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音樂及樂器的傳入,西樂在中國最初的傳播

2020-12-18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往事如煙:天主教會與西洋音樂及樂器的傳入,西樂在中國最初的傳播。

一,利瑪竇在中國時撰著《西琴曲意》,是介紹西洋音樂最早的著述

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曾來華進獻西洋樂器。

利瑪竇像

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5月18日,利瑪竇帶著龐迪我神父和準備好獻給皇帝的禮物再度赴京,並於1601年1月24日抵達北京。進呈自鳴鐘、聖經、《萬國圖志》、大西洋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1601年,明神宗下詔允許利瑪竇等人長居北京。

利瑪竇滯留中國時,撰著的《西琴曲意》一卷(刊於1608年),是介紹西洋音樂最早的著述。

德籍傳教士湯若望為宮廷撰寫了一本《中文鋼琴教材》,介紹古鋼琴的構造及其演奏方法,但是這本 書籍未能流傳下來。1639年義大利籍傳教士畢方濟,又向明朝宮廷進獻了一臺「風篁」(管風琴),從此以後進入中國的古鋼琴、管風琴等西方樂器就陸續增多 了。

二,康熙帝高度評價歐洲音樂

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曾聘西方傳教士在宮廷講授西洋音樂,康熙帝高度評價歐洲音樂,對西方的樂理、方法和樂器甚感興趣。

康熙對西方文化也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並頗有著述。有學者指出,有才華的傳教士被皇帝欣賞和重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被推崇和應用。而在民間,民人與西方傳教士能夠互相交遊,西學在社會中得以自由傳播。

1699年康熙皇帝讀書像(45歲)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成書的《律呂正義》續編中,即載有西洋傳教所傳的五線譜和音階、唱名等,然而,上述這些西洋音樂的傳人信息,均未產生實際的社會應用效果。

三,紫禁城內曾經組建成一支西樂隊

後來,供奉內廷的西洋傳教士南懷仁、徐日升等人也進獻了許多西洋樂器,僅是南懷仁就給康熙皇帝進貢了九架鋼琴,康熙至乾隆朝,武英殿造辦處收藏有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等國家進獻的鋼琴、風琴、大提琴、小提琴、吉他、曼陀林琴、單簧管、雙簧管等樂器多達百件。

南懷仁是當時欽天監的負責人,主要的貢獻也是在曆法和火炮方面。他和他同時代的一批傳教士因為科學技術得到清朝皇帝的信任。

南懷仁的貢獻影響深遠,天文方面、曆法方面和火炮方面都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也奠定了天主教在國內的地位,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傳教士。

滿清統治者後期的一些重要儀式上就已經有軍樂隊出現

清朝帝王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酷愛西洋音樂,在紫禁城內組建成一支管弦樂隊,有14名太監任樂師,並聘請了外籍音樂家任教員,還讓工匠們用論文範文製造長笛,樂隊配置的樂器為長笛、雙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等。

四,天主教會促進了中國西樂的發展

文化交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西學東漸」成為近代中國文化的特定情境,教會學校的興辦,西洋音樂也隨之傳人中國.其功能不再局限於宮廷範圍,而是伴隨西洋傳教士的足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1932年,山西太原西柳林天主堂學校鼓樂隊

在傳教的過程中,西洋教會音樂影響了大批民眾,傳教士們大量刊印聖詠歌集供中國教徒吟唱,其曲調多為西洋原有聖詠曲調。

到明代中國人吳歷作有《天樂正音譜》。這本詩歌是用中國傳統音樂的曲牌和古歌填詞而成的彌撒和讚美詞歌。吳歷是中國創作讚美詩歌的第一人,他創作的《仰止 歌》至今還被傳唱。

