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變翼王出走後,太平天國還能翻盤嗎?這時最緊要的是什麼

2020-12-15 琴心入道

太平天國在天京事變前,事實上已經獲得了全面的戰略上的勝勢,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被殲滅擊破,代表著清廷主力,綠營大軍已經潰散,而在江西曾國藩的湘軍也被石達開打的潰不成軍,最可以依仗的水師主力盡喪。湘軍水師可以不是一般想像的打造些船,找些水勇即可以成軍,那上面大量的西洋大炮時靠著鄉紳捐款,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從西洋購買到位的。一朝隕滅,倉促間根本無法恢復。此時的除了北方僧格林芯這一支蒙古騎兵還可以一戰之外,清廷已經沒有任何一支部隊可以拿得出手。可以說,要是太平天國不搞內訌的話,天下唾手可得。

所以,一直以來不得不依靠東王爭天下的洪秀全認為時機到了,可以動手了。東王呢,憑著現在大勝得到的微信,可以拿掉那個任事不幹只會享福的廢物了。內訌的結果是很可悲的,這些人對於政治都還吃不透,北王殺東王,連帶著將東王所有的部署殺光,燕王殺北王也是如法炮製全部殺光,太平天國起義以來就只剩下東王北王翼王三大派系的力量了,最後翼王帶著嫡系一走,整個天國將帥兵為之一空。就這樣,清廷還是沒有進攻能力。緩了很久才逐漸對武昌發起進攻,卻仍然奈何不了內外交困的北王親弟韋俊。由此可見,當時天國實力之強大和清廷的虛弱。

所以說,但是內訌還沒什麼,但是太平天國這些人不知道,其實絕大多數人在政治上其實都是牆頭草,所謂派系只是升官發財,跟著大樹好乘涼罷了。他們清楚異己都是殺光,想著斬草除根才無後患,而這些人都是天國起義以來最老的幹部將領士兵。一下子全部清除,天國事實上已經無兵無將可用。

那麼,就從這裡算起,太平天國還有沒有勝利的可能,若是有,這個節點最重要的是幹什麼?都說東王是最有能力的統帥,後期失敗就是因為其他人都不行,東王一即,敗局已定,果然如此嗎?

不是,其實後期的陳玉成,李秀成兩王,無論是能力和忠心都不亞於東王。後期失敗最關鍵的原因不是各種戰略戰術布置,而是天王成了驚弓之鳥,不在把太平天國所有的軍事政治力量至於一個統一的權力機構之下。

歷來爭天下,或者各種集團之爭,除了最高的道義得民心之外,組織機構是否合理高效才是最大的關鍵。這種分制的體制,註定了在所有行動中是不能協調動作的。不過還好,太平天國後期的力量分成兩塊時,恰好清廷這裡也一樣。鹹豐對湘軍並不是很信任,大量的軍事物資給養人力物力都給了江南大營,而真正能打的湘軍卻受到各種打壓。

鹹豐專門放了官文這個棋子任兩江總督,盯著湘軍,一面讓湘軍幹活一面想著讓你死,最好和太平軍同歸於盡。雖然有胡林翼這個官場老手從中周旋,湘軍也只是艱難生存而已。三河鎮失敗,李續賓已經向官文發出求救文書,官文仍然置之不理就是典型的案例。最關鍵的,國家大量的資源放到江南大營去了,而那些人基本是些混吃等死的傢伙。

這是雙方都一分為二,所以局面基本上就成了相持,誰也奈何不了誰。關鍵來了,下棋最講究的是次序,明太祖起事時,要是先攻張士誠,陳友諒必襲其後,那麼腹背受敵滅亡是很快的事。三國時,劉備引曹軍出走據徐州,瞬間就雄霸一方,要是此時曹操先攻袁紹,劉備一樣必襲其後,以後也不需要什麼官渡大戰了。

這個關鍵要點在太平天國這個時段內,就沒人能識破這個鎖鑰。當時天京城防之固,以湘軍之悍勇,曾國荃拼了老命還打了三年才拿下,江南大營那些廢物,基本可以在若干年內無視他們的存在。集中力量對付湘軍,以安慶為中心,擴大安慶根據地,向北一直擴大到陝西,有了更大的人力物力,自然可以拿下湘軍。然後回師江南,如此,後期戰事必然翻盤。至少是利於不敗之地。

