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驅者孫中山與黃興

2020-12-21 百川蹈海

從立志救國,組織革命團體,組建同盟會,發動反清起義,推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孫中山與黃興同為革命先驅和領導者,以」孫黃「並稱。

孫文是廣東人,早年做醫生,後來目睹滿清的軟弱無能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決心投身革命,在美國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即」振興中華「之意,成員中廣東人居多,明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宗旨。黃興是湖南人,早年留學日本,與蔡鍔等人創辦雜誌、組織編譯社,介紹西方的社會政治和科學文化,宣傳革命。後來,黃興和陳天華、宋教仁、章士釗等人建立華興會,其中兩湖人較多,由黃興任會長。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由興中會、華興會和光復會組成。

在同盟會選舉總理時,黃興提議孫中山為總理,獲得一致通過。黃興被選為庶務,成為二號人物。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成為同盟會綱領,他還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黃興則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方面,積極發展留日陸軍生入會,為武裝起義做準備。

黃興派人回國,在1906年12月組織了同盟會成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萍瀏醴起義,首次打出了「中華民國」的旗號。此後,黃興先後參與或指揮了多次起義,均告失利。1911年4月,黃興組織了著名的廣州起義,仍然沒有成功。黃興在戰鬥中被打斷右手兩根手指,很多起義中犧牲的革命志士被合葬在黃花崗,被譽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其中就有《與妻書》的作者林覺民,他是林徽因的叔叔。有一部電影《百年情書》,講述了林覺民與其妻子的動人愛情故事。

1911年10月,革命黨人組織了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黃興迅速趕到武漢,就任戰時總司令。有部電影叫《辛亥革命》,由成龍、李冰冰等人主演,生動地展現了那段難忘的歷史。武漢在浴血奮戰,南方各省紛紛獨立,孫中山在12月回國,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黃興擔任陸軍總長。之後,南北和談,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黃興也辭去了民國政府的職務。

1912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理事長,代理理事長是宋教仁。1913年,在宋教仁組織下,國民黨在中國民國第一屆國會選舉中獲得大勝。在宋教仁躊躇滿志,準備組閣之際,他遭到了暗殺。孫中山認為這是袁世凱所為,主張武力討袁,發動二次革命。黃興則認為軍力薄弱,主張用法律解決,但他還是出任了江蘇討袁軍總司令。不過,」二次革命「以失敗告終,孫中山、黃興等國民黨人流亡日本。孫中山在總結」二次革命「時,指責了黃興。

1914年,孫中山將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入黨時按指印,宣誓服從他本人。黃興不同意孫中山的組黨組方式,勸阻無效後,接受了孫中山要他靜養2年的意見,遠赴美國,繼續為革命籌款。1915年,袁世凱稱帝,黃興派人協助蔡鍔返回昆明,發動了護國戰爭。袁世凱死後,黃興於1916年7月回國,繼續了與孫中山的親密關係。10月,42歲的黃興因病在上海去世,孫中山十分悲痛,親自署名發布了黃興逝世的訃告。

