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臺無人駕駛單軌吊機車在山能翟鎮煤礦試驗成功

2020-12-15 大眾日報

隨著地面集控員輕點滑鼠,山能新礦翟鎮煤礦井下的單軌吊機車緩緩啟動,成功將物料送達指定地點。這意味著該礦縱貫千米巷道的13部傳統單軌吊機車將陸續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更安全、更先進的智能無人駕駛鋰電池單軌吊。

單軌吊機車作為礦井生產服務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擔負著採掘生產物料的運輸任務,可謂井下運輸的「高速公路」,然而,由於受巷道寬度、高度、坡度等影響,其特殊的設計構造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翟鎮煤礦攜手新沙單軌裝備公司自主編制完成一套完整的PLC控制程序,具備精準定位、道岔聯鎖、風門聯鎖、移動視頻監測、安全探測、數據監測、智能調度等功能,破解了實時定位、信息實時傳輸、控制實時響應等難題,實現機車精準定位自動運行。

翟鎮煤礦機電礦長薛德強介紹,無人駕駛單軌吊機車應用防爆鋰電池做為動力電源,續航能力達到19千米,具用壽命長、容量大、無汙染等傳統的鉛酸蓄電池無可比擬的優勢。相比傳統有人駕駛車,可節省崗位工18人,減少風險點與隱患30個,徹底消除了觸電等風險,增強了安全係數,提高運輸效率30%以上。