後期兩個關鍵爭勝點,第一,兩股力量必須統一指揮,無論歸英王忠王都可以。

第二,先解決上遊湘軍。

由此兩點,太平天國仍然是勝面很大的。

相關焦點

  • 天京事變死了多少人?學者:最不該死的被殺,太平天國活該亡國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徹底蛻化為變質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政治上來說,如果說前期太平天國領導層雖有無法避免的權力鬥爭,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少史學專家將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簡單的概括為洪楊兩人之間的權力矛盾,但是卻忽略了天京事變實際上是太平天國早期潛伏危機的一次集中爆發而已,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來聚攏信徒
  • 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為何還能堅持八年抗清?
    在這之後,太平天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毀於一旦。精英將領死的死,逃的逃,人心渙散。受此影響,太平天國在各大戰場屢戰屢敗,被迫收縮防線,丟棄了湖北、江西的大部分根據地。
  • 如果「天京事變」中死的是洪秀全,太平天國接下來將會如何發展?
    應該說在太平天國崛起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的並不是天王洪秀全,而是東王楊秀清。公平而言,洪秀全更像是一個精神領袖,而不是有能力、有擔當的全能領導人!(清朝疆域)尤其是在「天京事變」爆發前,太平軍之所以會不斷獲得發展,與東王楊秀清善於運籌幃幄有直接的關係!
  • 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之後,為何還能堅持8年?
    在清鹹豐年間發生的天京事變,這是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一次公開的分裂,那為何他們還能堅持8年不倒呢?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時,將其他四王都歸東王楊秀清節制,最終導致實際權力都在他手上,並且還多次假託「天父下凡」傳令,最後天王洪秀全也要聽從楊秀清的命令。
  • 翼王憤怒離家出走,是無辜受害還是另有所圖?這些細節告知你
    1856年12月,在太平天國廣大軍民的請求下,翼王石達開從安慶回京輔政,「合朝同舉提理政務」,並尊奉他為「義王」,其威望如日沖天。不過,好景不長,洪秀全已經被「天京事變」嚇破了膽,害怕石達開會成為下一個楊秀清,於是加封自己的兩位兄長洪仁發、洪仁達為安王、福王,以牽制石達開,甚至還想找藉口誅殺他。
  • 逼得曾國藩欲自盡的石達開,出走單幹後系列神操作悲劇落幕大渡河
    寶慶府曾經的制高點有讀者對翼王石達開於「天京事變」後,不顧大家的極力挽留、勸阻,而執意出走「單幹」,並且劍指湘軍老巢、兵圍寶慶堅城,這一系列「神操作」,表示不能理解。認為他在天京事變太平軍元氣大傷後還帶走精兵強將,客觀上幫助了敵人,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進程。
  • 天京事變,楊秀清死得慘,從外國當事人披露真相來看,還死得冤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清軍即在天京城的東南郊建立了江南大營,一者以鎖困天京,二者以庇護蘇州、常州等產糧區;繼而又在揚州城北郊建立江北大營,從上遊威脅天京,並庇護淮北一帶的產鹽區。
  • 太平天國 燕王 秦日綱 五兄弟的封王之路及悲劇人生
    太平天國「濫封王」的事情一直為後人詬病,網絡上也隨處可見,很多網友大肆吐槽太平天國封了兩千多個王...... 那麼,太平天國到底封了多少個王?兩千多個王是有考證的嗎?永宣告訴你,查閱史料可知,真實可信的封王者只有兩百多人。
  • 他做了什麼,逼的石達開不得不出走,並最終被清軍凌遲處死?
    1856年9月,天京之變後,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全部被殺,洪秀全由於常年深居後宮,對軍政要務並不精通,於是將永安 五王中僅剩的翼王石達開請回天京,「提理政務」。
  • 洪秀全死前留下的11個子女,在太平天國覆滅後,都是什麼結局
    清朝末年統治階級日益腐朽,國家四處動蕩不安,農民起義更是如燎原之火般四處燃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鹹豐元年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面對這樣空前絕後的大型起義,昏庸的統治階級根本束手無策,此時曾國藩站了出來,他四處招納軍隊,組建湘軍,終於在1864年攻克了天京,太平天國運動也宣告破滅,而洪秀全早在太平天國被攻陷前就因病去世
  • 除了陳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國後期名將還有他!1代侍王結局如何
