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撤銷蛙類養殖委,以後還能不能吃牛蛙?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撤銷蛙類養殖委,以後還能不能吃牛蛙?

2020-02-21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月16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的原創文章。文章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此言一出,輿論譁然。疫情發生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三部門於1月26日聯合發布公告,嚴厲打擊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和強度,並倡導文明飲食文化。此後,北京大學呂植教授牽頭並徵集了19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學者聯名倡議,全面杜絕對野生動物的非法食用。

2月1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就《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發布聲明稱,在當前全國展開抗擊疫情阻擊戰、公眾普遍要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情況下,該文章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深表歉意,並已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2月1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就《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發布聲明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官網顯示,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於2019年3月29日成立,旨在為中國蛙類繁育利用行業和廣大養蛙人提供一個規範、專業的服務支持平臺和信息交流平臺。如此算來,到2月18日宣布被撤銷,該組織成立不足一年。

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的撤銷引發社會關注,網友們隨即紛紛陷入牛蛙是否為野生動物、是否可食用的討論中。截至2月20日下午6時,有關「牛蛙」的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3億。

▲資料圖:牛蛙人工養殖

一名行業專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牛蛙雖為外來物種,但在中國基本都為人工養殖,「可歸為一類養殖的水產品」,即便野外確實存在養殖牛蛙逃逸入侵後的歸化種群,但規模不大,也沒有大量捕捉到市場上出售,因此在市場管理方面,與普通淡水產品沒有太大差異。「疾病上的風險就是一般淡水水產都有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問題,徹底燒熟再食用就可以保證安全。」該專家表示。

中漁協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委會主任委員周卓誠認為,由於野味概念的相對模糊,且管制野生動物與合規養殖物種有一定的重合,部分地區採取「一刀切」,甲魚、牛蛙甚至泥鰍都禁止出售。在當前,這樣的管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屬於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建議疫情結束後,各部門需要更明確標準,推廣白名單制度並不定期更新,可以將人工飼養多年且成熟的甲魚、蛙類、娃娃魚、鱷魚等產品進一步合規化。

▲廣東信宜市禁止銷售包括牛蛙、龜、泥鰍在內的水產品

「一般認為魚類及低等無脊椎動物與感染人類冠狀病毒牽連較遠,絕大多數跟人相關的冠狀病毒都由野生哺乳動物傳播。」周卓誠表示,牛蛙為合法養殖的非保護動物,但落實到基層職能部門,目前對水陸共存的兩棲爬行類非保護動物的管轄權並不是特別清晰。

對於合法養殖的非保護動物的相關問題,2月20日下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針對蛙類等人工繁殖的動物的交易等問題,相關法律法規還在修訂中。「不僅是蛙類,還有梅花鹿等野生物種,在人工繁殖方面的技術同樣較為成熟,現在關鍵問題是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與純野生動物之間如何界定和管控,有關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在修訂中。」

