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 真實的孫中山是怎樣的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

    孫中山被尊稱為國父,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創建了中國國民黨等等。對於孫中山我們大家已經很熟了,那麼孫中山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孫中山畫像

    我們主要來看一下中國歷代領導人對孫中山先生的評價。來了解一下孫中山是一個怎樣的人。毛澤東主席對孫中山先生的評價就是「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毛澤東主席還不僅僅只是這樣簡略的評價一下孫中山先生,他還在延安舉行的孫中山紀念大會上,具體的指出孫中山的偉大之處。他認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十分厲害的,還可以隨著社會形勢的改變,而解釋出不一樣的意思。這一點可以看出孫中山先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

    鄧小平主席對孫中山的評價則說:「孫中山的研究問題還可以繼續搞,有益處。」鄧小平主要是肯定了孫中山先生的兩個功績。第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第二是促成了國共合作,取得北伐戰爭的勝利。但是孫中山還是有一些階級局限。

    江澤民主席說:「孫中山先生代表著一個時代。」在1997年黨的十五大中,江澤民主席指出:辛亥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為民主革命的爆發帶了一個好頭。在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時候,是孫中山第一個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這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的。

    胡錦濤主席則認為孫中山「始終受到全中國人民由衷的景仰」。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振興中華,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統一。始終堅持不懈,只為了改變中國的現狀,然後將中國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強國。所以說,孫中山先生有著強烈的革命意志,並且始終不動搖。

    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

關於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問題的討論一直不曾停歇。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所以之後得出來的結論也會不一樣。那麼究竟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就也來激烈地討論一下。

孫中山畫像

    傳統意義上講,孫中山肯定是個好人。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幾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之後又建立了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一生都在為民主革命事業而鬥爭。連最後臨死前都留下了的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總之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做了許多的貢獻。

    晚年的孫中山還致力於促進革命統一戰線的成立。他還將自己的三民主義重新解釋,使得這個成為了國共合作的基礎。他在領導革命政府的時候,還十分注重工人和農民的生活。在他領導國民政府的那段日子裡,工農運動蓬勃發展。而且孫中山自己與那些工人、農民們走的非常近,還會去參加工農群眾的聚會。他還稱讚工人與農民是革命的先鋒和基礎。

    但是也有人持相反的態度,認為孫中山不是個好人,而是一個壞人。孫中山一手促成了國共的合作,如果孫中山不死,可能國共根本不會有內戰,而且甚至可能與德國結盟,免於遭受戰爭。孫中山死後,國民黨的高層也都死的死,分的分,整個黨內十分不團結。而且國共兩黨內鬥的時候,中國損失了許多優秀的精英。於是他們將這些的錯全部算在了孫中山的頭上。

    但是孫中山先生的死又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所以這種有些偏激的想法還是不可取的。

   孫中山的精神

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病逝於北京,距今已經有90個年頭了。雖然孫中山先生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一直陪伴著我們。他一生的傳奇經歷和精神魅力一直教育和激勵著後人。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孫中山的精神。

    孫中山雕像

    孫中山的精神有許多,包括愛國愛民精神,延安精神還有革命精神等。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的精神特點。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孫中山的精神中最寶貴的部分。

    我們先來看一下孫中山先生一生之中他的民主革命思想變化的全部過程。一開始,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只能叫做改良思想,算不上革命思想。當時的孫中山還是寄希望於清政府,認為清政府會採取他的意見,但是後來並沒有效果。於是辛亥革命爆發了,清王朝被推翻了。

    到了這個時候,孫中山先生的思想開始漸漸地轉變為革命思想。當時國內是軍閥混戰時期,一開始孫中山是支持用軍閥革命來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但是後來發現這些軍閥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是一心想要拯救民眾。於是孫中山先生又開始改變了思想,反對軍閥革命。

    最能體現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精神的就是從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的改變。由一開始的依賴帝國主義到後來的反對帝國主義。到最後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口號,每一步都體現了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的精神。他能根據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適時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體系。

    真實的孫中山

    孫中山在我們的印象裡就是一個偉人,一個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許多的人。但是細細翻看,會發現其實對於孫中山這個人物,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政黨看來,是具有爭議的。那麼真實的孫中山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一個真實的孫中山。

孫中山像

    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電視劇裡,孫中山給我們的感覺都是偉大的、莊重的、神聖而不可侵犯的。他屬於少數身為國民黨卻受共產黨人推崇的人物之一。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孫中山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而其實是一個損害國家利益的賣國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15年,孫中山為了能與袁世凱相抗衡,只能與日本帝國主義籤訂了有損國家主權的《中日盟約》,在這個盟約裡,孫中山向日本應允讓出的國家主權和利益甚至比袁世凱的《二十一條條約》還要賣國。於是,這些人就依據這個認定孫中山是個賣國賊。

