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軍第一省,開國將軍中5分之1都誕生於這裡,如今卻被人忘記

2020-12-22 糖糖旅途觀

我們常說歷史是過去,但都要牢記在心,特別是在這個迅速增長的時代,很多歷史和事跡都被慢慢遺忘了,筆者認為記住一切確實太難了,但大綱的理解還是要有的,今天先來了解一下與我國歷史密切相關的省份,它在很多省份中經常被忽視,存在感確實沒有那麼強,但這裡曾經是一個非常霸道的存在,這個省是江西省。

「人傑地靈」這個成語可能聽過很多次,經常用來形容很多地方,但在古代,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詞出生時專門用來形容江西,當時江西真是人才濟濟,這裡是不折不扣的將軍的第一城,逃離了全國創始將軍的20.26%,基本上每5名開國將軍中就有1名來自這裡,公認的將軍玄興國縣也位於該省,為革命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省各城市在革命時期也非常重要。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是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重要的紅色基地,其省會更是英雄城,是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的地方,而且,瑞金成立了蘇聯政府,安院工人運動等多個城市正在做出突出貢獻,走得越遠,這裡就越優秀,歷史記錄中,財獎第28名、不在獎第62名都來自這裡,並創造了多次古代考試記錄,建文2年、永樂2年考試中前7名都來自江西,從唐朝到清朝,千分之一的進士都來自這裡。

還有人說,我國非常古老的書院文化也是從這裡開始發源的,佔明代書院的五分之一,因此,這裡四面環山,不能成為特別發達的中心,但是,這樣不受關注但能安居樂業的地方也成為我國古代培養文人、軍事家、政治家的好地方,現實也是如此,甚至這裡成為宗教文化傳承的好地方,現在也有不少關於宗教的名勝古蹟。

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與江西相比,沒有比「人傑地靈」這四個字更合適的地方,但遺憾的是,現在的這個星光不再那麼耀眼,反而成為我國中部地區比較平淡的省份,經常被忽視,這也與這裡的發展有關,那個省內發展最好的是南昌,作為二線較弱的城市,已經在帶領其他城市追趕,而其他城市平坦,在競爭日益強大的中部,看起來確實很累,但是我相信這裡仍然是個好地方,是我們無法忘記的地方,未來的發展一定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這裡除了紅色旅行還有更多的好選擇,首先,筆者最應該推薦的是婺源,美麗的鄉村風景讓很多遊客欣喜若狂,近年來一直非常熱門,復古優雅的輝派建築村莊,絕佳的風景和良好的環境,這裡最能感受到生機的「陽光」習俗最感人,而且,這裡自古以來就有「書香、多香」的美名,在忙碌的一生中抽出時間玩幾天,享受緩慢的生活,喝一壺茶,讀一本書,看風景更好。

武功山也是近年來該省崛起的名勝,是徒步旅行、看日出、轉換心情的好選擇,特別是這裡的旅遊開發越來越完善,音樂節、帳篷慶典等大型活動出現後,更加受到遊客的喜愛,最高的金頂是1918米,這段時間有很多人文和自然景觀,瀑布獨特,牧場、奇峰、洞穴和古廟使這裡更加豐富,冬天來這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冷,但能看到更令人震驚的景色。

這種將軍的第一城,這種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確實有很好的地方,有機會最好去當地仔細看看。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法想要跟大家分享呢?評論區在等著你!

