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書房大臣的權力非常大,為何能輔助康熙皇帝的工作?

2021-01-19 萬裡繁華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反覆出現了一個職位,那就是上書房大臣。在電視劇中,佟國維、馬齊和張廷玉都是上書房大臣,平時幫助康熙皇帝處理一些日常的事務。一個問題出現了,上書房大臣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其實,在清朝康熙時期,根本沒有什麼上書房大臣,而是南書房大臣。不得不說,南書房大臣有點類似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權力確實很大。


在中國曆朝歷代的歷史中,宰相制度一直存在。不過各個時期的稱呼不一樣,在秦漢時期被稱為丞相,到了唐宋時期,平章政事其實就是宰相。到了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度。但是那麼多的工作,自己又根本無法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建立了內閣大學士制度。起初,內閣大學士僅僅是文書的工作,但是久而久之成了朝中的中樞,其實基本上相當於宰相。清朝入關之後,內閣大學士還沿用了一段時間,但基本上是空架子。


當時,清朝還在使用議政王制度,這對皇帝的權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康熙皇帝除掉了鰲拜之後,也感覺到了議政王制度的壓力。但是又不能直接廢除這個制度,康熙皇帝另闢蹊徑,設計了南書房行走大臣。南書房本來是皇帝的書房,康熙皇帝平時也就是讀書、練字而已。但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力,康熙皇帝提拔自己的親信擔任南書房行走大臣。這個職位看上去沒有什麼,但其實進入了皇帝的核心班底,開始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政務。


其實南書房大臣有點類似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出現了宰相的一些職能。當然,明清時期的內閣大學士或者南書房大臣,相比秦漢時期的丞相差距很大。與其他官員相比,南書房大臣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因為自己就在皇帝的身邊,屬於決策層。我們順便說一下電視劇中出現的上書房大臣,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歷史錯誤。上書房是清朝皇子們讀書的地方,怎麼可能出現上書房大臣呢?上書房只有教書的先生。


雍正皇帝上臺之後,感覺南書房大臣有點不倫不類。同時又必須制約那群議政王,雍正皇帝建立了軍機處,就這樣,議政王制度名存實亡。眾所周知,在清朝的中後期,軍機大臣堪稱威名赫赫。雍正皇帝建立的軍機大臣,其實和康熙皇帝時期的南書房大臣差不多,都是為皇帝本人服務的。比如乾隆後期的權臣和珅,身兼多個職位,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等。言而總之,軍機大臣、南書房大臣都有宰相的影子,但沒有宰相那麼大的權力。


