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新昌天姥山有一個千年古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020-12-21 愛遊君

據《紹興府志》記載"南山,在縣南四十裡,脈從天姥來,群峰疊拱如環城,其中稍寬,廣容數百家。"南屏王氏的先祖王勝寶來到天姥山中的南山在此卜築居住下來。這裡的村民過著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南山村榮獲《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所以在名山簇擁的新昌縣境中,其餘諸山是無法與沃洲、天姥相提並論的。天姥山是一座聞名遐邇的文化風景名山,在古越大地剡溪之源,在新昌縣境東南。天姥山西南部有一名叫「西尖崗」的高峰,山峰的腳下,有一塊地方叫南山,南山就是巖頭崗,天姥山西尖崗的餘脈。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裡水清山秀與民風淳樸交相輝映,沉積了深厚的南山人文歷史。

南山村是江南歷史文化古村中極具代表性,村裡古祠、古樹、古橋、古井、古民居建築等人文古蹟散落在村中。

古村裡面有處老臺門,看似已有年代,斑駁的蒼苔和石縫間橫生的青草,已久沒人住了。

「大王門之駟馬,高槐第之千楹,六宜軒、寧靜軒,讀書最樂,一元齋、聚秀齋,為善可旌,怡山堂、集慶堂、繼述堂,祖謀孫武,永思祠、奉先祠、百歲祠,源潔流澄……」這是康乾盛世時村人王卓嚴《南山賦》所描述的景致。如今已經消失的、廢棄的、瀕臨倒塌的,層層累積的歲月留痕構成一幅悠長的歷史畫卷。

來南山村感受鄉村農家生活的樂趣,在這裡可以遠離城市喧囂,享受一種特有的慢生活,拍拍照、吟吟歌。

在南山老街裡觀看簟匠在編織曬穀常用的竹簟,薄薄的篾片龍蛇飛舞一般。弄堂裡一位老母親在紡紗,花筒在吱吱呀呀聲中牽出絲絲線線,紡出了濃濃長長的牽掛。

浪子回頭金不換,這是南山村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勵志故事,有一位祖上號藜軒,後代稱他為「毛洋山太公」。他年輕時遊遊蕩蕩,不顧家人勸阻,日夜賭博,三十六歲時,逃賭債外出,吃夠了苦頭,才覺得人生不應該這樣,斬斷了手指發誓改過,開始起早摸黑到山上去開山種地,又跟別人做起生意,慢慢地掙了些錢,娶妻生子,買田置地,造了這樣的大屋。晚年的王文宿,則是「性氣愈和,持身處世益嚴謹,論事尤通達,族中人隆其品,奉為長,紛難則排解先。」

榫卯結構的抬粱,精雕細琢的工藝,勾勒出了建築史上絕美的圖案。滄桑的年代感,為南山的建築增添了許多韻味。

南山村自然風光秀麗,有姥峰夕照、翠屏奇石、織機瀑布、龜蛇護玉等八景。

南山村隨著鄉村振興的穩步推進和新農村建設的大力發展,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自駕遊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紛紛前往打卡。

