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銀子到底長啥樣?表面布滿汙垢和咬痕,別再被古裝劇給騙了

2020-12-17 騰訊網

一提到古錢幣,人們就會想到「銀兩」或「元寶」四字,腦海中的都是白花花和金燦燦的想像。而且,金銀還有一個奇特的屬性,並不是單在某個地區某個國家才把金銀作為錢幣,它們在全世界都是硬通貨。

事實上,古中國使用銀兩的時間比較短。中國最開始的錢幣是各種五顏六色的貝殼,所以現在很多和錢有關的漢字都帶有「貝」字,比如「賺」、「賒」、「財」等。等到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貨幣,統一鑄造了圓形方孔的銅錢。這些錢幣每一枚重半兩,所以那時候的錢又叫「秦半兩」。這種銅錢圓形方孔的形制直到清朝都還在使用。

漢唐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批量的銀子。但是,那個時期的冶煉技術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而且生產力低下,即使能冶煉出金屬銀來,那也是是比較稀有的,而且純度也不夠高,不能大範圍普及。

宋元時期商業高度發展,出現了「交子」,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這個時候的古錢幣也都是紙幣和銅幣混用的。就算是使用金銀,也只能是在貴族之間流通,要麼用於交換其他財物,要麼用於製造工藝品。

「銀兩」真正開始在民間流通,還是在明朝中後期,白銀成為法定貨幣。銀是材質,兩是計重單位所以叫「銀兩」。銀兩的上一級是「金子」,下一級是「銅幣」。但是當時的銀子的冶煉技術有限,白銀遠不如現代人想像中的那麼光滑細膩、奪目璀璨。

明朝時候的白銀成色不足,裡面還含有很多雜質,含銀量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經夠好了。一塊明朝時期的白銀,一眼看上去都是坑坑窪窪的。更何況經過時間的流逝,銀兩表面早就被氧化成黑色。如果是這麼一塊碎銀丟在地上,從沒見過的人,還會真以為是什麼生了鏽的鐵塊。

清朝時期的銀兩是距離我們現在這個時期最近的了,而且銀兩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金屬的也看技術也達到了較高的水準。銀兩的成色已經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然而這只是能說冶煉上能夠達到的水準。真正流通的白銀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還說不定,因為關於白銀,中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文化。

東西只要是計重製,那肯定就會有摻假。一兩銀子的購買力都是一樣的,那麼就會有不少人購買銀元回去,把原來成色高的銀元重新煉製成成色低的。這樣投機取巧成為富翁的人也有不少。別說百姓,白銀摻假這種事,就連古代政府幹起來也毫不含糊,尤其是國庫虧空,國家沒錢的時候,就靠的這一招。白銀摻了假,百姓也自有辨別的法門。

因為成色足的白銀是軟的,一口咬下去就是兩排牙印子,摻假太多的白銀咬不動,商人做生意介意這個事就不會收這種劣質銀子了。所以我們現在會看到銀兩上有各種牙印,就是古人為了「打假」留下來的證據了。要是不知道這層含義的人看見了,都不認識,說不定會以為這是什麼「磨牙石」,看都不會看一眼。

