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茶店門可羅雀,為何抖音賣茶卻如火如荼?

2020-12-10 界面新聞

文|松果財經 葉小安

茶店門可羅雀,倒閉潮卻並未襲來,茶店究竟賺不賺錢?

那為何市場又炒出「天價」普洱茶,茶葉又如何越賣越貴的呢?

當今抖音線上賣茶如火如荼,茶企們結合線上短視頻來賣茶是新出口嗎?賣茶這門生意究竟是好、還是壞?

短視頻賣茶「如火如荼」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線上賣茶似乎成為了茶企們的新風向。

近期以來,抖音上出現不少制茶、品茶與擺弄茶具等類的短視頻,每條視頻下面點讚量多則上萬、少則上百。其中,一位抖音用戶短視頻只是展示了下茶具及制茶手藝,該條視頻點讚量就高達39.7W,其粉絲數達1.5W。

而這隻算是茶企們借短視頻帶貨的「陰謀」,它們正以茶歷史文化、健康養生等屬性吸引抖音上年輕群體,藉此銷售自家產品。但也有茶企在「陽謀」,其短視頻直蹦主題賣茶和賣茶具。但不管哪種形式,茶企們目的只有一個:「在短視頻平臺上賣貨」。

另外,在百度搜尋引擎上輸入「抖音賣茶」關鍵詞,還能找到不少抖音賣茶的教程。似乎寓意著短視頻賣茶時代已經到來了。

 另一方面,茶企們也正紛紛轉戰線上電商銷售渠道,線上茶葉銷售額也迎來了增長期。據艾媒諮詢數據:2013年至2019年間,中國茶葉線上規模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2019年,中國茶葉線上市場規模達到235.0億元,相比於2018年,增長了14.6%。 

可見國內茶葉線上市場規模未來潛力巨大,這將不斷吸引茶企們加速入局。那麼,線下茶店生意又如何呢? 

茶店門可羅雀,線下賣茶不賺錢了? 

線上賣茶正如火如荼,線下茶店賣茶卻是另一番景象。

隨著網際網路崛起至影響大眾消費觀,茶店、茶城們從熙熙攘攘到門可羅雀,逐漸失去了大眾消費流量入口,消大眾正通過多種線上渠道進行買茶行為。

其實,未有線上購買渠道的出現,茶店客流量一直以來都不算大,但也並未見大批量茶店關門現象。這是為什麼呢?是茶店雖沒客流依舊賺錢 

不是,開茶店利潤並沒有那麼高,老闆能保證不賠錢就十分不易。因為常年客流量少茶葉又屬於低頻消費產品,再加上裝修、房租及高額進價等成本下,大多數茶店們銷售額與投入是不成正比的,利潤自然不高或是做著虧本買賣。

那為何大家還要開茶店?

一方面,開茶店的人看中的是茶葉升值空間與附加值。眾所周知,茶葉就像酒一樣,越久的茶口味越端正、醇香,其升值空間很大。而茶葉一般也有健康、送禮等附加屬性,而茶店裝修也較為考究,為的是給顧客提供一個以茶會友的高端場地,具備一定生意來往的社交屬性。

另一方面,茶店是茶企業的市面營銷手段,它們在線下開設茶店是想將茶葉打造成快消品、禮品等以更快地進入市場。

茶店難賺錢,為何茶葉還賣那麼貴? 

了解茶葉的朋友可能知道,茶葉品種繁多,但高端、品質好又年代久的茶葉售價每斤可達上千、萬元甚至更高。而決定茶葉賣的貴本質是它具備送禮、健康、社交、高端人群身份地位象徵等多重價值屬性導致的。

雖然目前很多茶店利潤或不高,但如果有穩定老客流,就屬於高利潤產業。圈內也有這句話,「三月不開張,開張吃一年。」可見茶葉利潤還是十分高的。

以市面上常見的龍井為例,茶農鮮葉約為90元/斤,加工為4.5斤鮮葉做一斤幹茶,幹茶大致400元/斤,批發價在500/斤左右;而批發商則會基於運營成本、利潤等多種考慮下,一斤龍井茶賣至千元也很正常,上萬也有可能。而批發商利潤拋開成本,達50%,可見賣茶葉還是一門高利潤的生意。

另一方面,茶葉賣的貴還因市場炒茶行為的影響。多方媒體就曾爆料過普洱茶行業的炒茶亂象:「一餅普洱茶從300多元炒至10多萬元,甚至更高。而芳村這個產普洱茶的村莊居然被喻為茶業界的「華爾街」,年交易額過億。」

但是,炒茶和炒房、炒鞋本質都是資本的一種金融炒貨手段,並不利於行業良性發展,國家也在打擊這類現象。所以炒茶並不是茶企做生意賺錢的明智手段。

綜上所述,當今茶店利潤雖不高但不影響茶葉賣的貴。那在未來,茶店該突破自身瓶頸?茶業又將往哪發展呢?線上短視頻賣茶可為茶店們提供新生意經嗎?

