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李德回蘇聯後,兩任妻子被留在中國,兩段情感草草收尾

2020-12-19 騰訊網

1939年後,被李德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提到長徵,很多人耳熟能詳。現如今,長徵代表著一段光輝的奮鬥歷程,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勇往直前、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然而,在從前的那個年代,在紅軍長徵的當下,它卻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究其原因,是由於博古和李德的錯誤指揮,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他們才不得已地踏上了長徵的步伐。

李德來自德國,從前在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進行學習和生活,他與博古的相識於共產國際東方部,兩人很快成為朋友。1932年,他從莫斯科前往上海,目的是幫助共產國際執委會,將營救牛蘭夫婦的費用送到上海,完成任務後,他意外地與博古相逢,當時博古已經成為臨時總負責人,在他的幫助下,李德成為了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在中央蘇區幫助博古開展工作。

當時,李德對於中國的情況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他錯誤的摒棄了運動戰、遊擊戰等中國紅軍擅長的作戰方式,而是拘泥於簡單的軍事理論,實行堡壘戰和攻堅戰。李德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損失慘重,不得已進行長徵。

李德

在長徵剛剛開始時,李德和博古仍然掌握著指揮的重任,這又在之後的四次突破封鎖線後,大大加重了紅軍的傷亡。領導班子在遵義會議後,深思熟慮,決定撤銷兩人的指揮權,將其交由主席。

長徵結束後,李德來到延安的紅軍大學,在那裡工作了七年。隨後隻身回到莫斯科,留下了他的兩任妻子,不知道她們的現狀如何了。

紅軍大學學員在歡唱,攝於1936年

其中,他的首任妻子生於1910年,是廣東大埔人,名叫蕭月華,她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小的時候,被賣到別人家中,做了童養媳。可是接受她的那個家庭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蕭月華只能去一個工廠做童工,那時她只有13歲。

在那裡,她遇到了澎湃夫人,傾聽了很多黨的進步思想。她深受鼓舞,積極申請,加入了工會,隨後還進入了黨組織。1932年他與來到中央蘇區的李德相遇,開啟了一段新的生活。

蕭月華

組織分配了蕭月華和李德的婚姻。雖然信仰相同,但李德終究來自國外,追求自由的婚姻關係,所以,儘管蕭月華貼心的打理家中的的生活,和兩人的起居,但由於婚姻沒有感情基礎,李德並不接受蕭月華的體貼和關懷,在長徵之後,兩人只能結束了這段婚姻。1983年,73歲的她在廣州病逝。

隨後,一次偶然的經歷,李德結識了李麗蓮,兩人情投意合,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李德收到通知,1939年準備回國的時候,他計劃要和李麗蓮一起回到家鄉,繼續兩人的婚姻生活。

但由於蘇聯方面沒有同意,李德只能留下妻子,隻身一人回國,李麗蓮留在中國,任教於延安魯藝音樂系,在建國後,她繼續為祖國的革命事業服務,從歌星跨界成為知名影星,最終於1965年4月病逝,享年51歲。

