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色而不淫,詮釋的尺度是什麼?其實有三層意思

2020-12-14 問過藍天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名人名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些名言,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總結了生活當中最寶貴的經驗,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讓人一看便知,瞬間醒悟。

孔子雕像

或許正因為如此,歷代以來的聖賢或大德,才有各種家訓,供子孫後代參考或引以為戒,最終達到「齊家」的根本目的。

所以,所謂的名人名言,真正的出處不過是一種家訓或師訓,如《論語》,事實上,就是中國最大的師訓,這本師訓是孔門弟子記錄孔子生前言行的合集。無獨有偶,古印度聖賢釋伽牟尼的言行也被弟子們記錄成經,即佛經,供後世的佛弟子依照修行。西方的聖賢蘇格位底,其言行也是通過自己的學生柏拉圖重新詮釋,才被後人所知。

劇照:孔子見南子

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說,名人名言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教化,一種聖賢對於後人的教化,如《論語》當中,孔子曾說:

「君子色而不淫,發乎情,止乎禮」

他老人家認為,食色性也,就算是君子也不例外,也就是說,是人都難免好色,古來聖賢同樣無法免俗,只是對於君子而言,好色更講究雅俗之分,注重原則與尺度罷了,換句話說,君子也是人,也具有好色這種習慣或需求,只是相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知道用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不給「好色」這一行為泛濫到不顧「禮儀」的程度,即讓「好色」止乎禮這個層面。

劇照:孔子

因此,所謂的色而不淫,至少包含有以三個意思,即:

一、好色屬於人的本性,並不是什麼罪惡

孔子講「色而不淫」,其實並不否認「好色」是人的本性或天性,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君子、聖賢或小人,都有「好色」這一需求,換句話說,只是你是正常人,就會有「好色」這種衝動,好色本身並不因為你的身份而有所改變。

進一步的說,「好色」本身並不是罪惡,真正有罪惡的是人心,而不是「好色」本身,這個道理古人幾千年之前就已經總結出來了。

劇照:孔子

更何況「好色」,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愛美,即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好色」,對於很多人來說,本無可厚非。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如果人們都不追求美好的事物,或是都不再講究美感,甚至女人都不化妝,那麼,難道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美好嗎?

答案當然不是。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好色本身並沒有任何罪惡感。

二、好色的尺度:不淫

所謂的淫,指的是過度,「不淫」強調的是不過度。

因此,好色本身並無好壞,其它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過度,就很容易變質。

孔子廟

所以,古人認為「好色」,儘管不值得倡導,但也不該違背本性去人為的壓抑,而是應該掌握一個度,這個度就是「不淫」。

因為「好色」一旦過度,不僅會影響自己,而且也會損害到他人的利益,更何況,欲望如果無法控制,只會引來更大的欲望,最終不可收拾。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控制尺度,即「不淫」,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節制「好色」的手段:禮

眾所周知,儒家講究禮,即以禮來修身、齊家、治國,甚至平天下。

孔子之所以說:止乎禮,強調的是君子需要通「禮儀」來節制各種欲望,以達到修身的目的,也就是說,君子好色,並不是不允許,而是需要符合世人能夠接受的禮儀,不能超過禮的範疇。

孔子見南子

因此,禮,事實上,就是節制「好色」的一種手段。

所以,孔子說的「君子色而不淫」這句話,至少包含有以上三層意思,當然,也是君子好色的尺度。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論語》等

