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是怎麼來到中國的?並非共產國際特派,只是一個「順水人情」

2020-12-27 明心讀文史

李德雖然不是中國人,但他卻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無法繞開的一個重要人物。他之所以被中國歷史記住,並不是他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相反,是因為他給中國革命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與中國革命史上許多重大事件有關。

我們通常認為李德是受共產國際委派來到中國的,沒錯,他確實是受共產國際委派,但不是特派,而是共產國際「順水推舟」。那麼,他究竟是如何為紅色政權的軍事的顧問的呢?這與上世紀初期的一個蘇聯的重要人物有關。

李德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奧託·布勞恩(Otto Braun),出生於德國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瑪寧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國共產黨。1918年參與創建巴伐利亞蘇維埃。1926年被德國政府逮捕監禁。1928年越獄逃往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因一個偶然事件來到中國。

1931年6月,一名叫做約瑟夫的共產國際信使,在新加坡丟失了一份信。這封信相當重要,裡面有共產國際在東方(中國)工作的重要人物的詳細情況。但不幸的是,這封信碰巧被在新加坡(時為英殖民地)的英國情報人員識獲,約瑟夫本人因此而被捕。這樣一個小人物犧牲了倒也不打緊,但下面的事卻麻煩大了。

英國特工部門得到這封信後,根據這封信上的「上海,郵政信箱208號,海倫諾爾」等信息,來了個順藤摸瓜,在查實情況後,委託南京國民政府在上海逮捕了共產國際辦事處負責人牛蘭,在香港逮捕了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那時的胡志明還沒有太大的名氣,只是這個牛蘭非常重要。

牛蘭

牛蘭本名雅各布·馬特耶維奇·魯德尼克,是共產國際聯絡部在上海的秘密交通站負責人,專門負責轉送各種文件和經費等。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夫人、兒子。

牛蘭是十月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他曾是攻打冬宮的指揮官,在蘇聯情報界的地位非常高。因此,牛蘭的被捕蘇聯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營救,而營救工作由有「遠東情報之王」之稱的佐爾格親自主持營。這樣佐爾格就暴露了,想想對於蘇聯這個代價有多大。

佐爾格長期潛伏的中國從事情報工作,對中國的風土人情非常了解,而且對國民黨政府的官僚作風也是非常熟悉。他迅速制定了營救計劃,決定從輿論入手,先從實牛蘭就是在國民黨監獄這個口實,保住牛蘭的命再進行營救工作。但是,如何才能從實這個口實呢?

有錢能使鬼推磨」,佐爾格決定打通監獄的關節,這樣他就需要一大筆錢。錢從哪兒來呢?只有向蘇聯國內要了,要知道,那時中國的革命,包括早期的共產黨人的活動經費,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蘇聯提供的。那麼,蘇聯會派誰來送這麼大一筆錢呢?

1932年,奧託·布勞恩——李德受命攜帶15000美元的巨款來到中國。他將這筆巨款交給佐爾格,佐爾格用這筆錢從監獄「買」來了牛蘭的親筆籤名。

李德與博古

佐爾格以此為證據,聯絡包括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科學家愛因斯坦、英國哲學家羅素,以及中國的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名人,發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衛無罪的工會秘書牛蘭運動」,最終迫使南京國民政府作出了巨大讓步。至於牛蘭最後是怎麼逃脫的這是後話,但此時他至少無性命之虞。

李德在完成送錢的任務之後,於同年轉入共產國際東方部工作。後因形勢緊迫,中共中央轉入江西蘇區,李德因與王明較熟,應王明的請求,1933年9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軍事顧問。

王明

李德在作顧問之後,王明因受其影響,奉行「左傾」的軍事冒險思想,讓革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後成立軍事「三人團」,軍事上完全由李德負責。

李德列搬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嚴重脫離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主張奪取城市、與敵人硬碰硬的作戰方針,使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損失巨大,逼迫不得不做出戰略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

李德的軍事思想,幾乎將紅軍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後在「遵義會議」中被徹底剝奪了軍事指揮權,才使紅軍脫離了險境。