可以說,李德在中國的兩段情感都是草草收尾的。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相關焦點

  • 瞎指揮打敗仗的李德回國後,留在中國的2任妻子孩子後來怎樣了
    在第五次反「圍剿」開始時,李德掌握了軍事指揮權,但是畢竟他不了解中國國情,指揮不當,導致紅軍耗時一年都沒有成功粉碎「圍剿」,被迫開始長徵,不幸的是,這位瞎指揮的指揮官一道跟隨紅軍進行了長徵,在長徵過程中的指揮一言難盡,造成紅軍數量銳減,不足萬人。不過,雖說是指揮不當,但是到達陝北後,李德就一直在延安幫助紅軍,直到1939年接到調令才返回蘇聯。
  • 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如何
    正是因為李德等人錯誤的指導思想,才有了紅軍長徵。在長徵初期,李德的錯誤思想也造成了損失,在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李德的指揮權才被取消。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是德國人,在1923年的時候,李德加入德國共產黨。後來李德進去莫斯科大學進行學習,因為成績優異就被派往中國擔任軍事顧問。
  • 1939年抗戰爆發後,李德被迫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妻子結局如何
    長徵是中國工農紅軍所書寫的一部偉大的革命史詩。在1939年抗戰的爆發,使得李德回到了自己的國家蘇聯。然而他的妻子卻是一位中國人,當他回到蘇聯後,他的妻子怎麼樣了呢? 1932年在共產國際工作,和王明交好,被蘇聯紅軍派往東北去搜集日本的情報。1933年9月,他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軍事顧問,並來到中央蘇區工作。 李德是紅軍長徵史上不可忽視的名字。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德國共產黨人,他不僅與中國紅軍一起經歷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而且是這一歷史壯舉的重要決策者和主要指揮者。
  • 來自德國軍事顧問李德,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
    在抗戰期間,共產國際曾向中國特派了一位軍事顧問,他就是李德,一位來自德國的青年情報員。在中國做顧問期間由於不太了解中國的國情,所以犯了共產黨十分忌諱的左傾主義,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跟著紅軍開啟了長徵,他雖然是德國軍事顧問,但是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呢?
  • 紅軍洋指揮李德離開中國,他兩任妻子過得怎樣?有位成了我軍軍長
    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並不是這位洋軍事家,而是他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先講講,這個人的感情經歷,在其來到部隊之後,慢慢的看上了一位女團幹部,可惜這個人已經有了老公,但李博這個德國人比較開放,公開的對其進行誇讚示愛的事件一直在部隊流傳著。
  • 李德:唯一參加長徵的外國人,回國後他的2任妻子和孩子如今怎樣
    李德在中國待了不短時間,帶著西方的自由精神,在中國有過兩次婚姻,但因為某些原因,李德隻身回到俄國,而兩任妻子留在了中國。這場愛情或婚姻是如何開花結果,最後的落幕又是如何?在李德回國之後,他的兩任妻子又怎麼樣了呢?指揮盲目,判斷失誤李德是一位中國革命中不得不說的人物。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兩個妻子,她們各自的結局如何?
    1939年,共產國際督促李德前往蘇聯述職,之後李德離開中國,結束了七年軍事顧問的生涯。 32歲的李德恰好也是追求愛情的年齡,因此李德到中國後娶了兩位妻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德離開中國後,他留在中國的兩位妻子的結局。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她的結局如何?
    1932年秋天,為了支持中國的革命事業,共產國際東方部特意派了一位軍事顧問前來援助中國,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本是德國人,後來輾轉到了蘇聯,加入了共產國際。因為是共產國際派來的「欽差大臣」,所以李德到中國後備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賴,被博古委以重任。
  •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萬般無奈下嫁給李德,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1932年,共產國際把一位名叫李德的軍事顧問派到中國。李德到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被博古奉若神明。1934年1月15日,博古正式將李德介紹給蘇區。作為共產國際派來的「洋顧問」與「欽差大臣」,李德在蘇區備受矚目,得到的待遇也是當時最好的。
  • 情感主持人趙川:成名後「拋棄」兩任妻子,三婚娶小16歲空姐
    趙川,1972年生於四川成都,一直以來成績穩定的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老家成都考上了浙江傳媒學院的王牌專業播音系,畢業後趙川因對家鄉的熱愛,選擇了回四川老家謀生。一開始他沒有成為主持人,而是做了記者,很多人都十分喜歡他, 便也對他的感情生活很關心,還會給他介紹對象。