相關焦點

  • 你的名字:「孫中山」、「孫汶」、「孫大炮」
    1903年,他「貿貿然以中山綴於孫下,而牽連讀之曰孫中山」,結果這個名字流傳開來,被廣泛使用,孫中山的本名孫文反而隱沒不彰了。儘管孫中山本人不喜歡這個名字,也從不自署,但只能默認了。此文從不疑處有疑,發人之所未發,剝繭抽絲,披沙揀金,將孫中山名字背後的故事演繹得生動精彩。其實不僅「孫中山」,「孫汶」、「孫大炮」的被取、用也有一番來歷。孫中山,譜名德明,幼名帝象,年稍長取名文。
  • 作為同盟會的元老,黃興後來哪去了?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不過在早期的同盟會領導人中,除了孫中山以外,還有一位革命元老,在當時也擁有巨大的聲望,而他就是黃興,黃興出生於1874年,他本人其實是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後來有機會前往國外留學,並在國外接觸到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說起來他革命思想的根源和孫中山、宋教仁他們都不同。
  •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餘世存(歷史作家)  拋開100年來革命黨人對孫中山的各種評價不論,當代人對孫的看法顯得極有意思。比如,嘲笑「孫大炮」只會忽悠空談,只會騙錢,只會擅權;嘲笑辛亥革命並非革命黨的功勞,立憲黨人也與有榮焉;更進一步,論證辛亥革命開啟了一個世紀的中國劫亂,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越來越多的論者在津津樂道地數落孫中山的罪與錯,他的專制、蠻橫、好色……人們像發現了寶一樣。  孫中山其實跟胡適、魯迅,跟蔣介石、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一樣,在歷史的天平上經受著幾番左右搖晃,貶抑交替。
  •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信念堅定,曾經擁有四位妻子
    但年輕的孫中山,常在外學習,並為著理想而奮鬥,這樣一來,他就與盧慕貞逐漸聚少離多。加之他與盧慕貞完全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兩個人思想差異極大,盧慕貞是那種裹著小腳的舊式女性,整天只懂得圍著小家轉圈圈,這與心懷天下,並崇尚革命的孫中山格格不入。
  • 日本少女嫁孫中山,生下女兒卻被「拋棄」,最後被和尚「接盤」
    經過日本女子大學教授久保田的研究證實,孫中山本人還和這位秘密妻子育有一女……孫中山愛上15歲妙齡少女這位秘密妻子的中文名字叫做大月薰,11歲時因為全家遭遇了火災,整個房子被燒成灰燼,大月薰一家人不得不寄住在孫中山橫濱山下町寓所的二樓。
  • 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長眠於此
    等待謁陵的遊客們中山陵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均取得極好的效果,音樂臺、光華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行健亭、永豐社、永慕廬、中山書院等建築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陵墓周圍。1925年3月12日上午9點30分,孫中山先生因膽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鐵獅子胡同行轅與世長辭,舉國悲痛。
  • 他與孫中山是好友,設計了青天白日旗,是第一個為革命犧牲的人
    旗子的設計者是興中會的陸皓東,他也是第一個為共和國革命而犧牲的。陸皓東於1868年出生於廣州香山縣富戶。爸爸長期在上海經商,家境殷實,又是家中獨子,因此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九歲時,父親病逝,母親帶著他返回家鄉生活。他們家離孫中山家不遠,二人年紀相仿,便常一起玩。她們對世事不滿,性格也相似,慢慢結為朋友。之後,孫中山前往美國留學,陸皓東在國內深造。
  • 孫中山之女孫婉:18歲嫁31歲王伯秋,被拆散後拒見父親最後一面
    這是1925年3月12日,自知不治的國父孫中山籤署的《國事遺囑》中的一句經典名言,他臨終時依然念念不忘中國革命尚未成功,因壯志未酬身先死而心有不甘。 先國事後家事。
  • 孫中山為何出賣東三省給日本 孫中山為救國而賣國
    :「滿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滅滿據與孫文有密切交往的內田良平說,從1905甚至更早時開始,孫就曾在遊說日本朝野人士時一再聲稱:「滿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滅滿興漢」,「日本如能援助中國革命,將以滿蒙讓渡與日本。」
  • 打了孫中山兩巴掌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靈慧的孫中山只用兩個月時間就學會了記帳、管帳、珠算和簡單的應酬,儼然一個合格的店夥計。金鱗豈是池中物。孫中山跟哥哥說,想讀書。孫眉不輕視教育,兩年前,就曾資助過一位同鄉少年進教會學校。4.兄弟情深革命共孫中山一邊行醫,一邊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當他全心為革命奔走時,藥店只能倒閉,這樣,孫中山就沒了經濟來源。1894年6月,孫中山託關係上書李鴻章,遭到冷落。這次打擊,讓孫中山的改良之夢徹底醒了。這年10月。
  • 陸皓東: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設計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發小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闖將) 陸皓東: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設計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發小 陸皓東,1868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商人家庭,祖籍廣東中山翠亨村,與孫中山是同村人。
