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曲 新模式,呂劇新劇《鐵門關》引進西洋管弦樂隊

2021-01-11 齊魯網


齊魯網濟南11月3日訊 近日,呂劇新作《鐵門關》在山東省呂劇院緊鑼密鼓的排練起來,這部劇也是近些年為數不多的呂劇新作,有著一些新的創新,新的亮點,舞美、燈光、音樂、作詞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我們跟隨記者去看一看。

新劇《鐵門關》,講述了清代翰林院檢討王會英因黃河泛濫,臨危受命三省監察御史,親臨黃河渡口鐵門關視察,為民做主的故事。呂劇已有上百年歷史,是中國八大地方劇種之一,但近幾十年趨於式微。
據《鐵門關》編劇許好成介紹,這些年呂劇故步自封,沒有新東西加入,還有就是音樂節奏太慢。
新時代振興推廣呂劇是一代代呂劇傳承人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新呂劇既要繼承原有的衣缽,又要推陳出新,所以《鐵門關》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唱腔下,在音樂上進行了大膽創新。
據記者了解,新劇《鐵門關》大膽的吸收了兄弟劇種的特色,比如梆子,京劇等,另外將西洋管弦樂隊引了進來。
說到這很多人會擔心起呂劇的純正性,這還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呂劇嗎,會不會變了味?編劇許好成的一番話讓人感觸頗深,「傳統是一條河,這河裡邊包容著我們的風土人情,包容著我們呂劇的精神,包容著幾代呂劇人的付出。不僅僅指的是唱腔這一點 。你像樣板戲,打虎上山那一段,世界名曲。如果簡單的使用二胡樂器,沒有西洋樂器去烘託氣氛,那他也成不了世界名曲,所以任何一個藝術都是在創新」。
同時,新劇《鐵門關》也更加注重商業運作和宣傳。據記者了解《鐵門關》製作人在東營創立了全國第一個混合所有制劇院團。採用老戲曲新模式,把《鐵門關》打造成爆款產品,進行推廣傳播,尋找合適的流量明星,去做戲曲文化傳播大使,並且將在11月25日在東營演出該劇目、然後在北京演出,打造十裡東營、黃河入海的品牌,讓鐵門關成為東營的文化名片。

