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錢鍾書的《圍城》,知命運之理

2020-12-15 紅果樹碼
錢鍾書《圍城》

第一次接觸到錢老的小說是在讀高中的時候,正經的認真看書的時候只有高中,因為那會青春懵懂,對任何事情都感覺是新的,特別是情感的事情。剛好,有人推薦我看圍城這本書,打開書,看到主人公的名字(方鴻漸,跟我的名字有個字同音)我便讀了下去,愣是習慣把自己當成主人公,經歷著他的一切。他的說話令人感覺十分有趣,喜歡咬文嚼字,這是古人特有的,我個人很喜歡,這樣子感覺生活才有趣。現代的人缺少這種愛好,大家都打著遊戲,刷著小視頻,一刷一天過去了,或者看看網絡小說,我個人不喜歡網絡小說,因為缺少咬文嚼字的樂趣。

方鴻漸這個人有缺點,有優點,我都不在乎,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更感興趣的是他經歷的人和事,比如他碰到的鮑小姐和蘇小姐之間的有趣對話,和女人之間的嫉妒心理,讓我明白原來女孩子是這樣子的。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就是因為方鴻漸他的這種既善良又迂執,既正直又軟弱,既不諳世事又玩世不恭的性格讓讀者又愛又恨,在他身上或許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的原因,才愛上圍城這本書。也許這就是人因此該有的命運吧。

個人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在裡面你會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命運的成分在裡面。裡面經常內容太多,朋友們自己去感受吧。

