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關羽的成神之路,武聖、武財神、伽藍菩薩……

2020-12-19 歡樂讀歷史

如果說哪位三國人物最厲害,可能會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要說哪位三國人物在後世最受人尊敬,那一定非關羽莫屬。

歷史中的關羽其實非常普通。在史書《三國志》裡,關羽本身沒什麼亮點,而且性格剛愎自用。劉禪給關羽的封號是「壯繆侯」,「繆」是名不副實的意思,這是對他失掉荊州的批評。

關羽驍勇善戰,為國捐軀,是一名忠勇雙全的武將,同時又驕傲自負,最終大意失荊州,給劉備集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陳壽評價關羽雖有「國士之風」,但「剛而自矜」,「以短取敗」。那麼這樣一位並不十分完美的將軍怎麼就成了聖人了?我們來看一下關將軍的成神之路。

魏晉南北朝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信仰關公。魏國人說「蜀小國也,名將唯羽」,吳國人則將關羽視為「熊虎」一樣的鄰居。在敵國人看來,關羽是一個能力很強又很危險的敵人,人們對他印象停留在勇武之上。

到了十六國時,關羽的忠義形象才逐漸確立。胡夏國的人就曾說:「臣子逃歸君父,振古通義,故魏武善關羽之奔,秦昭恕頃襄之逝。」燕國人也說:「昔關羽見重曹公,猶不忘於先主之恩」。可見,從這時起,人們對關羽的印象開始從勇武轉為忠義,注重他的精神。

宋元時期

在古代,各種神話傳說的流傳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兩宋時期,人們渴望有猛將能帶領宋朝收復北疆,而統治者也需要武將的忠誠,關羽恰恰符合這兩點需求,所以被統治者選中。

根據史志的記載,尊關羽為神的年代應始於北宋末年。當時宋徽宗篤信道教,封了許多歷史人物為天神,其中關羽被封為「忠惠公」,從原來的「壯繆侯」進爵為關公。之後,宋高宗在建炎二年時有加關羽為「武安王」,以此來勸勉南渡諸將忠心於皇室,一起維護趙宋的統治。宋孝宗的時候又加封關羽為「英濟王」,在荊門當陽縣為其立廟。

到了元代,因為關羽已經進爵為王,所以關漢卿在《單刀會》裡就直接稱關羽為「關大王」。元世祖忽必烈尊崇佛教,為了表示敬愛,他讓關羽像來作為監壇。而到了元文宗天曆元年,又繼續加封關羽為「顯威勇武安英濟王」。

明朝成神

真正讓關羽成就「武聖」是在明朝,萬曆二十二年關羽被晉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萬曆四十二年,又改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此時他的封號是「帝」。從關羽在明朝進爵為王可以看出明朝人對關羽的崇拜程度,所以他們才稱呼關羽為本朝之神。

關羽在明代如此受推崇也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元末明初,外族當政,文人備受欺壓,社會需要一個維護正統道義的有力形象來維持皇權正統學說,而關羽自身的智勇忠義原形可塑性很強。

而明末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更是將關羽推到了史海的浪尖之上。關羽忠信禮義具備的全才形象無形之中成為人們的精神支柱,人們把他神化也並不足為奇。

橫跨佛道儒

隨著關羽的民間聲望越來越高,各個宗教為了自身的傳播,也紛紛將其吸納進來,以此來增加自身的影響力。就這樣關羽既是佛教中的寺院守護神伽藍菩薩,又是道教中的三界伏魔大帝,在儒家中也有武聖地位。

同時晉商是中國最有名的商人群體之一,他們特別推崇自己的「老鄉」關羽。在明代中葉,晉商影響力大到國家發動戰爭,都需要他們的財力支持。到了清朝,晉商的實力更是達到頂峰,關帝廟跟著晉商修到了全國各地,總計有4萬多座。關羽成了整個商界的「財神爺」。

另外,因為義薄雲天,關羽是民間幫派眼中的「榜樣」。幫派最核心的價值觀就是「義」字第一。清代的天地會、民國的袍哥,都把關帝當作自己組織內部的最高信仰。你在影視劇中也經常能看到,幫派入會要拜關羽,出了糾紛也要把關羽像請出來再評理。