    說到太平天國後期的名將,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是支撐起這座王朝的兩根頂梁柱,在這兩根柱子之外還有一根較短的柱子,就是李世賢,李秀成的堂弟。 1851年參加太平天國運動的李世賢驍勇善戰,但是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畢竟太平天國早期人才濟濟,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以及翼王石達開哪一個的資歷輩分不比他高
  • 蕭朝貴不中途陣亡,與楊秀清抗衡,能否阻止天京事變爆發?
    天京事變爆發,東王、北王、翼王、燕王等金田起義元勳捲入內鬥,自相殘殺,不但導致2萬骨幹力量死於內鬥,還導致拜上帝教信仰崩潰,人心渙散,太平天國註定玩不轉。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將天京事變視為「大誤」,是太平天國滅亡的重要原因。
  • 太平天國十大名將,各個能徵善戰,甚至有人才能不遜色李鴻章
    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後被封為國宗,地位在諸王之下第一人。相繼大敗請將馮景尼,抓曾立昌,敗吳文榮,迫其自殺,克漢口、常德、嶽州,接連三破武昌城。後來堅守武昌,打死湘軍創始人之一的羅澤南。天京事變後,因為遭受到洪秀全、楊秀清的弟弟楊輔清和陳玉成的排擠、打壓,孤軍無援下投降了清朝,成為太平天國第一個投降的高級將領。曾天養,太平天國元老之一,號稱飛將軍。
  • 太平天國的失敗歸結於一個女人的妒忌心理
    洪宣嬌,廣東花縣福源水村人,原名楊雲嬌,洪秀全稱其為"天父"之女,認為妹妹,改名洪宣嬌,後嫁給蕭朝貴為妻,在太平天國的創建及成長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洪宣嬌和太平天國女兵起義勝利後,表現突出,長相出眾的洪宣嬌,成了太平天國高層將領們爭相追求的對象,許多將領為了她不惜大打出手,洪秀全為了穩定軍心,作主將洪宣嬌許配給西王蕭朝貴,斷了其他人的念想,洪宣嬌也被封為「西王娘」。
  • 1856年東京事變,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集權力量,運動從此走向衰落
    楊秀清在行政地位上的加強是在損害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和秦日綱(1854 年封王)以至洪秀全本人的利益的情況下取得的,洪秀全本人也往往跟其他人一道蒙受楊秀清的羞辱和威嚇。洪秀全智慮逐漸衰退的狀況最終使他事實上不能再積極參與行政決策。楊秀清馬上以新的精神權威自認,宣稱他是聖靈的化身,地位甚至在上帝次子之上。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忠王李秀成,誰的軍事才能更厲害?
    這也就是著名的首義五王,其中,石達開的翼王,意為「羽翼天朝」,此時,石達開只有二十歲,二十歲就封王,可謂意氣風發,自古英雄出少年。 這時,洪秀全只封了五個王,可見含金量之高,不像後期,洪秀全大肆封王,一口氣封了兩千多個王,含金量越來越低,越來越離譜。
  •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為何戰鬥力直線下降?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為何戰鬥力直線下降?公元1840年,在經歷了「鴉片戰爭」的慘敗之後,沉重的賠款成為了又一座大山壓在了清朝百姓的身上,本來百姓的生活已經入不敷出,此時卻還要拿出賠款賠給列強,而這終於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 揭秘太平天國石達開轉戰十餘省兵敗大渡河之謎
    翼王石達開,一個響噹噹的天國豪傑,因天京事變而憤然出走,已經是頗有懸疑色彩的事件。在石達開出走以後,憑藉他的威望和才能,原本陸續壯大隊伍到十幾二十萬,結果因為沒有目標沒有地盤,又輾轉消耗,削弱實力,最後在四川大渡河畔陷入絕境,成為一個可悲可嘆的符號。
  • 太平天國中諸王的實力如何,為何東王楊秀清被稱為天國第一名將?
    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的領導下,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並且短時間內急速膨脹,到了1853年3月19日,攻破了南京,改為天京,並以此為都城。楊秀清是太平天國最早期的重要領導人,在天平天國起義初期,就被洪秀全封為了東王,而且天平天國封的這些王中,東王地位最高,並且擁有節制其他諸王的權力。
  • 太平天國此王逃到香港後,竟被港督當作海盜扔回廣州,被清軍剮殺
    【本文由永宣論史原創,禁止轉載】公元1864年7月19日晨,湘軍集中大批量的炸藥炸開了天京太平門一帶的城牆,早已集結完畢的湘軍主攻部隊立刻殺進了天京城內,太平天國末日來臨,太平軍大多數都戰死在街頭巷尾,剩下的那些要麼投降,要麼費盡心機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