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的「後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 情懷與歷史

2020-12-17 情懷與歷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老當益壯」這個成語,意思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提到「老當益壯」的武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戰國時期的廉頗。彼時,廉頗這位老將為趙國南徵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在廉頗之後的漢末三國時期,黃忠這位武將,也可以用「老當益壯」來評價。

黃忠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由此,在蜀漢五虎上將中,黃忠官至後將軍。那麼,問題來了,黃忠的「後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後將軍,官名。戰國已有。秦因之。漢不常置。金印紫綬,位次於上卿。職掌為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早在漢武帝在位時,李廣曾擔任後將軍一職,以此屯兵邊境,對抗匈奴。就後將軍,和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並稱為四方將軍。

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從高到低大致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

由此,對於前後左右將軍,也即四方將軍來說,地位一般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而高於四徵將軍,所以黃忠先擔任徵西將軍,後因為斬殺夏侯淵,立下戰功,從而被劉備加封為后將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蜀漢的情況。在曹魏,四徵將軍的地位,一般不屬於甚至高於前後左右將軍。

對於黃忠來說,後將軍一職,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這四個官職。值得注意的是,黃忠是公元219年被加封為后將軍的。彼時,劉備剛剛進位漢中王。因為沒有登基稱帝,自然不合適冊封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在此基礎上,黃忠作為後將軍,在生前已經是蜀漢品級最高的武將了。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其中,許靖、法正等人都是文臣,在武將之中,黃忠作為後將軍,官職品級實際上和關羽的前將軍、張飛的右將軍、馬超的左將軍是一樣的。換而言之,在劉備稱漢中王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是當時地位最高的四位武將。至於趙雲、魏延、吳懿、李嚴等人,都無法和黃忠這四人相提並論。

然而,鎮守荊州的關羽一直是剛而自矜,在得知黃忠被拜為後將軍時,關羽憤怒地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經過費詩的勸解,關羽才消解了怒火。從關羽的角度來看,之所以跟隨劉備出生入死多年,才獲得了前將軍一職。現在黃忠作為後加入劉備勢力的武將,已經可以和自己同列了,這自然引起了關羽的不滿。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出黃忠在當時蜀漢武將中的較高地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同樣隸屬於四方將軍,但是,黃忠的後將軍卻是四方將軍中排名最後的一個。也即在四方將軍中,前將軍排名最靠前,右將軍次之,左將軍再次之,這是因為古代「以右為尊」,而後將軍則排最後。也即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四大武將中,黃忠的排名在關羽、張飛、馬超之後,也即在武將中排名第四。

最後,在黃忠被封為后將軍的時候,還被賜予關內侯的爵位。關內侯是爵位名。秦漢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僅低於徹侯(即列侯,亦稱通侯)。有其號,但無封國。一般乃對立有軍功將領的獎勵。在漢末三國時期,雖然都是侯爵,但是,關內侯的地位一般低於縣侯、鄉侯、亭侯,比如關羽的漢壽亭侯,就是亭侯的檔次。也即在爵位上,黃忠的關內侯顯然比不上關羽、張飛、馬超等人。

不過,劉備生前在封侯一事上,無疑是比較慎重的,也即讓侯爵在蜀漢泛濫,比如跟隨劉備多年趙雲,直到後主劉禪即位後,才被封侯。從這一點來看,黃忠獲封關內侯,已經是劉備格外重用的體現了。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黃忠去世。也即很可能在漢中之戰後,黃忠就已經病重了,這讓其雖然獲得了後將軍的官職,卻沒能繼續統兵一方,也即沒能在漢中之戰後掌握什麼實權。此外,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在黃忠去世後,有一子黃敘,英年早逝,無後。