相關焦點

  • 讀錢鍾書《圍城》品人生百味
    文/榮媽早就聽說了《圍城》中有關對於婚姻的闡述,但一直沒有認真的讀這本書。恰好,這期讀書會共讀的就是錢鍾書的這部作品。楊絳說:「《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 讀錢鍾書《圍城》,窺探人心的灰色地帶
    上世紀中葉,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問世。「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迅速擴散。圍城就成了婚姻的代名詞。書中用辛辣的文筆,幫助人們窺探人內心深處的灰色地帶,同時也了解了人性之豐富。天下只有兩種人。
  • 《圍城》—錢鍾書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一部長篇作品,該作品凝聚了他對社會腐敗、學術墮落的感嘆,堪稱一部現代版的《儒林外史》。錢鍾書在文中塑造了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孫柔嘉、李梅亭等鮮活的人物形象。錢鍾書對方鴻漸的描述可謂是出神入化,但最終卻為他選取了一個悲慘的命運。方鴻漸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圍城般的社會。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時,卻發現城門已經關掉了。
  • 再讀《圍城》:錢鍾書筆下的四種女人,不同性格對應不同的人生
    很多人翻開《小說》圍城,其實都是衝著封面上的那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中的這句金句不免讓人以為這是一本關於婚姻經營的小說,但是我在讀完之後,卻更喜歡將《圍城》歸為一本人生哲學小說。
  •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這樣的平靜,倒是符合錢鍾書先生本人願望的。先生一向反對借他之名組織的各種活動,甚至不贊成研究其創作。1998年在88歲米壽之年更是留下遺囑,喪事一切從簡,不留骨灰。錢鍾書與夫人楊絳「世間最好的愛情」,令人感喟,兩人同甘共苦,攜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 讀故事 品古建|譚家花屋:孕育錢鍾書小說《圍城》的搖籃
    讀故事 品古建|譚家花屋:孕育錢鍾書小說《圍城》的搖籃 2020-08-14 13:14:01 [來源:華聲在線]  [編輯:夏博]字體:【大 中 小】 這位教授是錢鍾書,而這部小說便是抗戰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圍城》。 新湖南客戶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錢鍾書曾居住的譚家花屋,尋找關於《圍城》的故事。
  • 【往事】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先生一向反對借他之名組織的各種活動,甚至不贊成研究其創作。1998年在88歲米壽之年更是留下遺囑,喪事一切從簡,不留骨灰。錢鍾書與夫人楊絳「世間最好的愛情」,令人感喟,兩人同甘共苦,攜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 錢鍾書的愛情63年如一日的甜蜜,為何還要寫《圍城》「貶低」婚姻
    錢鍾書說:「外界傳聞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說:「坊間傳聞追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只有經營不好的婚姻,才是圍城,兩個人的婚姻,一方願意為了另一方遷就,這才是雙方在成就自己的婚姻。有人說,第一次讀完《圍城》便被錢先生驚人的才華所折服;第二次讀是為了把第一次閱讀中一些不甚理解的地方細細咀嚼;第三次讀,是為了那種一氣呵成讀完的爽快,而從中卻也驚喜的發現之前閱讀所忽略的精彩細節。
  • 國學才子錢鍾書,創造「毒舌合集」《圍城》,開啟了瘋狂吐槽路
    去書店看到書的封面時,覺得設計感還不錯,就抱著試探的心買回來讀。讀之前我先了解一下作者錢鍾書,了解之後真的是讓我「刮目相看」,更加對《圍城》感興趣了。從前對待民國時期的作家,我一貫覺得他們是文質彬彬,滿腹現實主義大義的文人姿態。可錢鍾書卻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圍城》簡直就是一本「毒舌合集」。
  • 錢鍾書《圍城》中濃縮成經典的十句話:揭示了人性與婚姻的殘酷
    熟悉《圍城》這本書的夥伴們,一定對錢鍾書先生在書中的一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可以說是對這本書的中心總結。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圍城》中的10句話,錢鍾書用這10句話,揭示了婚姻和人性的殘酷。1、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砂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 拍《圍城》時與錢鍾書談話2小時,陳道明: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電視劇《圍城》是根據我國著名作家錢鍾書先生的同名小說《圍城》改編的,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在現代文學史上可以說獨樹一幟。拍《圍城》時與錢鍾書談話2小時,陳道明: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在拍攝《圍城》的過程中,陳道明結識了錢鍾書,並且受邀前往錢鍾書先生家做客。進屋後陳道明才發現,錢鍾書先生的房間內全是書,別說電視機,甚至連一臺收音機都沒有,當時兩人談了2個小時。
  • 讀《圍城》:「圍城」內外
    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大概是對錢鍾書先生《圍城》的最好概括了。寥寥數字,回味無窮,恰如《圍城》本身。它講述的本是一個極其平凡而無用的好人——方鴻漸的前半生,卻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與深思。說實話,一開始讀《圍城》的時候我只覺得有趣,常常看了兩頁便哈哈大笑起來。錢先生的幽默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無論翻到《圍城》中的哪一頁,字裡行間都充溢著令人歡快的因素。
  • 錢鍾書《圍城》:濃縮成經典十句語錄,讓你看清生活真面目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最經典的一部小說之一。一經出版,風靡大江南北,大有「洛陽紙貴」之勢。因為其中獨特的諷刺意味,一度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裡那些精言妙語是小說的最大成功之處,讀過《圍城》的人知道,這本小說要慢慢讀、細細品,如果一目十行是絕對無法領略故事的精髓的,錢鍾書本身就是淵博的大學者,他用精彩生動的描寫,賦予了書中人物獨特的性格和靈魂。
  • 錢鍾書《圍城》:從主題意蘊到語言特色,告訴你經典是如何造就的
    第一次讀《圍城》,還是初中時代,只圖個熱鬧,不明所以。更是對大學者錢鍾書先生一無所知,也應了他說過的那句話: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然而,這畢竟不是一隻普通的「母雞」。人生無處不「圍城」!錢鍾書先生,用文學的形式,表達了一種人人都有切身體會,卻又不曾說出的人生情境。更是一種哲學反思。「圍城」困局最直觀的例證,我覺得就是旅行。如坊間流行的那句俏皮話:旅遊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
  • 品讀錢鍾書的《圍城》,感受中國的面子文化,並學會處理面子問題
    《圍城》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是1937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各類文化的交融以及戰爭帶來的不安定因素,讓部分中國知識分子面臨尷尬的境地。錢鍾書當時也處於這一時期,根據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能了解到當時錢先生正處於顛沛流離階段,在這一階段他結合時代背景創作了《圍城》,將時代的縮影濃縮在這部小說中。
  • 距今30年的電視劇《圍城》,實力派扎堆,錢鍾書卻單獨表揚這5位
    在中國作家名單中,錢鍾書先生是繞不開的一位大家,"圍城內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這就是《圍城》的核心要義。書中的《圍城》錢鍾書是中國文學大家,他和妻子楊絳的愛情廣受讚譽,他們被稱為文學伉儷。自幼出生在書香門第的錢鍾書以文載道,後來被清華大學外文系錄取,畢業後和妻子楊絳一起遠赴英國留學,1938年回國後被清華破格聘用為教授,從此開始教書育人的治學道路。《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主要代表作,是一部寫於1947年的長篇諷刺小說,被文學界定義為新儒林外史。
  • 我有一座城(《圍城》讀後感)
    生計怎樣助人,我中學學費著實不便宜,最後讀的書也不過爾爾,倒是記憶裡愛讀書的父親,這幾年翻動的只是厚厚的日曆本了。我一直想看的圍城,在一堆舊書裡積攢著灰,直到這次作業我才真正完完整整讀了。錢鍾書先生是近代中國天才學者,恃才傲物有絕對的資本,他帶著天才的高傲和不羈,冷眼看著世人。
  • 錢鍾書《圍城》講的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是一部獨特的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評論家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小說語言犀利幽默,充分展示了錢鍾書先生的才情。
  • 經典電視劇《圍城》,演技派扎堆,錢鍾書為何只單獨表揚五位
    當年拍攝電視劇《圍城》前,原著作者錢鍾書其實是不太情願的,這部寫作於四十年代的小說幾乎被遺忘了三十多年,很多人甚至包括導演黃蜀芹都沒看過該書。當黃蜀芹第一次聽編劇孫雄飛說想拍《圍城》時,她一度以為這是一部戰爭戲。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網友:濃縮成10句話,又毒舌又犀利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次讀《圍城》,卻讀出了許多無可奈何,許多人生真相,想起了許多人事,開始念及己身。也許這就是張愛玲所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吧,從前只覺得滑稽可笑的故事,覺得用再刻薄的言語形容都不過分的人物,現在也開始不忍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