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立法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 服務保障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將出臺

2020-12-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服務保障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將出臺

  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近日對《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第四次審議,決定將《草案》提請明年1月召開的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這將是河北省服務和保障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第一部專門地方性法規。

  切實加強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急需制定一部治理保護白洋澱的相關法規,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白洋澱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草案》歷經一年時間,先後提請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了四次審議,反覆修改,不斷充實完善,有效提升了《草案》質量。

  《草案》分別從規劃與管控、環境汙染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防洪與排澇、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等方面作了規範。《草案》突出目標導向,聚焦解決白洋澱流域突出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問題,細化落實上位法重大法律制度,突出了防洪、補水、治汙一體化建設,建立澱內外、左右岸、上下遊、全流域協同治理機制,強化了相關法律責任,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體系,切實增強了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據介紹,河北將繼續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對《草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以促進雄安新區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規劃建設和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以及保護規劃任務的順利實施。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河北省將出臺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
    剛剛閉幕的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草案)》進行了第四次審議,決定將該條例草案提請明年1月召開的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這將是河北省服務和保障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第一部專門地方性法規。
  • 河北雄安新區78個澱區村汙水不再排入白洋澱
    來源標題:78個澱區村汙水不再排入白洋澱 5月23日一早,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趙北口鎮東街村68歲的楊滿意起床後,徑直走出家門,到新建起的灰白色調的漂亮公廁方便。廁所乾淨整潔,還配有洗手液和烘手器。
  • 河北雄安新區:探索內源汙染治理新路徑 生態清淤「試水」白洋澱
    8月2日,水天一色的白洋澱,一隻快艇行駛在葦田分割出的水道中。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水汙染治理相關負責人一行乘快艇到安新縣圈頭、採蒲臺區域督導白洋澱內源汙染治理擴大試點項目。該項目是新區治理白洋澱的一大創新,試點成功後將對白洋澱內源汙染治理具有標杆意義。
  • 重塑白洋澱生態決定雄安新區的未來
    ▶近些年來,白洋澱屢次發生死魚事件。死魚的背後,存在著白洋澱水體汙染嚴重的現實。澱區村莊生活汙水、生活垃圾的汙染,網箱養魚、景區開發的汙染,更嚴重的還是工業汙水的汙染。雄安新區宜居的生態要求,需要白洋澱進行刻不容緩的生態修復。
  • 雄安新區實施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共分為十章:總體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空間布局;塑造新時代城市風貌;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共享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  該綱要是指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規劃期限至2035年,並展望本世紀中葉發展遠景。
  • 踐行囑託,雄安畫卷徐徐鋪展——河北以新發展理念落實「三六八九...
    省委、省政府組織各級各部門和雄安新區合力攻堅,在推進規劃編制、基礎性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雄安站是新區第一個開工的重大交通項目,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開路先鋒。
  • 「雄安質量」這樣創造!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10月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和省長許勤在雄安新區檢查項目建設、工程質量,並在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現場會上和雄安新區工程項目建設座談會上強調,要按照「雄安質量」的目標要求,嚴格工程質量監管,確保每個工程項目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 300個工地塔吊林立 10萬名建設者熱火朝天——聚焦雄安新區高標準...
    新華社發(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供圖)新華社石家莊12月16日電 初冬時節,在雄安新區177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近300個工地塔吊林立,10多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開路先鋒」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年底將投入使用,容東片區12.7平方公裡的地面上1000多棟樓拔地而起,「地下雄安」綜合管廊項目進展順利,華北明珠白洋澱補水近5億立方米……「未來之城」悄然崛起。
  • 任丘市全力為雄安新區提供生態支撐
    22萬畝綠化大方打造澱畔水韻生態區域任丘市全力為雄安新區提供生態支撐本報訊(記者周洋通訊員曹志麗崔曉萌)日前,記者在任丘市於村鄉的京南生態谷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看到,到處是一片綠意,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三年:藍天碧水滿目春 人水和諧繪新區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導,雄安新區開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礎就是保護白洋澱生態功能和強化環境治理。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三年來,圍繞澱區水質達標、生態系統恢復、綠色生態空間構建等目標實施了多項工程,打造人水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
  • 河北雄安新區2019年GDP披露
    河北雄安新區即將成立三周年。近日,河北雄安新區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披露。河北省滄州市統計局網站3月13日發布的《2019年全省各地市主要經濟指標》顯示,雄安新區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15億元。
  • 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汙水不再直排入澱
    這樣的美景有望重現白洋澱。據報導,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的汙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治理已初見成效,汙水不再直排入澱。作為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溼地系統,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自古就以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聞名。
  • 白洋澱景區預計6月開業迎客 將實行「一票制遊覽」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原付川)從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白洋澱景區預計6月份開業。根據雄安新區統一規劃,白洋澱景區周邊生態防洪堤和旅遊碼頭改造提升工作正有序推進,工程施工期間白洋澱景區暫停營業。白洋澱之於雄安,猶如西湖之於杭州。
  • 揭秘雄安新區決策全過程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雄安新區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九河下梢,北地西湖。雄安新區囊括白洋澱整個水域。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規劃時專程前往白洋澱。這是習近平第一次來到白洋澱。他說:「小時候讀小兵張嘎的故事,就對這裡十分神往。我曾在河北正定工作,但也一直沒有機會來。」
  • 「智慧藍圖」輪廓漸明——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未來之城」見聞
    7萬多名河北雄安新區建設者與時間賽跑,熱火朝天地奮戰在塔吊「叢林」裡;夜色下,建設現場則是一幅「燈光璀璨、壯美如畫」的景象。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橢圓形水滴狀造型初露端倪;北京支持雄安「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日新月異;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建成後,將成為雄安首個標誌性城市建築群……作為雄安新區首批開工房建項目的會展中心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幕牆工程、機電安裝等作業。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先期啟動建設的片區之一,根據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17萬。
  • 雄安「網紅打卡地」帶你一飽眼福!還有最新招聘好消息
    王東峰在雄安新區調研檢查【 許勤主持召開省白洋澱生態修復保護領導小組會議 】12月12日,省長、省白洋澱生態修復保護領導小組組長許勤主持召開省白洋澱生態修復保護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部署,總結今年白洋澱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和雄安新區防洪排澇工作,審議《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 雄安早知道(2020年8月9日)
    在封面和大家見面的是白洋澱夕陽映照景象。配音:樊維雄安要聞:1、河北省委書記、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王東峰主持召開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深入謀劃和推進雄安新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努力打造新時代生態文明典範城市。
  • 雄安新區綜合地調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為支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開展了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多項調查工作,目前取得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一是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技術、經濟、環境可行條件下適宜規模化開發利用,可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提供穩定安全的清潔能源供給。調查顯示,雄安新區淺層地熱能廣泛分布於地下0~200米,適合地埋管地源熱泵的利用,可利用資源量折合標準煤為400萬噸/年,能滿足約1億平方米建築物供暖、製冷需要。
  • 廣播丨雄安新區召開黨工委委員(擴大)會議!雄安新區重點場景實現5G...
    雄安新聞近日,雄安新區召開黨工委委員(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關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新區貫徹落實意見。河北省委副書記,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新區高質量建設發展。
  • 站在雄安看前沿|「天地澱」立體智慧監測助環境「清朗」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成果引起高度關注,信息化技術在「天地澱」智慧監測體系中的創新應用,被評選為全國數字生態優秀應用案例,供全國在推進生態環境信息化工作中借鑑參考。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是新區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