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版「金剛」,怪獸電影開山之作,為什麼選猩猩當主角?

2020-12-22 讀古通今

銀背大猩猩算是現存的最大靈長類動物,主要棲息地在東非和西非,同時它也有另一個名字——金剛猩猩,聽到這個名字就很容易會想像到它們在骷髏島的近親,那隻體型碩大的怪獸。金剛的IP這幾年和它的好朋友哥斯拉一起又火了起來,也算是怪獸電影重新興起的標誌,不愧為怪獸電影的鼻祖。

我們一般能看到的金剛一般是2005年版的,其實早在1933年金剛就已經出現,當時電影的發展還處在萌芽時期,任何創新舉動都有可能是一項壯舉、比如說金剛,它不僅開創了巨型怪獸電影的先河,也將特攝劇推向了高峰,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骷髏島靚仔的歷史,看看它誕生之初經歷了哪些趣事。

特攝劇和恐怖電影

被公認的電影誕生時間是1895年(實際上要更早),從它誕生之後,人們好似找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可以自由的幻想,自由的創作,但完事之後有沒有人看就是另一回事了。在1903年的西部電影《火車大劫案》中,首次出現了運動鏡頭、合成影像等一系列的創新技術,雖然只有短短的10分鐘,但這部電影卻成為了裡程碑一樣的存在,算是歷史上第一部帶有特效的電影,當時電腦特效是不存在的,要想達到目的就需要特殊的手段來拍攝,所以有了特攝劇的說法。

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遺失的世界》,這個IP被翻拍了無數次,可能每個人所看的版本都不太一樣,而它最早的版本則是在1925年,原型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在1912年創作的同名小說。劇中的主角除了人類外,就是恐龍了,而劇情則是一群探險家意外的到了一個陌生地方,那裡有兇猛的恐龍,在經歷了各種危險後,人類又把恐龍帶到了城市中,結果引起了巨大的混亂。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有些眼熟了,這個劇情就是後來金剛的劇情,同時也它也直接影響了《侏羅紀公園》的誕生,而劇中採用的特攝技術,也為後來的一系列特攝劇鋪墊了道路。

人們追求刺激的心態很常見,電影製作者們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給電影加入恐怖的情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早的恐怖類電影應該是《卡拉密》和《尼古拉》,經典的吸血鬼伯爵和女吸血鬼形象就來自於此,同時還有狼人,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東方人看這些西方文化可能感覺不到什麼。而後來的《金剛》則首次創造了巨型怪獸這一理念,並讓使用皮套和建築模型的特攝方式走向了全世界。

金剛的誕生

梅裡安·庫伯在6歲生日的時候收到了一本書,名字是《赤道非洲的探索和冒險》,從這個時候開始,庫伯就深深的迷上了大猩猩,書中它們體型巨大,被稱為森林的王者,是如同噩夢一般的存在。當時的庫伯和很多人一樣並沒有見過大猩猩,通過書中的描述,腦海中自然就浮現出了青面獠牙雙眼血紅,身披厚重毛髮的人形怪物。三十年代的時候很少有人知道有大猩猩這種生物,突然見到後自然會把它當成某種怪物,更不用提是放大版的了,所以在後來的電影中,庫珀才會選擇了現代人看起來很普通的大猩猩。

長大之後,庫伯開始從事電影工作,他覺得是時候實現一下自己童年時的幻想了,他要親手製作一個如同噩夢般的生物,並讓人們感覺到它的恐怖。庫伯的目的很單純,他就是想嚇唬別人,所以這個怪獸越恐怖越好。當他看到一架飛機飛過帝國大廈後,一個靈感誕生了,他要讓這如同大猩猩的生物進一步的變大,以至於可以直接和現代文明對抗。在設計造型的時候,庫伯決定給它設計成半人半獸的形象,而且一定要顯得兇猛、殘忍、恐怖,但連續好幾個方案都沒有讓他滿意。直到在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看到了一個處理不是很好的大猩猩標本,庫伯才定下了這個怪獸的形象,之前「半人半獸」的形象沒有了,反而更接近大猩猩本尊。

