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

2020-12-02 阿凱閱讀

《人間失格》自1948年發表後,一直是經典的日本小說,必讀小說之一。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思想表達出來,並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因此,《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但他又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將自己青春年華置於實驗臺上以揭示現代人的困惑與迷失,從而尋求人類最隱秘的真實性和人類員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從這種意義上說,太宰的文學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性和現代性。

葉藏既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對於今天的讀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後,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著追求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嚮往。

《人間失格》在二戰之後由新潮文庫發行,已經累計超過六百萬本,超過夏目漱石《心》(こころ)的累計發行數。

2010年正值太宰治百年誕辰,日本角川映畫會社將《人間失格》搬上了銀幕。2012年,該作又被改編成賣萌系漫畫。

他們說……

日本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正宗白鳥等認為《人間失格》是「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小山清認為「如果要從太宰治的作品中選一篇的話,我選《人間失格》」,而柳田知常、大江健三郎等則認為這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等。

經典名句

1.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2.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致癲狂。

3.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來襲。

4.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判若兩人。他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是為給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

5.我嘗試繞開那些悲痛,卻也錯過了所有歡喜。

6.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

7.照顧一個人有多難,這是受照顧者所無法體會的。

8.從中得到的快樂未必如預期的巨大,但其後降臨的悲哀堪稱悽烈之至,超乎想像。

9.時間的流逝是平等賦予每個人的療愈,或許也是救贖。

10.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了愛人的能力。

11.如果能控制粗鄙的狂喜,就不會有深入骨髓的悲傷。

12.越是對事物感到膽怯的神經質的人,就越是渴望暴風雨降臨得更加猛烈。

13.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14.瞬間不足以成為生命的喜悅,我只相信死亡那一瞬間的純粹。

15.他們習慣於用平庸的筆觸,美麗地勾畫出原本就美麗的東西。

16.我甚至連神明都懼怕。我不相信神愛世人,只相信神的懲罰。在我看來,所謂信仰,不過是為了接受神靈的鞭笞而在審判臺前低頭。我相信地獄的存在,卻絕不相信有天堂。

17.沉默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聊天是極端的自我犧牲,甚至是人類能力範圍內最大的奉獻,而且絲毫不計回報。

18.見一個愛一個的人,其實誰都不愛。

19.徹頭徹尾的絕望,殘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純粹的青春,永恆的青春文學悽美之作,失去作為人活在世間的資格。

20.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21.與男人們的鞭笞不同,女人帶來的傷痛猶如內傷,經久不愈。

22.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23.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24.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獄裡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無力的絕望。

25.當然,我也吃很多東西,但我不曾記得,有哪一次是因為飢餓才吃的。

26.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滿腹恐懼,但卻怎麼也沒法對人類死心。

27.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總是偷偷摸摸。

28.越發渴望「自由」,以致想要輕聲啜泣。

29.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

30.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稱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出生於富豪之家,本名津島修治。中學期間,開始創作小說、雜文、戲劇,對泉鏡花、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相當傾倒。芥川的自殺對他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

