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自1948年發表後,一直是經典的日本小說,必讀小說之一。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思想表達出來,並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因此,《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但他又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將自己青春年華置於實驗臺上以揭示現代人的困惑與迷失,從而尋求人類最隱秘的真實性和人類員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從這種意義上說,太宰的文學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性和現代性。
葉藏既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對於今天的讀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後,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著追求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嚮往。
《人間失格》在二戰之後由新潮文庫發行,已經累計超過六百萬本,超過夏目漱石《心》(こころ)的累計發行數。
2010年正值太宰治百年誕辰,日本角川映畫會社將《人間失格》搬上了銀幕。2012年,該作又被改編成賣萌系漫畫。
他們說……
日本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正宗白鳥等認為《人間失格》是「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小山清認為「如果要從太宰治的作品中選一篇的話,我選《人間失格》」,而柳田知常、大江健三郎等則認為這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等。
經典名句
1.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2.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致癲狂。
3.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來襲。
4.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判若兩人。他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是為給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
5.我嘗試繞開那些悲痛,卻也錯過了所有歡喜。
6.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
7.照顧一個人有多難,這是受照顧者所無法體會的。
8.從中得到的快樂未必如預期的巨大,但其後降臨的悲哀堪稱悽烈之至,超乎想像。
9.時間的流逝是平等賦予每個人的療愈,或許也是救贖。
10.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了愛人的能力。
11.如果能控制粗鄙的狂喜,就不會有深入骨髓的悲傷。
12.越是對事物感到膽怯的神經質的人,就越是渴望暴風雨降臨得更加猛烈。
13.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14.瞬間不足以成為生命的喜悅,我只相信死亡那一瞬間的純粹。
15.他們習慣於用平庸的筆觸,美麗地勾畫出原本就美麗的東西。
16.我甚至連神明都懼怕。我不相信神愛世人,只相信神的懲罰。在我看來,所謂信仰,不過是為了接受神靈的鞭笞而在審判臺前低頭。我相信地獄的存在,卻絕不相信有天堂。
17.沉默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聊天是極端的自我犧牲,甚至是人類能力範圍內最大的奉獻,而且絲毫不計回報。
18.見一個愛一個的人,其實誰都不愛。
19.徹頭徹尾的絕望,殘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純粹的青春,永恆的青春文學悽美之作,失去作為人活在世間的資格。
20.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21.與男人們的鞭笞不同,女人帶來的傷痛猶如內傷,經久不愈。
22.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23.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24.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獄裡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無力的絕望。
25.當然,我也吃很多東西,但我不曾記得,有哪一次是因為飢餓才吃的。
26.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滿腹恐懼,但卻怎麼也沒法對人類死心。
27.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總是偷偷摸摸。
28.越發渴望「自由」,以致想要輕聲啜泣。
29.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
30.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稱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出生於富豪之家,本名津島修治。中學期間,開始創作小說、雜文、戲劇,對泉鏡花、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相當傾倒。芥川的自殺對他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
1930年,進入東大法文科,初會井伏鱒二,奉為終生之師。1935年憑藉《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獎。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東京八景》、《小丑之花》、《晚年》、《斜陽》、《人間失格》等,多為自我生活的寫照,表現日本社會與現代人精神與感官世界的雙重萎靡。太宰治曾多次自殺未遂,最終在三十九歲時與最後一位愛人相約投水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