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馬伯庸來洛 暢談洛陽歷史文化及城市印象

2020-12-22 騰訊網

昨日下午,洛陽青年作家創作座談會在洛陽鉬都利豪酒店舉行。著名青年作家馬伯庸出席了此次座談會,與洛陽青年作家暢談洛陽歷史文化、城市印象及創作心得。我市十餘名青年作家代表出席會議。

馬伯庸,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兩京十五日》《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三國機密》及《古董局中局》系列,短篇集《三國配角演義》《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等。作品《風雨〈洛神賦〉》獲2010年人民文學獎散文獎,《破案:孔雀東南飛》等獲2012年朱自清散文獎,《古董局中局》入選第四屆中國圖書勢力榜文學類年度十大好書,《長安十二時辰》獲2020年度春風悅讀盛典「最佳IP獎」。

馬伯庸的作品涵蓋歷史、玄幻、推理等多個方面,去年大火的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便改編自其同名小說,其對歷史題材的駕馭、城市風物的描寫、典型人物的塑造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近日,改編自馬伯庸作品的影視劇《風起洛陽》製作團隊到訪洛陽,馬伯庸亦受邀來洛。在洛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邀請下,馬伯庸出席此次座談會,並與「會說話的肘子」、忻尚龍、餘子愚、王麥頂、馬勇等部分洛陽新生代作家分享了創作經驗。

馬伯庸說,自己多次來過洛陽,曾到龍門石窟、關林、洛陽古墓博物館等地採風。洛陽就像一本厚重精彩、無法讀完的書,涵蓋的歷史事件、典故過於豐富,常常讓自己在下筆時無從選起。他對洛陽青年作家以文學歷史作品宣傳洛陽的方式表示肯定,並鼓勵作家多考察史據,從城市的細微之處、歷史人物的動情點和小人物的個性塑造上,打動讀者和觀眾。(記者 宋揚)