  • 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 真實的孫中山是怎樣的
    所以說,孫中山先生有著強烈的革命意志,並且始終不動搖。    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關於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問題的討論一直不曾停歇。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所以之後得出來的結論也會不一樣。那麼究竟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就也來激烈地討論一下。
  • 孫中山妻子大月燻:16歲嫁孫中山,19歲被拋棄,最後嫁給和尚為妻
    孫中山在日本的妻子大月燻,16歲嫁給孫中山,19歲被拋棄,之後窮困潦倒兩次改嫁,最後嫁給和尚為妻。 "國父"孫中山在近代史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妻子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慶齡之外,還有髮妻盧慕貞,側室陳粹芬,這三位是得到社會承認的孫中山的三段婚姻。
  •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眼中的孫中山:"孫大炮"不是空想家
    「其中,包含了孫中山大量的書札、講稿、文章、文物等,裡面透露出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沉浸黨史資料30多年的邵銘煌對孫中山的研究自然頗有獨到之處。他向記者描繪了他眼中的孫中山:「一個浪漫主義革命家」;「他思想超前,充滿夢想,同時勇於將理想、夢想付諸實踐」。他還說,要還原真實的孫中山,「讓人們看到一個人性化的革命家」。
  • 歷史塔羅牌:民國八大總統(二)孫中山
    中日甲午海戰 在1911年武昌起義前夕,那時孫中山正在美國為革命募捐籌款,當他從當地報紙得知武昌起義成功後,他做了一個特別的決定,不回國先去英國,無奈之下,孫中山只好回國,組織國內的革命鬥爭。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抵達上海,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四天後,獨立各省代表召開會議,宣布在南京組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於是在1911年最後一天的夜晚,孫中山決定連夜舉行臨時大總統就職儀式,確立1912年,為中華元年。
  • 中國夢最早的雛形:一百多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
    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傾家蕩產的一個南洋華僑,也就是在這個情境之下,孫中山道出了那句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名言,「華僑為革命之母」。從1905年到1911年在這之間孫中山在南洋先後策劃了10次起義,但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統計說10次起義孫中山一共籌款60萬兩白銀,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在檳城籌得的。而這與吳世榮傾囊相助和奔走呼號是密不可分的,那麼吳世榮是誰,孫中山和吳世榮代表的南洋華僑有著什麼的故事呢?
  • 「褚民誼」作為「民國外交部長」,他將孫中山肝臟偷走、據為己有
    1942年初春,日軍強行進入協和醫院時,控制了孫中山的肝臟、肝臟切片和臘塊等,包括一冊總理的臨床記錄報告。信息傳到南京汪偽政府後,汪精衛派偽外交部長褚民誼趕赴北平,與日大使館北平事務所及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商洽索回事宜。
  • 孫中山宋慶齡的愛情:從彈鋼琴細節,就能看出孫中山有多愛宋慶齡
    一張照片中透露出很多信息,宋藹齡身後的這個男人就是孔祥熙,拍攝這張照片的事後他們剛剛結婚,我們都知道孔祥熙作為日後四大家族之一孔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同時也是一個剝削的資本家,可是在1914年,也是因為參加二次革命,他和孫中山一起流亡日本,可以說那個事後,他也是一個革命者
  • 陳粹芬:孫中山之妾,待正室子女視親生,晚年收養一女取名孫容
    父母雙亡的陳粹芬,自從1891年認識了比自己大七歲的孫中山之後,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她經常給革命同志洗衣做飯,傳遞密函,甚至從事秘密運送槍枝彈藥之類的地下工作,是革命先驅孫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侶。
  • 臺灣日本合制3D動畫片《孫中山》 望進軍大陸
    環球網記者趙文杰報導  據日本《產經新聞》10月18日報導,日本和中國臺灣聯合製作的3D動畫片《孫中山》發布會17日在臺北市舉行。該片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製作,講述了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先進事跡。根據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大陸放寬了對臺影視作品的購買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灣方面希望以該片為契機,打入大陸電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