    我們看事情要刨根究底,如果只單單看到事情的結果,而忽略了事情的起因,這樣就會造成片面的影響。所以孫中山為什麼要去籤訂這個《中日盟約》呢?在民國成立以前,中國的民眾是沒有國家意識的。在孫中山及那些革命黨人的眼裡,東北就是一塊高度自治的地區,中國只是它的宗主國,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東北是中國領土主權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也不能用現代國家意識的觀念去看待這件事情。在那些民眾的眼裡,不管統治者是漢人還是滿人又或者是洋人,對他們來說都沒有什麼區別,他們只是換了個納稅的對象而已。而且孫中山籤訂這個條約只是為了獲得日本人的支持,藉機扳倒袁世凱,取得中國的統治權,繼而實現自己三民主義的理想。

    所以總的來說,孫中山先生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但也不是一個賣國賊。他只是一直在為自己的革命事業而奮鬥著。

來源:歷史趣聞網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孫中山先生去世之後,他的妻妾後來生活怎樣,最終的結局如何?
    孫中山先生去世之後,他的妻妾後來生活怎樣,最終的結局如何?1924年10月,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等人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家大事。此時一直居住在廣州的孫中山知道這件事後非常高興,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
  • 孫中山58歲病逝,留下4個子女,他們後來過得怎樣?
    孫中山是中國的一代偉人,在他的領導下所進行的辛亥革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一舉推翻了中國沿襲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歷史時刻啊,然而由於自身階級的局限性,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並沒有最終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全新的美好生活。
  • 你的名字:「孫中山」、「孫汶」、「孫大炮」
    最奇妙者,竟有一位姓「清」名「室」的人,居然也送花圈到社稷壇去,居然對於十三年前他想拿來處以極刑的「孫汶」稱起「孫中山先生」來!!!其中,「孫汶」、「孫大炮」、「孫中山」都是孫中山曾被取、用的名字和外號。中山大學的李吉奎先生寫有《孫中山,一個被取、用的名字》(收入氏著《孫中山研究叢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一文,指出孫中山是一個被取、用的名字,首創者為章士釗。
  • 孫中山因何被人稱為「孫大炮」?
    摘自:陳廷一 著 《共和之路》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7年10月 出版 閱讀提示:有一次,孫中山在新加坡一家華僑餐廳吃飯孫中山微笑著回答:「我們的軍隊多著呢!」「你的軍隊在哪?怎麼只你一人在這吃飯?」孫中山幽默地回答說:「清朝的軍隊就是我們的軍隊,滿清皇帝在給我們訓練軍隊呢!」在旁的僑胞們聽了哄堂大笑:「哈哈!真是名副其實的孫大炮……」【閱讀《共和之路》連載】
  • 打了孫中山兩巴掌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但孫中山去意已決。孫眉為了掩蓋自己的心緒不寧,強硬地說:「要走就走,我沒錢給你,你不要怨我。」「船票已買好!我一不要你錢,二不怨你人。」孫中山回答得十分乾脆。孫中山剛離開檀香山,孫眉就給家中匯錢,並請父母迅速為弟弟操辦婚事。他想用結婚來縛住弟弟手腳,讓他過上普通人的正常日子。
  •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眼中的孫中山:"孫大炮"不是空想家
    (辛亥革命百年)浪漫·思想超前·人性化——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眼中的孫中山   新華社臺北9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凱  李寒芳)「我們館藏有上百萬史料文物,有一件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孫中山先生的一顆牙齒。」
  • 孫中山妻子大月燻:16歲嫁孫中山,19歲被拋棄,最後嫁給和尚為妻
    孫中山在日本的妻子大月燻,16歲嫁給孫中山,19歲被拋棄,之後窮困潦倒兩次改嫁,最後嫁給和尚為妻。 "國父"孫中山在近代史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妻子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慶齡之外,還有髮妻盧慕貞,側室陳粹芬,這三位是得到社會承認的孫中山的三段婚姻。
  •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餘世存(歷史作家)  拋開100年來革命黨人對孫中山的各種評價不論,當代人對孫的看法顯得極有意思。比如,嘲笑「孫大炮」只會忽悠空談,只會騙錢,只會擅權;嘲笑辛亥革命並非革命黨的功勞,立憲黨人也與有榮焉;更進一步,論證辛亥革命開啟了一個世紀的中國劫亂,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越來越多的論者在津津樂道地數落孫中山的罪與錯,他的專制、蠻橫、好色……人們像發現了寶一樣。  孫中山其實跟胡適、魯迅,跟蔣介石、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一樣,在歷史的天平上經受著幾番左右搖晃,貶抑交替。
  • 孫中山做大總統不久,為什麼要讓位袁世凱?不讓不行嗎?
    隨後還在海外的孫中山回到了國內,成為了臨時大總統。然而,孫中山屁股還沒有坐熱,轉年就辭去了這個位置,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就任了臨時大總統。之所以孫中山要讓位袁世凱,這是南北議和的條款之一,他只不過是遵守了這個協議而已。那麼孫中山做大總統並不久,為什麼要讓位於袁世凱呢?如果不讓會怎樣?
  • 孫中山為何被稱為"孫大炮" 早期革命黨人責其輕率