就這樣,關羽成為了無所不能的「全能神仙」,你可能都想像不到關公的管轄範圍到底有多大。

相關焦點

  • 從武將到武聖,從財神到關帝,關羽的成神之路
    鋪就成神之路? 從武將到護教神祗 唐代,民間開始逐漸流行對關羽的崇拜,唐德宗時,關羽位列歷代64位名將之中,和十哲(有諸葛亮)一起配享武廟(武廟主神為姜子牙),開始成為官封的名將。 與此同時,佛教為了便於傳播教法,也把關羽奉為護法伽藍菩薩。
  • 關聖帝君、伽藍菩薩、武財神來了,印度小葉紫檀關公
    關聖帝君、伽藍菩薩、武財神來了,印度小葉紫檀關公 > 印度小葉紫檀『關公』 亦稱:關聖帝君、伽藍菩薩、武財神 高31,直徑10.5,重2.75斤 鎮宅保平安、招財納福,是誰要請關公的,趕緊看過來
  • 關羽除了被尊為「武聖」,在道教和佛教又被尊什麼
    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具有非常偉大的傳承,在其漫長的歲月中,無數人逐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卻被民間百姓世代傳頌,今天就為大家分下,關羽除了被尊為「武聖」,在道教和佛教又被尊什麼: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的眾多武將中,勇猛高強的不在少數,例如呂布、典韋
  • 至今仍香火鼎盛的關聖帝君關羽,是怎麼從「武夫」變成「神人」?
    關聖帝君關羽,很多商家都會供奉他,作為一種對於關羽武財神的信仰,使其香火仍然鼎盛。這時的我腦中閃現一個疑問,為什麼關羽能夠演化成「神」,又為什麼在眾多凡人成神的人物中就是他的香火仍然鼎盛?關羽能夠成為民間的「神」,與封建王朝有組織的推廣以及宗教的傳播有關,關公被後世尊為「武聖人」、「武財神」,神號「關聖帝君」,儒、佛、道三教「通吃」,與孔夫子並肩,共稱為「文武二聖」。
  • 農曆六月二十四,武財神關公聖誕!你對他了解多少?
    儒家稱武聖、道家稱關帝、佛家為伽藍菩薩、商家尊財神。 農曆六月二十四(一說五月十三),民俗傳說是武財神關公(關聖帝君)聖誕日。
  • 關帝、武聖、武財神,中國人拜關公的文化傳統從何而來?
    後世對關羽的稱謂並不相同,有的稱「關帝」、有的稱「武聖」、有的稱「武財神」、不難看出,關羽的形象在民間已經逐步「神化」,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供於案臺,時時奉拜。關羽,一介武夫,古人對他的崇拜起於何時已經無法精確考證,據推測,也就是在關羽遇害後的四百年內。對於關公「封神」的首次記載是在隋代,公元592年(隋開皇十二年),據《佛祖統記)描述,一位佛教高僧在荊州一帶傳揚佛法時,忽遇關羽顯靈,他聲稱自己是當陽山主,希望皈依佛門,於是高僧上奏晉王楊光,封關公為伽藍護法神。
  • 關羽到底有什麼魅力,佛家和道家,都搶著要
    在民間,關羽還被尊為「關公」,並奉為「武聖」,「武聖」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不妨想一想「文聖」是誰,「文聖」自然就是孔子,孔子為「文」,關羽為「武」,這一文一武,並稱「文武」,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關羽原來是和孔老夫子是並列的,看起來,他甚至比諸葛亮還要出名。
  • 少兒國漫《武聖關公》曝「財神」海報迎新春
    >1月21日報導日前,由國漫大師蔡志忠擔任總導演的三國題材動畫電影《武聖關公》發布了春節「財神」海報,為鼠年春節的到來增添了「武財神」的吉祥屬性。本次發布的海報,朱紅色調配上燈籠、爆竹、中國結、祥雲等元素,展現了濃鬱的年味兒,整體的氣質也和關公「武財神」的吉祥屬性非常契合。高大威武的關公仍然威風凜凜,而手上提著的「財神」燈籠以及身上裝飾的紅色絲帶,則與關公這副不怒自威的神態形成了一種反差的萌感。而海報左右兩側的「財神送喜」與「國泰民安」,既是對觀眾的祝福,也是對新年國運的美好祝願。
  • 過年說的財神到底是誰?都有哪些神祇可以被稱為財神
    商業活動的繁華使得人們對財富更加渴求,於是促進貿易保佑人們添財進寶的神祇也應運而生,那就是「財神」。在西方的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子赫爾墨斯是眾神使者,也是商業、旅行者和畜牧業之神,基本上也就是希臘生意人眼中的財神爺了,羅馬神話中叫做墨丘利,基本上說的就一個人。
  • 關羽連趙雲都打不贏,為什麼世人還稱他為武聖,魯迅告訴你真相!
    只有關羽的義絕十分逼真。三國志記載,關羽的義、勇、智、仁俱佳義為尋兄千裡走單騎;勇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智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仁善待士卒。報效曹公,並國士之風。佛、道俱奉其為神。並為歷代帝王所推崇,至宋朝被封為「義勇武安王」,明朝神宗封其為「關聖帝君」,嶽飛為其元帥。至清代被奉為武聖。在民間,不但被奉為武財神,而且黑白兩道皆拜關公。小人一說從何說起,發此問者失為公正之法也。
  • 關羽戰績一般,怎麼就成了「武聖」?他是如何被神化的?
    後人研究正史的,對關羽的評價也是一般,大多是說其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等等,論及戰史,論及對國家的貢獻,論及最後的結局,都並不是很強,能排上號的,也就是忠義二字。那麼關羽是怎麼憑著一個忠義,就成了中國民間甚至官方最重要的神了嗎?其實,把關羽推向神位的,關羽靠的就是自身的忠誠信義品質,當然,也於還有歷代統治者的對忠誠信義的追求,然後力捧有關。