起名字的時候,庫伯想用「K」開頭的名字,因為這在讀音上會顯得更具有震懾力,最初的計劃就是「Komodo」(科莫多),而後為了突出特點又改成了「kong」,這樣顯得還更神秘一些。這是庫伯自己想出的一個形音詞,但還是巧合的和丹麥語的「國王」撞在了一起。而後為了突出它的地位,在名字前面又被賦予了「King」(王者)的稱號,而「金剛」這個名字是強行音譯的結果,因為這樣也更符合東方文化。綜上所述,這隻巨獸的名字其實就叫「剛」,如果全翻譯過來,應該就是「王者剛」的意思。

這部電影在拍攝準備時,金剛最初的設定只有5.5米高,但隨著場景的不斷變化,和攝像機角度的問題,金剛的體型先是長到了7.3米,然後又長到了18.3米。這理論上是一個拍攝失誤,但庫伯認為這會讓畫面更具有刺激的感官,所以第一部的金剛是可大可小的。金剛的劇情就不用多講了,基本上就是美女和野獸的故事,但1933年版的金剛就是一個單純的怪獸,毫無人性可言,到了1976年版中金剛取消了擬人化的設定,外表開始和一個大猩猩無異,而2005年版中,金剛已經被徹底的洗白了。

結語——金剛帶來的影響

1933年,最早的金剛電影上映,對於那時候的觀眾來說,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面目猙獰、值得為此尖叫的一個怪獸。可能有人會問:「不就是個放大版的猩猩嗎?」,原因前文已經提過了,在1933年,人們是不會看過「動物世界」的,所以當初觀眾感受到的那種震撼我們很難理解。而為了解決現在觀眾口味越來越刁鑽這一點,金剛的體型也不斷地在變大。

金剛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它開創巨型怪獸的時代也不是空口無憑,在金剛火了之後,大洋彼岸的日本也希望擁有一隻怪獸,用來毀滅他們的城市,而且一定要比金剛大。之後誕生的怪獸大家應該也比較熟悉了,就是哥斯拉,就名字上了好萊塢星光大道這一點來看,哥斯拉的成就甚至超過了金剛,可謂「一浪更比一浪強」。

參考文獻《The World of Kong: A Natural History of Skull Island》、《The Making of King Kong: The Story Behind a Film Classic》

