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2020-12-15 樂藝會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驀的世界

歷史愛好者

地理位置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代希臘人對「兩河流域」的稱謂。兩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大部分土地位於現在的伊拉克,小部分地區在敘利亞和土耳其境內(並不包括現伊朗地區)。可是,兩河流域卻處於乾旱地帶,夏天溫度達到50度,冬季平均降水不足,這裡經會受到旱災和土地鹽鹼化兩個主要災害。在4-6月由於山脈融雪,河流也會泛濫,由於沒有湖泊的調節,農業需要依靠人工的灌溉。

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主要是耐鹽鹼的大麥、小麥和椰棗等。

美索不達米亞地圖

就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文明的搖籃。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歷程

哈蘇納文化:距今7800-75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粗糙的陶器和石器,居住窩棚或帳篷。

薩馬拉文化:距今7600-7000年,已經出現彩陶,並發明了原始灌溉農業。

哈拉夫文化:距今7500-6500年,出土漂亮的彩陶,出現神廟性質的建築,並形成社會分層出現階級。

歐貝德文化:距今6500-6300年,已經出現金屬器,發明了銅魚叉等工具,使用土磚的神廟,養殖豬和瘤牛。

彩陶

烏魯克文化:距今5500-5100年,蘇美人來到兩河流域,把分散的小村莊發展成城鎮,城市建有城堡式的防禦型系統,人員職業已經分工。大量出現神殿,並在烏魯克的埃安那神廟中發現了象形文字的泥板,而且文字逐漸失去圖畫的特徵,簡化成抽象的「楔形文字」。最早的文字在素麵陶籌的表面增加刻畫、錐刺和堆塑的符號。這些陶籌代表著穀物、綿羊等不同的物品及其數量。在稍晚階段,出現了性質與封球相同的數字泥板。這些文字採用蘆管、楔形的木片或竹片刻寫在泥板上。再後來還出現了表音符號,發展出4個元音和16個輔音。

文字的形成過程:從陶籌變成泥板

象形文字的演變

象形文字表

楔形文字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距今5100-4700年,私有制產生,以神廟為中心的城市國家已經形成,大致出現了十幾個國家。計算採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時間與圓周的計算),圓筒印章廣泛使用。

圓筒印章

美索不達米亞非常複雜的王朝

神話時代:在出土的16塊《蘇美爾王表》中,記錄的內容都比較相似,在大洪水之前,「天(神)降王權」在五座城市交替統治,共有八個王居然統治了24萬多年。比如:天降王權到埃利都,阿魯利姆(Alulim)成為國王,共統治了28800年;阿拉爾加(Alaljar)成為埃利都的第二位國王,共統治了36000年。埃利都衰落後,王權轉移到巴德提比拉,恩門盧安納統治了43200年…

出土的《蘇美爾王表》

人神時代:大洪水之後,《蘇美爾王表》記錄:王權再次從天而降,到基什。共有23個王,統治24510年,3個月,3天半。最長的王統治了1200年,最短的王統治了140年。這個時段的帝王,被描寫成半人半神,從考古發掘情況來看,有的王還真實存在,但統治時間需要重新確認,這可能與蘇美人採用六十進位有關?

《蘇美爾王表》的文字

烏魯克第一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12個王,共2310年,基什被打敗,王權轉移到了埃安納(烏魯克城內的神廟)。前面的國王還是半人半神,後面的國王與現代人壽命相近。

烏魯克時期的雪花石膏花瓶

烏爾第一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4個王,共177年。

烏爾王陵出土青金石印章

阿萬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3個王,共356年。這是埃蘭人建立的國家。埃蘭,在現在的伊朗南部,估計那時被波斯統治。