閃電新聞記者 孫家棟 濟南報導

[責任編輯:楊凡、梁延菊、孫家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曾組建中國第一個西洋管弦樂隊
    清朝這幾位皇帝都與西洋音樂有著不解之緣,從欣賞推廣到改編,為西洋音樂進入中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清朝康熙年間,有兩位耶穌傳教士,一位叫費迪南德·維比斯特,另一位叫託馬斯·佩雷拉,他們不遠萬裡來到當時的紫禁城,除帶來一些書籍之外,還帶來了許多西洋樂器。
  • 巫山農民組建管弦樂隊 玩轉西洋樂器
    長號、短號、嗩吶、薩克斯……這些原本只能在城市舞臺上才能見到的「西洋樂器」,如今,拿在巫山縣首支「農民管弦樂隊」——一群從黃土地裡走出來的莊稼漢手裡,用他們布滿老繭的雙手演繹「高雅殿堂」的藝術,用心奏響「幸福生活的色彩」,令人欽佩。
  • 濟南市呂劇院/濟南市劇院與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學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近年來,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積極推進戲曲傳承與發展工作,不斷強化和擴大與各級學校的合作。此次濟南市兩大戲曲院團與山東省內最高藝術院校達成戰略合作,本著深度融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緊緊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濟南地域文化挖掘整理、藝術人才培養扶持等重點工作,開展交流合作,將有效促進高校資源要素充分釋放,有力助推戲曲藝術的繁榮和高質量發展。
  • 東營區2020年新創呂劇精品小戲展演啟動
    「演得真好,故事就是咱身邊事」「新創呂劇小戲接地氣,好!」……東營區牛莊鎮西範社區的村民們正津津有味地觀看呂劇節目《回訪》,臺上主演精湛的演技和幽默的表演風格,逗得觀眾們開懷大笑。由省級著名導演、作曲和東營區專業演員聯袂打造,區呂劇保護傳承發展中心原創的精品小戲《回訪》也登上舞臺進行匯報演出。它緊扣時代主題,蘊含著東營區小戲創作的創作導向,展示了近年來東營區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代表著小戲創作的最高水平。
  • 新疆唯一以中國古代著名關隘命名的城市——兵團第二師鐵門關
    鐵門關市,以新疆古代關隘「鐵門關」的名字而命名。作為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的鐵門關,自西漢張騫鑿空西域以來,漢政府在該地西部的烏壘設置西域都護府,第一任都護鄭吉、東漢班超父子、唐代將領及玄奘西去取經等歷代仁人志士都在西域這片土地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他們沿著孔雀河一直向西,鐵門關是必經的關隘,因為這裡是扼守在北疆到南疆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隘。
  • 西洋樂器——木管樂器!
    西洋樂器——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西洋音樂裡面的木管樂器!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樂曲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雙簧管音色明晰、清新、響亮木管類樂器。雙簧管最初形成於17世紀中葉,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雙簧管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 是出色的獨奏樂器,此外它還是交響樂隊裡的調音基準樂器。
  • 新劇汪東城新劇來襲將與《終極一班》好兄弟一起表演神話劇
    雖然汪東城不再受歡迎,但他的演技仍然很難,例如,他的新劇《幹將莫邪》已經完成,粉絲們非常期待,如果汪東城扮演這麼多年的主角,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這位官員還公布了他的精彩劇照,照片中的汪東城依然那麼帥氣氣派,真不愧為偶像神!除了汪東城,其他的星星也讓我們非常驚訝米露你熟悉嗎?
  • ...引進西洋兵器軍制的尊皇派與代表守舊武士傳統的江戶幕府劍拔弩...
    在關原之戰兩百年後,19世紀的日本再次陷入動亂,引進西洋兵器軍制的尊皇派與代表守舊武士傳統的江戶幕府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西洋列強三國英法美將在遊戲中出場,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激起了一場改變日本國運的血腥內戰。玩家將從6個重要強藩中選擇一家,為幕府或天皇而戰。
  • 西洋音樂及樂器的傳入,西樂在中國最初的傳播
    往事如煙:天主教會與西洋音樂及樂器的傳入,西樂在中國最初的傳播。一,利瑪竇在中國時撰著《西琴曲意》,是介紹西洋音樂最早的著述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曾來華進獻西洋樂器。1699年康熙皇帝讀書像(45歲)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成書的《律呂正義》續編中,即載有西洋傳教所傳的五線譜和音階、唱名等,然而,上述這些西洋音樂的傳人信息,均未產生實際的社會應用效果。
  • 2020年本科音樂表演西洋打擊樂初試難不難?
    西洋管弦樂隊由鍵盤樂器、木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銅管樂器以及其他一些特性樂器組成,在人聲上可大體分為女低音、男低音、女高音、男高音等,四個基本的聲部。以下,是天津音樂學院2020年本科音樂表演西洋打擊樂初試信息,可參考。
  • 蘇州北橋:"戲曲之鄉"打造詩意江南
    寶麗迪的上市,是蘇州"老工業重鎮"北橋直面發展痛點,回歸"綠水青山",走高質量發展康莊大道的一個標本。全年共引進創新供地項目7個,總佔地面積約320畝,引進創新租賃項目51個,解決閒置廠房近10萬平方米,預計年稅收達1.1億元。
  • 呂劇《畫龍點晴》:一部給予演員巨大表演空間的經典劇作
    12月12日、13日晚,由山東省呂劇院復排的「青年版『大型古裝呂劇《畫龍點晴》在濟南百花劇院成功首演,這部首演於1986年並獲得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的經典劇目,再次展示了一部劇的劇情和人物設置對演員獲取表演空間是多麼重要。
  • 試論中國戲曲的美學特點(作者:張少卿)
    中國的戲曲,是以演員表演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為基礎,融文學、音樂、美術、舞蹈、武術、雜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藝術。它體現了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和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傳承。中國的戲曲,古代和現代有很大不同。古代的戲曲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稱為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傳奇以及地方戲。
  • 西洋樂器,同樣擁有獨特的魅力,同樣富含了人類豐富的情感
    經過對中國傳統樂器的了解,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西洋樂器。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和打擊樂器、鍵盤樂器。常用的西洋樂器有: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弦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等。鋼琴,西洋古典音樂中鍵盤樂的一種,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於1709年被義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裡斯多佛利發明,是除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撥弦類樂器:吉他撥弦類樂器是弦鳴樂器的一種,主要通過撥弦來完成演奏。中國的撥弦樂器主要是古箏,柳琴、阮和琵琶等等。
  • 當傳統戲曲搭配時尚抖音
    當傳統戲曲搭配時尚抖音,反響咋樣?「你沒聽剛才主持人說嘛,觀看直播的網友已經超過1000人了,這可比平時劇場裡的觀眾多得多。」25日,吉林省曲藝團、吉林省戲曲劇院京劇團分別在抖音帳號「悠遊吉林」首開直播,直播間裡不時有網友「點讚點到手抽筋」。
  • 《西洋古董洋果子店》翻拍泰劇!甜點師勾老闆:想吃奶油還是我
    日本人氣BL漫畫《西洋古董洋果子店》要翻拍泰劇了!該作品於2001年被翻拍日版,2008年被翻拍南韓電影,在影視化19年,即將屆滿20周年之際,泰國GMM TV宣布翻拍電視劇,主要選角於3日公開,同時也受到日網高度關注。
  • 以創新碰撞經典,上影新戰略與戲曲電影的相遇
    尤其,《貞觀盛事》大膽採用3D現場全程實拍和全景聲技術結合製作,對戲曲和電影的結合做了獨創性探索,賦予了經典劇目一次別樣重生。具體來說,採用3D拍攝,就是用360度的電影鏡頭補充舞臺觀賞的盲點,讓觀眾看到了更多的表演細節;引進全套的聲音製作系統,又讓《貞觀盛事》的聲音效果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
  • 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淺談小劇場戲曲
    本科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研究生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2011年進入北京京劇院工作。為中國首位跨戲曲文學、戲曲導演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執導和編劇的作品有引發近年小劇場戲曲熱潮的小劇場京劇《惜·姣》《碾玉觀音》《春日宴》《好漢武松》《人面桃花》等;中日韓合演舞臺劇《麥克白》;京劇《大宅門》《菊苑擷芳》《光緒之死》,大型桂劇《破陣曲》,大型越劇《雲水渡》等。
  • 山西「一事一議」引進白燕升團隊
    團隊全體成員入編、50萬元科研經費、享受人才獎勵政策……近日,山西省「一事一議」支持人才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採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辦法,支持山西傳媒學院成功引進「中國戲曲主持第一人」白燕升及其創新創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