相關焦點

  • 古人常說的:「萬惡淫為首」中的「淫」,有什麼含義呢?
    文/玉濁清古人常說的:「萬惡淫為首」中的「淫」,有什麼含義呢?其實在中國的古代,有很多的文化被傳承了下來,我們中國也是一個擁有文化底蘊的古國,並且還是一個禮儀之邦,當然古人也留下了一些比較有趣的話語和經典文化。
  • 為何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淫」是什麼意思?
    導語:為何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淫」是什麼意思?主體:中國有很多的詞語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一個字放到以前,也許會有很多的解釋,但是放到我們現在的話就更多的只有一個意思了。古代人有一句話說,是萬惡淫為首,他們他們所說的淫子,是什麼意思?和我們所理解的也是不一樣的。
  • 「萬惡淫為首」的「淫」,其實根本不是「淫色」的意思!
    人要是不讀書,有些道理可能一輩子都不能明白,對有些話的理解可能錯一輩子也不知道。就拿這句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的、經常用的成語——「萬惡淫為首」來說,活了四十年,錯了四十年,也是到今天才突然發現,這個成語的意思,根本不是以前我們所看到的、所認為的意思。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從小到大,我們一直把這句話當成為人處世的人生格言。對於後半句的理解,一般沒有什麼誤差,關鍵是第一句的這個「淫」字。
  • 俗話說:「精足不思淫」,是什麼意思?老祖宗教你養精蓄銳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在民間還有一句話叫「精不足思淫」,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部分:「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一句話,就道出了養生的關鍵——精氣神!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句話的3層意思第一層:精足不思淫「精足不思淫」跟「飽暖思淫慾」的意思有區別。這裡的「精」指的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也指精力、精元、精血,「淫」是指沉迷的意思,比如跟驕奢淫逸中的淫是一樣的道理。
  • 古人所說的「萬惡淫為首」是什麼意思?為何「淫」是萬惡之首呢?
    ——《孟子·告子上》古人覺得食色性也,對於美色的喜好是人的天性。但是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超出這個度就不好了。比如胡吃海塞的人更容易生病,而喜好美色過度,內心有淫邪之心,也會引火自焚,甚至古人還說了「萬惡淫為首」。在明朝時期,有位叫做袾宏的高僧寫了一本書,叫做《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在這本書中就寫了「萬惡淫為首」這句話。
  •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一輩人的"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古人建立在非常豐厚的經驗之上,因此值得世世代代後人的反覆推敲。而這些俗語通常都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因而輾轉流傳,世代不息。
  • 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淫」為何意?為什麼就是萬惡之首?
    常常會聽到老人說:「萬惡淫為首」,這句話究竟是出自哪裡的?萬種罪惡,要讓我們來看都是不能被認同的,沒有高低輕重之分,惡就是惡,但是古人偏說萬惡淫為首,難道其中還有深意,字面上理解,淫是什麼意思,大多是指男女之事吧,那為什麼會被排在萬惡之首呢?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淫」為何意?
  • 古人是如何評判「惡」的?又為什麼將「淫」列為萬惡之首?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淫亂是萬惡中的首惡,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惡,要看他具體有沒有去做惡,做壞事,而不是看他心裡有沒有想過去做壞事。如果看心裡想沒想過去做壞事來判斷是不是惡,那麼世上也就沒有好人或完美的人了。其實,這個判斷標準和我們現在判斷是否犯罪的標準是一樣的。我們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犯罪,不是看他心裡有沒有想過做一些壞事,而是看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真的去做壞事。
  • 為何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淫」為何是萬惡之首呢?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富含哲理的俗話以及老話,不得不說古人的確很有智慧,這些老話和俗話其實都是從一輩輩先人那裡,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老話,那就是「萬惡淫為首」,說到這裡小編就表示非常的好奇,罪惡千千萬,為何古人卻把「淫」,放在各種惡行第一的位置上呢?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哪些更深的含義?
    有這樣一句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字面的意思就是窮人不要做這些水路風險大的生意,雖然說本錢很小,獲利很大,但是風險也很大,這其實有一種賭博的成分,富不涉淫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富人不能貪戀美色。但是我認為這句話有它更深層的含義,中國字最深奧的地方並不是它的表面含義,而是在一句話中體現出它特有的價值。因此對於這句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我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 老祖宗說的「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說到"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古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簡短的八個字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總結出這句話呢?一切來源於古人的的日常生活,並時時刻刻告誡後人要安分守己,不能放縱自我。這些故事從側面反映了古人治水的艱辛,在水患面前變得十分渺小,因此"水路"在古代是非常兇險的,意味著隨時會有生命危險,"窮不走水"從字面上來看,意思是一個人再窮困潦倒也不能走水路涉險,引申為為達目的,不能不計後果,而要量力而行,畢竟"富貴險中求"不是長遠之計,應該腳踏實地,鋌而走險只會讓人迷失本心。