  • 遵義會議後,那位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去了哪裡?
    我們都知道共產革命的影響是遍世界多國的,不僅在中國、蘇聯有革命的影子,在位於歐洲的德國,也盛開了革命之花。而出生於慕尼黑的李德就是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的積極分子之一。正是因為懷揣著一份對革命的熱情,李德甚至還在監獄服過刑。不過令人佩服的是,折磨人的牢獄生活並未動搖李德的革命夢想,反而使其內心對革命的信念更加堅定,還專門來到了蘇聯學習和軍事有關的知識、理論。
  • 情感主持趙川拋棄兩任妻子娶空姐,你以為負心薄情,其實藏著秘密
    兩位情感導師解決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這檔節目成就了塗磊和趙川,兩人犀利、一針見血的點評,成為節目的最大看點。站在舞臺上的趙川,幽默又不失分寸,既能把握全場又能有自己的見解。但在現實生活中,趙川經歷過2段失敗的婚姻。他出生於1972年,上面還有一個大10歲的長姐。
  • 遵義會議被解除指揮權的博古,1946年遇難,留下的妻子結局如何?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當時的負責人博古重用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而李德打仗又全憑瞎指揮,導致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被迫開始長徵。長徵途中,博古與李德依然不改瞎指揮的毛病,指揮的湘江戰役差點讓紅軍損失殆盡。
  • 遵義會議結束後,那個曾對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去了哪裡?
    初入紅軍 說道這段歷史,有一個名字不能不提,那就是李德。 李德,1900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原名奧託·布勞恩。德國政府認定其思想反動,非常具有煽動性,在1926年將其抓獲入獄。 兩年之後,他抓住機會,逃脫監禁,前往心目中的聖地——蘇聯,進入了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就在畢業之後的第二周,他就接受了共產國際的派遣,前往中國執行緊急任務。 當時,持有奧地利護照的李德一路舟車勞頓,穿越西伯利亞,從滿洲裡入境中國,最終到達上海。
  • 李德是怎麼來到中國的?並非共產國際特派,只是一個「順水人情」
    我們通常認為李德是受共產國際委派來到中國的,沒錯,他確實是受共產國際委派,但不是特派,而是共產國際「順水推舟」。那麼,他究竟是如何為紅色政權的軍事的顧問的呢?這與上世紀初期的一個蘇聯的重要人物有關。1918年參與創建巴伐利亞蘇維埃。1926年被德國政府逮捕監禁。1928年越獄逃往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因一個偶然事件來到中國。1931年6月,一名叫做約瑟夫的共產國際信使,在新加坡丟失了一份信。這封信相當重要,裡面有共產國際在東方(中國)工作的重要人物的詳細情況。
  • 1935年,王稼祥在遵義會議上投出關鍵一票,他的妻子結局怎麼樣?
    為了糾正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失誤, 1935年1月,紅軍行進到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遵義會議系統糾正了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失誤,解除了博古與李德等人的軍事指揮權,同時成立了包括王稼祥在內三人軍事小組。自此之後,紅軍逐漸轉危為安,並在陝北勝利會師。事後連主席都說:「遵義會議沒有王稼祥不行,王稼祥投出了支持我的關鍵一票」。
  • 長徵開始前,項英為何警告博古李德要小心毛澤東?
    把毛澤東留在他「起家」和「發家」的地方,不等於是「放虎歸山」,為他提供了「東山再起」的大好機會了嗎?與其如此,不如還是將毛澤東管束起來,留在自己的股掌之中,就讓他還跟在中央機關裡,以切斷其「後路」。他把自己的新想法對李德說了,李德連聲說好,認為他有戰略眼光。
  • 《婚姻保衛戰》趙川:成名拋棄兩任妻子,三婚娶小16歲空姐引爭議
    提起情感類型的節目,大家一定對《愛情保衛戰》非常熟悉,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塗磊以犀利的言語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011972年,趙川在四川出生,因為父母在趙川身上寄託了很大期望,所以趙川高中畢業後,趙川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傳媒學院的播音系。從大學畢業以後,趙川迷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以後的路該往哪裡走,所以沒有主見的趙川回到四川老家發展。
  • 同盟國兩大軍事強國蘇聯和美國,誰對二戰的貢獻更大
    1939年春季,蘇聯政府仍然主張英國、法國、羅馬尼亞、波蘭等國在莫斯科召開會議,建立歐洲反德國法西斯的同盟。但受到綏靖妥協外交影響的英法拒絕了蘇聯的正確提案。最終,英法兩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蘇聯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和德國籤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從1933年到1939年,整整6年時間,蘇聯一直為建立歐洲反法西斯同盟而努力。那麼,同一時期的美國在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