相關焦點

  • 夏侯淵的徵西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由此,對於夏侯淵來說,生前最高的官職,就是曹操冊封的徵西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徵西將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官職,比如魏延、張郃、郭淮、鄧艾等名將就曾擔任這一官職。那麼,問題來了,夏侯淵的徵西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一首先,就徵西將軍來說,屬於四徵將軍的範圍。四徵將軍,包含了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
  • 魏延的「徵西大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之所以存在這樣一個判斷,一是基於魏延的能力,不管是鎮守一方,還是南徵北戰,魏延都表現出一流的作戰水平,二是基於魏延的官職。建興八年(230年),魏延蜀漢丞相諸葛亮被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從官職上來看,魏延確實成為當時蜀國武將的佼佼者了。那麼,問題來了,魏延的「徵西大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 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那麼,問題來了,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呢?一陳壽在《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到了公元222年,馬超患了重病,於同年十二月病逝。由此,對於馬超來說,在蜀漢建立之後官至「驃騎將軍」。
  • 同樣是徵西將軍,夏侯淵和黃忠誰的地位更高?
    熟悉漢末三國歷史,天下大亂,列強分化,人才大量湧現。有許多著名的將軍,包括蜀漢五虎將軍之一的黃忠,他是典型的代表。說起黃忠,人們自然會在他面前加上「老兵」這個詞。的確,黃忠成名時已經很老了。關羽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可以想像,黃忠當時的輝煌成就是中老年人取得的,但也有年輕的退伍軍人取得。
  • 法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在漢中之戰,不僅趙雲、黃忠、馬超、張飛等武將立下了赫赫戰功,對於法正這位謀士,同樣是功不可沒。因此,等到公元219年時,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自然需要對法正等人論功行賞,以此肯定他們的貢獻。彼時,劉備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所以,尚書令可以說是法正在蜀漢的最高官職了。
  • 蜀漢有七位「後將軍」:除了黃忠,你還知道哪一個?
    後將軍,古代官職,始於戰國時期。對於左將軍來說,地位僅次於上卿,職務上包含了護衛京師,駐守邊境等範圍。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後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后將軍。其中,就筆者今天要說的蜀漢,歷史上就出現了多位後將軍。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不滿和黃忠並列,那麼他心儀的後將軍是誰
    在劉備稱王之後,便開始大肆封賞自己手下的功臣,其中四位名將,得到的封賞,張飛、馬超、黃忠、關羽,都被劉備封為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前將軍,其中關羽的前將軍封為左將軍,黃忠的前將軍封為左將軍。這個賞賜,基本上就是認可關羽為蜀漢大將的事實。
  • 淺談趙雲的翊軍將軍和中護軍官職在劉備集團或蜀漢中的地位
    導語:趙雲是三國歷史上很有爭議的人物,因為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差距過大。其實從趙雲的官職來看,他在蜀漢政權的地位並不算高。趙雲有兩個官職很有爭議,一個是翊軍將軍,一個是中護軍,由於《三國志》當中沒有三個政權的《職官志》,而《晉書》中的職官志涉及的是曹魏這個被視為正統的政權,而在漢末三國時期又有非常多的新設置的官職,比如趙雲這個翊軍將軍,還有中護軍在蜀漢政權中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 于禁和徐晃,一個左將軍一個右將軍,他們誰的官職大?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魏)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于禁和徐晃都和關羽有過直接的較量。更有意思的是,在襄樊之戰中,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從而身敗名裂,而徐晃反而因為擊退了關羽,解了樊城之圍,以此奠定了自己的名將地位。
