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邃:也談中美之間的「幻想」

2020-12-24 環球網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人們普遍關注他的對華政策與川普會有什麼差別,並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議論。其中有人強調不要對拜登抱幻想。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遏制中國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拜登團隊不會例外;二是前任政府給拜登團隊挖了一個個「反華」深坑,拜登很難跳得過去;三是拜登團隊勢必吸取前任的教訓,重新彌合與昔日盟友的關係,從而一起來對付中國,這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比前任政府更險惡。

這裡首先需要說明,什麼是幻想?如果認為拜登團隊會放棄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那是幻想;如果認為拜登團隊不想遏制中國前進的步伐,那是幻想;如果認為拜登團隊會與中國結成類似中俄那樣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那更是幻想。但是,如果認為拜登團隊為了改善美國自身的處境,調整前任對中國採取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舉措,回到與中國對話的平臺,那是一種預判和期待,比較切合實際,並不是什麼幻想。當然,要做好這一步,不能急於求成,需要經過耐心且艱難的協商談判以及有理有利有節的堅韌鬥爭。

筆者倒是覺得,美國應該在中國問題上丟掉幻想。其幻想之一,是要中國放棄根據本國國情確立的、14億人民衷心擁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幻想之二,離間百年來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以及和平建設時期凝成的血肉聯繫;幻想之三,遏制中國日益走向復興的和平發展進程。君不見,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如今創造了億萬人民脫貧的奇蹟。而蓬佩奧等人企圖拼湊「反華國際聯盟」,是白日做夢。

美國歷屆政府,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執政,對中國一貫採取「接觸+遏制」的政策。差別僅僅在於,有時兩者並重,有時側重某一方面。川普對中國極限施壓,甚至揚言要與中國徹底「脫鉤」,根本行不通。所以說,美國政府對華奉行「接觸+遏制」政策,過去是、今後依然是一種常態。

我們從拜登的講話中察覺到,他把中國定性為競爭對手,他的團隊表示要重新審視並停止與中國的貿易戰,拒絕與中國「脫鉤」的主張等等。有鑑於此,人們較普遍地認為,與中國打了40年交道的拜登應對中國的手法將有別於前任。日本有的媒體將其稱作競爭與合作並舉的「複合型戰略」。其實競爭與合作如同一枚硬幣,是兩國關係的一體兩面。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關係「不會回到過去」的含混說法,並非對兩國關係精準的科學解讀。

至於拜登團隊將注重聯合昔日盟友來應對中國崛起,這是大概率的,的確也會給中國增添麻煩。不過,美國的這些盟友畢竟有其自身的利益需要,不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都與美國亦步亦趨。歐巴馬時期曾提出戰略重心東移,打造「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意在遏制中國。恰恰在此期間,中德、中法一直保持正常的良好的國家關係,英國與中國有過「黃金時代」。如今連美國反對歐洲國家與俄羅斯合作鋪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也無法得償所願。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明確表示,德國支持「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建造工作,並認為美國的制裁是不可接受的。