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隨著總理衙門的建立,軍機大臣的地位開始降低。面對一系列的危機,清朝高層也開始了改革,仿照西方君主立憲制國家,建立了內閣制度。但是13個內閣成員中,有7個都是皇族的成員,當時被稱為皇族內閣。其實從這一系列的情況來看,宰相制度不可能完全被廢除,最多就是換一個形式繼續存在。比如日本的內閣首相,雖然二戰期間的天皇高高在上,但首相負責國家的實際政務。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導讀:歷史上的張廷玉和《雍正王朝》中的演繹稍有不同,康熙年間僅官至「吏部左侍郎」,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組織部副部長,而並非劇中相當於宰相的「上書房大臣」。行至雍正朝,張廷玉才逐漸走向仕途的巔峰,成為雍正朝時期乃至整個清朝時期的漢臣巔峰代表。
  • 康熙晚年感嘆:皇帝不好當 很羨慕手下大臣有此福利
    當皇帝,理論上而言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富有四海的財產,是人人欽羨的事情。除了前面提到了群雄逐鹿之外,即便在大一統王朝的皇室內部,為了儲位弒君殺父,手足相殘的事例,也不在少數。很多人都說當皇帝好,當上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但是真正當上皇帝之後,很多人發現其實當皇帝並沒有那麼快樂,反而覺得很痛苦。
  • 鰲拜和索額圖都是被辦的大臣,為何在康熙眼中,索額圖是頭號罪人
    康熙在位時期拿掉了兩位位高權重的大臣,那就是鰲拜和索額圖,讓他們都死在牢獄之中。然而不同之處就在於,康熙好歹晚年還為鰲拜平反,並善待鰲拜的後人。而康熙卻說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甚至還殺了他的兒子,為何會有這種反差?其實仔細分析很簡單,因為這倆人所做之事不相同,康熙拿掉他們的原因也不相同。
  • 康熙為何放任一個小文員,纏鬥大清二大權臣?
    詹事府是給太子管理家務的,但高士奇跟的不是太子胤礽,而是一直給康熙打理南書房,負責皇帝辦公室的文案。 他在康熙十六年十月進入南書房時,開儒臣入直內廷之始,但級別很低。當時,康熙帝給武英殿大學士勒德洪、明珠下指示,說自己愛讀書寫字,而身邊的近侍都不讀書,以致他講論沒人答得上話。他要在翰林院選擇兩名博學善書的人,常伴左右,交流學問。
  • 胤禛真的是通過篡位當上的皇帝嗎?如果不是,康熙為何要讓他繼位
    因此康熙覺得他禽獸不如,就也把他圈進了起來。而八阿哥胤禩在朝中非常有威望,因此很多皇親國戚都支持他,希望他能成為太子,並成為日後的皇帝。而康熙覺得胤禩黨羽過多,如果讓他繼位,估計別的兒子日後無法活下去,於是也沒有讓他繼位。
  • 十三爺胤祥的真實一生:經過康熙的磨練後,成了「常務副皇帝」
    康熙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父親,共育有55個子女。同時,他也是一位非常糾結的父親,兩廢太子,臨終前都沒有公開繼承人是誰。後來,四皇子胤禛成了雍正皇帝,其餘皇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善終外,當年參與奪位的均無好下場。之所以如此,難道僅僅是因為胤祥和胤禛親密的緣故嗎?
  • 能讓康熙讓步,佟國維太牛
    康熙皇帝,大清江山的統治者,《雍正王朝》諸多「人精」中的智慧擔當。  佟國維,上書房首輔大臣,擁有「佟半朝」稱呼之佟氏家族的家主。清朝雖然不設宰相,但康熙皇帝在劇中曾經明確過上書房大臣的「宰相」角色;而且,其「輔佐皇上、統領百官」的職責,也足以證明佟國維就是名副其實的「朝廷一把手」。
  • 歷史上關於康熙要殺大臣,大臣卻讓妻子舉報自己謀反的是誰?
    關於康熙要殺大臣,大臣卻要妻子舉報自己謀反的這位大臣就是納蘭明珠。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一共經歷276年。在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共出現過12位皇帝。在這十二位皇帝當中,康熙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熟悉的帝王。
  • 胤祥同和珅比,誰的權力更大?「常務副皇帝」和「二皇帝」的區別
    雍正皇帝在位期間,有著諸多被其信任、倚重的寵臣,但真正能讓其「絕對信任」、「絕對依仗」、「給予無限權力」的人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怡親王胤祥。「常務副皇帝」,就是後世對胤祥權勢之盛最為形象的稱呼。有人認為,和珅再牛,再囂張,也只是清朝統治階層的奴才;而怡親王胤祥作為統治階層的一分子,權力自然要高於和珅。但是,根據當時派駐大清朝的朝鮮使臣記載,巔峰時期的和珅相當囂張,「上自王公,下至輿珅,莫不納賄諂附,爭相結交」。巔峰時期的和珅連嘉慶皇帝都不放在眼裡,自然更瞧不上那些王公貴胄。
  • 巔峰時期的怡親王胤祥,權力有多大?「常務副皇帝」,當之無愧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駕崩的第二天,雍正皇帝加封皇十三子胤祥為「和碩怡親王」,命其為「總理事務王大臣」並總管戶部。此時的胤祥掌握著雍正皇帝最關心、最重視也急需整頓、改革的財政大權。從此以後,雍正皇帝開始對胤祥屢屢委以重任,康熙皇帝和孝恭仁皇后的大喪事宜、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之「銀庫、緞匹庫、顏料庫」三庫甚至外國傳教士事務、西北軍事的全盤運籌都交諸於胤祥之手。