紅星新聞記者 李文滔 羅丹妮 

原標題《以後還能不能吃牛蛙了?》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野協」發聲明致歉 撤銷蛙類養殖委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中國野協」發聲明致歉,撤銷蛙類養殖委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聲明稱,針對有關組織反映的問題,已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今天(18日)剛剛就《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發布聲明,對該文章給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17日,第一財經獨家報導,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微信公號16日發表了一篇《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原創文章。
  •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
    近日,《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引發公眾關注。蛙類養殖委「逆流」發聲新冠肺炎疫情將「野味產業」推上前臺,禁食野生動物的觀點漸成社會主流。但16日,蛙類養殖委微信公號文章《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據悉,該發文組織的全稱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簡稱「蛙類養殖委」),於2019年3月29日在東北林業大學成立。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中新網2月18日電 近日,《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引發了公眾關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網站18日發表聲明稱,該文章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表歉意,並已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 牛蛙還能吃!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目錄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又名甲魚)、烏龜、牛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這意味著,它們未被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是可以吃的。
  • 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蛙類養殖專委會已撤銷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2月17日發布關於《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的聲明,稱該文發自該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下屬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自辦的微信公眾號。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對該文給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同時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一言不合就撤銷專委會,隨性麼?
  • 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被撤銷!青蛙牛蛙虎紋蛙...
    不過在2月16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微信公號發表了一篇《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原創文章,在整個社會引起了巨大的爭議,2月1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正式向社會公開發布致歉信,針對有關組織反映的問題,已決定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 評論: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怎麼有「野生機構」
    鼓吹「野味是人類剛需」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又進入了公眾視線。3月12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了警告的行政處罰。打著野生動物保護的旗號,鼓吹食用野生動物,這篇發自「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公號的文章曾一度引起公憤。當時在輿論壓力之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不僅迅速與下設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切割,而且宣布撤銷該委員會,並承諾將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監督管理。
  • 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分支機構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被罰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3月1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民政部獲悉,近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民政部表示,經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
  • 「地評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被罰,明知故犯要追責
    近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經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
  • 5000億規模野生動物養殖業等待「宣判」:牛蛙、土雞還能吃嗎?
    饕客們「牛蛙土雞土豬肉還能不能吃」的提問,並不膚淺——他們能吃,背後的養殖戶才能養;如果他們不能吃,背後的養殖戶手裡的野生動物,咋辦?多年經營構建的野生動物養殖業產業鏈,咋整?
  • 探訪野生動物養殖場:因為隔離,一個「養蛙聯盟」1700噸存欄蛙不能賣
    「養殖的青蛙今後還能吃嗎?以後,青蛙究竟還能不能養殖?」最近,四川的蛙類養殖戶王仕全很困惑,他時刻關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目前,全國各地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被封控隔離,養殖戶們一邊期待疫情儘快過去,一邊又很擔憂:「現在被封控隔離的動物不能銷售,如果以後不能養殖了又該怎麼辦?」
  • 牛蛙、中華鱉、烏龜還能吃嗎?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存在「黑白名單」嗎?
    自野生動物「禁食令」發布後,牛蛙、烏龜、中華鱉……到底還能否繼續食用受到廣泛關注。對此,昨日,官方給出答案了。 據中國水產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在3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就記者提出的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
  • 「牛蛙」整個產業價值2000億,不是野生動物就能「萬事大吉」麼?
    2月20日,「牛蛙」衝上了微博熱搜前五,成為了一隻似乎可以飛的「牛蛙」。而在網友心中的疑問是,以後我們還能吃牛蛙嗎? 牛蛙是什麼蛙? 「牛蛙」原產於北美,因其鳴叫聲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其他一些大型蛙類亦稱牛蛙,如非洲的箱頭蛙和印度的虎紋蛙,以及南美的細趾蟾科。
  • 中華鱉烏龜牛蛙到底能不能吃?這下明確了
    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龜鱉蛙這類餐桌上常見的兩棲動物是否還能繼續人工養殖成為輿論關注焦點。3月4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此外,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要按照《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嚴格管理。而牛蛙則在水產新品種列表中。
  • 調查| 野生養殖動物,到底誰上了黑名單?
    相關專家認為,哪些是野生動物,哪些又不是野生動物,哪些野生動物可以吃,哪些又不能吃,應該明確。目前,捕撈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但也不是說捕撈魚類都能吃。比如中華鱘、江豚都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江豚是脯乳動物,一般人都把它作為水生動物。
  • 網傳牛蛙不能吃了?這份野生動物名錄仔細看一下
    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 不能交易? 小編得給您做個大科普! Q: 到底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再吃了?
  • 黑斑蛙、中國林蛙等蛙類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養殖食用
    黑斑蛙、中國林蛙等蛙類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養殖食用 2020-05-31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被禁食,蛇和蛙還能吃嗎?
    蛙小俠(高德置地店)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全店人均在等待,現在有文件說牛蛙和甲魚或會被列為野生動物,所以要等到出文件明確不禁止後,我們才敢恢復售賣。」他還說,最希望的就是牛蛙不被禁止,「如果以後真的禁止吃牛蛙的話,我們只好換一個品類經營了」。
  • 牛蛙、中華鱉、烏龜還能吃嗎?官方明確了!
    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龜、鱉、蛙等餐桌上常見的兩棲動物是否還能被食用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很多網友紛紛發帖詢問以後不能吃牛蛙了嗎?權威答案來了!▼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海安隆重...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海安隆重舉行!2020年10月28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中洋集團召開。本次大會以「規範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匯聚了來自養殖蛙類產業的頂級嘉賓陣容,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巡視員李書民&nbsp、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孟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