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錢鍾書《圍城》,窺探人心的灰色地帶

2020-12-15 1000字長大

上世紀中葉,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問世。「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迅速擴散。圍城就成了婚姻的代名詞。書中用辛辣的文筆,幫助人們窺探人內心深處的灰色地帶,同時也了解了人性之豐富。

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壞的。不過事實上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從戀愛到白頭偕老好比一串葡萄,總有最好的一顆,最好的只有一顆,留著做希望,多麼好?

先吃好與壞,其實都只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問題。先吃好葡萄的人,自有他的樂趣,先吃壞葡萄的人,也有他的希望。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世上沒有完全正確的選擇,我們只是在世間尋找平衡。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先吃好的叫「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先吃壞的叫「延遲滿足」。你是否要留著好葡萄做希望呢?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我不敢對你好,我害怕你一直期待我對你好。人們總期待忠厚老實的人善良,可他們的善良卻是人善被人欺。沒有人必須善良,你的善良應該留有鋒芒。一味地付出無法取得回報,適時反擊卻能贏得尊重。

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張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蓋起來。

文憑是一塊遮羞布,大學畢業證似乎也是拿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就註定了。有學校一讓再讓地降低標準,保證學生畢業;有學生一抄再抄矇混過關。一張畢業文憑成了找工作的保障,成為昂首挺胸的資本。正如方漸鴻,拿著假文憑,腰杆怎麼也挺不起來,面對好職業只好拱手讓人。

讀書是存錢,但是我們取不出來,等錢存滿了就能取了,一輩子也花不完。四年光陰不是寒窗十載的解脫,高考更不是讀書學習的終點。大學本科是高等教育的初級階段,學習的路途遙遠,怎麼能因一張還不夠好的遮羞布而止步。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錢鍾書說,婚姻是圍城,但其實,生活處處是圍城。無論身處何地的人,都會有讓他羨慕的人。單身時羨慕別人有人關心,戀愛時又想要自由。離家近時抱怨家裡管得太多,離家遠時又渴望家裡人噓寒問暖。工作時想要享受假期,放假又覺得工作充實。人總是處在錯位的狀態下,從來想著未得到或者曾經得到的,卻不肯珍惜當下的美好。等到錯過了,又重複著錯位,仿佛是生活讓他們不幸福的。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為何不在羨慕時、抱怨時,將所有的好處與壞處想明白了再去抉擇。哪有完美的人,都是好與壞交替著,我們要學著珍惜現在,坦然接受現實。不要現在成為以後不堪回首的曾經,而未來又是悔不當初的現在!

心境不同,讀到的東西也不同。你讀《圍城》收穫了什麼呢?