  • 為什麼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而不是偷盜或者別的什麼呢?
    諸惡淫慾的第一個不是色慾,這裡的色慾是指過度的欲望,放縱的意思。人之所以變壞,主要是因為放縱了自己的欲望。在古代文化中,古人非常注重自律。孔子在《論語十則》中說:"吾日三省吾身,是不是不忠於計,是不忠於友,是不忠於友,言行不一",可見古人對自身自律的重視。淫字在古代的使用並不是指淫慾,而大多是指貪婪,所以"萬惡淫為首"的真正含義是說,無盡的貪慾是萬惡之首。
  • 萬惡淫為首:人類的欲望,怎一個「淫」字了得!
    圖片來自網絡古人說的「萬惡淫為首」的「淫」字是什麼意思?淫字的本意是多,過多,過度,不加節制。這句話裡的「淫」字,指的是人的多方面的「貪慾」。人的貪慾多了也就是惡。比如,人類過分地貪圖女色,無休止地追逐權力,貪得無厭地索取錢財,這些表現就是「淫」。貪慾是無底洞,只要陷進去就很難自救。色,本義是顏色、臉色、表情,後也指景色。古語說「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說「食色性也」。但是孔子說,君子好色而不淫,就是君子不過分看重貌美,即不以貌取人。
  • 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這個「淫」啥意思?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其實,這句話中的「淫」,在古代,是個比較籠統的意思,並非指的是淫蕩下流等事情,據史料記載,孔子曾在他的詩經關雎中有這麼一句話「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啥意思呢?意思是說,這首詩詞太過於美妙,優雅,讓人讀後感到很舒服,甚至很快樂,可它字裡行間中又表達出適度,有節制,不會患得患失,也不是大喜大悲,反而悲中有喜,互相調和,讓人充滿了理智,掌握好情緒,因此,這裡的「淫」,其實指的是控制情緒之意。
  • 古人為何說「萬惡淫為首」?為何「淫」是萬惡之首呢?
    古人為何說「萬惡淫為首」?為何「淫」是萬惡之首呢?善惡自古均在一念之間,三字經一直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又提出了一種完全相反的概念「人之初,性本惡」。這善呢是百善孝為先,惡卻是萬惡淫為首,為什麼這麼說呢?
  • 古人云:「無毛之女旺三代,有毛之夫值萬金」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這些俗語中,有一些內容並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還有一些內容屬於封建迷信,作為後人,一定要仔細甄別,不能完全聽之任之,比如古人說過這樣一句俗語:無毛之女旺三代,有毛之夫值萬金。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較低,封建社會女子大多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當時對於女子的要求也並不低,必須賢良淑德,而且封建時期的女子受到禮教的約束,毫無自由可言。
  • 「富貴不能淫」入選課本,當孩子問「淫」字何意時,該怎麼回答?
    前幾日有位還在家長問我,說他家讀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問她:《木蘭詩》中花木蘭回到家後就「對鏡貼花黃」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臉上貼花黃是古代未出閣少女的裝扮,也就是後來我們說的「黃花閨女」,花木蘭這樣說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從軍12年仍是清白的。其實家長們遇到這種問題並不用刻意迴避,直接告訴孩子就好,將來他們自然會明白的。
  • 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前言:哲人有言: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其實普通百姓照樣有大智慧,比如這句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所含的意蘊就非常深厚。明朝有個叫汪直的海上走私犯,聲勢浩大,在日本都佔有一席之地,但家中老母妻兒遭殃了,通通被抓起來。汪直想棄暗投明,結果朝廷假意招安他,將他從日本騙回來斬首。所以,"窮不走水"更深層的含義就是即使窮,也別做犯法的勾當。
  • 俗話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你知道「走水」指的是什麼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解釋,窮的時候不能走水裡,有錢的時候不能行淫。這樣的解釋明顯不通,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窮富兩種狀態,應該如何立身處世,又有怎麼樣的智慧在其中呢?
  • 古人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什麼意思?早懂早受益
    經常可以看到武俠小說以及一些影視劇中會出現一些神人精神非常好,可以不眠不休的幾天幾夜都不睡覺,照樣一切如舊。這個肯定有誇大的成分在裡面了,古人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什麼意思呢?下面那半句話的意思我們來這裡分析一下,生氣可以說是每個人每天都有的一種情緒,而且人一旦非常的時候就感覺不到餓,一下子就飽了這就體現了氣的作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解讀,人如果身體狀態非常好,精氣神都非常充足,那麼他就不會覺得餓。造成這樣的情況呢,氣應該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