相關焦點

  • 這才是古代的銀子,表面布滿牙印和汙垢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裡面的銀子看起來都是非常的光鮮亮麗,看起來很好看,那麼實際上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呢? 古代的銀子,其實很簡陋。甚至於即便是扔到地上了你也不一定能認出來。因為古代的銀子,按照現在的常識來看,和地上的石塊沒有什麼區別。
  • 古代銀子長什麼樣?全是牙印,黑不溜秋,別再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那麼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古代的銀子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如同影視劇中潔白耀眼,類似於馬蹄鐵一樣的銀錠?如果你這麼想的話,可能就要有些失望了,都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你可能都發現不了,這恐怕才是過去大部分銀子的真正模樣,別再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 這才是古代的銀子的真實面貌,表面布滿牙印和汙垢,看完還想要嗎
    銀子又稱為是白銀,是古代的一種貨幣和裝飾品,其價值雖沒有黃金高,但是認知度要比黃金更好。白銀作為是封建時期的一種主要貨幣,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封建歷史,也見證了封建社會的變遷。
  • 古代銀子長啥樣?和古裝劇裡完全不同,全是牙印,掉地上都不認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古代人最重視的東西就是糧食,不過到了後面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分工的發展後面逐漸產生了貴金屬貨幣。甚至古人還在經濟國家的過程當中總結出來了礦石的開採經驗,《管子》當中記載了古人開採金礦、銅礦的一般規律:
  • 古代銀子長啥樣?江底挖出50億文物後,專家:顛覆所有人的想像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電影中,經常出現白花花的「銀子」,讓觀眾覺得,這銀子看起來實在是太誘人了,難怪有一句話叫作:有錢能使鬼推磨。那現實生活中,真正的銀子真的和電視劇一樣嗎?其實大家都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銀子並不是「白花花」的,而是充滿褶皺、咬痕的。銀這種金屬並不是一種硬度很高的金屬,銀子非常的軟,容易變形。
  • 古代真實的銀子到底長啥樣?專家:上面全是牙印,糙得不能看
    這其中的「懷黃握白」就是指身懷錢財,黃,指黃金,白,指白銀,也就是俗稱的銀子。近年來,一些電視臺喜歡製作一些鑑寶類的節目,除了一些陶瓷器具,也會有不少人攜帶古代錢幣或者金銀元寶前往鑑定真假。因為這些東西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對於歷史研究也很有作用。
  • 抗日時期,真實的「子彈袋」長啥樣?別再被神劇給騙了
    導語:真實的「子彈袋」長啥樣?看完老照片後,別再被抗戰神劇給騙了隨著近些年抗日神劇的大量湧現,很多影視作品不尊重歷史的現象也是越來越嚴重,就拿很簡單的子彈袋來說吧,這些抗日神劇中所展現出的情況就與真實的歷史大相逕庭,這樣越來越多的節目也非常容易誤導青少年,讓他們真的以為曾經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進行的。
  • 古代的銀子到底是啥樣?放你眼前你不一定認出來,上面全都是牙印
    我相信大家看歷史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銀子。事實上,古代白銀很少。電視劇裡不是那樣的。因為中國古代的白銀非常稀有,所以白銀也非常珍貴。事實上,銀子非常珍貴。很多人會問一兩個銀。清朝的情況是,當時一斤豬肉20韓元,一兩銀子約1000韓元,可以看出,當時一畝玉的良田,即七八兩左右,銀子還是很值錢的。所以古代有錢幾十兩,但有幾百兩銀子的話,可以說是大錢。所以在古代電視劇中動不動就拿出幾兩銀子是不符合歷史的。
  • 古代銀子長啥樣?表面幾乎是牙印,放你面前可能都認不出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無現金時代,外出購物不用實物貨幣,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向商家支付帳戶內的錢,但是在無現金時代很早以前的中國,人們用實物貨幣進行交易,在古代曾使用貝殼作為貨幣,即"貝幣"。到明清,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中外貿易日益增加,歐洲人非常喜歡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為了買到這些東西,大量開採銀礦,用銀子買到中國的絲綢這些東西,外來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人從這一時期開始大量使用白銀。電視連續劇的主角吃飯去了,馬上拿出一大片白花,像船一樣的銀片,其實這種橋段只是用來拍電視劇的,真的古代吃飯用不了一整片銀片,銀片也不是銀片。
  • 古代的銀子真的亮閃閃?真面目讓人「尷尬」,黑乎乎,全是牙印
    古代銀子到底長啥樣?黑乎乎,全是牙印!一旦掉地上,眼睛睜得再大也不好找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熙熙攘攘的古代,貨幣的流通中主要靠銅錢、金子和銀子,其中銀子最值錢。俗話說得好,沒錢寸步難行,但是最痛苦的確是,明明你就在我眼前,我卻一直看不見你。
  • 真實銀子到底長啥樣?奇形怪狀全是牙印,專家:掉地上也沒人撿
    導語:從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人拿銀子付帳的情景。鏡頭裡的一錠白花花的銀錠閃閃發亮,元寶般的容貌也顯得格外可愛。特別是那些富商收買貪官,拿出一箱銀錠的場景,箱中碼得整齊的銀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 古代「雪花紋銀」真實模樣:遍布汙漬和牙印,這樣的銀子你想要嗎