大家好,我是愛遊君、愛生活、愛旅遊、愛分享——自駕天下。

相關焦點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啥不是「西籬」,原來很有講究
    「東籬」語詞組合在一起,便是院落籬笆牆的東牆。中國古代社會以「左」為上,左者,東也。東面是太陽升起的方向,乃是生命起始的方向,所以有著積極的生命精神與意義。於是,我們在中國古代詩歌裡,可以見到「東籬」的語詞,卻絕無「西籬」的說法,因為「西方」是生命逝去的方向。因此,僅僅是一個「籬」字,就有著人生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僅僅是一個「東」字,便充滿了生命跳躍的。
  • 在採菊東籬,悠然見南山下,感受陶淵明的開放
    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上的空氣日夜都很美,鳥兒們也會互相回報。這是真的,但如果你想分辨,你已經忘了你的話。--欣賞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感受陶淵明的開放性這首詩主要有兩種意境,這首詩的前四句是一層,描述了詩人擺脫世俗煩惱的願望,後六句描述了作者在田園中的收穫,《好好玩》還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高潔的個性。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這首詩將哲理與詩意完美融合
    當然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首了,這是《飲酒》詩的第五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首詩。詩的全文如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在常人看來,這首詩最好的兩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為它們寫出了一種無與倫比的意境。但是王安石卻對這前四句推崇備至,認為它們「奇絕不可及」,「有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為什麼會給出這麼高的評價?因為看似簡單的四句話卻說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便身處鬧市,也能享受僻靜,關鍵在於「心遠」。你的心不被外物所擾,人自然就清淨了。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的南山在這裡,你的南山在何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飲酒》中這句詩傳頌度很高,表明了當時他想歸隱山林的心志,不為五鬥米而折腰,只想在清淨自然的南山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而這也成為現如今很多都市人的追求目標,或者說是理想,所以才有了那麼多人追看李子柒,嚮往那樣親近自然而怡然自得的生活。南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心目中的桃花源,也是心心念念之地,或者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在我們常州,也有一個叫做南山的地方,因地理位置位於常州溧陽的最南端,被稱之為南山。
  • 採菊東籬下的菊象徵什麼 採菊東籬下中的菊的意象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詩句,很多人都十分嚮往這樣的日子,便以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嚮往之情。那麼大家是否知道「採菊東籬下」的「菊」象徵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回歸本心,歸隱田園
    喜愛喝酒的陶淵明讓人把衙門的公田全部種上做酒用的秣谷,他的妻子覺得不可行,認為吃飯的粳米也得要有。兩人爭執了很久,最終決定:150畝種秣谷,50畝種粳米。上級下來視察,縣衙內的小吏勸陶淵明穿戴整齊,恭敬迎接。陶淵明嘆了口氣,說道:我怎麼能為這五鬥米的薪俸,低聲下氣向人獻殷勤呢?
  • 徐悲鴻《採菊東籬圖》
    ■山東棗莊 鄭學富 古代文人雅士愛菊、寫菊、詠菊、畫菊、品菊,以菊表現士子超凡脫俗、高風亮節的人文情懷。歷代文人中最愛者當屬陶淵明。他退居田園,飲酒賞菊,寫下大量的詠菊詩句。本文要介紹的這幅徐悲鴻的《採菊東籬圖》(見圖),就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陶淵明退隱田園的淡泊心境。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重讀《紅樓夢》,探究古代菊花的魅力
    菊花不僅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中的一位。從古至今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在他們的作品中留下過它的身影。比如屈原的《離騷》中就有出現過菊花的詩句,這時菊花仿佛便與千古文人都結下了不解之緣。要說到古代最愛菊花的文人,那非陶淵明莫屬,他的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了自身的曠達悠閒之情。在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中,菊花的戲份也不小。
  • 「悠然見南山」中的「見」該怎麼讀?蘇東坡早就已定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是東晉時的著名文學家,他是名門之後,也曾抱有對仕途的期望和拯救黎民蒼生的使命感在宦海沉浮十餘年。至於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該如何讀,倒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段故事。其實,關於這個字的爭議是一直存在的。昭明太子蕭統在《昭明文選》中收錄此詩時,就將其寫成「悠然望南山」。《昭明文選》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所以這種說法相當有市場。一直到宋朝,還有人堅持用「悠然望南山」。
  • 「浙東唐詩之路」新昌天姥山旅遊區總體規劃出爐!
    新昌唐詩底蘊深厚、名人足跡頻繁、名篇詩作頻出,僅唐代就有李白、賀知章等450餘位詩人留下了1505首唐詩,給新昌的山水草木浸潤了文化的靈魂,成為詩仙李白和古代文人墨客魂牽夢繞的「打卡地」。   新昌天姥山旅遊區總體規劃方案明確,4大爆點項目為詩畫山水卷天姥山風景遊徑體系、唐詩精華路古道勝跡巡禮、望幽惆悵溪剡溪風景畫廊、夢遊天姥山沉浸式光影秀;10大引擎項目分別為逐夢星漢安基星空營、詩路光影儒岙風情小鎮、非遺百工剡東鄉村生態博物館
