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許多人的眼裡,除了站在歷史上的看待過去的日本人,其他時候,大家都感覺他們日本恪守規矩、工作認真、儘量不去麻煩別人的形象。
除此之外,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也常為大家津津樂道。「匠人」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體現。
日系匠人精神始祖秋山利輝
秋山利輝是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都築區「秋山木工」的經營者,從事定製家具製作業務。秋山利輝40年的授徒生涯中培養了50位世界木工大師。
由秋山利輝創辦的秋山木工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家具廠家,「秋山木工」的訂製家具常見於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知名大飯店等。由於重視人才品格的獨特工匠培養制度,在業界及海內外受到矚目。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
日本有一位料理人,他一生只做日本料理,而且,只精心研究天婦羅!
早乙女的天婦羅,有什麼與眾不同呢?
有記者採訪說:看他微笑著,對著爐上那鍋油。油看起來很平靜,有的師傅會扔一點粉漿進去測試油溫,可他什麼也沒做,就那麼凝視著,像望著大海。
第一道菜是炸蝦,只是一瞬間,我幾乎來不及看清楚,早乙女的炸筷像根指揮棒,劃出優美的弧線,炸好的蝦已經在我的盤子裡。
入口,我忽然明白,所謂的「神」,到底在哪裡。
「脆」?「鮮」?「美味」?這些詞已經不能形容嘴裡的這口蝦,在薄薄酥皮裡,藏著的是甘甜而有彈性的蝦肉,這種味覺,幾乎是從未有過的。
對於早乙女對天婦羅的執著,用「一生懸命」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一生懸命」這個詞日語單詞是做什麼都要拼盡全力,早乙女每天工作十小時,炸了3000萬個天婦羅,54年來沒有請過一天假,即使是父親去世,早乙女在父親出殯後晚上就趕回去了,他怕客人等著。
看了早乙女和他的天婦羅,在這個廣談「匠人精神」的世界裡,如果不用畢生精力去做的事,真的算不上是匠人精神了。
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為什麼長壽企業扎堆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它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匠人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為何日本工匠能把這樣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質量不好是恥辱
岡野信雄,日本神戶的小工匠,30多年來只做一件事:舊書修復。
在別人看來,這件事實在枯燥無味,而岡野信雄樂此不疲,最後做出了奇蹟:任何汙損嚴重、破爛不堪的舊書,只要經過他的手即光復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類似岡野信雄這樣的工匠燦若繁星,竹藝、金屬網編、藍染、鐵器等,許多行業都存在一批對自己的工作有著近乎神經質般追求的匠人。他們對自己的出品幾近苛刻,對自己的手藝充滿驕傲甚至自負,對自己的工作從無厭倦並永遠追求盡善盡美。如果任憑質量不好的產品流通到市面上,這些日本工匠(多稱「職人」)會將之看成是一種恥辱,與收穫多少金錢無關。這正是當今應當推崇的工匠精神。
「工匠」在日語中被稱之為Takumi,從詞義上來看被賦予了更多精神層面的含義。用一生的時間鑽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並不鮮見,有些行業還出現一個家庭十幾代人只做一件事。
也期待我們的身邊會有越來越多的匠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