土山灣「聖若瑟軍樂隊」的孩子們

徐匯中學「崇思樓」設計者葉肇昌與土山灣樂隊

在教會創辦的學校中普遍開設了傳授西洋音樂知識的課程,有的還設置了專修音樂的「琴科」(學習鋼琴、風琴等西洋樂器)。

梅縣教會神學院聖樂隊

通過教會的一系列音樂活動,傳播了一些西洋音樂知識,造就出一些掌握西洋音樂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對我國近代初期音樂的形成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我們現在所沿用的記譜方式,都是傳教士給我們帶進來了,如五線譜、四線譜和簡譜。而我國固有的記譜方式——工尺譜,我們這一代人恐怕有很多人從未聽說過。

五,袁世凱、張之洞編練新建陸軍都曾組建軍樂隊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之洞已經成立自強軍軍樂隊,光緒十四年(1898年)袁世凱北洋新軍軍也組建軍樂隊。

袁世凱在小站編練新建陸軍,其規模、操練水平、兵器及演練都堪稱當時中國一流,受到國內外人士的讚揚,但卻沒有一支像樣的軍樂隊,只有幾個小長號來吹作息時間。

1898 年,當時有個叫高斯達的德國教官向袁世凱建議,把新建陸軍長號換成西洋喇叭,招收數十名有音樂才華的青年人,組織一個軍樂隊,像德國軍樂隊一樣,鼓舞士氣。

袁世凱聽後很高興,便委託高斯達負責召集教員和選拔樂手之事。幾個月後,新建陸軍軍樂隊正式組成,這是中國現代軍樂隊的開端。

當時政府軍學習全套的西式軍隊操典,在作戰的時候必須有軍樂隊奏樂鼓舞士氣。

張之洞自強軍是仿德國陸軍編制,規定了自強軍設軍樂兵16人的編制,1896年8月移屯上海吳淞口同時開始籌建軍樂隊,從德國購進樂器,聘請德國人擔任教練,1897年初正式組成了一支15人的軍樂隊,同年5月1日,自強軍在吳淞舉行大閱兵時,這支軍樂隊演奏了西洋軍樂。

這是清朝的清軍軍樂隊,可以看到有圓號,薩克斯管,過去的軍樂隊肯定不如現今軍樂隊這樣完整和龐大,而且軍樂隊的編制沒有硬性規定,不過還是很難想像清朝竟然已清軍仿照西方建立的軍樂隊。