    通常在古代的很多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官員家中擺著一摞一摞的箱子,打開箱子,整整齊齊的大排的銀元寶讓人眼花繚亂。古代也常將銀子稱作「雪花紋銀」。那麼真實情況真如影視劇中演的那樣嗎?其實不然,民間流傳的銀子大多汙漬遍布,上面還全是牙印,作為現代人,這樣的銀子實在是髒的慘不忍睹。要知道古代制銀的工藝相對粗糙,製作出來以後,摻雜大量雜質。即使在剛剛印出來以後,還沒有流通過,看起來光澤度也沒有那麼亮,而是相對暗沉。經過市場流通以後,因為銀子裡面的雜質多,導致非常容易被氧化。
  • 《龍嶺迷窟》裡的「蜘蛛王」到底長啥樣,被道具嚇了一跳!
    《龍嶺迷窟》目前的豆瓣評分為8.2分,80%的網友在看完後打了四顆星或五顆星,可見這部劇有多受歡迎了,潘粵明老師的演技自然不必多說,演啥像啥,劇中的張雨綺被贊為最美sherily楊,姜超也被譽為最合適的「王胖子」,新「鐵三角」的組合非常成功!
  • 真正的刀劍對砍後是啥樣的?不要再被電影給騙了
    導語:真正的刀劍對砍後是啥樣的?不要再被電影給騙了相信熱衷於武俠電影的小夥伴們,都會在電影的畫面當中看到雙方持著刀和劍進行對砍的情景,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情節很刺激。所以,實際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平常我們用的菜刀,如果使用的時間久了,菜刀的刃部就會產生明顯鏽跡。這時候,只需要將刃部進行反覆研磨,便可以恢復往日的鋒利程度。武士們所使用的刀、劍等武器,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二次利用。但是,經過數次的研磨,刀口就會變窄,殺傷力自然而然就不如以前了。而有些武器,是不可以經過研磨的。
  • 被槍王AK47打中,真實的傷口會是啥樣?不要再被電影給騙了
    導語:被槍王AK47打中,真實的傷口會是啥樣?不要再被電影給騙了在這個世界上,曾經誕生過很多名槍,比如說1911自動手槍,它是世界上較早出現的自動手槍,設計可靠,在世界手槍隊伍中佔有重要地位。相信大家也應該猜到了,絕對不會像影片當中一樣這麼簡單,別再被電影騙了。子彈在打中人的身體之後會產生空腔效應,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並造成人體器官嚴重受損,傷口也會變得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出彈時的傷口會是原來的十倍。有的人還會因此而昏厥過去,會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哪怕是鋼鐵做成的身體,也會因此受到傷害,更別說人類的血肉之軀了。
  • 唐朝開國名將程咬金,真實的歷史上到底啥樣?我們被電視劇騙了
    在《隋唐演義》這部影視作品中,程咬金做夢學會三板斧,靠著一些小聰明和運氣,在亂世之中立下了不少功勞。同時,也做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因此,被人稱為混世魔王。那麼,真實的歷史上程咬金到底啥樣?我們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程咬金確實能徵善戰,不過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電視劇裡的三板斧,而是一種名叫馬槊的東西。
  •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你或許堅持不了一天
    古代人都吃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想到古裝劇裡面的各種食物盛宴的場面,比如慈禧、乾隆、康熙他們吃的「滿漢全席」,那叫一個美味啊,看得吃貨觀眾們個個都開始流起口水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不過這些都是古代富人吃的東西,窮人可是吃不起的。就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苦人間,她怎麼捨得天天吃「一兩銀子一個」的雞蛋呢?好不容易夾住一個小雞蛋,還沒有入口卻因為筷子打滑掉在了地上,還沒有嘗到一兩銀子的味道的劉姥姥為此十分尷尬的感嘆到:「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
  • 古代皇上經常「揮金如土」,真有數不清的金子和白花花的大銀子?
    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看見皇上一高興動不動就賞賜千金萬金,皇上真的如此"揮金如土"嗎?真的有數不清的金子和白花花的大銀子嗎?而且真的就賞賜黃金百兩甚至萬兩嗎?就算皇帝真的大手大腳,國庫裡是否有這麼多的黃金儲存來供皇帝賞賜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古裝劇裡的"金"到底是什麼。
  • 古代白銀的真實長相,別被電視劇騙了,黑不溜秋全是牙印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其實白銀作為流通貨幣,是在明朝開始的,一直到了清朝,白銀才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那麼古代的白銀到底長什麼樣子呢?真是白色的嗎?
  • 古代時期,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鏡頭,有些人在路邊攤吃,點了兩個饅頭一碗湯,結帳的時候都是幾兩銀子起步;有些大戶人家的少爺去賭博場玩了一圈,結果一次性輸掉了一千多兩銀子。就是因為總有這樣的鏡頭反覆出現,導致許多人對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產生了誤解,似乎古代一兩銀子只等同於現在的幾十塊甚至幾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