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使激將法,暗示黃忠老了,黃忠不服奮然請戰斬了夏侯淵

2020-12-14 文史輕論

公元218年,劉備興兵10萬包圍了漢中,曹操聞訊吃驚不小,於是集結40萬大軍親徵。

話說諸葛亮獲悉曹操親徵,早已定下了破敵之策,只是派誰去奪取定軍山還沒定下來,便與劉備商議奪取定軍山的人選,劉備說,黃忠可擔此重任。諸葛亮沉思片刻說:"漢中定軍山是南鄭的糧草屯聚之處,戰略意義重大,若奪得定軍山,我們的給養就有了保障,不可不慎重。還是先召黃老將軍前來,問一問他本人有沒有把握再決定吧!"

於是劉備急差人召黃忠來見,黃忠到後,諸葛亮說:「將軍敢取定軍山否?」黃忠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便要領兵前去。

孔明卻故作不同意說:「還請老將軍三思,別這麼快就做決定。並說,我知道老將軍,守天蕩山時,將軍和嚴顏斬韓浩,斬夏侯德,擊敗張邰保住了漢中軍士糧草,威風不減當年。"

沒等黃忠回話,緊接著諸葛亮又對黃忠說:"雖然將軍能勝魏將張郃,不一定可以贏得了夏侯淵,夏侯淵非張郃可比,夏侯淵深曉兵法韜略,才深得曹操信賴,今屯兵漢中,守此要地沒有派別人而是派夏侯淵,可見夏侯淵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今召將軍來,無意要你去奪定軍山;將軍年事己高,給你安排了一個合適位置,想讓你去荊州替回關將軍。奪定軍山就讓關羽去吧!」

——「諸葛亮暗示黃忠已老,以此激怒黃忠,其實奪定軍山非黃忠莫屬,黃忠雖然年邁,卻老當益壯,威風還在,不但穩重,還能虛心聽取他人建議。」

聽諸葛亮話中有話,黃忠已感覺到軍師是嫌「自己」年老不中用了——雖然黃忠強壓怒火,但還是帶著怒氣回話道:「昔日廉頗年過80歲,每餐還能吃10斤米,10斤肉。諸侯畏其勇武霸氣,不敢侵犯趙界。今我黃忠還未滿70歲,軍師就欺我老了,不中用了。我今不用副將,只率本部3000人馬去,就能踏平定軍山,斬了夏侯淵。」可諸葛亮還是沒同意,直到黃忠被激怒拼死要去,諸葛亮才鬆了口。不過諸葛亮還是有條件的,他要派一個監軍同去。

「所謂請將不如激將,諸葛亮激將真是往死裡激,是想把黃忠這把老骨頭的能量都激了出來!」

黃忠出發前,諸葛亮吩咐黃忠:「你既然鐵定要去,我派法正隨行助你,凡事倆人商議而行。我隨後派援軍接應。」黃忠答應了諸葛亮的要求,和法正率領本部人馬而去。

事後,劉備問諸葛亮,不知軍師為何要激黃老將軍。諸葛亮回話說:「老將如果不激他,即算去了也不能成功,原因很簡單,老將軍身經百戰,老成但又世故,難免不過於穩重。奪定軍山不同於守天蕩山,攻和守是有區別的,攻要有氣勢。激他一下黃忠必帶怒氣,會傾盡全力,氣勢就自然大了。」聽諸葛亮說完,劉備微笑著點了點頭。

接著諸葛亮又對劉備說道:「奪定軍山事關全局,不能有失,必須調拔一支勁旅接應。」劉備說:「不知調誰去接應合適?」諸葛亮說:「調趙雲前往最穩妥!」隨即便喚趙雲到帳前聽令:「帶一支人馬,抄小路接應黃忠,並交代趙云:黃忠若勝不必出戰,若黃忠敗退即去救應。

」同時又派孟達,劉封:「領三千兵於山中險要處,布下疑兵。"諸葛亮為了讓黃忠順利奪取定軍山,部署得真是滴水不漏。

話說黃忠率軍到了定軍山向魏軍挑戰,夏侯淵卻堅守不出。漢軍只好屯兵定軍山口,次日黃忠又去挑戰夏侯淵還是不出,一天,二天,三天過去了,夏侯淵還是不出來應戰。第四天看到黃忠所部有些懈怠,夏侯淵率一旅精銳下山偷襲,黃忠早有防備,隨即命令守在山口的陳式先引一千兵馬出擊,夏侯淵兵至兩軍打成一團,魏軍夏侯淵手下一將佯裝敗退,陳式追到半路,被山上擂木炮石打得暈頭轉向,正要撤退,卻被夏侯淵截擊,陳式不敵被擒去山上。

