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院發出通知,堅決杜絕不立案!

2020-12-17 中國長安網

堅決杜絕不立案

為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浙江省高院今天向全省法院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級法院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立案登記制改革的重大意義,持之以恆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切實把中央和最高法院關於立案登記制改革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確保有案必立、有訴必理,決不能讓「立案難」問題反彈回潮。

通知強調,要暢通立案入口和渠道,堅決杜絕各種拖延立案、限號立案、抬高立案門檻等行為。特別是臨近歲末,要堅決杜絕各種年底不收案、強迫撤訴、虛假報結等現象。要正確處理立案登記制改革與訴源治理的關係,嚴格規範訴前調解與登記立案的銜接程序。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起訴,當事人不同意訴前調解的,應當及時登記立案;對在法定期限內調解不成或者無法調解的,應當及時終止調解,導入訴訟程序,堅決杜絕強制調解、久調不決。

通知要求,對當事人在線網上提起的訴訟,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在規定時間內響應並審查,符合條件的,及時立案;不符合條件的,一次性告知補正要求,防止出現通過無理由反覆退回網上立案材料,或者對當事人線上立案的仍要求到立案窗口再次提交材料等方式變相拒絕立案。

通知要求,全省各級法院要主動暢通12368司法服務熱線,開通立案投訴舉報功能,在訴訟服務中心大廳或窗口醒目位置公布立案舉報電話,安排專人接聽辦理,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對當事人通過12368司法服務熱線等投訴轄區內基層法院不立案的,上級法院要立即核實、立即處理。

通知特別強調,一旦發現有案不立、人為控制立案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一查到底,依法依紀嚴肅問責。