中國人對西方宗教音樂的態度是在其曲折的傳播中發生著變化。隨著對教堂音樂的了解加深,教堂音樂開始融入了民族音樂,它的音樂功能和價值在發生著變 化。

特別感謝山西張光堯老師提供圖片資料。

相關焦點

  • 《閃光少女》: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的碰撞;感受、傳承文化魅力
    雖然這部影片的製作和創作層面還不夠優秀,但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閃光之處,片中民樂與西洋樂多次碰撞的橋段讓人震撼,同時勾起了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故事發生在一個音樂學院,這個音樂學院推崇西洋樂器,對民樂極為不重視,總是差別對待。因此,學生之間難免會產生矛盾與隔閡,學校便用一道鐵門將民族樂學生隔開,防止他們打擾西洋樂學生學習。
  • 西洋樂器,同樣擁有獨特的魅力,同樣富含了人類豐富的情感
    經過對中國傳統樂器的了解,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西洋樂器。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和打擊樂器、鍵盤樂器。常用的西洋樂器有: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弦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等。鋼琴,西洋古典音樂中鍵盤樂的一種,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於1709年被義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裡斯多佛利發明,是除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撥弦類樂器:吉他撥弦類樂器是弦鳴樂器的一種,主要通過撥弦來完成演奏。中國的撥弦樂器主要是古箏,柳琴、阮和琵琶等等。
  • 西洋樂器——木管樂器!
    西洋樂器——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西洋音樂裡面的木管樂器!長笛柔美清澈,音域寬廣長笛是現代管弦樂和室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外型是一根開有數個音孔的圓柱型長管。長笛很考驗吹奏者的氣息控制,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才能吹出近乎完美的音律。在演奏方面,長笛是吹孔氣鳴樂器,奏法繁多,表現力豐富,與弦樂、木管、銅管樂器親和力強。
  • 楊雪霏用西洋樂器「素描」中國文化
    不久前,她的新專輯《中國素描》通過環球音樂旗下廠牌Decca全球發行。昨晚,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獨奏音樂會。悠悠琴聲,亦是當下中國音樂家心弦的迴響。「稀有」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十三歲時,楊雪霏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在她之前,學校從未招收過「古典吉他」專業的學生,連專攻音樂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知道還有「古典吉他」這麼一說,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 在紫禁城,唯一一位深入研究中國音樂並撰寫了專著的西洋音樂人
    錢德明眼中的中國音樂史《中國古今音樂篇》內容主要包括中國人的音樂大系、中國音樂史概要、中國樂器三部分。在中國人的音樂大系部分,錢德明論述了律呂的發明和十二律、律呂的度量、律的相生、音階、七種調式和八十四種移調、和聲等中國音樂特有的內容。
  • 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洋樂之間有什麼差距?我們的民族樂優勢在哪裡?
    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洋樂有著明顯的區別,具體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點:發展時間上來看。西方的音樂歷史發展過程時間長,從1600左右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年了。從眾讚歌的宗教音樂到巴赫的平均律古鋼琴曲,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到印象派,表現主義。時間的沉底註定現在的西方音樂要更高一籌,不可忽視的還有西方在和聲學,復調以及配器上的成熟。中國民樂的真正發展時間不到百年,從劉天華先生開創的國樂改進社開始,中國民樂才開始走上舞臺,二胡才開始真正地走專業的系統的發展。
  • 《閃光少女》:俗氣的劇名背後,是中國樂器的抗爭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然而就在此時,民樂陣營中的嗩吶吹起起了《百鳥朝鳳》,那嘹亮、高亢的音色不僅暗喻了野蜂被群鳥驅逐,還在音律上打亂了西洋樂的節奏,原本西洋樂陣營中的鋼琴無法接住,最終輸給了民樂陣營。有人會問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在西洋樂陣營裡沒有一件樂器可以與嗩吶相匹配。嗩吶被稱為「樂器流氓」,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