    孫中山急於利用這一時機行動,向人們宣告革命黨人的存在。1894年(光緒二十年)冬,他帶著鄧蔭南和孫眉等資助的6000餘元美金,匆匆歸國,籌備起義。興中會中的少數工人會員及歐美技師、將帥隨行。舟過日本橫濱,孫中山在船上向僑胞演講革命要義,為橫濱僑商陳清所聞,陳邀請孫上岸商談。孫中山因開船在即,交給興中會章程及討滿檄文一束,要他轉交當地僑商馮鏡如等。孫告訴陳,廣州不日起事,陳若有意參加,可到香港投效。
  •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信念堅定,曾經擁有四位妻子
    1885年,19歲的孫中山迎娶了18歲的盧慕貞。二人婚後,生育有一男二女(孫科、孫娫及孫婉),孫中山一生只有這三個子女。盧慕貞是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女性,她一邊養育兒女,一邊孝順侍奉家翁家姑,絕對是一位賢妻。但年輕的孫中山,常在外學習,並為著理想而奮鬥,這樣一來,他就與盧慕貞逐漸聚少離多。
  • 革命先驅者孫中山與黃興
    從立志救國,組織革命團體,組建同盟會,發動反清起義,推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孫中山與黃興同為革命先驅和領導者,以」孫黃「並稱。孫文是廣東人,早年做醫生,後來目睹滿清的軟弱無能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決心投身革命,在美國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即」振興中華「之意,成員中廣東人居多,明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宗旨。黃興是湖南人,早年留學日本,與蔡鍔等人創辦雜誌、組織編譯社,介紹西方的社會政治和科學文化,宣傳革命。
  • 蔣介石密令找孫中山肝臟,切片去向成謎
    長久以來,孫中山肝臟的去向一直是個謎,相關研究有的說被焚化了,有的說隨孫中山的遺體埋葬在中山陵;還有人說被孫中山之子孫科帶到了臺灣。具體狀況如何? 肝臟被保存宋慶齡都不知 南京中山陵園收藏的史料彙編記載:1925年1月26日,孫中山病情嚴重,入北平協和醫院動手術。
  • 中國夢最早的雛形:一百多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
    彼時擺在孫中山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使中國分裂陷入長久的內戰,二個則是極力說服袁世凱傾向共和政府一方。1912年1月22號,孫中山發表聲明表示倘若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能宣布贊成共和體制,將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並且推舉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兩天後,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全國表示支持共和,是年2月12號滿清皇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布退位。
  • 歷史塔羅牌:民國八大總統(二)孫中山
    無奈之下,孫中山只好回國,組織國內的革命鬥爭。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抵達上海,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四天後,獨立各省代表召開會議,宣布在南京組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於是在1911年最後一天的夜晚,孫中山決定連夜舉行臨時大總統就職儀式,確立1912年,為中華元年。
  • 他與孫中山是好友,設計了青天白日旗,是第一個為革命犧牲的人
    他們家離孫中山家不遠,二人年紀相仿,便常一起玩。她們對世事不滿,性格也相似,慢慢結為朋友。之後,孫中山前往美國留學,陸皓東在國內深造。他聰明且善於書畫。一八八三年秋,孫中山回國,給他講了許多歐美的科學文化知識,民主思想,對他的影響很大。很快,孫中山就到處宣傳他的政治改革,嚴厲抨擊腐敗的清政府和一些落後的習俗,令陸皓東十分羨慕。
  • 孫中山最後的政治遺產
    齊契林給孫中山覆信,信中引用孫中山常說的話:即在事實上,俄國和中國的革命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在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解放人民,建立持久和平。這封信雖然沒有送達孫中山手中,但是,蘇聯的意向和願望,已經明白無遺地表現了出來。 1920年7月,旅俄華工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孫中山和列寧均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孫中山被邀出席會議。幾乎同時,列寧也給孫中山發來法文電報,邀請他到蘇聯去。
  • 民國的兩大總統:國賊袁世凱,國父孫中山,歷史給出了怎樣的抉擇
    武昌起義兩個月內,國內相繼有15個省份宣布脫離清政府統治。辛亥革命震驚了全世界,不僅為孫中山贏得了聲譽,也給了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以嶄露頭角的機會,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 日本少女嫁孫中山,生下女兒卻被「拋棄」,最後被和尚「接盤」
    經過日本女子大學教授久保田的研究證實,孫中山本人還和這位秘密妻子育有一女……孫中山愛上15歲妙齡少女這位秘密妻子的中文名字叫做大月薰,11歲時因為全家遭遇了火災,整個房子被燒成灰燼,大月薰一家人不得不寄住在孫中山橫濱山下町寓所的二樓。
  • 狂人康有為也有吃癟的時候,在孫中山面前,也得自嘆不如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28期:李鴻章想跟美國人合辦銀行的事,在清朝廷掀起了軒然大波,經過一番辯論之後,眾臣均反對李鴻章跟美國人合夥辦銀行。接下來,《走向共和》中的第三大主角,隆重登場……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28期:孫中山首次亮相就想吞併萬木草堂,康有為:咋的,比我還狂呢?註:本文僅限於《走向共和》劇情和人物分析,結合部分歷史,並非真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