刻有埃蘭線形文字的銀杯

基什第二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權力又回到了基什,有8個王,共2027年。

哈瑪茲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1個王,統治了360年。

烏魯克第二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3個王,統治了187年。

烏爾第二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3個王,共170年。

烏爾王陵——公山羊與灌木

烏爾王陵——烏爾的旗幟

阿達卜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1個王,共90年。

馬裡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6個王,共136年。

基什第三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這是唯一的女王庫格巴爾統治了100年,

阿克沙克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6個王,共93年。

基什第四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8個王,共113年。

烏魯克第三王朝:《蘇美爾王表》記錄:有7個王,共60年。

阿卡德帝國:公元前2334-前2154年,遊牧民族的阿卡德人佔領了美索不達米亞,在蘇美爾楔形文字上創造了阿卡德文字,阿卡德語成為通用的語言文字。

阿卡德王像-薩爾貢大帝

新蘇美爾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前2004年,驅趕了入侵者古提人(西亞的遊牧民族),頒布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公元前2004年,烏爾城被埃蘭人(生活在伊朗地區)佔領,帝國滅亡。

蘇美爾人——古迪亞坐像

《烏爾納姆法典》

巴比倫第一王朝:公元前2017年-前1595年,曾經生活在敘利亞以及西部沙漠地區的阿摩利人(閃米特人的一支)首領蘇姆阿布姆,進入巴比倫後,開創歷史上不可替代的王朝。比較有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完成為文法典。後被西臺人(原生活在北高加索大草原上的古印歐人,他們已經使用精良的青銅和鐵質武器,以及戰車)滅古巴比倫而結束。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西臺人製作的鐵製戰斧

巴比倫第三王朝(加喜特王朝):公元前1530年-前1155年,西臺人滅亡古巴比倫之後,加喜特人(曾經生活在伊朗的扎格羅斯山脈中部)乘機佔領巴比倫,成立該國。在公元前13世紀後半期,亞述人與埃蘭人入侵,在1155年,加喜特國王被埃蘭人擄走,統治結束。

Kalleh Nisar遺址發現的彩陶、青銅器和滾印

亞述帝國:公元前934年-前609年,亞述人逐漸強大,先後徵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並定都於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他們注重建立圖書館,收集各文明時期的文獻,保存成泥版,成為了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重要資料。

亞述尼尼微的北部宮殿:狩獵

人頭獅身像:尼姆魯德宮殿的守門神

亞述時期——女祭司

新巴比倫王國(迦勒底王朝):公元前625年-前539年,居住在兩河流域南部的塞姆族迦勒底人趁機控制了巴比倫尼亞,重建巴比倫城,建立的「空中花園」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並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後被波斯王居魯士佔領,而滅亡。從此,兩河流域長期處於外族統治之下,其人民獨立的歷史不復存在。

巴比倫「空中花園」

阿契美尼德帝國(波斯統治):公元前539年-前331年,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並徵服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埃及以及中亞和印度北部,向西入侵歐洲,成為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最後被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而滅亡。

居魯士大帝

青銅斧

金杯

美索不達米亞的創世神話

天與地最初合在一起,是天神安帶走了天空,空氣神恩利爾帶走了大地,於是天與地就分開了。

美索不達米亞的女神

馬爾都克神創造了自然,順序造物出:日月星辰—風雲雨霧—山脈河流。

空氣神恩利爾最初把人類模型放到磚模裡,種出了人類。後來眾神不堪忍受繁重的體力勞動,便給女人創造了供胎兒生長發育的卵巢,這樣人類就能自我繁殖。還有另一個傳說,是天神用鮮血混入泥土,創造人了人類。

諸神對人類不滿,他們沒有祭祀奉上,為了懲罰人類,製造出大洪水,只有烏特納皮什提在水神埃阿的提示中建造舟船,全家和全族登上大船,倖存了下來。

大洪水

在蘇美爾人的神話中也有伊甸園的故事,與《聖經》裡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處。而最大不同之處,《聖經》是單一的神,故事主角全是上帝;而美索不達米亞有很多神,世界由祂們共同創造。

小結:

