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徵西將軍,夏侯淵和黃忠誰的地位更高?

2020-12-05 談古論金說歷史

徵西將軍是個官名。始建於東漢。它是以西進的紅眉軍命名的。在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有」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徵西將軍「。它曾在三國時期使用。雍、涼二州都駐紮在長安。在將軍的軍隊裡,有一位將軍向西進軍。三國時期,高級將領是向西方進軍的將領。東吳也有這樣的官職。

熟悉漢末三國歷史,天下大亂,列強分化,人才大量湧現。有許多著名的將軍,包括蜀漢五虎將軍之一的黃忠,他是典型的代表。說起黃忠,人們自然會在他面前加上「老兵」這個詞。的確,黃忠成名時已經很老了。關羽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可以想像,黃忠當時的輝煌成就是中老年人取得的,但也有年輕的退伍軍人取得。

為什麼黃忠年輕時不被人知道?是黃忠晚年學的功夫,年輕時沒有成就嗎?當然不是。我不認為黃忠年輕時沒有戰功,而是因為他是那麼的誠實和正直。如果不是魏延,他一輩子都不為人所知。《三國志·黃忠傳》記載:「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遷徵西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定軍山戰役中,黃忠殺了西線曹操最高統帥夏侯淵,劉備也很有意思。黃忠在西線殺了一個將軍後,立即提拔黃忠為徵西將軍。兩位將軍是同一級別的嗎?差距很大。這位將軍不是另一位將軍。因為種種跡象表明,黃忠的含金量遠遠低於夏侯淵。黃忠將軍的水平有多高?比預期低很多,不如關羽、張飛、馬超。

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封關羽為前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四者都屬於四方將軍,不過以關羽的前將軍最高,黃忠的後將軍最低;關羽曾經不服馬超,說要入川和他比武,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馬超的平西將軍高過他當時的蕩寇將軍。

試想一下如果黃忠的徵西將軍猶在關羽之上,以關羽日後放言「大丈夫誓不與老卒同伍」看不起黃忠來看,關羽豈能坐視黃忠職位在他之上,這是其一;其二,如果黃忠的徵西將軍地位在關張馬之上,劉備分封四方將軍之時絕不至於把最末的後將軍留給黃忠!所以從這點來看黃忠的徵西將軍並沒那麼高,其實也就是不如蕩寇將軍的雜號將軍而已。

《漢中王勸進表》的排名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將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奏。

法正和興業將軍李嚴都是120人中的一員。關羽、諸葛亮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平西將軍馬超。當時劉備的將領多為雜將,馬超的平西將領帶頭。那黃忠的徵西將軍呢?在關羽和張飛的帶領下,只排在第八位。可見徵西將軍在蜀漢地位並不高。可見,徵西將軍在蜀漢時,似乎只在四通八達之下,降為雜將軍,其軍銜似乎並不高。

三國時期的四次遠徵,將軍是不是真的出了岔子?相反,曹魏建國後四次遠徵的將軍軍銜高於四次遠徵的將軍軍銜(四次遠徵不如曹操時期的四次遠徵)。有兩個明顯的例子:230年的滿寵將軍由原將軍升為東將,249年的郭懷將軍也由原將軍升為西將。夏侯淵時期的將軍雖然沒有曹魏建立後的將軍地位高,但他只在四方將軍的領導下沿襲漢制。當然,他與黃忠時期的將軍是不可比擬的,黃忠時期的將軍相當於雜牌將軍。