短視頻+茶文化=新致富經?

在近日福州舉辦的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上,有專家表示稱:「後疫情時代,中國茶產業將全面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另據艾媒諮詢數據:預計2021年中國茶葉線上市場規模將增至298.0億元。可見,未來中國茶葉線上市場規模潛力巨大,茶企們加速布局線上渠道已成大勢所趨。

對於茶店們而言,新增長點、新流量入口與品牌化等將成為它們生存與銷量增長的核心要素。

第一、由於線下茶店正逐漸大眾流量入口,大家為了尋找新客流及增長點已將目光轉向線上賽道;而恰好短視頻、直播帶貨風口正酣,由此茶企們紛紛轉戰短視頻平臺。 

第二、轉戰短視頻平臺也將為茶企們打通私域流量通道,拓展更多年輕用戶圈層,擺脫行業小眾化等痛點問題。 

第三、目前茶業也缺乏品牌,而結合線上通道有助於茶業們打響更多品牌、拓展了渠道及流量下促進銷量增長。

故而,線上短視頻賽道正成為茶企們必爭之地,但大家又該如何借短視頻來賣茶呢?

據了解,目前短視頻賣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茶葉知識、禮儀、歷史文化等結合到短視頻內容中,以吸引更多年輕流量導流賣茶。另一種是直播帶貨的形式,以產品展示、直播聊茶進行帶貨,但賣貨之前大家是通過以茶會友、交流茶文化、茶藝等方式進行新客源挖掘以轉化為顧客。

可見,兩種形式相通點是大家需要宣揚獨有的茶文化,再形成自己的品牌,憑藉品牌效應吸引年輕客流;或以不同產品差異化營銷手段對應不同圈層的客流,將茶葉、茶具們賣出去 

茶企們想要短視頻帶貨做的好,得從下述三方面著手。 

首先,得牢牢抓住茶文化這一關鍵要素,且還要靈活變通對茶文化創新,以贏得更多年輕消費者 

一般而言,茶文化是一種小眾、高雅文化,但在越來越多人願意品茶、習茶下,茶文化覆蓋面開始廣泛。其在社會中也具有多種功能,例如生活實用、養生保健以及陶冶情操等等。而在短視頻平臺下用戶大多是年輕者,大家也開始注重養生,他們也容易被特殊或小而美產品打動,再加上茶文化的創新就能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其次,玩家還需傳遞出不同的茶知識,購買欄目處及時配有相關產品進行宣傳以提高變現轉化率。

基於抖音用戶消費能力的不同,選品上得大眾化以提高產品覆蓋率。對於賣茶的而言,變現最主要的是產品對應準相同圈層受眾,其中可打造爆款茶、生活茶、養生茶以及禮品茶等不同品類產品,收割大眾化群體。

最後,玩家不能將渠道單定為抖音一個平臺,要進行多銷售渠道帶貨以促進銷量持續增長。

除了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流量大註冊門檻低的渠道,都是可進行短視頻賣茶。另外,最重要一點是,玩家將粉絲引流至私域進行多渠道轉化粉絲這步驟也不可或缺,因為在將用戶導入微信端或QQ端等自家場地時,再通過後續回訪、朋友圈、群內宣傳等可以起到更高的轉化效用。

