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將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2020-12-14 人民網

人民網昆明11月9日電 (虎遵會)本網8日從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通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到2020年末,雲南省將初步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基本實現成果共享和應用。

近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全面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據了解,「三線一單」,指的是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蘭駿介紹,「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通過開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系統評價,銜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劃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同時,將生態環境保護、汙染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管控要求落到具體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就是要針對不同區域空間的生態環境屬性需要,採取分類保護、分區管控的措施,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預防,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性、針對性。」蘭駿說。

此外,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還是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是雲南省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蘭駿介紹,通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到2020年末,雲南將初步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基本實現成果共享和應用﹔到2025年,將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線一單」技術體系、政策管理體系、數據共享系統和成果應用機制,形成以「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為基礎的區域生態環境管理格局,實現生態環境管理空間化、信息化、系統化、精細化,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雲南省「三線一單」綜合了生態、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及自然資源分區成果,按照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的順序,形成功能明確、邊界清晰的1164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

同時,梳理銜接現有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管理要求,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的管控需要,提出了全省總體管控要求和分類管控要求。《意見》還明確由各州市政府制定州市管控要求和各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蘭駿介紹,《意見》實施後,將形成「1+16+N」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1」為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意見,體現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的基礎性、底線性要求﹔「16」為各州市生態環境管控要求,體現環境管控單元所在州市的地域性、適用性要求﹔「N」為各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體現管控單元的差異性、落地性要求。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80個國家7000餘家企業將參展「雲上南博會」  人民網昆明12月8日電 (符皓)12月7日,從雲南省商務廳了解到,目前已有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餘家企業報名參展「雲上南博會」, 南博會的「朋友圈」越擴越大,無論是參展國家和地區數量,還是參展企業數量均已超過前5屆南博會。 雲…【詳細】

要聞

雲南省發布一批任免職通知 涉及7名幹部  人民網昆明12月8日電 (木勝玉)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消息,近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一批任免職通知,涉及7名幹部。 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政任〔2020〕66號 關於吳喬峰同志任職的通知 省自然資源廳: 省人民政府決定:…【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施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精神,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現就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簡稱「三線一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曲靖山林中的野生獼猴 楊崢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對雲南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雲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
  • 到2025年 黑龍江省將建立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雲南維西:「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
    「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維西縣城不僅變大了,而且變得美麗迷人了。」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李女士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城保和鎮。用好生態保護監管「利劍」,及時發現及時糾正環境違法行為,堅決打擊盜伐盜獵野生動植物行為,嚴防森林草原火災,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嚴查嚴懲,絕不姑息。同時,大力實施節能技術、工藝示範項目,大力推廣節能產品,在廣大城鄉安裝太陽能路燈,推廣農村戶用沼氣池和節柴灶。
  • 「十三五」成就巡禮|生態環境,威海四個第一!
    生態環境部門統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堅持市委常委分區督導、市政府領導包案督導,責任單位負責落實的工作制度,進一步強化市級綜合督查、區市屬地督查、部門專項督查的常態化督查體系。整改臺帳制度。對2020年底前完成的整改任務細化到月,對2021年後完成細化到季,實行每周清單化調度。整改銷號制度。
  • 吉林省貫徹落實《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9〕4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精神,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吉林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制定本實施方案。
  •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解讀《關於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
    要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努力打造形成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為促進全省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堅實的國土空間支撐。  四、我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總體安排是怎樣的?
  • 雲南深化邊境管控工作
    雲南深化邊境管控工作
  • 四川省將建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掌握全省自然資源「家底」
    會上,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聯合發布了《四川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2023年,四川將初步構建四川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制度規範體系、技術支撐體系、質量管控體系、成果應用體系;2025年,四川將完成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制度建設,形成統一有序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和成果管理、運用、發布制度。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
    構建全市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建成323個國省控土壤、農產品產地例行監測點位。強化危險廢物處置,基本建立覆蓋全域的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處置體系,涉疫情醫療廢物實現日產日清。立足職能,全力以赴,擔當作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立綠色標尺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四減四增」,加快推進「四個結果」調整,為新舊動能轉換鋪好綠色發展底色。
  • 河北立法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 服務保障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將出臺
    會議近日對《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第四次審議,決定將《草案》  切實加強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急需制定一部治理保護白洋澱的相關法規,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白洋澱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升生態環境
  • 空間規劃體系重構背景下天津市控規體系優化探索
    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會議指出,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平臺的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這一變革將對傳統城鄉規划行業的體系構建、規劃編制與管理、技術方法等產生深遠影響。
  • 雲南舉行《雲南瑞麗江—大盈江流域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發展上限和依據,紮實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科學利用和有效管理自然資源,努力將兩江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走廊,為「美麗雲南」建設增光添彩。二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構建暢通兩江。
  • 適應新形勢 保持新常態 加快推進生態環境領域誠信體系建設
    加強督促考核,把生態環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確保工作紮實有效推進。注重工作統籌,聚焦新一輪信用體系建設發展,形成一套覆蓋廣泛、推進有力的生態環境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制度。 二是創新方式方法,實現全程信用監管。推動事前信用承諾,在生態環境領域申請環境行政許可或其他環保申報事項時,鼓勵申請人主動向社會作出信用承諾。
  •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審議通過 7月1日起施行
    條例首次將差異化管控的成熟經驗上升為法律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條例對績效分級方法進行了詳細規定,對大氣汙染物排放重點行業企業,按照其汙染治理水平、汙染物排放強度、企業管理水平、交通運輸方式等進行評價和績效分級,實施應急減排差異化管控。
  • 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京成立
    2020年4月21日,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中鋼大廈成立並揭牌,這標誌著中鋼集團在環保科技工程領域將邁入全面提升階段,助力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偉大藍圖。、雲南易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及中鋼冶金資源有限公司基礎上整合成立,中鋼生態將在原有單位十餘年積累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並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
  • 多規合一 北京市確立「三級三類 四體系」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是生態文明背景下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5月9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的18號文件明確提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 「四嚴四基」開啟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
    力爭通過3年建設,到2021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全面建立和完善,齊抓共管的大生態環境保護格局總體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與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任務要求基本適應,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風險安全可控,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明顯提升。  嚴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雲南: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7600萬噸的22個磷礦點全部關停禁採;實施撫仙湖環湖生態移民搬遷3萬餘人,將騰退空間用於還湖、還水、還溼。雲南省自然資源廳供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如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朱雲海談到,澄江市堅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撫仙湖碧水保衛戰,推進山湖同保、水湖共治、產湖俱興、城湖相融、人湖和諧。
  • 建立「大監測」 抓好「大數據」! 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在肥召開...
    建立「大監測」 抓好「大數據」!要做好統一、整合、融合文章,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大監測」,強化與生態環保系統內外溝通協調。要抓好監測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強數據直傳上報,做好數據共享。要充分融合社會、地方、群眾關心的問題,不斷完善規劃內容。要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明確各級事權,加強創新探索,總結有效經驗,不斷適應新形勢能力建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