  • 為什麼康熙能關門扳倒鰲拜,而漢獻帝卻無法關門殺掉曹操?
    何況鰲拜世代深受皇恩,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謀反,只不過他做出的事情讓康熙皇帝非常不悅,有些僭越皇權的地方,這才想方設法的扳倒鰲拜。曹操在迎接漢獻帝入青州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方諸侯了。加上當時漢獻帝無家可歸,跟隨漢獻帝的臣子都是一群徒有虛名的老夫子,獻帝要真能靠這些人扳倒曹操話,那估計他也就不是曹孟德了。
  •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額圖,佟國維,為何只有佟國維得以善終?
    老規矩,先上答案:明珠、索額圖、佟國維三人都是康熙王朝超級倚重的大臣,三人在朝中地位和根基都非常深厚,但是前兩人卻晚節不保,佟國維也是身陷險境,但是最後化險為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局主要是前兩人威脅皇權和不知進退。
  • 《清平樂》中宋朝的言官權力為何那麼大?皇帝為何不敢殺言官?
    《清平樂》中宋朝的言官權力為何那麼大?皇帝為何不敢殺言官? 文/無計讀史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播出十多集了,劇中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皇帝宋仁宗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有一堆大臣在抒發自己的意見,甚至很多意見是與宋仁宗相左的。
  • 康熙朝堂上發問天下什麼最肥、什麼最瘦?百官中只他一人能作答
    康熙作為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在他的統治時期曾經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大臣,而其中有一個人可能並不如李光地、周培公、姚啟盛這些人有名,但卻可以說是一生仕途順遂,生前死後都得到康熙看重關照的一位大臣。他就是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
  • 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
    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拿漢文帝與漢獻帝比較,問: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這個問題很複雜,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從自身條件講,兩者相差很大。
  •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康熙很忙,治理諾大的國家,每天有那麼多的內政外交事物需要他去處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天下至大,政務至繁,非朕躬所能獨理... ...務各耽忠盡職,潔己愛民,任勞任怨,不得辭避」(《聖祖仁皇帝聖訓》),他囑託大臣們都要忠於職守,他自己更是殫精竭慮,日理萬機。
  • 清朝皇帝賞賜黃馬褂是什麼意思?為何侍衛和大臣都可以穿黃馬褂?
    在看古裝劇時,我們常常能聽到「黃馬褂」這三個字,其實,黃馬褂一共有兩個類別,分別是職任黃馬褂和行賞黃馬褂,前者是給皇帝的御前侍衛穿,因為皇帝常常穿明黃色的衣服,因此,身邊的侍衛所穿的褂子顏色也要與皇帝一致,只是褂子上不能有其他圖案。
  • 康熙問眾臣天下什麼東西最肥、最廋?滿朝文武中只有此人能答出
    或許是康熙一朝漢人名臣太多,如陳廷敬、李光地、高士奇、張英等。張玉書這個名字似乎顯得不夠響亮。儘管在名氣上較為遜色,但張玉書可以說是康熙朝仕途最為順利,生前死後最受康熙器重的股肱大臣之一。張玉書,江蘇丹徒人,順治十四年進士,後官至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
  • 身為萬人之上的康熙,為何在周培公去世後要為他守夜?
    周培公在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之後,受到了滿族大臣的彈劾,康熙也多疑,害怕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終勝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給了副將圖海。然後調周培公為盛京將軍,把周培公放到了滿人的老家,以監視住周培公。
  • 雍正封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撫遠大將軍是什麼級別,權力大嗎?
    撫遠大將軍是無品無級,但權力之大,一呼百應,是一個特殊職務,專斷之權,先斬後奏,清朝赫赫有名的年大將軍就享有這職權,對於皇權威脅極大。  「撫遠大將軍」一般是親信大臣為之,是皇帝臨時設定的職務,並不常設,在西北只有大規模作戰,突發情況,戰事頻繁時才設的官職,才會臨時任命撫遠大將軍,是一個臨時派遣職務,撫遠大將軍地位特殊、權力巨大。所以只有滿洲勳貴和皇帝近臣才能擔任這一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