1930年,進入東大法文科,初會井伏鱒二,奉為終生之師。1935年憑藉《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獎。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東京八景》、《小丑之花》、《晚年》、《斜陽》、《人間失格》等,多為自我生活的寫照,表現日本社會與現代人精神與感官世界的雙重萎靡。太宰治曾多次自殺未遂,最終在三十九歲時與最後一位愛人相約投水自盡。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為什麼這麼多人愛:所謂的「喪」,不過是一場騙局
    最近有很多人跟我說自己心情不好,感覺自己做什麼都力不從心。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工作的狀態也不是很好。然後就想著自己這麼難了,那就找點讓自己治癒的書來看看吧,所以又重讀了《人間失格》,這本書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喪文化的代表。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懂這4句話你就明白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人間失格》這本書,那一定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光從名字便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本喪到不行的書,人間失格又可以看做是喪失為人的資格。按道理來說,這樣一本喪的書應該是人人喊打的,但卻受眾人追捧,影響了千萬人。《人間失格》這本書目前的銷量已過1000萬冊,豆瓣評分常年在8.0以上,這樣喪的一本書,為何有那麼多人愛看?阿胖會與你分享書中震撼人心的4句話,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完這經典10句就明白了
    那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簡短的一句話,讓我不得不停下一切來思考,人間有多苦,人生又有多沉重,才讓他說出了這樣的話。儘管很多人認為這本書很喪,我倒是覺得應該讀一讀,讓自己從這種消極中汲取更多的力量。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
    這句話的出處 ,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日本史上銷量前三的文學奇蹟,一本很喪很喪的書,讀完卻意外地被它的「喪」治癒了。分享10句經典語錄,感悟下人生。《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1、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2、日日同樣的事重複不息,只須遵從與昨日無異的慣例。
  • 10句經典告訴你:《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它
    我的回答:有,《人間失格》。很早就聽到過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才知道它是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10句經典:1、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2、善惡的觀念是人定的,「惡」是人隨意創造的道德詞語。
  • 《人間失格》這麼頹,憑啥那麼多人愛?10句話看它如何掀起喪文化
    這句話的背後透露著喪到極致的頹廢感,立馬在一眾文藝青年中興盛流行起來,成功掀起一股"喪文化"。直到現在,仍有不少年輕人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同時也讓不少人感到不解:這種消極的情緒,憑什麼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追崇與熱愛?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何還這麼多人愛?可以看看這10句經典語錄
    後來才知道它是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當初看到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覺得"生而為人"都是一件需要道歉的事情。太宰治生在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參議員。他先後自殺5次,最終,他在《人間失格》完成後的一個月投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人間失格》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大庭葉藏悲觀至極的一生,那又何嘗不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這本書也剖析了人性中最骯髒、最懦弱、最絕望的部分。一語道破了我們長期以來壓抑在內心深處的陰暗面。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不妨看看這10句經典語錄
    二刷《人間失格》是幾天前了,這時我似乎才明白這本書的真正含義。葉藏那般愛著這個世界,可惜世界不曾領情,粗蠻的世界是無法理解葉藏的內心的細膩和敏感,它只會把這個可憐人所擁有的一切毫不留情地奪走,然後任其自生自滅。
  • 《人間失格》這麼喪,我們在愛它什麼?不妨看看10句經典語錄
    也許你沒有翻閱過《人間失格》,但你一定聽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作者太宰治描繪了一部靈魂的自白,而他自己,也把一生活成了這句話。主角葉藏悲觀、脆弱、敏感,他經歷了家人的虛偽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趣無味、社會現實的殘酷冷漠,到最後,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有人說,《人間失格》太喪了,那為什麼它這麼喪,卻還有很多人愛,我們到底在愛它什麼?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你沒看懂《人間失格》:太宰治的喪,其實是一場騙局
    在網易雲留言的「抑鬱重鎮」,要屬一首叫做《人間失格》的鋼琴曲。5萬多條留言,都很負能量,但又都相互攙扶。這首鋼琴曲的靈感,正是來自同名小說《人間失格》,這本書也一直是喪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陰鬱、沉悶、畸形,是一本徹徹底底「致鬱」的書,一個負能量的楷模,頹廢青年心中的喪文化的「聖經」。
  • 《人間失格》這麼低沉,為何還這麼多人喜愛?不妨看看這10句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初看到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覺得"生而為人"都是一件需要道歉的事情。儘管很多人認為這本書很喪,我倒是覺得應該讀一讀,讓自己從這種消極中汲取更多的力量。要說用一句話來形容《人間失格》這本書,想來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比較貼切。《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何還這麼多人愛?
  • 為什麼這麼多人愛上《人間失格》如此沮喪?十句話看他是如何提升
    同時,也有很多人感到困惑:這種消極情緒憑什麼,能被那麼多人欣賞和喜愛嗎?事實上這句話來自於泰澤智的小說《人間失格》。小說《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出版的自傳體小說。最後,他在完成《人間失格》一個月後在湖中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他覺得自己被世界拋棄了,他把縮短壽命當作一種職業,並把這句話練了一輩子。當第一次看到《人間失格》,只是因為書店推薦的角落裡有這樣一本書。
  • 《人間失格》,缺愛的童年一生的傷
    初看人間失格的時候,是那種很喪的感覺,人間失格又稱喪失為人的資格,初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有點震驚,為什麼會取這麼喪的標題?是怎樣的人生經歷,讓作者會寫出這樣的書?又是為什麼這樣的書會被奉為經典之作?這本書先是用3個葉藏的手扎來敘述,後面是寫作者的一些經歷,生活感悟,整本書帶著濃濃的灰暗色彩,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喪"貫穿始終,整本書用這樣的色調與讀者產生共鳴,直擊每一位讀者內心的深處敏感脆弱的部分,精準的表達出讀者內心"缺愛小孩"的感受,展示了典型的抑鬱症人格的思維模式。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很多人認為脫口秀演員李誕是喪文化的鼻祖。要是論起喪文化,日本的太宰治才是真正的喪文化鼻祖,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李誕不過是一個販賣喪文化的商人罷了。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 充滿了人性陰暗、頹廢面的《人間失格》,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喜歡?
    主角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藥物麻痺,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從小人們就常說我幸福,但我總覺得自己好像身處地獄,反倒是那些說我幸福的人所過的安樂生活遠非我所能企及。
  • 《人間失格》到底有多優秀?喪到放棄了生路,卻還暢銷了1200萬本
    ——太宰治《人間失格》提到太宰治,自動關聯起來的詞語就是「喪」。回顧太宰治的一生,他似乎把自殺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先後自殺5次,終於在最後一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就是這樣一個喜歡放棄自己生命的男人,卻被後世永生難忘,尤其是他的文字。
  • 「生而為人,你抱屁歉」,人間失格太宰治「喪系文學」被瞎編99%
    千萬語言匯成一句最經典的: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趕來掏錢買下一本《人間失格》,於深夜卒讀,看完之後才驚覺書裡根本沒有這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緊接著搜索過後,讀者又發覺,這句話壓根兒太宰治沒說過!這句話的熱度也是居高不下,在網易雲等很多音樂app的評論區,它都佔著上千甚至過萬的高贊但是,這話也被認為是來自《人間失格》。
  • 《人間失格》:是對生的困惑,是對愛的無能,還是對絕望的剖白
    《人間失格》,其實從名字上,也能夠看出,這本書所描寫的事情並不是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一本書。反而看起來有種比較喪的感覺。對於這本書,絕對不是一本勵志的書籍。那麼這本書為什麼還會這麼的流行呢?說實話,一般看勵志的是能夠讓我們想打了雞血一樣有激情。
  • 《人間失格》
    那時我是個憤青,勵志做一個弘揚正能量,打擊喪文化的有志青年,所以這本書成了我批判的對象。這幾乎成為我最討厭的一本書,如果有人問起來最讓我討厭的書是哪一本,我一定會回答《人間失格》,並且有很多理由勸你不要看這本書。像這樣僅憑個人意見就草率地否定一本書的價值是不理性的,感覺那時的自己就像紅衛兵一樣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