相關焦點

  • 從《金剛》到《猩球崛起》,全球「追猩」80年背後的電影工業革命史
    猩猩與人類相愛相殺的上下八十年:從怪獸電影到成長哲學說到以猩猩作為主角的電影,更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金剛》,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把金剛稱為「猩猩」,它是一種巨大的靈長類生物,外形類似於猩猩。但1933年美國導演梅裡安·C·庫珀執導的《金剛》堪稱此類怪獸特效大片的開山之作,所以猩猩電影的起步就從這裡開始算起。
  • 當1933年《金剛》遇上《幽靈公主》
    觀眾一提起金剛,都會籠統地認為就是一隻大猩猩,估計沒有多少觀眾會留意到影史上這麼多部《金剛》題材電影裡,每隻金剛造型都不一樣。《金剛:骷髏島》中這隻巨獸與前輩金剛們最明顯的差別就是身高。1933年版的身高約7米,1976年版的約12米,2005版的有25米,而如今這版的就有30米以上。
  • 怪獸電影,不止金剛和哥斯拉
    這隻巨型猩猩讓觀眾百看不厭,在神秘而原始的破壞力面前,人類的貪婪和脆弱暴露無遺,金剛已然成為怪獸電影的代名詞和20世紀的文化符號之一,電影中它爬上帝國大廈頂的一幕也算得上電影史上最著名的畫面之一。第一部《金剛》誕生於1933年,「金剛之父」梅利安·庫伯的靈感源於自然界真實存在的巨蜥科莫多龍。
  • 科普丨電影史上有多少只金剛,金剛到底有多大?
    從1933年的一部電影開始,到現在2017年上映的這部《金剛:骷髏島》為止,金剛已經在大銀幕上橫行了84年之久。金剛大小金剛到底有多大?由於金剛版權的複雜性,歷史上多次易主,導致許多電影公司比如帕拉蒙特、華納兄弟、日本東寶,甚至包括遊戲公司任天堂都有部分金剛的版權。
  • 「大猩猩」題材電影走過了85年歷史,都出現了哪些特別「金剛」?
    鼻祖,最早的金剛說起大猩猩,它出現在大屏幕上其實已有85年的歷史了。最早是1933年,埃德加·華萊士拍了一部《金剛》,這恐怕要算是「大猩猩」題材電影的鼻祖。自從金剛爬上帝國大樓後,它和它的追隨者們便一起入侵到了流行文化的各個角落。
  • 漂洋過海的骷髏島之王:金剛在日本特攝中的發展史簡考
    寫在最前面:骷髏島之王—金剛的名字對於電影愛好者以及怪獸迷、特攝迷來說肯定不陌生,這隻誕生於1933年的可怖大猩猩在初登場之時就積累了極高的人氣
  • 初版《金剛(1933年)》電影再登大銀幕
    【來源:cnBeta】據外媒報導,一部經典的怪獸電影將再登大銀幕,不過它將只上映一天。這部由費伊·雷、羅伯特·阿姆斯特朗和布魯斯·卡伯特聯袂主演的初版《金剛》將於3月15日周日在美國約600家影院上映。
  • 《金剛:骷髏島》別惹兇殘怪獸!它會讓你血肉爆裂
    」快速關注本公眾帳號作為爆米花電影,《金剛:骷髏島》給我感覺:怪獸夠多,節奏緊湊,生猛殘暴,過癮刺激!從這點講,華納、傳奇、騰訊等高層沒選錯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導演超額完成任務,爆裂遊戲化故事讓各類蟄伏怪獸都有機會炫酷,包括剛愎自用戰爭瘋子挑釁金剛,破壞自然法則、生態平衡,士兵們拿著重機槍、火箭筒、手雷、炸藥去狂轟亂炸,還叫人聯想起《野戰排》《現代啟示錄》等經典越戰反思片。
  • 電影史上有多少只金剛,金剛到底有多大——《金剛》
    從1933年的一部電影開始,到現在2017年上映的這部《金剛:骷髏島》為止,金剛已經在大銀幕上橫行了84年之久。,當年的電影金剛之子是上部電影作品金剛的續篇從片名來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金剛之子的故事當時的金剛為了取得相當大的成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作為續集上映被設定為電影的金剛,剛開始是義性十足的兒子,所以整體的設計很萌,跟他的身高也相對來說有點小了年金剛大戰哥斯拉東寶初義的
  • 《金剛:骷髏島》是對老《金剛》的背叛
    它嚴重淡化了原來的「美女與野獸」情節套路,把「金剛愛上女人」這個核心的主題只保留了一點點,我們看到在片中金剛和布麗·拉森飾演的女攝影師有那麼兩三次互動,但也幾乎沒有性的含義。這部電影轉向了一個「人與自然」的議題,但這個議題對它來說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最根本目的,還是為接下來傳奇影業的「怪獸宇宙」出籠做鋪墊。
  • 邵氏這部瘋狂抄襲好萊塢《金剛》的《猩猩王》,竟然意外的好看
    提起金剛這個影視作品中經典的怪獸形象,觀眾也許會想起彼得·傑克遜版本中,可以大戰霸王龍的巨大猩猩,又或是《金剛:骷髏島》中那個如神祗一般的巨獸。作為影史上悠久的銀幕形象,金剛其實早在1933年,就由梅裡安·C·庫珀導演創作而成,並引發了電影行業中奇幻冒險與特攝片的熱潮。
  • 《金剛:骷髏島》裡的怪獸居然是這樣做的!