相關焦點

  • 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最高法作出專項部署
    會議強調,要紮實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決不允許為了追求年終結案率、訴前調解率等變相不立案,決不允許搞「結案指標美容」,堅決防止「立案難」問題回潮,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針對年終歲尾地方法院容易出現拖延立案、拒絕立案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開展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對有案不立「零容忍」
    會議強調,要紮實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決不允許為了追求年終結案率、訴前調解率等變相不立案,決不允許搞「結案指標美容」,堅決防止「立案難」問題回潮,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要暢通立案入口,充分尊重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立案需求,完善現場立案、自助立案、網上立案、巡迴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務等立體化訴訟渠道,設立特殊群體立案窗口,為不會、不便使用網絡技術的老年人提供窗口立案服務。要嚴格規範流程,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嚴格落實一次性全面告知要求,堅決杜絕各種增加群眾訴累的不合理要求,堅決杜絕以訴前調解為由拖延立案。
  • 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全國法院將開展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5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針對年終歲尾地方法院容易出現拖延立案、拒絕立案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開展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據悉,最高人民法院15日以視頻方式召開全國法院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部署會,強調要紮實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決不允許為了追求年終結案率、訴前調解率等變相不立案,決不允許搞「結案指標美容」,堅決防止「立案難」問題回潮,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
  • 年終法院立案難,「個別」的尾巴也該「割」掉了
    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指出,最近,個別地方法院以影響年終結案為由控制立案。對此,各級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直面問題,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拖延立案、增設門檻、搞變通限制立案等現象,決不允許「立案難」問題反彈回潮。一經發現上述問題,將嚴肅追究責任。
  • 決不能讓「立案難」反彈回潮!最高法這場工作部署會「很剛」
    ——嚴格規範流程,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嚴格落實一次性全面告知要求,堅決杜絕各種增加群眾訴累的不合理要求,堅決杜絕以訴前調解為由拖延立案。在12月2日召開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屆特邀諮詢員座談會上,對於有特邀諮詢員提出年底法官辦案壓力較大,在個別法院可能會出現立案難的擔心,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當場表示,將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對於違規不予立案的要嚴肅處理。
  • 浙江高院修訂《關於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為規範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審理,浙江高院於2013年7月3日制定了《關於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根據民法典施行後相關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的要求,現予以修改,並結合工作實際,在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後貫徹執行。
  • 教育部: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
    教育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下一步將採取健全作業布置機制、提升作業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舉措,指導地方做好作業管理工作。
  • 假黃金大案關鍵證據曝光 陝西高院駁回人保管轄權異議
    事實上,法院尚未對複雜的武漢金凰假黃金案件進行審理判決,只是陝西高院做出二審裁定駁回人保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問題,並未開始案件實體爭議的審理,也未做出生效判決。據記者了解,長安信託於2020年初向西安中院起訴,要求人保向其賠償8.2億餘元。收到應訴通知書後,人保依法向法院提出了管轄權異議。之後,西安中院駁回了人保提出的異議申請。人保對該裁定不服,向陝西高院提出上訴。
  • 艾格拉斯股價暴跌87%後,遭立案調查,年內第79家
    今年以來,遭證監會立案調查的A股公司呈井噴之勢。就在昨晚,艾格拉斯也因信披違規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成為年內第79家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的公司。本周一艾格拉斯強勢跌停,自歷史最高價已跌去87%。而艾格拉斯前後兩任控股股東都在競相減持公司股份,6萬股民當真是欲哭無淚。
  • 【高法速遞】山東高院執行疑難法律問題解答(一)
    編者按針對山東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根據執行法律規定,參考相關指導性案例,經山東高院執行專業法官會議研究,山東高院執行局編印了執行疑難法律問題解答(一),以規範山東執行實施行為,提高山東執行審查水平,加強對山東執行工作的指導。
  • 浙江智能送達3.0時代「e鍵」破解送達難
    春節前夕,在馬來西亞度假的王先生收到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智能送達平臺自主發出的簡訊提醒。從事紡織生意的王先生仔細翻閱法院發來的應訴通知書、開庭傳票、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等資料,才知道自己被一名材料供貨商起訴了。就這樣,傳統送達方式可能半個月無法送達的訴訟材料,只需幾分鐘便送達到當事人手中。智能送達改變了由法院工作人員參與的工作模式,將送達任務交由AI法官助理「小智」。
  • 倡導文明用餐河北在行動 踐行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堅決制止機關餐飲浪費  整治鋪張浪費 倡導節儉用餐  近日,河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印發通知,要求全省黨政機關採取有效措施,深入推進食堂及公務接待用餐制止餐飲浪費工作,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示範者、踐行者、推動者、倡導者。
  • 浙江啟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動 打造「節約」新名片
    9月28日,浙江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集中啟動活動舉行。 胡亦心 攝中新網杭州9月28日電(記者 胡亦心)餐飲浪費不是小事,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勢在必行。9月28日,浙江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集中啟動活動舉行。
  • 杭州教育局通知,堅決反對家長批改作業,眾學生家長如釋重負
    對杭州市教育局的要求,我表示堅決支持!不知從何時起,一股讓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歪風悄然而至,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和教師形象,加重了家長負擔,而且還激發了家校矛盾,對此我堅決反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第10條中明確要求:」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2.據統計,從2018年至今,已有廣東、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山東、貴州、廣西、山西、陝西等10多個省出臺了「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相關文件。
  • 江西高院負責人賠禮道歉
    8月4日,江西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再審宣判,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自1993年10月27日起,張玉環已被羈押了9778天,是目前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對於張玉環出獄後是否可申請國家賠償的問題,辯護人之一尚滿慶律師表示,在法律程序中一旦取得了無罪判決書,就可以提出申請國家賠償,申請流程不超過半年。該案中具體的賠償還要等到張玉環本人出獄後依據他的個人意願決定是否申請以及其他要求。尚滿慶表示,將幫助申請約700萬國家賠償。
  • 曲阜:開展勤儉節約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行動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天一)連日來,曲阜市尼山鎮在機關、學校、農村、風景區等,利用多種形式,向黨員幹部群眾,青少年學生,以及遊客消費者發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倡議書,號召大家積極行動,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自覺做到勤儉節約
  • 杜絕餐飲浪費 餐廳義不容辭(百姓關注·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⑨)
    日前,到了飯點,記者走進浙江杭州市拱墅區某連鎖餐飲店,一眼就看到了張貼在牆上的厲行節約宣傳標語,再環繞觀察一圈,發現餐桌上少有剩菜剩飯。「浪費現象確實改善了許多。」店長儲海兵說。「以前,生日宴、同學會等宴請的浪費現象一直比較嚴重。」
  • 數字故事|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2.96萬起
    在李增虎案中,紀檢監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同步調查,對群眾舉報涉「保護傘」線索進行核查,先後對14名領導幹部立案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39名黨員幹部主動向組織講清問題。目前,該省紀委監委7名班子成員掛帥,對太原任愛軍、柳林陳鴻志等8起社會影響惡劣的大要案件嚴查重辦,一舉打掉了省高院原巡視員王志剛、省檢察院原副巡視員賈文聲、省監獄管理局原局長王偉、文水縣委原書記孫善文等黑惡勢力「保護傘」。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
  • 加大刑事立案監督保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斌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2日以「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為主題發布第二十四批指導性案例,指導全國檢察機關加大刑事立案監督辦案力度,依法保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廳長徐向春介紹說,近年來,從檢察機關接收的群眾控告申訴案件類型看,反映涉非公經濟糾紛的案件呈遞增趨勢,而其中反映對涉非公經濟案件越權管轄、違規立案、違規幹涉民事裁判執行等問題又相對突出,還有一些企業反映自身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侵害,但是報案不立案或者遭遇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