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共產國際東方部為了支持中國革命,特意向中國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到中國後深得博古信任,一年後就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軍事顧問。不過,李德卻不熟悉中國的實際情況,盲目指揮,而且犯了「左傾」主義錯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開始長徵。
1935年,遵義會議上李德被撤銷紅軍指揮權,之後他隨紅軍到達陝北並參加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初期,李德擔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教授,指導了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1939年,共產國際督促李德前往蘇聯述職,之後李德離開中國,結束了七年軍事顧問的生涯。
李德出生於1900年,他剛到中國的時候年僅32歲,西方人對待感情與中國人的含蓄不同,他們往往熱烈而奔放。32歲的李德恰好也是追求愛情的年齡,因此李德到中國後娶了兩位妻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德離開中國後,他留在中國的兩位妻子的結局。
第一任妻子蕭月華
李德的第一任妻子名叫蕭月華。蕭月華出生於1911年,比李德小11歲。蕭月華的人生經歷比較坎坷,曾經當過別人的童養媳。1932年,蕭月華被調到瑞金擔任文書工作,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她認識了李德。
當時博古特別重視李德的個人問題,把為李德介紹對象當成政治任務。博古把這個政治任務交給了婦女委員會主任李堅貞,在李堅貞的勸說下,蕭月華答應做李德的妻子。兩人成婚後,蕭月華為李德生下一個兒子,名字叫寧寧。李德很愛這個兒子,經常一個人抱著兒子親了又親。
蕭月華是典型的農村範女,吃苦耐勞,把丈夫李德伺候得很好,甚至為了李德專門學習烤麵包。不過,李德卻仗著自己手中的權力不在乎蕭月華,他與另一位女人李麗蓮的事被蕭月華撞破,最終兩人離婚,兒子歸了蕭月華。
離婚後的蕭月華獨自一人帶著兒子生活在延安,她先後擔任婦女部長以及婦女聯合會主任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蕭月華進入湖南公路局任秘書科科長,之後又擔任交通廳辦公室主任。晚年的蕭月華享受副軍級待遇,於1983年因癌症去世,終年72歲。
第二任妻子李麗蓮
李德的第二任妻子名叫李麗蓮,出生於1914年。1937年,李麗蓮到達延安,與李德相識於一場舞會。李麗蓮本來就是演員,身材婀娜多姿,而且容貌秀麗,是那個年代少見的美女。最關鍵的是李麗蓮還會英文,能與李德自由交流。
李德很快就被李麗蓮吸引,不過兩人的事卻被蕭月華發現,盛怒之下的蕭月華選擇與李德離婚。李德與蕭月華離婚後很快就向李麗蓮求婚,李麗蓮看中了李德當時的地位,沒有絲毫猶豫就嫁給了李德。
兩人婚後形影不離,約好在中國度過餘生。1939年,李德突然收到共產國際要求他回蘇聯述職的電報,他要求帶著妻子李麗蓮一同前往蘇聯,卻因為李麗蓮護照問題被耽誤。之後李德獨自離開中國,兩人再也沒有見面。據說李麗蓮在機場送完李德後當場昏倒,由此可見,李麗蓮對李德的感情很深。
晚年的李麗蓮擔任了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部長,她主要從事婦女兒童工作,於1965年4月病逝,終年51歲。
參考資料:
《文史精華》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