中國提出的與美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倡議,是保證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和則兩利、鬥則俱傷」,是經過歷史反覆驗證的真理。面對猖獗的新冠疫情,中國的制度優勢更是有目共睹,但中國無意把自己的制度推銷給別人,更沒有取代美國世界地位的打算。美國有理由同中國一起,踐行平等互信、包容互鑑、合作互惠。中美關係不會跟著任何幻想走。合作不可避免,競爭並不可怕,但合作要誠信,競爭要守規矩。拜登在總統競選獲勝後曾向美國人民呼籲「必須停止把對手當作敵人」。這個主張也應該適用於今後的美國對華關係。(作者是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章百家:中美之間建立競合關係是可能的
    「回顧一下這些年可以看到,我們這些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基本上是越來越憂慮,越來越擔心,以前的擔心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它已經變成現實了,這個現實就是中美兩國將進入一個長期的戰略競爭狀態,而且這個戰略競爭會不斷地向縱深發展。」章百家認為,中美兩國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受益最大的兩個國家,這種受益也使得從GDP總量角度上,兩國的實力迅速接近。
  • 《碧藍幻想》導演福原哲也談兩款PS4遊戲VERSUS與Relink
    《碧藍幻想》導演福原哲也公開了最新的開發者信件Vol.3,以下整理一些有關PS4遊戲《碧藍幻想VERSUS》和《碧藍幻想Relink》的要點:《碧藍幻想VERSUS》(GBVS)>·選擇製作格鬥遊戲的原因:格鬥遊戲非常適合展現角色的魅力,通過細緻的動畫效果、自由的操控展現《碧藍幻想》原作所沒有的角色之間的對決。
  • 【菲律賓防長警告:如果中美之間爆發戰爭 菲律賓將被捲入其中】據...
    【菲律賓防長警告:如果中美之間爆發戰爭 菲律賓將被捲入其中】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11月25日報導稱,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Delfin Lorenzana)警告稱,南中國海爆發衝突的風險越來越大,他並聲稱,如果戰爭爆發,無論菲律賓人民願意與否,菲律賓都將被捲入其中。
  • 勞倫斯·芬克:全球不想看到或者不需要的是中美之間打貿易戰
    提問:中美貿易戰,想對川普總統說什麼?  勞倫斯·芬克:入行42年,我看到了全球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奇蹟,但的確也有一些人群落後了。我不相信貿易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打貿易戰是沒用的。我們應該開展對話,交流貿易政策。
  • 「聚焦」安剛:中美之間需要一場「排乾沼澤」行動(中英文)
    民主黨推崇的多元自由主義價值觀和高稅率、大政府、強監管、高福利治理模式,與共和黨主張的盎格魯-撒克遜基本價值觀及低稅率、小政府、輕監管治理模式之間,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甚至已經可以上升到階級矛盾的高度。拜登政府不可能用四年時間達到目標,四年之後必遭共和黨巨大反撲。
  • 時殷弘:未來中美關係怎麼走?可以由中國塑造
    第四,拜登行政當局會更注意美中之間較高層的外交溝通和對話,或者說逆轉兩國間事實上好幾個月來的外交脫鉤。在最近幾個月,中美之間較高層級的外交對話只有一次,而且毫無成果,那就是在夏威夷蓬佩奧和楊潔篪那一次。
  • 大塊頭有大智慧,大衛韋斯特談中美關係見地驚人!
    近日在一檔名為《The left lens》的時事政治網絡直播訪談節目中,已經退役的勇士名宿大衛·韋斯特對美國正在面臨的社會問題發表了意見,其中穿插提到的關於中國以及中美關係的認知以及對於中美關係的理解,讓我們眼前一亮,對這位前勇士球星刮目相看。
  • 環球社評:2020年中美或可開始探索新的行為邊界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社評:2020年,中美或可開始探索新的行為邊界2020年剛剛開局,這一年的中美關係會有什麼樣的信號釋出,有可能對整個20年代的兩國關係走向產生影響。美國2017年底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2018年發動對華貿易戰,2019年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美方還開展了全領域的對華施壓,導致中美關係烽煙四起。然而到去年底,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這個協議會時過境遷,還是有可能對中美關係產生長期的暗示和影響呢?
  • 臺高官大言不慚:臺灣是中美拔河的關鍵
    無疑,這個臺灣高官不僅沒有表達臺灣要回歸祖國懷抱的意思,還試圖把臺灣視為一個獨立個體,在中美之間走平衡路線。更為過分的是,還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重要砝碼,是中美拔河的關鍵。
  • 李曉| 拋棄經濟全球化幻想 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國化」
    這些「全球化幻想」是中國經濟學界對中美大國衝突集體失語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認識現階段的經濟全球化狀態及其趨勢,是中國經濟學界面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丁學良教授早在1999年12月,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就從意識形態、種族或文明以及經濟規模及其實力這樣三個標準,認定在進入21世紀後的15年左右的時間裡,中美之間必將產生一場嚴重的歷史性衝突。