  • 李元芳號稱千牛衛大將軍,那麼他的官職到底有多大?
    而歷史上對於李元芳這個人的記載出現於明朝,並非狄仁傑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官員。而千牛衛大將軍這個職位的級別很高,屬正三品。千牛衛起源和設置「庖丁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千牛」為刀名,意思是刀之銳利可屠千牛。千牛刀常備身邊,後比喻侍立皇帝左右之警衛人員。唐代設左右千牛衛,為禁衛之一。宋代設有左右千牛衛上將軍等。
  • 黃忠斬夏侯淵到底有多震撼?他的死直接影響了三國44年的歷史走向
    此戰是決定漢中歸屬之戰,也是決定劉備能否稱霸之戰,可謂驚心動魄,震撼魏蜀兩方,影響深遠,直接影響了三國44年的歷史走向。 公元219年,劉備平定益州後,在謀士法正建議下,率領大軍徵討漢中。黃忠、顏嚴二人守住天蕩山,擊敗曹魏名將張郃,順勢攻打定軍山,迎戰夏侯淵。黃忠在諸葛亮激將法下,請命率軍出擊,孔明也讓法正相助,並暗中安排趙云為後援。
  • 年羹堯被罷免了大將軍,被貶為杭州將軍,這個官職有多大權力?
    在劇中年羹堯有很多虛構的部分,本身他是官宦家庭,在康熙時期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而在劇中他卻是皇四子胤禛的潛邸奴才,正是由於他的特別出身,使得他跟隨著雍正逐漸水漲船高,成為威震一方的大將軍。當時西北發生叛亂,雍正帝更是力排眾議選擇了自己的親信年羹堯。不過年羹堯也走上了步步作死的節奏。
  • 歷史上官職不高的趙雲,是怎樣一步步躋身於「五虎上將」的?
    其一,趙雲很早就跟隨了劉備,但不受重視,還坐了將近十年的「冷板凳」;其二,趙雲功勳卓著,但官職低微,常年混跡於雜號將軍之列;其三,趙雲晚年遭受不公待遇,好不容易升上去的重號將軍,也被生生褫奪;其四,趙雲二救後主劉禪,卻被遺忘。
  • 《九州劫》:黃忠斬夏侯淵影響有多大 為蜀漢政權拿下根據地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在三國歷史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因其波及人數眾多,後世影響廣泛被稱為三國版本的"三大戰役"。曹操也將夏侯淵任命為徵西將軍,負責整個鎮守剛剛打下來的漢中。在定軍山一戰中,夏侯淵因修補鹿角被黃忠抓住時機,一舉擊殺。夏侯淵的死也讓曹操在漢中的整個部署陷入混亂,若不是張郃及時站出來撥亂反正,恐怕曹魏大軍全部葬送在漢中都是有可能的。除此之外,夏侯淵的死還對曹劉兩家的對陣形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同時,也便於劉備集團能以更充足的理由去討伐曹丕,劉備在蜀地大臣的勸說下,也於公元222年在成都稱帝了,歷史上記載其為「蜀漢」。劉備稱帝後,開始大肆封賞蜀漢的功臣,跟隨劉備打天下的3大名將,張飛、黃忠和馬超,皆被劉備封侯。張飛跟隨劉備很早,是劉備集團的元老人物和核心成員,劉備集團參與過的歷次大戰,張飛都有參加。
  • 三國時期,大將軍、大司馬、太尉,究竟哪個官職更大?
    至於加官,自然是官職上的提升了。在漢末三國時期,大將軍、太尉、大司馬成為三個最頂級的武將官職了,也即達到這三個官職的武將,幾乎都是位極人臣了。比如蜀漢大司馬蔣琬,曹魏曹魏司馬懿,東吳大將軍諸葛瑾等。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時期,大將軍、大司馬、太尉,究竟哪個官職更大?也即這三個官職的地位和實權,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大司馬和大將軍,在三國時期,誰的官職更高呢?
    如果把之前漢末的歷史扔掉,那麼三國很大的一段感興趣的,讓人熟知的人物都在三國之外,自然也變得無味了。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之間互相周旋,其實在這段時間,厲害的人也不少。對於魏蜀吳三國來說,都有一大批優秀的武將。為了激勵和封賞武將,自然需要給予相適應的官職。就拿曹魏來說,曹丕託孤就有四個託孤大臣,每個都是元老重臣。
  • 關羽在蜀漢中的地位有多大,權力有多高?又為什麼說他是二把手?
    畢竟諸葛亮加入蜀漢陣營後,劉備才終於時來運轉,才能多次打敗曹操,並先後佔據了荊州和益州。再加上劉備一直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不論大事小事都會先跟諸葛亮商量,甚至有時候還會跟諸葛亮睡到一塊去,無形中更是拔高了諸葛亮的地位,這也難怪會讓眾人認為,蜀漢陣營的二把手,會是諸葛亮。
  • 古代將軍官職的名稱有哪些 古代將軍有什麼官職名稱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看過古裝電視劇,其中會出現英勇的將軍。一般將軍要麼鎮守邊疆,要麼就需要出去帶兵打仗。在打仗勝利過後,將軍就會得到皇帝的封賞,並且加官進爵。但是,大家知道古代將軍有哪些官職名稱嗎?一起來看看吧!
  • 李元芳的「千牛衛大將軍」是多大的官職?
    位居宰相後,依然不忘初心,一心為國,輔佐武則天治理好大唐。而隨著各類影視劇的播出,狄仁傑就更加為人所知了,而且對他的印象極其深刻,因為不管大案要案,只要他經手總會很快水落石出,因此被冠以「神探」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