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王陽明家訓》又稱《示憲兒》三字詩,收錄在《王陽明全集·贛州詩》中。全文雖然只有96字,卻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這篇家訓文字簡潔,明了易懂,音調和諧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開篇的幼兒曹,其中的「曹」字是「等,輩」之意,就是孩子們。接下來的話就很通俗易懂了。
家訓核心思想主要分為學問、禮儀、智慧、德行四個方面,也可以說是心學的思想靈魂,是一個人成為「良士」所必備的條件。
勤讀書,要孝悌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
讀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孝順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讓孩子從小愛上讀書、孝順父母,是王陽明家訓的頭等大事。
學謙恭,循禮儀
有一種修養,叫「勿以身貴而賤人」。
從小教會孩子,不因所謂的優越感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並將內在的謙恭,化作外在彬彬有禮的舉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貶低別人,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節飲食,戒遊戲
《論語》中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黃帝內經》上也說:「飲食有節」,這是古人對於飲食的態度。
至於戒遊戲,則主要是立志。遊戲一類令人玩物喪志。王陽明曾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如果一個人沉迷於遊戲嘻了,日子長了,志氣都消磨盡了,最終也難成事業。
毋說謊,毋貪利
古人說:「誠信是金」,誠信,是做人的基礎,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財富。
貪,看似得,實則失;得了當下,失了未來。
天地養育萬物,又何時計較、貪過小利?
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燒毀了所有帳本,掌門人決定:凡瑞蚨祥欠的帳一律奉還, 凡欠瑞蚨祥的帳一筆勾銷。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謀道」。
毋任情,毋鬥氣
《增廣賢文》說,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難收的危險行為。
鬥氣、賭氣,意氣用事,更會失去理性,損人不利己。
任何時候,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
讓孩子學會控制負面情緒,他就已經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毋責人,但自治
這條家訓的意義在於: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這很難做到,但正因為難,才成為古今中外,由普通走向傑出的一道天塹。
楊震拒收賄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面對行賄者「不會有人知道」的論調,楊震義正言辭的回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呢?」
從小讓孩子懂得,越自律,越自由。自律,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能下人,是有志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光復大業;韓信胯下之辱,十年磨劍,終遇明主。
王陽明說,只要立志真切,就能克制私慾。
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才能屈能伸,能下人。
王陽明認為,多讚賞孩子,使孩子內心富足,他們就會自信,心態平和,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虛心提升自己。
能容人,是大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裡能撐船,胸襟越大,成就往往越大。
真正厲害的人,內心強大,才能容得下自己的缺點。
真正厲害的人,更能容得下別人。別人弱勢,不輕視;別人成功,不眼紅。
能容人,不能只靠教,更要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實踐中培養。
不壓抑孩子,豐富他們的內心,心量才會水漲船高。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王陽明曾經被劉瑾追殺,在龍場被鄉民攻擊。
但他以德報怨,依然相信善良,幫助鄉民建房、讀書、耕種。
古語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就如樹上的果子,良心是蒂,蒂壞了,果子也就掉了。
讓兒孫做個好人,才是家庭興旺延續的根本。
短短96個字,把從小要勤讀書、循禮義、端心術、做良士的教誨闡述得通俗易懂。
王陽明這七封家書,傾注的都是對族中後輩的良知教誨,而躍然於紙間的,還有他那份源自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這七封家書出自《王陽明全集》中,書中除了家書之外更多的是關於王陽明生平的事跡和處事對人的方法,以及做人、做事、做官的方法,讀一下還真的不錯。王陽明的一些道理,能懂的人太少,但是當你懂得了,你會有一種不一樣的灑脫和聰慧,這也是王陽明的魅力所在。
這套書是四冊的,全面講述了王陽明心學內容以及後人對心學的推演、注釋。
厚厚的一大摞,幫你全面了解王陽明以及心學的智慧
這套書既有原文,也有注釋的白話文,也有後人對其引發的思考,對心學的感悟,對人際交往、人生智慧與感悟都將帶給你從來未有的體驗:
白話文、文言文、注釋、引申文一個不落全都涵蓋
這本書五冊79元,相當於16塊錢一本,這79元能做什麼呢?
飯店兩盤肉菜都買不到,幾包香菸的價格,卻能讓你閱讀出不一樣的人生智慧。
讓你了解學生時代沒有了解的儒家大家,文武雙全的王陽明。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