  • 為什麼中美之間的航班不直接穿越太平洋?看完才明白原因這麼簡單
    國與國之間有大量的航班,特別是有密切往來的,中美人口比較接近,不僅中國來美國的人多,美國來中國的人也多,當我們看飛行路線時,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中美之間的航班都是去北極而不是穿越太平洋?
  • 時殷弘:拜登上臺,對中美關係有何利弊?|風向
    第三,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就會從事中美之間,或者遲早從事中美之間較高級別和較早的外交對話甚或談判, 目的在於部分地緩解中美之間目前的高度緊張。而且總的來說,還有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中美之間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將顯著降低。
  • 中美文化產業峰會舉行 影視學者縱論中美電影未來
    來源:新浪娛樂第五屆中美文化產業峰會12月28日,第五屆中美文化產業峰會在澳門美獅美高梅隆重舉行。本屆峰會活動主題為「大變局下,中美電影的未來」,十餘位中美著名影視學者、製片人和影評人圍繞著「後疫情時代世界電影的未來發展趨勢」「中美關係大局下中美影視合作的機遇和挑戰」「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對世界電影的影響」三大議題,通過澳門主會場和網上連線的方式同步對話,縱論中美電影未來。
  • 趙明昊:中美關係的「戰略突圍」
    顯然,過去幾年川普政府已經將中美關係帶入重大困局,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警告的,雙方之間發生戰爭的風險不容低估。拜登政府如何制定和實施其對華政策,不僅關乎未來四年中美關係的走向,也將對2035年前兩國能否實現「競爭性共存」產生重大影響。
  • 首談對華政策,中美關係回不去了?
    在過去的日子中,中美關係正在以一個出乎意料的速度不斷下墜,這都與川普執政時期對中國的步步緊逼脫不了關係。自從貿易戰打響以後,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就越發明顯。可以預見,川普儼然將中國視為自己最大的威脅。但是,拜登上臺之後,中美關係真的會得到好轉嗎 ?拜登將延續歐巴馬政策拜登與歐巴馬同為美國民主黨人,還曾是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副總統,兩人還是私交好友。在此次大選當中,歐巴馬更是為拜登出力不少,兩人不管是政見上還是方向上都擁有一定的共識。
  •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
    這至少包括四個層面: 其一,美國維護霸權和中國快速上升之間的矛盾。霸權心態和自我優越感決定了美國會對任何可能挑戰其霸權的新興大國加以防範。近年來,美國防範心理更加強烈。 其二,中美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與訴求存在明顯差異。中美不僅在建立什麼樣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上存在分歧,在如何建立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上,也存在矛盾。
  • 美為邀俄心急如焚,背後小弟卻潑涼水,俄方已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
    據海外網7月6日報導,俄羅斯媒體在7月4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俄羅斯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針對美國總統川普邀請俄羅斯參加七國集團擴大會議,俄羅斯的態度非常堅決:不去!沒有中國參加就不去。但很明顯,在中美兩國之間,俄羅斯已經作出了選擇。川普邀請俄羅斯參加峰會,多國意見不一在該文章中表示,讓俄羅斯參加七國集團峰會只是川普的「一廂情願」,該組織的其他成員國,如英國、歐盟以及加拿大等國紛紛反對俄羅斯的加入。
  • 日媒:印度小心翼翼走在中美之間 中國為何不緊張?
    日本《外交學者》4月27日文章,原題:印度,小心翼翼走在中美之間?本月較早前,印美防長原則上同意籤署一項促進軍事關係的後勤保障協議。當時,印度許多人質疑,該協議是否會把印度推向與美國不必要的緊密擁抱。更重要的是,他們擔心日益自信的中國不會容忍這種親近。在此背景下,許多人以為之後印中官員的高層互動,會是為取悅北京。但結果遠非如此。
  • 《碧藍幻想VS》總監談續作可能 要做就做跨世代遊戲
    而根據Cygames《碧藍幻想Versus》製作人福原哲也所述,假若《碧藍幻想Versus》將要開發續作,那他們將會推出跨PS4、PS5雙世代的遊戲。在接受Gamingbolt採訪時,福原哲也談到了他們跨世代發布的潛力。
  • 尼爾·弗格森:中美科技競爭的本質是企業競爭
    中美在技術領域應該如何競爭?競爭需要「站隊」嗎?以下為論壇實錄:於盈: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中美之間在技術領域潛在的競爭到底是什麼?尼爾·弗格森:這個倒不是說總統的問題。比如說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這種之間的競爭,這個跟政府並不會發生太大的作用,而是企業之間的競爭。無論他的結果是什麼,比如說看人工智慧的話,是全球是有全球的社區,最好的研究人員他可能都跑到美國來做研究,很多研究人員都是來自於中國。如果我們看人才的平衡,實際上美國是進口了很多人才的,這一點中國恐怕要和美國競爭還是比較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