相關焦點

  • 讀錢鍾書《圍城》品人生百味
    文/榮媽早就聽說了《圍城》中有關對於婚姻的闡述,但一直沒有認真的讀這本書。恰好,這期讀書會共讀的就是錢鍾書的這部作品。楊絳說:「《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 讀錢鍾書的《圍城》,知命運之理
    錢鍾書《圍城》第一次接觸到錢老的小說是在讀高中的時候,正經的認真看書的時候只有高中,因為那會青春懵懂,對任何事情都感覺是新的,特別是情感的事情剛好,有人推薦我看圍城這本書,打開書,看到主人公的名字(方鴻漸,跟我的名字有個字同音)我便讀了下去,愣是習慣把自己當成主人公,經歷著他的一切。他的說話令人感覺十分有趣,喜歡咬文嚼字,這是古人特有的,我個人很喜歡,這樣子感覺生活才有趣。現代的人缺少這種愛好,大家都打著遊戲,刷著小視頻,一刷一天過去了,或者看看網絡小說,我個人不喜歡網絡小說,因為缺少咬文嚼字的樂趣。
  • 讀故事 品古建|譚家花屋:孕育錢鍾書小說《圍城》的搖籃
    讀故事 品古建|譚家花屋:孕育錢鍾書小說《圍城》的搖籃 2020-08-14 13:14:01 [來源:華聲在線]  [編輯:夏博]字體:【大 中 小】 這位教授是錢鍾書,而這部小說便是抗戰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圍城》。 新湖南客戶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錢鍾書曾居住的譚家花屋,尋找關於《圍城》的故事。
  • 《圍城》—錢鍾書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一部長篇作品,該作品凝聚了他對社會腐敗、學術墮落的感嘆,堪稱一部現代版的《儒林外史》。錢鍾書在文中塑造了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孫柔嘉、李梅亭等鮮活的人物形象。錢鍾書對方鴻漸的描述可謂是出神入化,但最終卻為他選取了一個悲慘的命運。方鴻漸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圍城般的社會。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時,卻發現城門已經關掉了。
  •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紀念值此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之際,紀念先生的最好方式也許是摒棄紛擾,潛心讀一讀他的著作。愛情的味道楊絳初晤錢鍾書於清華園,那是1932年春天。這句話大概是錢鍾書先生最常被後人稱道的一句話。小說《圍城》的長年暢銷,使得錢鍾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小說中,圍城這一意象點出在第三章。
  • 【往事】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紀念 值此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之際,紀念先生的最好方式也許是摒棄紛擾,潛心讀一讀他的著作。這句話大概是錢鍾書先生最常被後人稱道的一句話。小說《圍城》的長年暢銷,使得錢鍾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小說中,圍城這一意象點出在第三章。最初是借小人物之口帶出哲學家羅素稱引的英國古語:「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國學才子錢鍾書,創造「毒舌合集」《圍城》,開啟了瘋狂吐槽路
    去書店看到書的封面時,覺得設計感還不錯,就抱著試探的心買回來讀。讀之前我先了解一下作者錢鍾書,了解之後真的是讓我「刮目相看」,更加對《圍城》感興趣了。從前對待民國時期的作家,我一貫覺得他們是文質彬彬,滿腹現實主義大義的文人姿態。可錢鍾書卻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圍城》簡直就是一本「毒舌合集」。
  • 錢鍾書的愛情63年如一日的甜蜜,為何還要寫《圍城》「貶低」婚姻
    「婚姻是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錢鍾書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圍城》,為什麼?因為只有中國人最注重婚姻,自古以來成家立業是大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終身大事」。熟悉錢鍾書的人都有一個疑問,錢鍾書與楊絳的婚姻與愛情真的是63年如一日的甜蜜,為什麼還能寫出如此貶低婚姻的作品《圍城》?是他們的婚姻隱藏真相嗎?什麼是一見鍾情?當風度翩翩的錢鍾書在上課的路上遇見玲瓏俏麗的楊絳時,我明白了。
  • 拍《圍城》時與錢鍾書談話2小時,陳道明: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電視劇《圍城》是根據我國著名作家錢鍾書先生的同名小說《圍城》改編的,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在現代文學史上可以說獨樹一幟。拍《圍城》時與錢鍾書談話2小時,陳道明: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在拍攝《圍城》的過程中,陳道明結識了錢鍾書,並且受邀前往錢鍾書先生家做客。進屋後陳道明才發現,錢鍾書先生的房間內全是書,別說電視機,甚至連一臺收音機都沒有,當時兩人談了2個小時。
  • 錢鍾書《圍城》中濃縮成經典的十句話:揭示了人性與婚姻的殘酷