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是一部土著和外來民族侵略與融合的歷史。最早的文明來自蘇美爾人,他們並不是本地居民,而是來自東方的某個民族。然後,阿卡德人從西邊的敘利亞草原侵入美索不達米亞,並借鑑了蘇美爾文化,創造了自己的文化。阿卡德王朝末期,古提人從扎格羅斯山區侵入,與當地人融合,並建立了一些小王國。生活在敘利亞以及西部沙漠地區的閃族阿摩利人,又來佔領巴比倫,建立帝國。古巴比倫王國是被遊牧民族西臺人滅亡的,而加喜特人趁機從東部山區侵入,而建立了加喜特王朝。亞述人與埃蘭人一起入侵,亞述人趕走外敵埃蘭人,並建立強大統一的帝國。到了亞述帝國的晚期,塞姆族迦勒底人重建了巴比倫古城,成為新的帝國。後來的命運:又成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領地。

兩河流域地區雖然經常被外族統治,但其文明與文化並未中斷,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這個地區孕育出許多世界之最: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學校、第一部法典,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灌溉農業,開展了人類最早的對外貿易,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最早的史詩與神話等等。

巴比倫人的世界地圖

幾何

豎琴

世界上最早的車輪:用圓形木板來固定軸

被稱為「科學史之父」的美國學者喬治·薩頓說:「希臘科學的基礎完全是東方的,不論希臘的天才多麼深刻,沒有這些基礎,它並不一定能夠創立任何可與其實際成就相比的東西。…我們沒有權利無視希臘天才的…美索不達米亞母親。」

參考資料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於殿利 著

《從青金石之路到絲綢之路》沈愛鳳 著

《美索不達米亞一個文明的歷程》吳欣 著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種族與族群》扎拉·巴拉尼 著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驀的世界公號支持