相關焦點

  • 一禪小和尚傾力助陣,抖音大V輪番打call,往事若茶究竟什麼來頭?
    但在這炎熱的天氣之下,線下的安排紛紛被改成線上的外賣,相對於需要經歷一番與暑熱的「拼搏」,人們更喜歡坐在辦公室、家中,享受奶茶的絲滑醇香。其中不少網友紛紛在個人的社交平臺上,還曬出了與這一家店的合照,紛紛喊話一禪小和尚:「能不能開一家往事若茶店在他們的附近。」除了普通的消費者外,抖音大V也為往事若茶輪番打call,花式視頻頻出。這個往事若茶究竟什麼來頭?緣何獲得消費者如此青睞?CP是一禪小和尚?兩者有何關係?
  • 社區新茶店——線上線下一體化
    茶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智能化,不依靠線下門店進行銷售,減弱線下門店產品銷售功能,加強體驗與社交功能概念,打造成一個品牌社交場景與體驗品嘗產品功能門店,銷售則側重在智能化線上平臺進行。社區新茶店的本質上還是零售,但是其「新」在消費場景,平臺和大數據,直接把新茶店進入各社區,建立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商業模式。
  • 國產動漫「一禪小和尚」與「往事若茶」有關係?
    如今,3D動漫形象「一禪小和尚」已是爆紅抖音、微博等社交品牌的大IP,上線到至今,圈粉無數。但為了與粉絲零距離接觸,將這份「正能量、要懂得享受美好人生」,「一禪小和尚」選擇從線上走到線下,從屏幕走進現實生活日常,開啟一家以「一禪小和尚主題茶飲店」,取名為「往事若茶」。
  • 海口︰「老爸茶店」裡聽政策宣講解「渴」
    這是瓊山區「益•老爸茶」理論宣講的一幕。宣講的老人是區退休老幹部郭仁忠,73歲的他自從去年「益•老爸茶」宣講活動啟動,就自願加入其中,成為一名義務宣講員。在海南,年長者被稱為「老爸」。多為老人光顧的大眾茶店也被稱為「老爸茶店」。遍布在大街小巷的簡易茶館裡,一壺飄香的茶水,聚集起男女老少,話家常,彌漫著獨特的海南文化。
  • 2020年茶飲品牌前10排名新鮮出爐,喜茶意料之中,往事若茶沒想到
    這次上榜的品牌大多數是熟悉面孔,喜茶、蜜雪冰城、coco、茶顏悅色,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禪小和尚跨界做奶茶的往事若茶也上榜了。一直在關注整個茶飲行業動態的我,知道這個品牌火,可從來沒有想過,這一次茶飲品牌受歡迎排行榜,TA也能登上這個寶座。這幾年,新式茶飲很火爆,全國各地的美食街,大街小巷,均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
  • 海口吃老爸茶,哪些地方值得去?
    海口置業旅居,必須要吃下老爸茶。老爸茶是海南特色,像廣東的早茶。大眾都可以喝的茶店,經濟實惠,上年紀的人比較多,海南民間把上年紀的人稱作"老爸",故這種大眾茶就稱作老爸茶。海南老爸茶有在室內的,有在室外的,也有在路邊的,一般都座無虛席,生意紅火。海南民間常喝的茶種有海南綠茶、紅茶、苦丁茶、鷓鴣茶等。
  • 一芳水果茶店學府凱德店16元一杯鮮奶茶 少冰竟用水來湊
    視頻截圖生活報訊 (記者孫海穎) 近日,哈市市民丁女士向記者反映,在一芳水果茶店購買奶茶,說好的原料只有奶和茶,卻發現店員往裡面兌水。丁女士說,一杯奶茶16元,花錢買的是奶和茶,不是水,商家這種做法是在欺騙消費者。
  • 為什麼現在網上賣茶的美女這麼多?
    現在有不少茶行業從事者開始重視線上經驗茶葉,在網上或者說是社交軟體上賣茶,其中就有很多「茶葉西施」,而且這些在網上賣茶葉的女人往往顏值不低,有人還戲稱她們為賣茶小妹。可能是因為美女養眼,畢竟現在很多人都是顏值控,很多茶葉店老闆也喜歡找些美女員工賣茶。線上做茶葉其實很難,因為線上只能看圖片,不能品到茶湯,只能看個大概罷了,所以交易的金額不會很大,除非是老顧客,或本身就是出名的牌子,不愁沒人買。茶葉店生意是講究長期的,只靠質量的。
  • 「雲蹦迪」的逆襲 線下娛樂行業加速向線上轉型
    來源標題:「雲蹦迪」的逆襲 線下娛樂行業加速向線上轉型2月8日,上海TAXX酒吧在抖音直播了一場「雲蹦迪」,根據數據顯示,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7.1萬人,連續4個小時霸榜抖音直播小時榜榜首,打賞總收入超過了70萬元。這一成功引發了眾多夜店和廠牌的跟進。
  • 茶空間最近很火,現在有哪些很有名的的茶空間呢?
    「茶」空間可能在外行人眼中,還是個新鮮的名詞兒,但在圈子中,現在都很在意這個茶空間的打造。甭管是居家陳設喝一喝小茶,又或者是商務上請人喝茶,好的茶空間也不僅僅是能夠給人視覺上的享受,還能夠讓人在這空間裡能夠找得到「心曠神怡」的感受。
  • 丈夫一夕破產,入信用黑名單,她靠一個茶店撐起全家
