展要求的行家裡手。三是持續轉變作風。定期深入海洋發展一線調查研究,了解掌握難點、堵點,幫助解決憂事、難事。深化涉海領域「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務效應。持續整治「四風」問題,營造「不講條件講大局、雷厲風行講效率、勇爭一流講質量、攻堅克難講擔當、善於求變講創新」的濃厚幹事創業氛圍,以新作風、新作為開拓新局面。
三、結束語
主持人:感謝大家今天的講解,相信廣大聽眾朋友們對我市海洋和漁業工作、特別是全市海漁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們的節目接近尾聲了,再次感謝趙局長一行來到節目中跟大家交流。
趙顯剛:感謝主持人,感謝聽眾朋友們對我們市海漁局工作的支持和關心。(對今天聽眾朋友們提出的問題,我們將搞好跟蹤服務,力爭給聽眾朋友們一個滿意答覆。)下一步,全市海漁系統將繼續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充分立足海洋發展職能,以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帶動海洋發展工作提速提效,為全面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再見!
主持人:感謝各位嘉賓,感謝收音機前聽眾朋友的收聽和參與!節目之外,如果您有營商環境方面的問題,可以撥打濰坊市紀委監委舉報電話12388繼續反映。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