相關焦點

  • 曹魏的四大「徵西將軍」:一個擊退姜維,一個消滅蜀漢!
    在曹操掌權之後,四徵將軍,也即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的地位獲得了明顯的提升,也即位次三公。在武將官職中,這意味著四徵將軍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等少數幾個官職了,可謂位高權重。對於曹魏的四徵將軍,徵西將軍主要負責應對蜀漢的進攻,也即負責和蜀漢的交戰事宜,所以在四徵將軍中具有較高的地位。在曹魏歷史上,共有八位徵西將軍,不過,比較有名的,則是以下四位。
  • 黃忠VS夏侯淵 : 誰的戰功更大?
    一提到黃忠和夏侯淵,我們想到的是演義中的定軍山黃忠斬夏侯。歷史上的夏侯淵也確實是被黃忠說殺。然而這就可以斷定黃忠比夏侯淵厲害嗎?可以以一次的成敗論戰功嗎?話說劉備奪取漢中之戰,在與夏侯淵對峙一年多後,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正月向曹操的夏侯淵軍發起進攻,劉備派黃忠攻打夏侯淵。
  • 三國演義中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誰的官職更高,最受信任?
    三國演義中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誰的官職更高,最受信任?《三國演義》中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四位戰將,都算是曹操的本家兄弟,曹操對他們都非常倚重,他們幾人誰的官職最高,最受曹操信任呢?2、夏侯淵夏侯淵主要在西邊打仗,主要功績為平定涼州,攻佔過漢中,先後任護軍將軍(攻破鄴城時)、都護將軍(平定張魯後)、徵西將軍(鎮守漢中時)。
  • 黃忠的「後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 情懷與歷史
    而在廉頗之後的漢末三國時期,黃忠這位武將,也可以用「老當益壯」來評價。黃忠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由此,在蜀漢五虎上將中,黃忠官至後將軍。
  • 夏侯淵的徵西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在定軍山之戰中,夏侯淵戰死沙場。由此,對於夏侯淵來說,生前最高的官職,就是曹操冊封的徵西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徵西將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官職,比如魏延、張郃、郭淮、鄧艾等名將就曾擔任這一官職。那麼,問題來了,夏侯淵的徵西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一首先,就徵西將軍來說,屬於四徵將軍的範圍。四徵將軍,包含了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
  • 夏侯淵二十回合戰平黃忠,為何卻被黃忠斬殺,夏侯淵武力很弱?
    比較厲害的幾位當屬典韋、許褚幾人都是得力上將,還有一位比較魯莽的將軍夏侯惇。英勇善戰敢正面與關羽相抗衡,不僅如此,還有張遼,張郃,徐晃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相比之下,夏侯淵的武力並不突出,所以說在很多關鍵的戰爭中,曹操很少派他去應戰。關於他的武力到底有多弱?也成為後世一個比較難解開的謎,據史冊中記載,在三國時期夏侯淵與黃忠大戰20回合。
  • 諸葛亮使激將法,暗示黃忠老了,黃忠不服奮然請戰斬了夏侯淵
    於是劉備急差人召黃忠來見,黃忠到後,諸葛亮說:「將軍敢取定軍山否?」黃忠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便要領兵前去。孔明卻故作不同意說:「還請老將軍三思,別這麼快就做決定。並說,我知道老將軍,守天蕩山時,將軍和嚴顏斬韓浩,斬夏侯德,擊敗張邰保住了漢中軍士糧草,威風不減當年。"
  • 《三國志11》:夏侯淵的四個兒子,黃忠:我趕時間,你們一起上~
    眾所周知,曹操麾下有一對兄弟大將,其兄夏侯惇,其弟夏侯淵。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311裡夏侯淵一家。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人,擅長千裡奔襲作戰,常常出敵不意,官至徵西將軍。張魯降曹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後來被法正那廝設計,在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殺,諡曰愍侯。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不滿和黃忠並列,那麼他心儀的後將軍是誰
    所以說,劉備這次封侯,關羽是大贏家,但因為劉備也將黃忠封為后將軍,這讓關羽不滿,不肯接受前將軍的印記。自以為是的關羽,自認家道中落的馬超投降劉備之後,身在荊州的關羽還寫信問諸葛亮,他和馬超誰強誰弱?諸葛亮看了關羽一眼,回信說,馬超和漢初的英布等人,都是悍將,實力和張飛差不多,但比不上關羽你。
  • 《三國演義》夏侯淵和張郃哪個武藝厲害?為何黃忠輕鬆斬夏侯淵?
    那麼,被曹操所器重的夏侯淵和張郃,他們誰的武藝更厲害呢?此外,為什麼黃忠在定軍山之戰中,能夠如此輕鬆地斬殺夏侯淵。 實際上,夏侯淵和張郃的武藝水平不相上下。在箭術上,夏侯淵要比張郃強上一籌。在曹操大宴銅雀臺時,曾讓近侍將一領西川紅錦戰袍懸掛在楊枝上,而後讓眾武將比試弓箭。曹休、文聘,以及曹洪都先後的射中百步之外的紅心。