    丈夫做的是廣告牌生意,賣一個就是幾十萬,一年可以賺幾百萬。錢賺得容易,花得也容易。等閒買一個茶則,都是上萬元。鑑賞得來的古董寶貝,屋裡隨意擺設著,彰顯著主人的輝煌。平日的花銷,那可真是如行雲流水,一點不著痕跡,就已消失不見。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生意有起就有落。
  • 抖音段子上賣茶葉是什麼梗 女人賣茶葉意思微信段子騙局介紹
    網上說賣茶葉什麼梗?最近抖音很多人在評論裡說美女賣茶葉,還問茶葉一斤多少錢?原來是微信裡假扮美女賣茶葉騙錢的套路,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段子上賣茶葉什麼梗  賣茶葉這個梗是說一個騙局,就是個美女加微信然後賣茶,還編各種謊話。
  • 在蘇州火爆的「誠品書店」 為何今日門可羅雀
    只是當初這家以文創商品、購物、餐飲、禮品、圖書於一身的綜合體書店似乎現在也是門可羅雀,為何當初廣受好評的書店在國內近些年反而迅速降溫呢?
  • 茶葉圈的「亂象」,賣茶的不懂茶,懂茶的賣不出去茶
    如果你認為賣你茶葉的人都是懂茶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當今的茶行業,有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茶葉賣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懂茶的人,而十分懂茶的人,很有可能根本賣不出去茶葉,即便懂茶的人所賣的茶葉比所謂的商家低了幾倍,人們仍然不買他的茶葉,可以說是十分奇怪了。
  • 鐘敲四下,一切為下午茶停下
    「鐘敲四下,一切為下午茶停下。」 下午茶從維多利亞時代開始就在飽腹之外,被賦予了更多社交功能。不過即使下午茶在現今已十分普遍,仍有不少人對正統的下午茶歷史及禮儀一知半解。就連《三十而已》中被稱為「new money」的暴發戶王太太也因為弄錯了「High Tea」和「Low Tea」的差別反遭取笑。到底最正統的英式下午茶是什麼樣呢?先加茶 or 先加奶?
  • 抖音藍V代運營,線下企業遇到問題了嗎?來線上看看
    作為抖音短視頻代運營行業從業人員,平時就一直特別關注字節跳動的各種信息。近期,巨量引擎舉辦了一個關於企業號的直播,從直播中傳遞出來的消息結合小編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況,給所有希望通過抖音賣貨的 作為抖音短視頻代運營行業從業人員,平時就一直特別關注字節跳動的各種信息。
  • 從「吃茶店」開始的日本咖啡,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
    櫻花、富士山、奈良的小鹿、札幌的雪……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最不能錯過的應該是到東京街頭琳琅滿目的「吃茶店」裡點一杯咖啡,感受日本咖啡獨特風味的同時,也體驗一把日本極致的「匠心」文化。01· 由「吃茶店」開始的咖啡館 ·在日本,「吃茶店」是咖啡館的意思,但與偏美式或歐式的連鎖咖啡店不同的是,它更多是指保留了昭和時期傳統的日式裝修風格的老咖啡館。「吃茶(きっさ)」這個詞來源於鎌倉時代從中國傳入的飲茶文化,但現在已經擴展到咖啡、紅茶、果汁等等。
  • 特別香的茶是添加的香精嗎?
    丨本文由清格茶寮原創 丨作者:茶小賴 有人說在茶葉中添加香精是比較常見的作假手段。香精茶一般價格都較低,普遍是一些陳茶或殘茶,加入香精和色素進行翻新,或品質較差的茶用香精提香產生的。
  • 原來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賣茶的那幫人去哪裡了
    2019年短視頻帶貨就經常會刷到「養肝茶、養腎茶」。尤其是在半夜的時候。這類都是短視頻平臺禁止商家出售的,但是屢禁不止,因為其中的利益太大。一個號被封就有另外一個號出來,號的成本太低,而一個短視頻爆了往往帶來的收入都很可觀,少的幾千,多則幾萬。一個號的成本大概在150不到,有一批專門養號賣給這些做短視頻帶貨的。在這個行業內有個名詞叫擼茶!
  • 從線上「種草」到線下深耕,便利蜂為何成網紅產品聚集地?
    從天貓旗艦店到便利蜂,絕不僅僅是多了一個賣貨平臺而已,這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為何線上網紅品牌開始鍾愛便利蜂? 1、貼近年輕消費群體打造網紅產品聚集地 最近,一大批新品牌迅速在年輕群體中竄紅,進而引發全網「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