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雄安看前沿|「天地澱」立體智慧監測助環境「清朗」

2020-12-04 河北新聞網

「天地澱」立體智慧監測助環境「清朗」

——站在雄安看前沿(二)

深秋時節,「華北明珠」白洋澱水面如鏡。(新華社資料片)新華社發

11月10日上午,在孝義河豐收橋自動監測站,水汙染溯源監測專利技術的設備正在運行,設備利用螢光光譜進行水汙染溯源,建立了13大類、135種全面覆蓋當前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汙染源指紋庫,識別水汙染來源,最短21分鐘便可實現一次預警溯源。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成果引起高度關注,信息化技術在「天地澱」智慧監測體系中的創新應用,被評選為全國數字生態優秀應用案例,供全國在推進生態環境信息化工作中借鑑參考。

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是新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區生態環境部門組織編制了《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建設項目(一期)實施方案》,建立了「天地澱」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全面提升以白洋澱水環境為重點的生態環境監測預警和監管保障能力,逐步實現科學布局、精準監測。

智能感知

為生態環境監測安裝「慧眼」

初冬的白洋澱,蘆葦呈現青黃,波光瀲灩,鷗鳥飛翔。白洋澱純水區村王家寨村邊,一處白色建築分外顯眼:潔白的外牆,方磚鋪地的四方小院被一圈白色木柵欄圍起;院子的一角,幾根高高豎起的管子上,動力泵正在抽送空氣,通過不同精密度的切割頭以及其他設備,將空氣的各種成分篩選分析,得出汙染物的各種信息數據。

這是新區設置的一個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站——王家寨自動監測站。

「這是新區在白洋澱湖心區設置的一個澱區超級站,可以實現水質、空氣品質的實時監測。」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工作專班自動室負責人張京說,此外還在孝義河豐收橋站設有河流超級站,在白洋澱引黃泵站設置補水水質監測超級站。

這些監測站更加智慧。在常規水質監測指標基礎上,試點建設集空氣品質自動監測、水質自動監測、氣象自動觀測、水文自動監測、水汙染自動溯源和5G視頻監控於一體的國內領先的環境自動監測超級站。

坐落在白洋澱旅遊路的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智慧」元素滿滿。一進大廳,機器人「小豹」便會熱情地迎接你參觀監測站全域電子地圖沙盤和宣傳片。這裡有雄安生態環境共享體驗中心,利用電子沙盤、VR沉浸式體驗等技術,建立起雄安新區全域生態環境及實驗室實景操作沉浸式體驗。

監控中心一至四樓西側區域全部為實驗室,實驗人員正在操作著各類精密儀器設備。

進入二樓化驗室區域的樣品交接室,桌面上放置著一個塑料箱、一副眼鏡和一臺電腦。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工作專班實驗室負責人張冬生介紹,這些分別是智能採樣質控保溫箱、VR眼鏡和安裝了質控程序的軟體平臺。

採樣員接到採樣任務後,通過智能採樣質控保溫箱保證採樣員到達正確的採樣點位。智能採樣箱上的採樣質控智能終端,可通過北鬥導航、5G、區塊鏈、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等新技術,保證採樣箱到達預設的採樣點位才能開箱。「通過全國首創的環境監測採樣質控系統,結合物聯網、網際網路、區塊鏈等高科技手段,真正做到了採樣全過程質控,數據全程留痕和數據可溯性。在環境監測垂直管理改革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張冬生說。

位於三樓的雄安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雄安新區智慧監測平臺」正在運行。軟體技術人員林坤堂在指揮臺刷新著新區水質監測網絡地圖,地圖的顏色根據每個月環境狀況而變換。「你看近兩個月都是綠色,說明環境狀況良好,而六七月份顯示是橙紅色,說明雨季對水質產生一定的影響。」

雄安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構建針對各級調度的指揮網絡,遍布新區三縣30個鄉鎮的自動監測站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接收指令,對預警區域進行環境取樣,調度中心進行實驗和分析,從而實現異地多人協同的監控指揮功能。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表示,雄安新區生態數位化建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充分藉助大數據、5G、人工智慧、區塊鏈、遙感等前沿技術,結合雄安新區規劃,完善數據類型、補充數據指標、拓展數據領域、發展監測手段,逐步完善「天地一體、上下協調、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大數據網絡,助推新區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目前,共享中心及指揮中心已經投入使用。「雄安生態環境」APP政務版和公眾版已基本具備試運行條件,將率先應用5G+北鬥技術,實現白洋澱水域內的電子導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一體化