相關焦點

  • 關於《風起洛陽》,原著小說作者馬伯庸這樣說……
    近日,由知名演員王一博、黃軒、宋茜等主演的大型古裝懸疑劇《風起洛陽》正式開機。原著小說作者、著名作家馬伯庸心中的洛陽城是什麼樣的?他將如何塑造盛唐時期的洛陽城?我們為您一一道來。  近日,由知名演員王一博、黃軒、宋茜等主演的大型古裝懸疑劇《風起洛陽》正式開機。原著小說作者、著名作家馬伯庸心中的洛陽城是什麼樣的?他將如何塑造盛唐時期的洛陽城?我們為您一一道來。
  • 古裝懸疑劇《風起洛陽》預計明年第四季度上線 改編自馬伯庸小說
    23日下午,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知名作家馬伯庸一行來到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博物館,與我市歷史領域專家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活動圍繞愛奇藝有關「洛陽主題」的劇集、動漫、綜藝作品展開。  23日下午,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知名作家馬伯庸一行來到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博物館,與我市歷史領域專家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活動圍繞愛奇藝有關「洛陽主題」的劇集、動漫、綜藝作品展開。
  • 馬伯庸走進浦圖 暢談「十二星座在中國」
    圖片說明:馬伯庸在浦圖為讀者講解「十二星座在中國」。  曹之光 攝  旁徵博引地講故事,不失時機地掉書袋,將一個「輕飄飄」的社交話題,擴充得餘韻悠長,引人入勝。  他,就是去年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成功「出圈」,俘獲萬千粉絲的原著作者馬伯庸。這次他在浦圖的演講題目,同樣有著「數字梗」:「十二星座在中國」。「很多人都覺得十二星座的話題很時尚,是近代才從西方傳來,但其實它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淵源特別深。」馬伯庸說道,「上海是一座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我在這裡介紹和中西文化交融的話題,有著特別的意義。」
  • 馬伯庸又一作品《風起洛陽...
    它颳起的「旋風」不僅僅是捧紅了原著作者馬伯庸,同時似乎也讓古都「集郵」流行了起來——繼馬伯庸今年剛推出的長篇小說《兩京十五日》宣布翻拍網劇後,11月5日,另一個同樣出自「馬親王」之手,同樣是以著名古都為背景的故事《風起洛陽》,也傳來了開機拍攝的消息。
  • 繼《長安十二時辰》後再推《兩京十五日》,作家馬伯庸:重回大明,走...
    腦洞豐富清奇,文字犀利搞怪,作品產量高又涵蓋歷史、科幻、靈異、推理等多個領域,作家馬伯庸的「鬼才」之名一直備受認可。著名作家 馬伯庸,代表作品:《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兩京十五日》、《龍與地下鐵》、《風起隴西》等2012年,《古董局中局》誕生,馬伯庸開啟暢銷作家之路。
  • 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 馬伯庸等講述「閱讀與城市」
    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著名作家馬伯庸應邀來到現場,以「閱讀與城市」為主題,分別展開精彩演講。此次天一閣論壇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大眾,推進全民閱讀的開放性論壇。演講部分開始前,保加利亞當代文學大師伊蒂莫娃、作家餘秋雨、作家葉辛、編劇史航、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歷史學家閻崇年等人均通過視頻對天一閣論壇的舉辦表達了真摯的祝福。
  • 著名作家王幹賈興安在泉暢談文學創作:泉州是一座小說創作的富礦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1月28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26日,由泉州市文聯主辦、泉州市作家協會承辦的「名家進泉州公益講座(文學類)」王幹小說創作專場講座和賈興安散文創作專場講座先後在泉州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演播廳舉行,吸引不少作家和高校師生到場聽講。
  • 洛陽麵包大王:造「城市禮物」 讓「洛陽味道」走向世界
    消費日報網訊(閆玉傑)為促進洛陽烘焙產業發展及洛陽城市禮物打造,4月12日下午,2020年中部烘焙文創產業合作研討會暨洛陽城市禮物萬洛牡丹酥新品發布會在洛陽華陽國際大酒店舉行,來自中部6省十多個地區的「麵包大王」齊聚洛陽,共同探討烘焙產業健康發展,共話烘焙產業如何助推旅遊城市禮物打造
  • 古早娛樂洛陽New-type達人行 打卡洛陽古蹟地標傳播城市品牌文化
    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一朝芳華驚現,古早娛樂洛陽New-type達人行,將時下最流行的文化傳播元素短視頻,與古都洛陽相結合,探尋這座古老城市煥發出的時代魅力。古早娛樂線下集結百位抖音達人,用鏡頭記錄此次創意之行。
  • 古代日本「上洛」是怎麼回事?洛陽不是中國的嗎?
    洛是謂中國洛陽,周代以後常定都此地,故漸被用作京城、或都之意。日語中的上洛,主要是謂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別稱就是洛陽(rakuyo),故謂「上洛」。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戰國大名帶兵攻入京都的行動被稱為「上洛」,上洛是諸如武田信玄等戰國大名追求的目標,如同中國春秋時期的「問鼎中原」。
  • 「文學鬼才」馬伯庸,亮相曲江文化大講堂啦
    一部《長安十二時辰》讓「文學鬼才」馬伯庸名聲大噪,儘管不是西安人,但馬伯庸說他在精神上是長安人,所以笑稱自己是「京西」。12月1日晚,馬伯庸亮相大唐芙蓉園鳳鳴九天劇院,作為本年度曲江文化大講堂年終文化盛典,馬伯庸為500位西安聽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 七夕夜訪碑林 馬伯庸將揭秘《長安十二時辰》前世今生
    這一座立在碑林博物館的國寶石碑,引起了初到西安的年輕作家馬伯庸的注意,也為他後續創作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提供了諸多思源。8月25日,中國傳統七夕節當天,一場名為「十二時辰長安秀」活動將在古城西安正式拉開帷幕。
  • 「古都新生活 藝享洛陽城」文藝精品大型演出季在洛綻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天玉  11月27日晚,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大型舞蹈詩畫《國色》在洛陽新區歌劇院精彩上演,吸引了數千名觀眾到場觀看。這標誌著以「古都新生活,藝享洛陽城」為主題的2020年度洛陽文藝精品大型演出季拉開帷幕。
  • 馬伯庸:如果不當作家,我想當一個長途卡車司機
    馬伯庸:最新的嘗試就是我試圖把明代的京杭大運河的特色寫出來,它中間涉及到的這些城市特色、風土人情,包括運河裡的各種規矩,以及背後的政治形勢。所以它的寫作難度比《長安十二時辰》要大。鳳凰網讀書:《兩京十五日》裡面四個主要人物,在設計人物性格、命運的時候,你是怎麼考慮的?
  • 著名作家看「黃河」,他們是一番怎樣的視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11月28日,由河南省文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講好黃河故事——著名作家看河南」黃河文化專題採訪創作活動在鄭州開啟。當天,採訪團先後來到鄭州中央文化區(CCD)、黃河文化公園、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等地採訪。採訪團成員均為目前活躍在文壇的一線作家,是國內文學界的中堅力量,創作出的文學作品享譽全國、膾炙人口,他們中既有筆力雄健的中年作家,又有新銳先鋒的青年作家,其中多位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全國性文學獎項,他們將以精彩的筆墨書寫我省黃河文化的歷史成就和時代新貌。
  • 《風起洛陽》正式官宣!牡丹花重紫微宮,玄門風動洛陽城
    10月22日,電視劇《風起洛陽》終於官宣了首批主演陣容。這部劇的領銜男主演是黃軒、王一博,領銜女主演宋茜。部電視劇改編自著名作家馬伯庸的小說《洛陽》,不少的小說原著黨也是很期待這部影視劇的改編的,所以還是比較受關注的一部劇了。
  • 卡薩米亞攜手「」洛陽禮物」,兩大王牌合作讓「洛陽味道」走向世界
    雙品牌合作 來咯 ,持有政府唯一授權品牌「洛陽禮物」,從成立初期至今一直堅持打造「洛陽禮物」共贏平臺,吸引無數優秀企業品牌入駐平臺,產出一批批優秀雙品牌合作產品,吸引了當地市民、到洛遊客的關注及喜愛。
  • 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而且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太極拳的種類極多,主要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包括太極雷雷、馬保國鼓吹的「渾元形意太極拳」,都是屬於太極拳文化。隨著太極拳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健身運動。
  • 飛鳥大佛原型藏身於龍門石窟賓陽中洞 「洛陽」二字頻繁在日本文學...
    歷時十年寫出專著  黃婕是洛陽人,1977年出生,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環境科學博士,現為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歷史都市文化環境、中日比較文化,有多篇論文發表於中日相關學刊。  「我從小在老城長大,算老洛陽人。」
  •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西安站現場火熱,馬伯庸暢聊大唐長安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特質,西安的特質便是文化,從「書店之都」到「書香之城」,使這裡成為文化交流的聖地。在10月25日,以「閱讀,重構華彩長安」為主題的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在西安·曲江書城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