相關焦點

  • 來自德國軍事顧問李德,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
    在抗戰期間,共產國際曾向中國特派了一位軍事顧問,他就是李德,一位來自德國的青年情報員。在中國做顧問期間由於不太了解中國的國情,所以犯了共產黨十分忌諱的左傾主義,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跟著紅軍開啟了長徵,他雖然是德國軍事顧問,但是在中國有兩任妻子,回國後,他的妻子們如何呢?
  •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萬般無奈下嫁給李德,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1932年,共產國際把一位名叫李德的軍事顧問派到中國。李德到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被博古奉若神明。1934年1月15日,博古正式將李德介紹給蘇區。作為共產國際派來的「洋顧問」與「欽差大臣」,李德在蘇區備受矚目,得到的待遇也是當時最好的。
  • 1939年李德回蘇聯後,兩任妻子被留在中國,兩段情感草草收尾
    1932年,他從莫斯科前往上海,目的是幫助共產國際執委會,將營救牛蘭夫婦的費用送到上海,完成任務後,他意外地與博古相逢,當時博古已經成為臨時總負責人,在他的幫助下,李德成為了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在中央蘇區幫助博古開展工作。 當時,李德對於中國的情況並沒有太多的了解。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兩個妻子,她們各自的結局如何?
    1932年,共產國際東方部為了支持中國革命,特意向中國派出了一位軍事顧問,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到中國後深得博古信任,一年後就進入中央軍事委員會擔任軍事顧問。不過,李德卻不熟悉中國的實際情況,盲目指揮,而且犯了「左傾」主義錯誤,使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開始長徵。
  • 遵義會議結束後,那個曾對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去了哪裡?
    就在畢業之後的第二周,他就接受了共產國際的派遣,前往中國執行緊急任務。 當時,持有奧地利護照的李德一路舟車勞頓,穿越西伯利亞,從滿洲裡入境中國,最終到達上海。 他要執行的是一次緊急的送錢救人任務。
  • 博古女兒秦摩亞撰文解密:李德是怎樣獨攬軍權的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編者按:本刊於2010年第2期上發表了廣東海洋大學政法學院教授苗體君撰寫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在中國期間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文,文章涉獵博古(秦邦憲)等黨的歷史人物,博古長女秦摩亞(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退休教師、副教授)等人閱讀後,給編輯部打來電話,認為文章有違歷史史實
  • 軍事顧問李德,來中國後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她的結局如何?
    1932年秋天,為了支持中國的革命事業,共產國際東方部特意派了一位軍事顧問前來援助中國,這位軍事顧問的名字叫李德。李德本是德國人,後來輾轉到了蘇聯,加入了共產國際。因為是共產國際派來的「欽差大臣」,所以李德到中國後備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賴,被博古委以重任。
  • 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如何
    在紅軍長徵的時候,長徵的隊伍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國的紅軍戰士,但是也有少許的例外。有部分的朝鮮人,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洋顧問李德。李德的名字,在紅軍長徵的歷史上,是一個無法抹去的名字,紅軍長徵的原因,也和李德有關係。
  • 1939年抗戰爆發後,李德被迫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妻子結局如何
    長徵是中國工農紅軍所書寫的一部偉大的革命史詩。在1939年抗戰的爆發,使得李德回到了自己的國家蘇聯。然而他的妻子卻是一位中國人,當他回到蘇聯後,他的妻子怎麼樣了呢? 1932年在共產國際工作,和王明交好,被蘇聯紅軍派往東北去搜集日本的情報。1933年9月,他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軍事顧問,並來到中央蘇區工作。 李德是紅軍長徵史上不可忽視的名字。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德國共產黨人,他不僅與中國紅軍一起經歷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而且是這一歷史壯舉的重要決策者和主要指揮者。