敗軍逃回報告黃忠,黃忠有些慌亂,但很快鎮靜下來,便與法正商議,法正告訴黃忠:「夏侯淵為人輕躁,恃勇,雖有些謀略,不足為慮。我軍只要鼓舞士氣,拔寨前行,步步進逼即可,逼急了,夏侯淵一定耐不住性,必會率軍來戰,到那時將他團團圍住。將軍就可以取他項上人頭了。」

黃忠依計而行,第一步犒賞軍士,鼓舞士氣,第二步拔寨而進,步步為營;住幾日,便前進,以此類推。向定軍山逼進。夏侯淵耐不住了,便率軍下山來戰,戰了二十回合,夏侯淵自知不敵,尋了個空虛率領殘部逃往山上。黃忠尾隨追趕,卻被山上擂木滾石擊退。

黃忠便返回大營與法正商議破敵之策。倆人商議後,決定沿險道先奪取定軍山西側高山;此山只有少量魏軍防守,可以趁其不備偷襲。後來黃忠夜襲奪得此山,此山與定軍山遙相呼應,至上頂一望定軍山的一切防禦工事盡收眼底。夏侯淵知此山被奪,於是大怒。急率軍來搶。黃忠大喜,於是在半山腰設下伏兵。夏侯淵率軍蜂擁而上,大罵挑戰。這下好了輪到夏侯淵罵戰,黃忠已反客為主。不急,讓他罵一會兒,黃忠只是裝著沒聽到,任由夏侯淵如何辱罵就是不出戰,夏侯淵罵累了,手下軍士也倦怠了。銳氣也退了。

這個時候,黃忠一聲令下,漢軍中紅旗舞動,黃忠一馬當先殺了下來,漢軍以排山倒海之勢突然發起衝鋒。夏侯淵驚恐之中慌忙迎戰,邊打邊退,此時黃忠趕到,大喝一聲,大刀一揮,夏侯淵還沒反應過來,腦袋就被黃忠砍了。