形成環境監測「網籠」

11月10日10時,在一派迷人景色中,一艘生態環境的「護衛艦」正在靠近王家寨水域,該船是名為「雄安監測1號」的水質監測船,是國內唯一全鋰電水質監測船,它搭載了兩臺小型無人船和一架無人機。

此艘大型水質監測船長20多米,航行所經之處,可隨時抽水取樣,實時進行總磷、總氮、氨氮、COD等13項指標的檢測分析。

一場針對白洋澱核心區水質監測的「天地澱」立體化指揮調度開始上演。停在監測船甲板上的一臺橙色小型無人船被吊臂投放下水,在大船行駛不到的狹小區域進行取樣。與此同時,一架6旋翼高光譜水質監測無人機已經升空,搭載增穩雲臺高光譜相機,按照事先設定的路線開始推掃式拍攝。

為加快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建設,新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天地澱」一體化的環境監測網絡,全面提升白洋澱水環境監測預警和監管保障能力。目前,已初步構建起以白洋澱為主的自動監測網絡,在整合利用新區境內現有6個國考(澱區)和6個省控(跨市界)自動監測站點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模型分析進行新建站點布設,新建水質自動監測站6個、浮船站6個,均具備12項監測指標,建設空氣品質微站、噪聲監測站和揚塵監測站(片區站)。

布設白洋澱澱區網格,織密監測體系。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白洋澱澱區劃分重點網格,加大網格化自動監測站點投入,根據情況增設水質自動站、預警站、溯源站,不斷補充完善和規範「一張網」建設。科學優化布局視頻監控網絡,形成澱區、河道、小型汙水處理站、秸稈焚燒控制點等重點區域的視頻監控和在線監測全覆蓋,為提高決策科學性提供詳實可靠數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快速應急

實現水質「時、分、秒」級監測

11月10日9時30分,監測船到達指定水域,技術人員隨即一鍵啟動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總磷、總氮、氨氮等各項監測指標均未超標,目前水質達到Ⅲ類水標準。」一小時後,隨著各項監測數據的顯示,技術人員匯報了該點位的水質情況。

新區著力構建白洋澱應急監測網,提升水質快速應急監測能力。

「我們購置了一艘純電動水質監測船,吃水深度約0.5米,白洋澱的一般水面均可到達。」張京說,它可實現13項指標的快速檢測分析,提升水上應急監測及指揮決策能力。

在大型監測船難以通行的狹小水面,兩臺水質無人採樣船和全自動多功能無人船便可以發揮專長。

「別看它小巧,但能辦大事,可以在距離大船10公裡半徑範圍內活動,電池可支持連續工作8到10小時。」無人船技術人員指著一臺被放到水面的全自動多功能無人船說。這是由珠海一家科技公司研發的ME120多功能無人船,它藉助衛星定位和自身傳感器,按照預設任務在水面航行,也被稱為全自動水面機器人,可實現無人遙控、GPS自動導航、自主航行、自動避障等。

為了提升快速預警反應能力,新區在所有入澱河道設置10個水質快速預警站,最快可實現6分鐘1次的檢測頻率。新購置的水質自動監測和聲吶暗管探測無人船,能夠實現12個參數的水質監測,檢測頻率最快可達幾秒鐘1次,並可對水平150米、水深300米內的水下暗管進行探測。VR視頻大氣監控無人機可搭載大氣快速檢測設備,能及時捕獲異常數據及影像。

陸地快速響應體系也被建立起來。11月10日19時30分,一輛大氣走航監測車,從安新縣一所中學附近出發,沿著S336向安新縣城方向緩慢前行。車載雷射雷達系統透過天窗,射出一束高達800米的綠色雷射柱,分析走航路徑上空的顆粒物濃度。同時,紅外多組分氣體分析儀對採集氣體中的揮發性有機汙染物進行精準監測與分析。「這輛大氣走航監測車除了能實時測量氣象五參數外,還能夠分析350多種氣體成分,並可實現20種以上的氣體組分同時測量。」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工作專班現場室工作人員安秋君稱,走航過程中,通過車載GPS定位系統和數據分析軟體,可在地圖上實時顯示大氣汙染物濃度分布柱狀圖,幫助工作人員快速掌握走航區域大氣汙染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查找汙染源。

