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的母親體檢發現了肺部結節,高度懷疑肺癌,家人焦急萬分,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去了北京的腫瘤專科醫院做了手術切除,術後的病理也證實了肺癌的診斷,幸運的是,病理分期不算晚,腫瘤不大,也沒有發現存在淋巴結的轉移。
滿以為接下來就是化療了,一家人也都做好了思想準備,爭取通過積極治療達到治癒。沒想到,傷口恢復以後,醫生竟然告訴他們不用化療,直接回家靜養,注意定期複查就可以了。這讓他們很不理解,甚至是難以接受,這個,是不是風險太高了,萬一癌細胞已經進入了血液怎麼辦?
不得不說,肺癌術後的化療是很多患者都要面對的,不少患者不但要做化療,而且還需要做放療,目的就是為了把有可能殘存的癌細胞最大限度的殺滅乾淨,降低復發的風險,爭取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可是,術後化療卻並一定是必須的,有些患者化療和不化療並沒有明顯的生存獲益,也就是說,這些患者不做化療,比做過化療的患者並沒有增加復發的機率,所以,這種情況就不需要做化療了。
那麼,做不做化療,什麼是標準呢(以下均特指非小細胞肺癌)?
答案是:癌症的分期。
這裡的分期指是病理分期,也就是說手術以後,測量所切除的腫瘤的大小,然後根據腫瘤侵及的範圍、有沒有淋巴結的癌轉移,有沒有胸膜的侵犯等,綜合評價後,根據第八版肺癌分期標準,對患者進行的分期。可以分為Ⅰ期(ⅠA期、ⅠB期)、Ⅱ期(ⅡA期、ⅡB期)、Ⅲ期(ⅢA、ⅢB、ⅢC期)和Ⅳ期。分期越早,說明發現越早,預後也就越好。
一、Ⅰ期患者是不需要化療的
ⅠA期患者不推薦術後化療。
ⅠB期患者,以前的醫學指南是不常規推薦化療,但是對於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建議化療,比如癌症分化差,有脈管受侵等。但目前最新的醫學指南有了一些變化,也就是說,即使有上述危險因素的情況,也不推薦常規化療。因為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這些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能夠從化療中獲益。
所以,對於Ⅰ期患者,目前是不推薦化療的。
二、Ⅱ期患者,部分需要化療
第八版分期的ⅡA期患者,因為沒有更多的證據支持能從化療中獲益,所以,這部分患者術後一般也不推薦化療。
而ⅡB期患者,術後常規推薦化療。因為對於這部分患者,有了較高的復發風險,而且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化療較不化療的患者有著較明顯的獲益,減少了復發風險。
三、Ⅲ期患者,常規要求術後化療
Ⅲ期患者可以分為可手術的III期,和不可以手術的Ⅲ期,這部分患者因為分期較晚,即使做了手術切除 ,仍有很高的復發風險,這部分患者常規要求術後化療,部分患者還需要聯合放療。
這部分患者輔助化療能夠明顯延長復發轉移的時間,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所以,常規要求術後化療。
四、不可切除的Ⅲ期患者和Ⅳ期患者
這部分患者,因為失去了手術根除的機會,所以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是可以選擇的治療手段。
上述分期,因為涉及到很多複雜的醫學知識,不是患者能自己能分出來的,是需要醫生根據術後的病理結果,結合醫學分期的標準得出來的。這個分期也是決定後續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
總之,化療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手術以後的復發風險,是否化療依據的是病理分期,證據來自於大宗的臨床研究結果。一般來講,分期越早,化療的意義越小,而分期越晚,化療的意義越大。
開篇提到的老人肺癌患者,因為手術以後分期為Ⅰ期,所以,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和證據支持,並不要求化療,就是因為這種分期早的患者,即使不化療復發轉移的風險較化療的患者也沒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