「全國首臺無人駕駛單軌吊在翟鎮煤礦成功應用,標誌著我們由『機械化換人』向『智能化無人』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智能工作面、遙控掘進頭、無人運輸線、集控操作臺等重點,全力推動智慧生產減人提效、減人保安,確保實現礦井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翟鎮煤礦礦長魏文表示。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陳偉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能源: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成功帶負荷試運行
    年終歲尾又有好消息傳來關鍵詞一:世界首臺近日,兗州煤業榆林能化有限公司F#氣化爐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標誌著5月31日,氣化爐主體一次性吊裝成功;6月16日,吊裝作業全部完成;11月10日,管道試壓完成;11月28日,系統吹掃、清洗完成,進入調試;12月10日,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的成功應用,為該型氣化爐的後續商業化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體現了能源集團在煤氣化核心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為全國煤氣化核心技術的發展貢獻出山能力量!
  • 國內首條無人駕駛空軌在武漢試驗成功
    「空軌」試驗線路實現了無人駕駛。中鐵科工集團介紹,這條「空軌」試驗線路全長800多米,是湖北省首條」空軌「試驗線,在國內率先完成無人駕駛試驗,無人駕駛系統具有全部商用功能。 懸掛式單軌列車簡稱「空軌」,列車懸掛在軌道在下方,軌道由鋼鐵或水泥立柱支撐在空中,佔地少、建設周期短,具有獨特優勢。
  • 湖北首條「空軌」試驗線實現無人駕駛
    湖北日報訊(記者陳勇、通訊員楊磊)2020年11月9日,武漢市江夏區試驗基地,中鐵科工集團自主研發的懸掛式單軌列車在「空軌」試驗線路成功完成無人駕駛試驗。中鐵科工集團介紹,這條「空軌」試驗線路全長800多米,是我省首條「空軌」試驗線,無人駕駛系統具有全部商用功能。
  • 湖北省首條「空軌」試驗線實現無人駕駛
    原標題:我省首條「空軌」試驗線實現無人駕駛  11月9日,武漢市江夏區試驗基地,中鐵科工集團自主研發的懸掛式單軌列車在「空軌」試驗線路成功完成無人駕駛試驗。據悉,這條「空軌」試驗線路全長800多米,是湖北省首條」空軌「試驗線,無人駕駛系統具有全部商用功能。
  • 全國媒體爭相報導!蕪湖軌道交通全國首個跨座式單軌墩頂...
    10月28日上午10點06分 中鐵蕪湖軌道交通控制中心綜合體大樓 成功封頂 10月29日凌晨 中鐵蕪湖軌道交通轉體梁順時針轉動83度
  • 無人駕駛的「賽博朋克」應用:零下五十度礦區如何自動化運輸?
    「未來,只需要一個安全員坐在調度室就可以管理這些無人駕駛礦卡。」12月10日,慧拓產品經理席海濤在神寶露天煤礦現場設立的調度室裡告訴記者。他的身後,調試負責人楊明成正在全程關注著無人駕駛作業管理平臺屏幕中的5臺無人駕駛礦卡運行情況。「在礦區地圖中快速移動的這5個黃色點就是無人駕駛礦卡。」
  • 【學員風採】盟識科技礦卡無人駕駛系統啟動批量投放
    大型砂石骨料礦、煤礦、鐵礦等各類露天礦山,工作條件普遍惡劣,以礦山的開採、建設等工程物料運輸環節來看,面臨安全事故頻發、勞動力短缺、礦山環境保護和人力成本高企、生產效率提升困難等問題,此類場景特別適合無人駕駛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機器替人」的應用,實現綠色智慧無人運輸,同時實現露天礦業採、挖、運生產環節的降本增效,提升礦山企業經濟效益。
  • 蕪湖軌道交通先導段試滑成功
    舉報   12月14日,蕪湖軌道交通又傳來好消息,蕪湖軌道交通先導段順利完成限界檢查和低速冷滑試驗
  • 百度獲得北京無人駕駛牌照對中國無人駕駛汽車格局的影響
    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發展進程一帆風順,要想勝過外國人簡直易如反掌一、展望中國的無人駕駛的現狀,外國人如夢方醒近年來,中國的無人駕駛創造了多項「第一」,在世界都名列前茅。中國第一座允許進行無人駕駛試驗的城市是上海,第一家被允許在北京試驗無人駕駛的企業是百度。試問美國:兄弟,你累了嗎?
  • 北京開發區無人駕駛測試_百度無人駕駛 北京 - CSDN
    而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表示,「除去本次新規具體條款而言,北京在全國率先允許無人駕駛車輛上路測試,本身就具有較大的示範作用」。新規發布第二日,北京還在順義規劃了首個無人駕駛試運營基地,並正式啟動。
  • 全球首次無人駕駛電動集卡整船作業在天津港獲成功
    當全球無人駕駛技術還在苦苦探索的時候,天津港集團、主線科技、中國重汽攜手打造的無人駕駛電動集卡,已經在規模化應用上率先實現重大突破。1月17日,正值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港一周年之際,25臺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達到全球自動化碼頭領先水平的無人駕駛電動集卡在天津港進行全球首次整船作業,為世界港口智慧化升級樹立了「中國樣板」。
  • 文遠知行WeRide獲全國首個遠程測試許可,開始全無人駕駛路測
    文遠知行是最早探索5G遠程控制的自動駕駛企業之一,曾在2018年9月實現國內首個基於5G的無人駕駛遠程操控。而該公司路測範圍之一的廣州國際生物島是全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範島,已實現5G網絡的全島覆蓋。
  • 「無人安全駕駛」島城圓夢,山東首個園區內載人無人駕駛項目在海洋...
    無人駕駛車輛在園區內行駛。無人駕駛車輛的指揮室。韓星攝日前,在國內頂尖技術的「加持」下,青島的「無人安全駕駛」夢想變成了現實——全省首個園區內載人無人駕駛項目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園區內試運營。可以實現最高時速60公裡 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園區內,6輛無人駕駛小巴正在平穩運行;目前,園區共設置了7個站點,每個站點前都會有車輛自動停站。
  • 國內首個極寒無人駕駛卡車項目在神寶能源啟動
    近日,極寒複雜型氣候環境露天礦5G+無人駕駛卡車編組安全示範工程項目在神寶能源正式啟動,項目建成後的成果可複製可推廣。項目先期對5臺220噸礦用自卸卡車進行無人駕駛改造,實現與配套的電鏟、遙控推土機、灑水車、平路機等輔助作業車輛協同作業,形成一套完整的露天礦無人運輸作業系統,逐步實現「少人、無人、以機械換人」的智慧安全高效開採方式,並實現能源與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控制技術的融合,在世界一流露天礦山智能化建設上打造擁有自主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示範項目。
  • 我省首個「5G+無人駕駛」項目在呀諾達景區落地
    我省首個「5G+無人駕駛」項目在呀諾達景區落地無人駕駛觀光車帶你看風景本報記者 梁君窮 攝本報保城5月8日電 (記者梁君窮通訊員戴瑞)5月8日下午,「5G+無人駕駛」體驗項目在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正式投入運營。遊客乘坐無人駕駛車,可按固定線路往返於多個站點之間。該項目由海南聯通、海南呀諾達圓融旅業股份有限公司、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海南首個、國內首批實現商業化運營的無人駕駛項目。
  • 徐工單軌吊研發「男團」來了_工程機械企業動態_工程...
    徐工單軌吊研發「男團」來了2021-01-08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目前國內井工煤礦輔助運輸設備不僅效率低,而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單軌吊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運輸設備,開始逐漸被煤礦企業所接受。
  • 牽手電信搞無人駕駛體驗,自動駕駛不遠了
    從能回答問題的對話式人工智慧助手,到《機器人總動員》場景中的智能家居,再到經過不斷研發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汽車,國內的智能科技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近日,新寶駿就與中國電信合作,於南寧舉辦了廣西電信5G+新寶駿無人智能駕駛啟動儀式,來共同推進國內汽車行業與智能科技的進一步融合。
  • 無人巴士早已來到我們身邊,盤點世界上開始商用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2016年,IBM公司推出了他們研發的無人駕駛公交車,並命名為「Olli」,這臺無人駕駛公交車也是目前為止在世界上商業運營最廣的未來公交車之一,北美和歐洲的很多大學校園都出現了它的身影。日本應該是在無人駕駛領域布局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2014年,軟銀就發布了這臺小型無人巴士,這臺小型巴士在限速20千米每小時後,獲得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上路批准,歐洲和澳洲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挪威在去年已經將其納入商業運營,它在今年甚至得到了南非政府的許可,成為登陸非洲大陸的首臺無人駕駛車。
  • 全國第7條無人駕駛地鐵,來了!但很快就要數不過來了……
    我國第7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如遇緊急情況,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能迅速採取人工操控方式接管車輛,將無人駕駛變為有人駕駛。無人駕駛成趨勢不只是成都,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成為我國新建地鐵運行技術的大趨勢——11月4日,深圳地鐵全自動運行試驗中心正式開工,計劃於2021年6月投入使用,建成後將支撐深圳地鐵迎來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