相關焦點

  • 歷經60年 開國將軍如今還有多少人健在?
    據微信公眾號「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24日消息,5月20日,開國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在北京去世。至此,開國將軍僅剩29人在世,軍銜全部為少將。其次是湖北,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235位將軍。此外,開國將軍中的湖南人也不少,共有204人。這三省的開國將軍在總人數中佔比均超過10%,三省人數合起來佔開國將軍總人數的近48%,堪稱佔據「半壁江山」。 除這三家「大省」以外,接下來開國將軍人數較多的省份依次為安徽、河南、四川、山東、福建,這五省的開國將軍人數佔總數的比例,均超過5%。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根據我國人口統計,楊姓有4000多萬人口,其中四川是楊姓最多的省份,有380多萬,又是十大將軍省份,可四川楊姓開國將軍少的可憐,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江西老徐將楊姓開國將軍的籍貫,出生年月,建國後的職務,參軍時間分享,以饗讀者。
  • 中國第二大將軍縣,曾走出59位開國將軍,至今仍是貧困縣
    談到中國的第一大將軍縣,許多人張口就能說是紅安縣,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第二大將軍縣在哪裡,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金寨縣是安徽省六安市的一個縣,位於大別山腹地,是安徽省境內面積最大、山水庫區人口最多的縣。英雄兒女們在新中國成立前為祖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59位開國將軍中有1位,8位中將,50位少將,因為有這麼多的將軍,金彩賢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今天的金寨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人們休閒的好地方,森林覆蓋率達96.5%,天堂寨被稱為「天然氧吧」,更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之稱。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熊姓始祖是楚國開國國君,湖北熊姓開國將軍最多?
    熊繹在周成王宴請諸侯的盟會中受辱,四等爵號的楚子熊繹不能入席,而且被大臣安排去幹活。回到楚地(秭歸),熊繹發憤圖強,篳路襤褸,以啟山林,楚國國力增強,成為戰國時期霸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不少楚國人(湖北人)以熊為姓。楚國國君是熊姓,那麼開國將軍是不是湖北最多呢?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大別山中的河南省新縣素以「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而著稱。新縣在共和國十大開國「將軍縣」中居第六位,這裡共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擔任過共和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佔近二分之一。
  • 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引言: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忘記歷史就等同於忘記了自己的根,忘記英雄就等同於忘記了過去的艱難歲月。在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為了表彰為民族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1614名將官授銜。時光飛逝,很多將領都離我們遠去。
  • 上饒開國將軍創造了多個第一!他們是誰?
    江西是我國開國將軍第一大省,江西的開國將軍主要分布在贛州,吉安,以及上饒。說起上饒,可能大家就奇怪,為什麼上饒的開國將軍也多呢?上饒開國將軍有幾個特點,職務高,長壽,上饒開國將軍創造了多個第一!
  • 劉姓威武:開國將軍89人,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川和山東!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劉姓威武:開國將軍89人,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川和山東!湖北劉姓開國將軍職務高,四川劉姓開國將軍軍銜高,而江西劉姓開國將軍人數多,筆者發現:每個省份的劉姓開國將軍都有特點。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侵權必究!
  • 謝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還是湖北人多?
    江西和湖北都是新中國十大將軍省之一,那麼謝姓開國將軍,是江西多,還是湖北多呢?這是有一位網友的提問。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一來可以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二來也是傳承革命傳統。帶著疑問,我們來了解謝姓和謝姓開國將軍的情況。
  • 向英雄致敬,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四位,他們都是誰?
    新中國於1949年成立,1955年為表彰開國將軍的功勳,共計對16414名軍官授銜。歲月無情,如今到了2020年,開國將軍中只有四位仍然健在,他們都已經年逾過百,他們是新中國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暴脾氣將軍黎光將軍於1914年出生於四川南充,祖父是村裡的教書先生,膝下無子,抱養了黎光父親延續香火。
  • 龍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成就大;湖南人長壽!
    在開國將軍中,龍姓開國將軍多來自江西永新,這基本驗證了龍姓在江西繁衍,江是龍姓重要發源地的說法。筆者研究發現,龍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成就大,湖南人長壽。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
  • 五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的開國將軍
    《木蘭詩》中有這樣一句詩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意思是:將士們經過無數次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後得勝而歸。在抗日戰爭和歷次的國內革命戰爭中,有無數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當中有的為國捐軀有的在戰火中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
  • 江西唯一沒開國將軍的城市是哪一個?
    江西是共和國故都,總計有327位開國將軍,第一大將軍省份。革命,從江西開始,然後席捲全國,江西有十一個地級市,如果江西327位開國將軍均分的話,每個地級市至少有30位開國將軍,然而有一個地級市沒有,這個地級市是哪一個呢?
  • 中國有57位開國將軍。哪個姓的人數最多?王姓5人,李姓6人
    在這次授牌儀式中,國家共評選出57位開國將軍。這些人中誰的姓氏最多?王姓五人,李姓六人。你知道這些將軍是誰嗎?比如著名的政治工作型開國將軍王平,是湖北陽新人。當初,他的名字叫王明。因為他覺得和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就把名字改成了王平。還有一位開國將軍叫王震。他是湖南瀏陽人。他常被稱為王虎子。他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能打仗,愛軍人的好將軍。
  • 健在開國將軍他最年輕,曾任山西省委書記!他是誰?
    將軍不死,只是漸漸凋零,共和國1614位開國將軍,截至目前也只剩下10人,在健在開國將軍中,1923年出生於陝西的他最年輕,也是王姓最後的開國將軍,也是健在開國將軍中唯一擔任過省委書記的開國少將,他文武全才。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如今,我們家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充分發展,出現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我們不能忘記,如今和平的發展環境,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
  • 最年輕的開國將軍:韓戰中打得騎五團潰不成軍,如今依然健在
    開國授銜這一千六百餘位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開國大將是許光達,授銜時年僅47歲。他黃埔軍校畢業,雖然是十位大將最後一位,但是他的資歷和貢獻在解放軍將領中屈指可數;最年輕的開國上將是蕭華,授銜時年僅39歲,曾是著名的紅小鬼;最年輕的開國中將是謝有法,授銜時38歲;授銜時最年輕的開國少將是吳忠,時年34歲。然而就開國將軍而言,最年輕的開國將軍是王扶之,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比吳忠小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