  • 瞎指揮打敗仗的李德回國後,留在中國的2任妻子孩子後來怎樣了
    在第五次反「圍剿」開始時,李德掌握了軍事指揮權,但是畢竟他不了解中國國情,指揮不當,導致紅軍耗時一年都沒有成功粉碎「圍剿」,被迫開始長徵,不幸的是,這位瞎指揮的指揮官一道跟隨紅軍進行了長徵,在長徵過程中的指揮一言難盡,造成紅軍數量銳減,不足萬人。不過,雖說是指揮不當,但是到達陝北後,李德就一直在延安幫助紅軍,直到1939年接到調令才返回蘇聯。
  • 遵義會議後,那位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去了哪裡?
    引言說起李德,想必對其詬病的人不在少數。因為要不是這個「洋人」的錯誤指揮,在我軍對抗蔣介石進行的第五次圍剿中,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但話又說回來,為什麼中國人的內戰裡會有一個「洋人」的加入呢?這就不得不從李德的出身與經歷說起。
  • 遵義會議後,曾給紅軍帶來巨大損失的李德,最終有什麼結局?
    講一個「洋人」指揮失誤,使我軍慘敗的故事。每個人都會想到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李德,生於德國慕尼黑。那時的共產革命在世界各國中一時興起,不僅中國、蘇聯有革命的影子,甚至德國也有共產革命的影子。李德生於慕尼黑,卻深受革命的影響。起初,人們對革命充滿熱情。但他沒想到卻因此被關進了監獄。
  • 一個洋顧問,是紅軍的最高指揮者,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這是主席對李德的評價,在李德的錯誤指揮下,紅軍差一點被國軍給全殲,當時李德跟著紅一方面軍行動,我們知道紅一方面軍是在井岡山發展起來的,主要的領導是主席,朱老總彭老總和林總等人,李德到底是什麼人,怎麼能夠指揮得動紅軍呢?
  • 李德:曾讓紅軍損失巨大,遵義會議後,他去了哪裡?
    畢業後以共產國際軍事顧問的身份來到了中國,當時參與過紅軍很多決策行動。雖然思想上還算是比較正派、積極向上的,想要幫助中國人民成立紅色政權,逃離帝國主義的侵襲。然而因其死板的性格與不正確的認識,造成了很大的錯誤,致使我軍備受打擊,在我軍歷史上一直飽受詬病,在長徵之後就很少有他的消息了,他最後是去哪裡了?結局又怎麼樣了?
  • 六大前後的周恩來與共產國際
    六大前後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複雜、最艱難的一個時期。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周恩來是當時黨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在此期間幾乎有關中國革命的所有重大問題上,都與共產國際及其代表有過較為密切的接觸。他堅決貫徹執行共產國際的決議和指示,但注重實際,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為開闢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作出了巨大貢獻。
  • 長徵開始前,項英為何警告博古李德要小心毛澤東?
    當年在贛南中央蘇區的博古和李德,一個是中共中央「一把手」,一個是國際欽差「太上皇」,不僅處於中國革命和黨政軍權力的頂峰,也是他們個人歷史上最為顯赫輝煌的時期。只是明確規定毛澤東等不得幹預中央軍政大事和幹擾博古、李德的工作,並且讓他和妻子賀子珍各在一隊,分別行動,正懷孕的賀子珍參加「特殊連隊」行軍,毛澤東則坐擔架跟著中央。
  • 揭秘:共產國際到底賞不賞識毛澤東?
    以歷史的眼光回溯這種關係,中共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受到共產國際的指導和制約,沒有實現完全的獨立自主。這一點,從陳獨秀到瞿秋白,從李立三到王明(包括博古),都可以在他們人生和政治的悲喜劇中找到歷史印證。他們要麼試圖獨立、擺脫共產國際的「緊箍咒」,最終成了「替罪羊」;要麼亦步亦趨地搞教條主義,最終被中國革命的正確實踐所拋棄。
  • 紅軍洋指揮李德離開中國,他兩任妻子過得怎樣?有位成了我軍軍長
    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並不是這位洋軍事家,而是他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先講講,這個人的感情經歷,在其來到部隊之後,慢慢的看上了一位女團幹部,可惜這個人已經有了老公,但李博這個德國人比較開放,公開的對其進行誇讚示愛的事件一直在部隊流傳著。
  • 《法蘭西特派》集結雙影后、影帝,16位大咖、首支預告出爐
    美國「置中鬼才導演」魏斯安德森的新作《法蘭西特派》首支預告在昨天上線了!從1996 年推出首部作品《脫線衝天炮》後,魏斯安德森並非是量產型的導演,雖然出道了24 年,卻僅推出10 部作品,然而每一部都可說是佳作中的佳作,而在魏斯安德森致力於影壇製作的第5 年,他便十分年輕的歲數以《天才一族》榮獲奧斯卡提名,魏斯安德森也因此被封上了鬼才導演的名號,而在《超級狐狸先生》、《月升冒險王國》相繼獲得奧斯卡提名,接著來到2014 年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勇奪奧斯卡4 大獎項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