相關焦點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小結: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是一部土著和外來民族侵略與融合的歷史。兩河流域地區雖然經常被外族統治,但其文明與文化並未中斷,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這個地區孕育出許多世界之最: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學校、第一部法典,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灌溉農業,開展了人類最早的對外貿易,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最早的史詩與神話等等。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就屬於前者,是其中一個及其燦爛輝煌的文明。今天,我會介紹一部分,但當然無法完全介紹完它,畢竟這是一個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幾近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實際上還不確定,因為有一些文獻表現出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同一時間誕生的。當然,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幾乎每一個文明都誕生在大河附近。這是因為,在那段時期,人們急需水,而只有住在河邊才能夠獲得足以支撐生活的水。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丨蘇美爾人創造的「起源文明」思想體現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指位於兩河流域地區的居民所形成和發展的古老文明,被古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即位於西南亞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堪稱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搖籃」,通過開闢遠距離商業貿易和進行徵伐戰爭,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深刻影響著周圍其他文明的發展,包括位置較近的埃及文明、猶太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希臘文明,甚至影響到了遠在東亞的華夏文明。
  •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萬國覺醒》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答案分享
    導 讀 「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
  • 「文明的裡程碑,歷史的見證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繼承與創新
    前言美索不達米亞留下來的遺產之一就是城市與國家之間不中斷的衝突。這個主題可以在我們很多的藝術當中見到,比如"比弗利山人","激流四勇士",還有吉爾伽美什史中伽美什史和恩奇都的大戰,而且伽美史詩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學作品。可以說這場國家與城市的鬥爭之中,城市最終贏得了勝利。
  • 文明之光(二):美索不達米亞
    更科學的說法應該是:世界上有包括中國文明在內的多個文明中心。而位於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繼埃及之後的第二個文明中心。和古埃及文明離不開尼羅河一樣,美索不達米亞則是離不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孕育,而他們的名字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在古希臘語中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土地」,大約在現在的伊拉克境內。
  • 傳說中的古代文明——「美索不達米亞」
    文明又稱。是指在和兩河流域之間的(現今境內)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形成的文明。主要由……等眾多文明組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發源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流域——蘇美爾中下遊地區。
  • 馬爾達曼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的興衰
    考古學家確定該古城遺址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曾經一度聲名赫赫的城市馬爾達曼(Mardaman),並認為該城市的最初繁榮可能是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距今已有約4800年的歷史。該城市在美索不達米亞文獻中多有提及,但在此之前人們並未發現它究竟何在,可謂是失落了數千年。
  • 美索不達米亞:西亞文明發祥地,卻最終毀於自然之手
    文/夢天天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為身處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也常常被稱作兩河文明。如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屬於伊拉克,看似紛亂而平凡的土地上,卻早在六千年前便孕育出了西亞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許多文明的起源一樣,都是在河流邊聚集,依靠著河流的地理優勢而產生。但最終的滅亡,卻也和兩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脫離不了干係。下面我們便順著歷史的時間線,來看看這段歷史中的過往。
  •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可以上溯到距今六千年以前,在時間上早於埃及。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然而他們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定居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並不是當地的土著。他們究竟來自何方?目前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還不能完善地予以說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蘇美爾人與那些居住在亞洲西南部的塞姆人不同。
  • 巴比倫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的人類文明
    2020-06-18 00:09:42 來源: 覽記 舉報   「美索不達米亞
  • 大洪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共同記憶
    在《創世記》第1~9章提到的世界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誕生,和第12章的迦南沙漠牧人的故事之間,《希伯來聖經》講述了諾亞、方舟和諾亞的後代的故事。《聖經》中的諾亞方舟上帝消滅眾生,唯獨保全一人及其家庭和他用巨型方舟拯救的所有生物。不論在猶太教、基督教,還是在伊斯蘭教的教義中,該故事都是人類歷史的核心部分。
  • 人類最早的成文法典,鐫刻在美索不達米亞數千年前泥土上的奇蹟!
    大家可能對《漢謨拉比法典》有所耳聞,但其實它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它只是在考古史上挖掘出來保存得比較好的成文法典。而現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烏爾第三王朝的創立者烏爾納木頒布的《烏爾納木法典》,它以楔形文字被記載在黏土上,其制定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令人遺憾的是,這部法典存世的只有兩塊殘破的泥版,一半以上的文字都已毀於戰火之中,只保存下來20餘條法典法條。
  • 美索不達米亞,黃金之初
    兩河文明,誕生了最早的大都會(城市),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公元前2500左右的時候,就達到6-10萬居民同時生活在一個城市中。都市的誕生,大大推動了文明的進化。有了文字,人類文明其他基石類的精神支柱都被一點點「建造」出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學校,法律,最早的天文曆法(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000年的曆法就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全年354天)都是從這裡誕生、啟蒙。最有趣的是,「人性」這個詞,最早的記載,也是來源兩河文明的早期城市學校。
  • 為什麼歐洲沒有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這樣的古代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國王經常聲稱是神聖的,但美索不達米亞神聖王權與埃及品種之間的差異與相似之處同樣重要。也許最有趣的區別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國王統治為神聖之前,我們實際上有一些書面記錄。美索不達米亞的前史最初由所謂的「寺廟國家」主導,其中祭司等級控制了大部分土地並組織了經濟(通常,極其微小的細節)。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亞歷山大徵服了國土,卻未徵服的文化
    「兩河流域文明」就是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拉一帶),因此,該文明又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蘇美爾王朝時期——兩河文明的締造者 兩河流域文明最早是由處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下遊的蘇美爾人建立的,蘇美爾人本來不用這個名字,而是自稱「黑頭的人」,只不過他們的敵人阿卡德人這樣稱呼他們。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本文整理自2020年11月20日晚於殿利教授的線上講座「文字與文明的起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該講座系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西方史學史系列講座」第14講,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歐陽曉莉教授主持。整理人為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董靜瀅、潘文睿。
  • 世界上存世量最大的「千年古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鑑證!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兩河流域最偉大的文明,創造於公元4000年前的「蘇美爾人」,它發生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裡既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最早發明文字的地方之一。我們統稱這些地方為「西亞」。西亞千年古珠就是誕生於這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