結束語

此戰黃忠大獲全勝,為獎勵老將,劉備加封黃忠為徵西大將軍,並設宴犒賞三軍。

資料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

本文由文史輕論原創發布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究竟看中黃忠的哪一點?讓這位快70歲的老將軍去打定軍山
    既然如此,一向用兵謹慎、善於擇將選才的諸葛亮為什麼偏要派這位年近七十的老黃忠去完成這項十分艱巨的使命呢?諸葛亮究竟看中了這位老將軍的哪一點呢?諸葛亮看中黃忠的,正是老黃忠的這個「老」字。或者確切地說,是黃忠的雖老而不服老的精神,是黃忠老當益壯的武藝勇力,老謀深算的用兵韜略。衰老,往往使人暮氣沉沉,但黃忠例外。
  • 「夏侯淵雖是主將,安及張郃」劉備和諸葛亮為何說斬張郃勝於夏侯淵
    漢中之戰,老黃忠陣前刀戰曹魏西線主帥夏侯淵的時候,劉備和諸葛亮都說,夏侯淵雖是主將,卻不及張郃?若斬了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劉備和諸葛亮為何怎麼說呢?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黃忠斬了夏侯淵是大功一件,對於漢中之戰的戰局有著很大的影響,劉備和諸葛亮高興還來不及,但驕兵必敗,黃忠內心可能因此會自負和膨脹,在漢水偷襲糧草過程中,黃忠就是中了埋伏,幸虧趙雲前來搭救。
  • 黃忠斬夏侯淵到底有多震撼?他的死直接影響了三國44年的歷史走向
    黃忠、顏嚴二人守住天蕩山,擊敗曹魏名將張郃,順勢攻打定軍山,迎戰夏侯淵。黃忠在諸葛亮激將法下,請命率軍出擊,孔明也讓法正相助,並暗中安排趙云為後援。 黃忠此戰,避敵之長,抓住夏侯淵性急浮躁心理,採用法正謀略,憑高而守。法正在山頂,白旗為首,紅旗為攻,在夏侯淵來時,舉白旗以避曹軍鋒芒。
  • 漢中之戰,黃忠斬了夏侯淵,劉備還不高興?
    公元前219年,老將黃忠在定軍山斬夏侯淵,隨著夏侯淵人頭落地,劉備集團也迎來了事業的巔峰。可是,當黃忠把夏侯淵的首級帶到劉備帳內請功時,劉備並不高興,一頓數落:「夏侯淵雖為主帥,卻是勇夫之耳,安及張郃?如果砍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次。」
  • 黃忠VS夏侯淵 : 誰的戰功更大?
    一提到黃忠和夏侯淵,我們想到的是演義中的定軍山黃忠斬夏侯。歷史上的夏侯淵也確實是被黃忠說殺。然而這就可以斷定黃忠比夏侯淵厲害嗎?可以以一次的成敗論戰功嗎?話說劉備奪取漢中之戰,在與夏侯淵對峙一年多後,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正月向曹操的夏侯淵軍發起進攻,劉備派黃忠攻打夏侯淵。
  • 同樣是徵西將軍,夏侯淵和黃忠誰的地位更高?
    有許多著名的將軍,包括蜀漢五虎將軍之一的黃忠,他是典型的代表。說起黃忠,人們自然會在他面前加上「老兵」這個詞。的確,黃忠成名時已經很老了。關羽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可以想像,黃忠當時的輝煌成就是中老年人取得的,但也有年輕的退伍軍人取得。為什麼黃忠年輕時不被人知道?是黃忠晚年學的功夫,年輕時沒有成就嗎?當然不是。
  • 如果黃忠和夏侯淵在兩軍陣前堂堂正正地廝殺,結果會如何?
    大家很清楚,黃忠陣斬夏侯淵完全是一次突襲戰鬥。當時蜀軍攻下對山,夏侯淵軍中的虛實一覽無餘,夏侯淵決定必須要將對山重新奪回來,於是組織人馬進行強攻。但黃忠堅守不出,夏侯淵的兵馬倦怠, 「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 ,這時候法正發出旗語,指示黃忠。
  • 劉備和諸葛亮唱雙簧
    三國演義中最為搞笑的,我認為是劉備和諸葛亮唱雙簧,對老將黃忠進行激將。而且,激將激到最後,使得黃忠被馬忠射殺於沙場。 第一段對話: 背景:黃忠於天蕩山戰勝了張郃,正準備去定軍山對戰夏侯淵。 孔明:「漢生雖勇,爭奈年老,恐非張郃對手。」 忠白髮倒豎:「某雖老,兩臂尚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豈不足敵張郃匹夫耶!」 黃忠取勝之後。
  • 《三國演義》夏侯淵和張郃哪個武藝厲害?為何黃忠輕鬆斬夏侯淵?
    第一次對戰,張郃和黃忠對戰二十餘合而不分勝負,後因嚴顏率軍來襲,張郃主動撤走。第二次對戰,張郃和徐晃對戰黃忠,三人打的不分勝負。 從張郃,夏侯淵二人對戰張飛、馬超,以及黃忠等人來看,張郃和夏侯淵與五虎上將相比,武藝差距還是蠻大的。但是,在二十合左右,張郃和夏侯淵還是能夠支撐下來的。
  • 黃忠斬夏侯淵造成了多大震撼?
    曹軍主將夏侯淵唯恐漢中西面的屏障定軍山有失,親自統兵來爭。《三國志》記載: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族弟也。夏侯淵是東漢末曹魏名將,極擅長途奔襲作戰,常常出其不意,屢建奇功,官封徵西將軍,賜爵博昌亭侯。早年隨曹操徵戰,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軍閥叛亂。
  • 漢中之戰,黃忠殺了夏侯淵,劉備為何一臉不高興?原因很簡單