  • 少兒國漫《武聖關公》曝「財神」海報「讓利」熱映迎新春
    日前,由國漫大師蔡志忠擔任總導演的三國題材動畫電影《武聖關公》發布了春節「財神」海報,為鼠年春節的到來增添了「武財神」的吉祥屬性。同時為了能讓更多的家庭觀眾觀看到影片,片方宣布調整分帳比例,通過讓利給影院的方式推動持續上映,與全國觀眾共迎新年。作為2020年首部歷史題材動畫電影,影片已在親子觀影群體中收穫了諸多好評,或將成為同期對於小朋友們最有教育意義的觀影選擇。
  • 一介武將的關羽,為何最終能夠成為萬民敬仰的神,並與孔聖齊名?
    忠肝義膽固然令人敬佩,可這些表現與神還是有差距的,為何在後來會有如此大的跨度,沉浮在史海逾千年的關羽是如何由一個武將成為了萬民敬仰的神呢?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關羽在民間都有哪些神的稱號,他是稱號如何一步步走到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早期在關羽過世後,蜀漢後主劉嬋追封為壯繆侯,隨後便沉積近千年,到了宋代才被宋徽宗敕封為忠惠公
  • 年味中的三國:關羽為何被供奉為「武財神」?羅貫中:多虧有我
    年畫中經常會看到熟悉的三國悍將關羽和張飛,他們手握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長矛,威風凜凜。將他們的畫像作為年畫,貼在門上,相傳具有驅邪保平安的寓意。大年三十吃餃子,祭拜祖先,也有許多人在家中擺上關羽的神像,或者去廟堂祭拜,商人求財源廣進,普通百姓求家宅平安。那麼,為什麼關羽既被作為一個神將,被人們祈求平安,又被商人作為「武財神」,祈求來年財源廣進呢?
  • 揭秘關羽是怎麼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的?
    關羽,關雲長。忠義的化身,蓋世英雄,《三國演義》把關羽塑造成一個「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樣。其實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前關羽就已經在民間歷千年不朽,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之所以關羽被擁戴重要的還是他本身的優良特質有直接聯繫。有故事,有氣節最終被儒釋道並尊。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常常會看到佛的周圍通常有一些護法神將,一個個威風凜凜,氣勢十足。這些都是佛教的是十八護法,佛教的守護神叫伽藍菩薩,伽藍是寺廟的意思。佛教自印度傳來,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漢化入鄉隨俗。其中關公就是漢化的伽藍菩薩,跟韋馱菩薩一起擔任佛教的兩大護法。關公是右護法,韋陀是左護法。
  • 誰是文財神、武財神和五路財神?
    二、武財神 關公即關羽,不僅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兇神之最有力者,更被商家視為武財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起兵爭雄。他武藝超群,重情重義,兵敗與劉備失散後,關羽不被曹操的金錢美女所誘惑,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為蜀漢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鎮守荊州時,因驕傲輕失敗走麥城,被俘蒙難。
  • 關羽有多厲害,為何會被稱為「武聖」?多看看歷史少看小說
    說到歷史上有名的武將,那是數不勝數了,但是以「武」冠名的猛將雖然多,但多數都只屬於那一個朝代,而至今仍在影響著人們的這位武將,估計就只有「武聖」關羽了。關羽生於亂世,出身卑微,最終馬革裹屍,戰死沙場,身首異處,最後還落得滿門被滅,可謂有過輝煌也有過悽慘。
  • 武聖是關羽,那武皇是誰,武王又是誰
    大凡後世喻之為聖的人,必然是在某一領域獨領風騷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師巨擘,必是人中之傑、藝中之聖,按照林語堂的話說,那真是人世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物,武聖是關羽,那武仙是誰
  • 哪兩位大神與關羽齊名,都受封伏魔大帝?關羽在天界地位有多高?
    鍾馗一生兼具文魁星武魁星文財神武財神,既能降妖伏魔,又能鎮宅賜福,可謂法力無邊,無所不能。鍾馗能夠成神,多虧了唐玄宗。相傳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被冤魂所困。在他的夢中,有一天出現了一個大鬼,專門以鬼怪為食。唐玄宗將此人模樣繪出,懸掛出來,同樣都有驅邪效果。
  • 佛道教財神對比
    財神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可以說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有點文化的知道有文財神、武財神,文財神趙公明、比幹,武財神關公,還有東西南北中各路財神,都是道教的神仙。但佛教也有財神,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今天從佛道教各選五名對比一下,供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