    」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是計劃2019年上映的《哥斯拉2》,第三部則是計劃2020年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導演喬丹·沃格-羅伯茨透露,電影中包括金剛、水牛怪等怪獸的設計受到了宮崎駿《幽靈公主》的影響,他希望怪獸既美麗又恐怖,而且具有某種靈性。
  • 《哥斯拉大戰金剛》推遲上映 延期8個月這到底是為什麼?
    據《好萊塢報導者》報導:華納官方宣布《哥斯拉大戰金剛》延期至2020年11月20日在北美上映,該片原定上映日期是2020年3月13日,足足延期8個月之久!今年5月份,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熱映之時就傳出了《哥斯拉大戰金剛》差不多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如今又大半年過去了,想必早已經製作完成。此番華納官方卻宣布延期上映,而且足足延期了8個月,這到底是為什麼?
  • 《哥斯拉大戰金剛》推遲上映:延期8個月 影迷:這到底是為什麼?
    據《好萊塢報導者》報導:華納官方宣布《哥斯拉大戰金剛》延期至2020年11月20日在北美上映,該片原定上映日期是2020年3月13日,足足延期8個月之久!今年5月份,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熱映之時就傳出了《哥斯拉大戰金剛》差不多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如今又大半年過去了,想必早已經製作完成。此番華納官方卻宣布延期上映,而且足足延期了8個月,這到底是為什麼?
  • 怪獸電影宇宙首部曲:2014《哥斯拉》
    要說到五月份最讓人期待的大片,無疑就是《哥斯拉2:怪獸之王》了。除了多隻怪獸混戰的看點以外,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噱頭是它屬於「怪獸電影宇宙」的第三作,也是《哥斯拉vs金剛》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怪獸電影宇宙啟動於2014年,由第一部《哥斯拉》作為開山之作進行世界的擴展,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作為怪獸宇宙的首部曲,《哥斯拉》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吧。
  • 經典的怪獸電影 你看過幾個?
    一、《哥斯拉》可以說《哥斯拉》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怪獸電影,由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影業合拍,英國導演加裡斯·愛德華斯執導的美國科幻怪獸電影,《哥斯拉》系列是有關重啟的第二部《哥斯拉》電影,同名電影於1998年上映。《哥斯拉》是電影史上最著名的怪獸形象之一,也是日本戰後流行文化的象徵符號之一,對日本、歐洲和美國的許多怪獸作品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1933年誕生的金剛,至今有人熱議不斷,這部電影稱得上是佳作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概括《金剛:骷髏島》的話,我會用完美來形容,這部和之前的一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無限放大看其中的荒島冒險的元素,同時也沒縮小情感交流的元素,我最喜歡金剛的原因是它有一個無比強大的外表,卻有一顆特別孤獨的心靈,所以2005年彼得·傑克遜的《金剛》和這部《金剛:骷髏島》我都非常喜歡
  • 電影《哥斯拉對金剛》為何兩隻怪獸都站在人類這一邊,還會互打?
    只能說這是怪獸電影的宿命對決與安排,如果知道怪獸電影的發展歷史,1933年的《金剛》就是怪獸電影的始祖,而1954年日本東寶的《哥斯拉》即受到其影響。這兩個東西方怪獸電影的經典角色,過去即曾在大銀幕上交手,1962年8月11日,日本上映的《金剛對哥斯拉》,是雙方首次的對決。
  • 從《金剛》到《哥斯拉2》,怪獸電影的發展之路
    不知不覺,距離傳奇影業「怪獸電影宇宙」的奠基之作《哥斯拉》上映已經過去了5年之久。這5年裡隨著《哥斯拉》、《金剛:骷髏島》以及最近熱映的這部《哥斯拉2》三部作品的推出,「怪獸電影宇宙」已然漸趨成熟。從第一部《哥斯拉》中,哥斯拉一挑二與雌雄穆託的生死之戰,到《金剛:骷髏島》金剛與骷髏島眾怪獸的艱難之戰,再到今天《哥斯拉2》中,遍及全球的怪獸現身出戰。
  • 東莞式轉型 手遊開山之作《金剛》全貌公開
    東莞式轉型 手遊開山之作《金剛》全貌公開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糾結的烏龜時間:2014-11-28 分享到: 《金剛》公布了首張概念機甲原畫和部分截圖,遊戲的美術風格以硬派寫實為主,結合當前主流的影視作品中美式機甲的外形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