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從哪種書體入手?

2020-12-17 騰訊網

學書法,顏體是目前最通用的啟蒙字體。這是因為,顏體不僅有它自身結構上特殊美感,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顏真卿此人在歷史上是著名的忠臣,其氣節為後人所敬服。讓孩子從顏體入手啟蒙,這裡面也寄託著老師和家人對孩子的期望。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

蘇軾《東坡題跋》云:「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能讓書法宋代「尚意」書風的「肇始者和旗手」,名列「宋四家」之首的蘇軾,說出如此推崇的話來,說明顏真卿的書法、人品都已經讓其佩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事實也證明,要學習中國書法,有兩座藝術高峰是永遠無法跨越的,一是王羲之的《蘭亭敘》,二是顏真卿《祭侄稿》和其楷書。

顏體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很多名家都從其作品中汲取過營養。尤其是,很多人都是因為學習了他的「顏式三稿」(《祭侄稿》、《爭座位稿》、《告伯父文稿》),才建立起了自己的書法風格。就書法淵源來看,顏真卿自幼學書,並曾得張旭親自傳授,此外,他還師法過蔡邕、王羲之、王獻之等人。在融會眾家之長之後,他創造出了一種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審美範式,成為了唐代書法史上的一面最重要的旗幟。顏體書法在中國書法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但究其原因,亦非破「二王」書體,別樹一幟那麼簡單。

▲顏真卿《郭虛已墓誌》

就筆者學習顏體的體會來說,顏體有如下突出的特點:

