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紹興府志》記載"南山,在縣南四十裡,脈從天姥來,群峰疊拱如環城,其中稍寬,廣容數百家。"南屏王氏的先祖王勝寶來到天姥山中的南山在此卜築居住下來。這裡的村民過著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南山村榮獲《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所以在名山簇擁的新昌縣境中,其餘諸山是無法與沃洲、天姥相提並論的。天姥山是一座聞名遐邇的文化風景名山,在古越大地剡溪之源,在新昌縣境東南。天姥山西南部有一名叫「西尖崗」的高峰,山峰的腳下,有一塊地方叫南山,南山就是巖頭崗,天姥山西尖崗的餘脈。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裡水清山秀與民風淳樸交相輝映,沉積了深厚的南山人文歷史。
南山村是江南歷史文化古村中極具代表性,村裡古祠、古樹、古橋、古井、古民居建築等人文古蹟散落在村中。
古村裡面有處老臺門,看似已有年代,斑駁的蒼苔和石縫間橫生的青草,已久沒人住了。
「大王門之駟馬,高槐第之千楹,六宜軒、寧靜軒,讀書最樂,一元齋、聚秀齋,為善可旌,怡山堂、集慶堂、繼述堂,祖謀孫武,永思祠、奉先祠、百歲祠,源潔流澄……」這是康乾盛世時村人王卓嚴《南山賦》所描述的景致。如今已經消失的、廢棄的、瀕臨倒塌的,層層累積的歲月留痕構成一幅悠長的歷史畫卷。
來南山村感受鄉村農家生活的樂趣,在這裡可以遠離城市喧囂,享受一種特有的慢生活,拍拍照、吟吟歌。
在南山老街裡觀看簟匠在編織曬穀常用的竹簟,薄薄的篾片龍蛇飛舞一般。弄堂裡一位老母親在紡紗,花筒在吱吱呀呀聲中牽出絲絲線線,紡出了濃濃長長的牽掛。
浪子回頭金不換,這是南山村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勵志故事,有一位祖上號藜軒,後代稱他為「毛洋山太公」。他年輕時遊遊蕩蕩,不顧家人勸阻,日夜賭博,三十六歲時,逃賭債外出,吃夠了苦頭,才覺得人生不應該這樣,斬斷了手指發誓改過,開始起早摸黑到山上去開山種地,又跟別人做起生意,慢慢地掙了些錢,娶妻生子,買田置地,造了這樣的大屋。晚年的王文宿,則是「性氣愈和,持身處世益嚴謹,論事尤通達,族中人隆其品,奉為長,紛難則排解先。」
榫卯結構的抬粱,精雕細琢的工藝,勾勒出了建築史上絕美的圖案。滄桑的年代感,為南山的建築增添了許多韻味。
南山村自然風光秀麗,有姥峰夕照、翠屏奇石、織機瀑布、龜蛇護玉等八景。
南山村隨著鄉村振興的穩步推進和新農村建設的大力發展,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自駕遊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紛紛前往打卡。
大家好,我是愛遊君、愛生活、愛旅遊、愛分享——自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