  • 乾隆皇帝曾組建中國第一個西洋管弦樂隊
    清朝這幾位皇帝都與西洋音樂有著不解之緣,從欣賞推廣到改編,為西洋音樂進入中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清朝康熙年間,有兩位耶穌傳教士,一位叫費迪南德·維比斯特,另一位叫託馬斯·佩雷拉,他們不遠萬裡來到當時的紫禁城,除帶來一些書籍之外,還帶來了許多西洋樂器。
  • 這個縣西洋樂器年產值超10億元,3000村民家門口就業!音樂小鎮奏出...
    、樂器走在村子裡管樂琴聲此起彼伏周窩村已經建成全國第一個樂器生產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的音樂小鎮>△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在周窩村享受音樂是最簡單的事當地的老鄉經常在家門口開起現場音樂會說起周窩村和音樂的故事
  • 被電影名耽誤的電影,民族樂器被西洋樂替代,到底該誰來背鍋?
    糟糕的是學校方面宣布,下個月由西洋樂器代表學校參加一場少兒普及音樂會,不僅如此,學校還決定停止民族樂器的招生。小霾聽了之後直接拍案而起,質疑起了主任的話。並提出報名參加接下來的音樂會,要向孩子們普及民族樂器的知識。主任說你連個樂隊都沒有,怎麼參加呀?
  • 帶你看看那些小眾樂器,西洋樂器中的英國管
    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英國管這種樂器,但是應該都有聽說過雙簧管,英國管實際上就是中音雙簧管,是F調樂器,發音經雙簧管低五度。在樂隊中,英國管一般由第II或第III雙簧管演奏者兼奏(小眾樂器常見的待遇)。英國管結構與雙簧管相同,但使用彎曲接管,通過哨子(雙簧片)發音。
  • 民族樂比不上西洋樂?且看《閃光少女》的民族樂器帶來視聽盛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國人對傳統文化、傳統習俗抱有一種輕視的態度,覺得中國的民間藝術上不了臺面,難登大雅之堂。這種心態在樂器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多少父母擠破了頭想送孩子去學鋼琴、小提琴,卻對二胡、揚琴、嗩吶等傳統的民族樂器嗤之以鼻。
  • 一篇分類,看懂中國傳統樂器
    中國音樂的歷史有八、九千年,和中國文化一樣從未間斷。先秦時,見於文獻記載的樂器有近70種,僅在《詩經》一書中提及的就有29種。包括打擊樂器鼓、鍾、鉦(zhēng)、磬(qìng)、缶、鈴等21種,吹奏樂器簫、管、壎(xūn)、笙等6種,彈弦樂器琴、瑟2種。隨著樂器品種的增加,到了周代,人們根據製作材料,將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竹八類,稱作「八音」分類法。
  • 走進音樂發展史,體味音樂魅力
    一、音樂的誕生,始於人類最原始的生活。儘管人類種族的語言不同,但是音樂卻是相通的。 二、樂器的發明,是音樂發展史上一次突破。 三、 從古至今,中國音樂發展,可分為秦漢前的音樂、漢唐音樂、宋元明清音樂和中國近現代音樂等。
  • 風靡日本的傳統樂器,確實中國發明創造的?
    可是從目前發現的考古實物來看,尺八是古代吳越地區的樂器,在考古文物中,秦漢時期的陶俑就多有持這種樂器演奏的形象。所以個人認為,可能尺八的名字是唐朝確定的,但是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了尺八的雛形,只是沒有留下來確定的名字。唐代尺八成了宮廷演奏的主要樂器。唐代是中國文化的盛世年代,中日文化交流也到了高峰期。
  • 中國樂器生產地在哪裡,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好多人可能對樂器類的東西不太了解,對這方面的資訊也是少見寡聞,頂多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樂器就給孩子買個拿來學或者是消遣。殊不知中國在樂器製造生產對整個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樂器都來自於中國,由中國製造生產的。
  • 當2000多年前的中國旋律在一件西洋樂器上被彈奏出,一場奇妙的時間...
    當2000多年前的中國旋律在一件西洋樂器上被彈奏出,一場奇妙的時間旅程就此展開。此外,在國際上被廣泛熟知的中國旋律《月亮代表我的心》,當代音樂大師譚盾、陳怡等為吉他所創作的作品,也同時選錄於專輯中。在這張專輯裡,除了楊雪霏的吉他獨奏外,張維良的蕭、袁莎的古箏與傅人長指揮下的廈門愛樂樂團的加入,極大地豐富了吉他與不同樂器搭配演出的多面表現力與獨特魅力。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中國樂器大師四大天王:您都知道嗎?
    方錦龍精於五弦琵琶演奏,同時能彈奏近百種樂器,但琵琶是他的最愛,也是他揚名於外的專長。方錦龍的琵琶演奏別具一格,借鑑了許多種樂器的手法,巧妙運用,他曾現場用五弦琵琶演奏模仿各國樂器,該視頻網絡上可查。現為廣東省藝術研究所錦龍音樂工作室、「芳華十八」時尚國樂團藝術總監,並擁有私人樂器收藏之最的「錦龍國樂館。
  • 【記憶】成都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西洋音樂的?
    在20世紀初,西洋音樂對於成都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字眼,因為那隻和西方的生活方式有關。成都華西壩上那些外籍教師住的小洋房裡,客廳地上鋪著地毯,牆的一面有壁爐,最顯眼的擺設,通常是鋼琴。小洋房裡常飛送出叮叮咚咚的鋼琴聲,如果有人路過房外花徑,悅耳的樂聲必定會將他的目光引向那藤蘿掩映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