  • 官迷陶淵明是怎麼混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的?
    有一兒子陶稱,在一次會議上當面頂撞庾亮(豺狼愈甚,發言急切),還中途帶人離開會場。庾亮立刻派人在半道上將他誅殺。在給朝廷的報告上,罪名就是不孝。說陶稱在父親去世期間不守孝,還喝酒。 在這種險惡的政治生態下,陶氏子孫迅速認清了形勢,很快往低調靠攏。陶淵明有一伯父陶淡,打小喜歡仙術,一生沒有娶妻。祖上留下財產千萬,從不過問一句。
  • 全域旅遊看江蘇|溧陽:採「茶」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座花園原先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石灰石礦,但在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努力下,廢棄的礦坑華麗「變身」成了美輪美奐的私家花園,更是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網紅景點。仲春明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突然想到了家鄉,那裡有足夠好的山水資源,為何不能在家鄉做出另一個「寶翠花園」呢?「我是在農村長大的,雖然那時候家裡條件不算好,但生活還是比較快樂的,每天都可以和大自然接觸。
  • 陶淵明採菊成為千古絕唱,你可知他為何採菊
    陶淵明使菊花有了靈魂,菊花因陶淵明而顯。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一出,「陶菊」、「籬菊」便成為後世文學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彙。陶淵明與菊花已經融為一體,密不可分。「一自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宋代曾鞏也說:「直從陶令酷愛尚,始有我見心眼開。」(《菊花》)現存陶集中詠及菊花的有五處:其一,「餘閒居,愛重九之名。
  • 採菊「中隱」下 悠然見南山 柏廚家居新品營造中隱生活空間
    「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陶淵明的隱逸生活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理想。在傳統的中式生活方式中,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必不可少。莊子的道是他長久地置於天地、隱於山水中悟出來的,他倡導的「,」也成為中國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隱」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處世哲學。
  • 《哆啦A夢:大雄的牧場物語》3DM評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你有多久,沒有回想起童年了。2019年8月,你看到這篇評測的時候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夏日,你像往常一樣嫻熟地打開電腦或手機看著新聞,或是坐在辦公室裡氣定神閒地吹著空調,或在公交上百無聊賴的翻看手機,又或是在家中度過一個短暫的休假,無論如何,你總是踏在水泥鋪成的地面上,距離上次聞到過雨後泥土的芬芳已經過了太久太久。
  • 修心演經典, 悠然繹平仄——任平生《東籬採菊》出版發行
    但相同的是,隨著精神層次的不斷提高,人們越發渴望的是在世間能有一股清流,清澈見底、清涼舒心;能有一份執著,百折不撓、越挫越勇;能有一些正能量,暖人心扉、熱淚盈眶。而,任平生詩詞選《東籬採菊》帶給我們的正是這樣的感覺。《東籬採菊》是任國強苦心孤詣之作,是一本限量級的秘籍,通天徹地、中曉人和;是一張史詩級的畫卷,博古通今、包羅萬象;是一部殿堂級的名著,高屋建瓴、醍醐灌頂。
  • 採菊東籬下,兩篇課文告訴你,陶淵明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提到陶淵明,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體現了他追求閒適生活的理想。而「富貴非吾願」更明確表示了他的人生理想不在乎官場名利,由此引發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慨嘆感傷。而中學課本中,有兩篇關於陶淵明自傳式的文章,記錄了他的生活情況與思想狀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五柳先生會傳》是陶湖明的自述傳,寫作年代不詳。《歸去來兮辭》是作者四十一歲辭彭澤令時所作,文中以無限喜悅的心情,想像歸家後田園躬耕生活的種種樂趣。這兩篇文章都體現了陶淵明的生活態度、生活情想。
  • 偶爾慢下來,閒坐喝茶,感受田園般的悠然靜好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悠然、靜好的田園生活成為很多人的嚮往。於是,我們點開手機裡一條條田園生活式的視頻,隔著屏幕感受放鬆愜意,從而暫緩焦慮。視頻之外,回歸到現實生活,身處車水馬龍、整日奔波忙碌的都市人,如何感受田園般的悠然靜好?
  • 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東籬」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義?
    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東籬」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義?「東籬」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描寫隱居生活的作品奠定了陶淵明作為隱士之宗,田園詩創始人的位置。
  • 採取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歸隱抉擇和詩意人生
    謝榛說陶詩是「寄致味於淡然」,「淡然」是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淡然」的人生方見出人生的「至味」。陶淵明(372—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他的一生以三十四歲時辭去彭澤縣令為界,分為因貧而仕與歸隱田園兩個時期。少年時,他「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