    熟悉《圍城》這本書的夥伴們,一定對錢鍾書先生在書中的一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可以說是對這本書的中心總結。《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 讀《圍城》:「圍城」內外
    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大概是對錢鍾書先生《圍城》的最好概括了。寥寥數字,回味無窮,恰如《圍城》本身。它講述的本是一個極其平凡而無用的好人——方鴻漸的前半生,卻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與深思。說實話,一開始讀《圍城》的時候我只覺得有趣,常常看了兩頁便哈哈大笑起來。錢先生的幽默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無論翻到《圍城》中的哪一頁,字裡行間都充溢著令人歡快的因素。
  • 再讀《圍城》:錢鍾書筆下的四種女人,不同性格對應不同的人生
    很多人翻開《小說》圍城,其實都是衝著封面上的那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中的這句金句不免讓人以為這是一本關於婚姻經營的小說,但是我在讀完之後,卻更喜歡將《圍城》歸為一本人生哲學小說。
  • 錢鍾書《圍城》:濃縮成經典十句語錄,讓你看清生活真面目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最經典的一部小說之一。一經出版,風靡大江南北,大有「洛陽紙貴」之勢。因為其中獨特的諷刺意味,一度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裡那些精言妙語是小說的最大成功之處,讀過《圍城》的人知道,這本小說要慢慢讀、細細品,如果一目十行是絕對無法領略故事的精髓的,錢鍾書本身就是淵博的大學者,他用精彩生動的描寫,賦予了書中人物獨特的性格和靈魂。
  • 品讀錢鍾書的《圍城》,感受中國的面子文化,並學會處理面子問題
    《圍城》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是1937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各類文化的交融以及戰爭帶來的不安定因素,讓部分中國知識分子面臨尷尬的境地。錢鍾書當時也處於這一時期,根據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能了解到當時錢先生正處於顛沛流離階段,在這一階段他結合時代背景創作了《圍城》,將時代的縮影濃縮在這部小說中。
  • 經典電視劇《圍城》,演技派扎堆,錢鍾書為何只單獨表揚五位
    當年拍攝電視劇《圍城》前,原著作者錢鍾書其實是不太情願的,這部寫作於四十年代的小說幾乎被遺忘了三十多年,很多人甚至包括導演黃蜀芹都沒看過該書。當黃蜀芹第一次聽編劇孫雄飛說想拍《圍城》時,她一度以為這是一部戰爭戲。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網友:濃縮成10句話,又毒舌又犀利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次讀《圍城》,卻讀出了許多無可奈何,許多人生真相,想起了許多人事,開始念及己身。也許這就是張愛玲所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吧,從前只覺得滑稽可笑的故事,覺得用再刻薄的言語形容都不過分的人物,現在也開始不忍苛責。
  • 錢鍾書《圍城》:濃縮十句經典語錄,句句直戳人心,品悟婚姻生活
    發表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中的角色不僅個性鮮明,其幽默風趣的語言、辛辣諷刺的創作手法,更是被喜愛錢鍾書的人當成經典,不斷傳頌著。《圍城》這部小說問世後,或許連錢鍾書自己都沒有想到,這部小說的影響會如此深遠。
  • 錢鍾書《圍城》講的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是一部獨特的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評論家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小說語言犀利幽默,充分展示了錢鍾書先生的才情。
  • 錢鍾書《圍城》:從主題意蘊到語言特色,告訴你經典是如何造就的
    第一次讀《圍城》,還是初中時代,只圖個熱鬧,不明所以。更是對大學者錢鍾書先生一無所知,也應了他說過的那句話: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然而,這畢竟不是一隻普通的「母雞」。錢鍾書僅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卻成了不朽的經典。所以,這也不是一般的「雞蛋」。
  • 距今30年的電視劇《圍城》,實力派扎堆,錢鍾書卻單獨表揚這5位
    在中國作家名單中,錢鍾書先生是繞不開的一位大家,"圍城內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這就是《圍城》的核心要義。書中的《圍城》錢鍾書是中國文學大家,他和妻子楊絳的愛情廣受讚譽,他們被稱為文學伉儷。自幼出生在書香門第的錢鍾書以文載道,後來被清華大學外文系錄取,畢業後和妻子楊絳一起遠赴英國留學,1938年回國後被清華破格聘用為教授,從此開始教書育人的治學道路。《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主要代表作,是一部寫於1947年的長篇諷刺小說,被文學界定義為新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