結體寬博

顏體楷書中宮寬綽,四周緊密,不以重心欹側取勢,不以左緊右松取妍,而以對稱的正面形象示人,一如體型豐滿的大漢正襟危坐。因此,顏體非常適合寫榜書大字。

直畫略帶弧形

這種筆畫形狀,是顏體的「特殊標誌」,一如飽滿待發的強弩,包含了巨大的彈力,使結構更加圓緊渾厚而內力十足,因此字寫得越大,就越能展現顏體的雄渾磅礴的恢宏氣勢。

用隸書方法寫楷

顏真卿用筆方法,是將鍾繇參入隸體之中,也就是用寫隸書的方法來寫楷。後世書家之中,伊秉綬用隸法寫顏字,可謂是「師顏所師」。

字大而行距小

在同樣的方格之內,顏柳歐趙四體,以顏體最大。在章法布局上,顏體楷書較王派書法行距要小,通篇看過去,顯得格外充實茂密,字裡行間氣勢充沛,渾然一體,有著頑強厚重的生命力。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與欣賞,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初學書法從什麼書體入門好,看看書法大師怎麼說
    有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究竟從什麼書體入門好呢?我們先來看看中國的近代文藝先驅者李叔同先生,即後來的弘一法師的建議。弘一法師集諸多藝術門類大成於一身(其中就包括書法),可謂是登峰造極,空前絕後,並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
  • 在書法界中,「學無止境」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
    對於書法「學無止境」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我談談個人的粗淺看法。學無止境是個成語,意思是:學習上是沒有盡頭的。這個成語出自清代劉開《問說》:「理無專在,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學無止境的故事古今中外數不勝數,一個個故事不斷地激勵和鞭策人們奮進。
  • 初學書法,為何多數人從唐楷入手,從顏體入門
    初學書法應從何入手較好?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篆書入手,篆書中鋒行筆,用筆簡單。有人說應從隸書入手,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有人說應從唐楷入手,唐楷結體規整。其實無所謂對與錯,只要喜歡、合適就好。就目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選擇唐楷入手的較多。
  • 初學書法從隸書入手,應該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呢?
    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開始學習,較容易入手,至於應該學習哪個經典範本,學習者首先要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你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比較柔弱還是剛強?比較大方還是內向?最主要的是你的審美眼光,你喜歡《曹全碑》,還是《張遷碑》?
  • 毛筆書法入門先練哪種字體好?
    毛筆書法入門先練哪種字體好?這一直是困擾書法新手們的問題,雖然說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中教公服編輯還是建議大家先從楷書開始,通過楷書打牢基礎學習其它字體會更加規範和容易。毛筆書法入門先練什麼1、先正書在行草毛筆字入門,要先從端正的正書開始,也就是篆隸楷。這幾種書體的特徵是字形端正,點畫分明,運筆結體規矩嚴謹,不可過於隨意。
  • 新手準備練書法,該從哪家的什麼字體開始比較好
    有很多剛剛打算學習書法的朋友都在糾結,「學習書法從什麼字體入手好呢?」對於這個書法問題,大家都有著各自的看法。有說從篆書;有說從隸書;有說從行書入手好。千字文大家各抒己見,各有各說法。但最具說服力的,就是從楷書入手。
  • 初學練字,解決三個問題:選哪種字體,選哪個字帖,選什麼紙筆
    篆書很多人想學書法,可是困惑多多,有三個問題對想學書法和初學書法的人困擾最大:從哪種字體入手?選誰的碑帖臨寫?怎麼選用毛筆和紙張?隸書書法的字體有篆書、隸書、楷書、行草、草書等多種,哪一種較為合適初學者呢?
  • 初學書法,為什麼柳體字難學好?
    初學書法,不少人對柳公權的楷書字體忌諱莫深,認為他的字體是四大楷書字體裡面,最難學的一種。其實,柳體字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難學,只要把握好如下學習技巧,寫好柳體字就會事半功倍。書法貴在多臨摹多聯繫第一,柳體的用筆方法:柳體字方筆圓筆並用。那麼什麼是方筆呢?就是指在起筆和收筆當中,以及在筆鋒轉折之處有稜角出現呈方形。而圓筆又是怎麼理解呢?圓筆就是指那些外觀看起來渾圓豐潤的筆畫。
  • 初學書法,如何選字帖,少走彎路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炎炎夏季,和大家聊聊輕鬆的事,初學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拋磚引玉,僅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共同交流和學習,共同成長。雨能生萬物書寫下面言歸正傳,和大家說說初學書法,大家要避免出現的錯誤和誤區,少走彎路。助力大家,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作品。
  • 成人應該從哪種古人的字帖開始練書法?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也是困擾許多成人初學書法者多年的問題。筆者建議如下:一、成人學習書法的目的一定要明確。一般而言,到了成人階段再學習書法想成為書家的夢想就別再有了,不如現實一點,培養一門自己的業餘愛好,利用書法進行修身養性,或利用書法改變自己的職場性格缺陷,或通過習練書法為日常工作和生活減壓等等。根據我的職業工作實踐經驗,上述需求完全可以通過練習書法能夠得到較好地解決。二、要了解何謂「書道養生」。
  • 「書法」林散之:想寫草書?隸書先練10年再說吧!
    一般來說,楷書、篆書、隸書作為初學時選擇的書體都是可以。但是如果細究起來,我個人的建議還是隸書最好,理由主要如下幾點。我們先來說篆書,篆書的筆法比較簡單,主要以平動及中鋒為主。在結構上也相對的單純,以內部空間經營排列為基礎,因而,我們說從篆書來入手,讓書法初學者,能夠比較快速的掌握書法基本技法。
  • 以三種書體入書法國展,他是如何做到的?
    十二屆國展因為是分書體評審,允許一個作者投幾種書體,所以一些擅長多種書體的作者投稿有了更多選擇。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創作手記■李炯峰筆:狼毫鬥筆(行書、草書)、狼毫(澄泓)(楷書)墨:紅星墨汁紙:白色生宣(行書、草書)、淡黃蠟染宣(楷書)創作環境:工作室本次國展,餘有幸以三種書體入展
  • 修習書法能練內功嗎?
    憶當年,據說我的老師李兆生先生少時曾經三年專修柳體楷書,以之為書法入門。李師於《翰墨緣》中「書法與生命」中論及書勢,有五種陣容,其中三才應真為第一。王仁偉兄隨李師修習文武諸藝多年,覺得內功書法之要。此次開班授學,實是傳統文化一大盛事也。柳體取法勻衡瘦硬,相比顏體的莊嚴雄渾,大有不同,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 學習書法從楷書「四大家」還是「魏碑」入手更好?
    初學書法,我們通常認為需要由正書開始學習,正書包括篆書、隸書、楷書三種,楷書裡又可分為魏碑與唐楷等,相比之下楷書筆法完備,更有利於初學者打下深厚的基礎!我認為學習書法不管是從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入手,還是從魏碑入手都能達到「初入規範,建立基礎」的學習目的,是學習四大家的一種或魏碑的一種入手主要看學習者自身審美的具體情況而定,我國歷代書法家留下了豐富的書法經典碑、帖都可選擇學習,這樣才有百花齊放,流派眾多的書法藝術出現,也利於自身的書法藝術選擇與發展!
  • 流行音樂女歌手張靚穎,初學毛筆書法作品曝光,專家:有書法天賦
    張靚穎我們了解到張靚穎的書法,依舊是從她的微博上看到的。那是她第一次寫毛筆字發的朋友圈。很多人在她的這條動態下留言,又說張靚穎的字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也有人說,第一次寫書法就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看張靚穎初學書法的作品,不妨一起回顧一下,第一次學書法的歷程吧。學習書法誰都要經歷第一次的握筆,第一次地用毛筆寫字,第一次地在宣紙上畫字。小編第一次學毛筆字的感覺就是:坐姿端正挺直背,筆要垂直手腕直,食中大指為主力,筆夾中指無名指,落筆輕重有緩急,平心靜氣慢慢練。
  • 硬筆書法入門——經典字帖的選擇推薦
    學習書法,肯定要臨帖,但字帖的選擇卻是讓很多初學者糾結的事情。選的字帖不好,練字的成效慢,三分鐘熱度一過就容易放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供初學者參考。 說具體的字帖之前,先大概介紹一下漢字書體的種類:真草隸篆行。
  • 學習書法的孩子們怎麼在書法大賽中脫穎而出呢?
    學習書法的同學,沒有幾個不參加書法大賽的,只有全國性的,權威性的書法比賽才有參考價值,那怎麼才能在書法大賽中脫穎而出呢,孩子書法老師跟大家分享下比賽經驗!評委審核稿件成千上萬,容易審美疲勞,如果作品沒有亮點,很難在眾多作品中讓評委眼前一亮。
  • 激活古典傳統 聚焦書法創作
    書法創作,就是書家選擇了書寫內容以及選擇了合適的書體、書風,通過某一種形式展現出來,其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書家個人的精神的外在呈現,朱教授在書中說:「藝術創作和欣賞,不管學習什麼,都要產生心靈深處的體悟和共鳴。」《書法答問》正是作者和讀者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 學習書法的六大要素,用好一半就能成毛筆字高手,尤其記住第三點
    清代書法家朱履貞在他所著的《書學捷要》一書中,總結了學習書法的六大要素。他認為:「書有六要,一氣質、二天資、三得法、四臨摹、五用功、六識鑑,六要俱備,方能成家。」對於大多數書法愛好者來說,從得法、臨摹、用功這三方面下功夫,不一定成名成家,但寫出自己得意別人羨慕的毛筆字,那是不成問題的。這裡面「得法」尤為重要,從朱履貞把其放在後天因素的首位,就可以看得出來。那麼什麼是得法呢?對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先從筆法和結體上,把基本功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