    劉備在軍師諸葛亮的幫助下,為了完成統一天下的願望,劉備和曹操之間為爭奪漢中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漢中之戰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開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在這次戰役中,劉備的五虎上將黃忠首當其衝斬了留守漢中的夏侯淵,讓劉備的兵力佔了優勢。曹操不得不親自率兵增援,最後還是劉備奪得漢中,守住了川蜀的咽喉之地。
  • 黃忠殺掉夏侯淵之後,才逐漸明白,關羽不喜歡自己的原因
    在五虎上將中黃忠年齡最大,讓人好奇的是,關羽一直看不起他,直到黃忠後來殺掉夏侯淵時,才逐漸明白,關羽不喜歡自己的原因。黃忠早年經歷初平三年(192年),黃忠跟隨劉表,駐守長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打荊州,劉表病逝。《三國志·黃忠傳》記載:「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韓玄。」
  • 三國演義武將英雄譜,黃忠若是年輕時出場,還會只第七?
    在三國裡,黃忠屬於「老妖」級別的,就是那種越老越妖的,年近六旬戰關羽,年近七旬斬夏侯淵,是三國中不可多得的不服老的代表。 曹操著名的詩篇《龜雖壽》有一句很經典: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己。抒發了老當益壯,勇於進取的情懷。這句曹操本來自己臭美用的,但其實用在黃忠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三國中,能戰的老將不在少數,但黃忠堪稱一絕。
  • 《九州劫》:黃忠斬夏侯淵影響有多大 為蜀漢政權拿下根據地
    其實除了這三個戰役外,夏侯淵和黃忠的定軍山之戰也可以用跌宕起伏、影響深遠來形容,這一戰不僅打響了老將黃忠的名號,還徹底扭轉了三國戰局,為蜀漢政權拿下了漢中這塊根據地。定軍山之戰前,夏侯淵可以說是曹魏政權數一數二的將領,《三國志》也用"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來形容夏侯淵作戰勇猛,擅長閃電戰。
  • 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後,劉備很平靜地說了1句話,卻讓一眾將領都心涼了!
    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後,劉備很平靜地說了1句話,卻讓一眾將領都心涼了!史書記載,漢水之戰是劉備和曹操奪取漢中的關鍵一戰。在漢水之戰,猛將夏侯淵被黃忠軍斬於馬下,士氣大跌,而且曹操損失了大量的兵力和糧食,失去了與劉備相持的資本,最後只能讓出漢中這個兵家之地。
  • 在漢中之戰,老將黃忠斬夏侯淵,劉備當時有何反應?
    就在定軍山一戰中,老將黃忠的名聲瞬間爆棚。因為就在這一場戰爭中,黃忠直接斬殺了對方的將領,夏侯淵。伴隨著夏侯淵被黃忠斬殺的這一瞬間,劉備的實力在不斷的上升,堪稱處於黃金時期。可是當黃忠提著夏侯淵的人頭來見劉備的時候,卻遭到了數落,這究竟是為何呢? 老將黃忠在當時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為何劉備在當時的感覺並不是特別的歡喜。那是因為在曹魏一方的大營之中,除了夏侯淵之外,還有一個人很重要,他就是張郃。
  • 夏侯淵被殺,劉備道出九個字,黃忠聽了心寒,張飛聽了心如刀割
    眾所周知,劉備身邊有五虎上將,又有法正諸葛亮等頂尖謀士,這讓他更加快速的擁有一爭天下的資本,而在曹操身邊也有五子良將,除了這些名將外,曹魏陣營還有一員猛將,此人名為夏侯淵。
  • 黃忠有多厲害,殺超一流猛將夏侯淵,為什麼只用了一刀就解決了?
    夏侯淵生氣,大開寨門去戰馬超,夏侯淵是見識過馬超武藝的,既然還敢出戰,就說明夏侯淵武藝是很高的,至少不是馬超能秒殺的,雖然沒有說夏侯淵和馬超戰了多少回合,但馬超看見曹操出來,就撇下夏侯淵追殺曹操去了,沒有斬了夏侯淵在去捉曹操,說明短時間馬超也拿不下夏侯淵。黃忠要真能憑武藝一刀殺了夏侯淵,黃忠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國第一猛將了。
  • 老將黃忠……可能並不太老?
    《三國演義》參考的一本糙書,叫《全相三國志平話》,裡頭諸葛亮氣急敗壞,罵過黃忠是老賊。可是:黃忠的真實年齡,正史沒有記錄。正史《三國志》裡,完全沒說黃忠的年紀。就是說,黃忠如果真是白髮老將,還能登高鼓譟、擊殺夏侯淵?不排除這種可能,但總覺得……不大對勁。那會兒可是公元3世紀初,營養學還沒那麼高端呢。哪位會說了:你就根據這個違反生理規律,斷定黃忠不老,可靠嗎?
  • 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
    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劉備對黃忠的勇猛早有耳聞,於是在公元211年,他計劃培養一批新的將領,分擔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職責。這一年,劉備接到劉璋的求援,於是劉備以拒絕張魯為名,帶著黃忠、魏延等人帶兵入蜀。不久,劉璋和劉備翻臉了, 《黃忠傳》有記載:自葭萌受命後,亦攻劉璋,忠常先登困陳,勇毅冠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