  • 黃忠斬夏侯淵到底有多震撼?他的死直接影響了三國44年的歷史走向
    在日過晌午,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舉紅旗讓黃忠大舉進攻,正是在黃忠,法正二人的配合下,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大喝一聲,刀劈身亡。黃忠斬了夏侯淵,曹兵大潰,各自逃生毫無鬥志。黃忠乘勢奪取定軍山,要不是郭淮擁戴張郃為主帥,各將聽令,劉備不能克,估計還沒等到曹操到漢中,魏軍就退出戰場了。
  • 黃忠斬夏侯淵造成了多大震撼?
    曹軍主將夏侯淵唯恐漢中西面的屏障定軍山有失,親自統兵來爭。《三國志》記載: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族弟也。夏侯淵是東漢末曹魏名將,極擅長途奔襲作戰,常常出其不意,屢建奇功,官封徵西將軍,賜爵博昌亭侯。早年隨曹操徵戰,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軍閥叛亂。
  • 《九州劫》:黃忠斬夏侯淵影響有多大 為蜀漢政權拿下根據地
    其實除了這三個戰役外,夏侯淵和黃忠的定軍山之戰也可以用跌宕起伏、影響深遠來形容,這一戰不僅打響了老將黃忠的名號,還徹底扭轉了三國戰局,為蜀漢政權拿下了漢中這塊根據地。定軍山之戰前,夏侯淵可以說是曹魏政權數一數二的將領,《三國志》也用"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來形容夏侯淵作戰勇猛,擅長閃電戰。
  • 夏侯淵被黃忠陣斬於定軍山後,為何會是蜀漢的張飛隆重收葬了他?
    此役,劉備親自掛帥,平西將軍馬超、徵虜將軍張飛、翊軍將軍趙雲、討虜將軍黃忠、牙門將軍魏延等全部隨戰,可是,饒是在廣石、陽平關、馬鳴閣一帶受到夏侯淵、張郃、徐晃的層層阻擊!所以,為了打破僵局,正月,劉備突然率軍來到陽平關東南部的定軍山安營紮寨,其目的就是利用這裡的地理優勢居高臨下,但是,更深層次的考量是吸引陽平關的夏侯淵所部前來爭奪交戰!
  • 趙雲在「漢水之戰」救援了黃忠?這個說法靠譜嗎?
    "漢水之戰"具體的時間,對"漢中之戰"的影響和作用也沒有什麼明確的說法。總而言之,是在夏侯淵被斬殺,曹操救場趕到漢中之後。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曹操軍隊有一批數量巨大的軍糧從北山下經過,足有幾千萬袋。黃忠和趙雲商量,可以去搶劫這批軍糧。於是黃忠去執行,趙雲留下來看營。
  • 黃忠殺掉夏侯淵之後,才逐漸明白,關羽不喜歡自己的原因
    在五虎上將中黃忠年齡最大,讓人好奇的是,關羽一直看不起他,直到黃忠後來殺掉夏侯淵時,才逐漸明白,關羽不喜歡自己的原因。黃忠早年經歷初平三年(192年),黃忠跟隨劉表,駐守長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打荊州,劉表病逝。《三國志·黃忠傳》記載:「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韓玄。」
  • 定軍山一戰,夏侯淵被黃忠活劈,為何是張飛厚葬了夏侯淵?
    三國時,曹軍和蜀軍在定軍山對峙,曹軍的元帥是夏侯淵,他是曹操的八虎騎之一:虎步關右將軍。夏侯淵擅長奔襲作戰,是曹操的心腹戰將,屢立戰功,最後封博昌亭侯。這時候在山上駐紮的蜀軍元帥老將黃忠,看到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果斷率一隊人馬從山上突襲而下, 居高臨下給了夏侯淵一個猝不及防。經過一番激戰,魏兵多戰死,夏侯淵被黃忠一刀劈死了,蜀軍取了定軍山的勝利。
  • 漢中之戰,黃忠斬了夏侯淵,劉備還不高興?
    公元前219年,老將黃忠在定軍山斬夏侯淵,隨著夏侯淵人頭落地,劉備集團也迎來了事業的巔峰。可是,當黃忠把夏侯淵的首級帶到劉備帳內請功時,劉備並不高興,一頓數落:「夏侯淵雖為主帥,卻是勇夫之耳,安及張郃?如果砍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次。」
  • 夏侯淵地位不比于禁低,為何斬夏侯淵的黃忠卻沒有「威震華夏」
    關羽北伐襄樊前,黃忠在定軍山之戰斬殺了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不過和關羽北伐襄樊,威震華夏相比,黃忠斬殺夏侯淵之事卻沒有那麼轟動的效果。黃忠沒能威震華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因為定軍山之戰曹軍總體損失不大,其次則是漢中距離曹魏的統治核心地區太遠,政治上沒那麼轟動。首先從損失角度來看,定軍山之戰黃忠雖然成功殺死了夏侯淵,但是曹軍在張郃的帶領下退守陽平關,堅持到了曹操援軍的到來。
  • 于禁和徐晃,一個左將軍一個右將軍,他們誰的官職大?
    五子良將是指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于禁和徐晃都和關羽有過直接的較量。更有意思的是,在襄樊之戰中,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從而身敗名裂,而徐晃反而因為擊退了關羽,解了樊城之圍,以此奠定了自己的名將地位。在官職上,于禁在曹魏最高的官職是左將軍,而徐晃則官至右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左將軍和右將軍是比較常見的官職。那麼,問題來了,于禁和徐晃,一個左將軍一個右將軍,他們誰的官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