目前,入澱河道10個預警站已全部運行。通過無人機飛行監測、無人船走航監測、監測車精準監測,初步構建起新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的立體網絡。

新區生態環境局監測科負責人王英俊透露,新區未來將從「天地澱」逐漸向「天空地澱一體化」生態監測網絡建設邁進,擬引入衛星遙感技術,搭建白洋澱水系生態監測管理平臺,實現白洋澱全域、全澱泊監測。另外,可以每周獲取一次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影像生態環境專題圖,通過對澱區水體葉綠素a、富營養化指數、藻類分布、總磷、總氮、COD等多項水質指標的遙感影像反演,摸清監測區域內水系生態整體狀況和年度內變化趨勢,提升水系生態管理水平與業務應用水平。(河北日報記者張偉亞)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快看!雄安新區藻苲澱退耕還澱生態溼地恢復工程最新消息!
    1.項目建設地點河北雄安新區。2.項目建設規模藻苲澱退耕還澱生態溼地恢復工程一期位於藻苲澱西部,緊鄰府河河口溼地,東部以北何莊村進村道路向西約500米為邊界,西部以漕家溝為界,北部以主水道為邊界(包含主水道),南以府河河道向北約450米為邊界,總佔地面積為5.4平方千米。
  • 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汙水不再直排入澱
    據報導,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的汙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治理已初見成效,汙水不再直排入澱。作為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溼地系統,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自古就以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聞名。然而,隨著地下水超採,周邊城鎮工業興起,生活汙水直排、垃圾和塑膠袋亂扔等,白洋澱一度陷入幹澱和汙染的惡性循環,失去往昔風採,「靠水吃水」的老百姓也面臨失去經濟來源的威脅。痛定思痛,生態決不能成為新區未來發展的羈絆,環境治理問題亟待破解。守護賴以生存的家園要有危機意識,也有賴於協同破題。
  • 「智慧藍圖」輪廓漸明——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未來之城」見聞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橢圓形水滴狀造型初露端倪;北京支持雄安「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日新月異;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建成後,將成為雄安首個標誌性城市建築群……作為雄安新區首批開工房建項目的會展中心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幕牆工程、機電安裝等作業。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先期啟動建設的片區之一,根據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17萬。
  • 雄安新區實施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共分為十章:總體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空間布局;塑造新時代城市風貌;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共享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  該綱要是指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規劃期限至2035年,並展望本世紀中葉發展遠景。
  • 白洋澱澱邊非法排汙口全部封堵取締
    白洋澱澱邊非法排汙口全部封堵取締 原標題:澱邊非法排汙口全部封堵取締近日,雄安新區生態環境部門實施白洋澱澱區村莊環境清潔整治提升行動,著力解決村莊環境「髒、亂、差」問題,改變白洋澱澱區農村村容村貌。同時,監督78個澱中、澱邊村「一體化」項目運行,目前已實現村內坑塘全部達標整治、非法排汙口全部封堵取締。做好村莊「四清一改兩運行」,即清理農村垃圾、溝塘汙物、畜禽養殖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入河入澱排汙口,逐步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衛生習慣,強化汙水處理站運行和澱區農家樂汙水處理設施運行,紮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保護澱區水環境質量。
  • 2020「河北電商季」雄安新區站電商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中國網訊(記者 姚宇琛)12月4日,2020「河北電商季」雄安新區站電商大賽頒獎典禮在雄安新區成功舉行。雄安新區站電商大賽頒獎典禮 姚宇琛 攝2020「河北電商季」雄安新區站系列活動為期10天。自11月25日以來,雄安新區先後組織舉辦了「電商品牌大賽」、「帶貨直播網紅大賽」、「電商運營及直播培訓」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 日本澱川盛餘66H,166H澱鋼扣合式屋面系統的建築原來是這樣
    隨著市場對屋頂、牆面圍護材料需求的日益加大,先進技術與生產工藝的不斷發展,今年4月份,科寶集團與澱川盛餘就日本澱川盛餘集團獨特的66H,166H扣合式屋面系統、澱鋼牆面系統等項目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工程案例展示66H,166H澱鋼扣合式屋面系統,以日本集團本部的YODOKO的高級輥壓技術加工而成。澱川盛餘以獨特的創新能量,在全世界重要工程建築中廣為運用。此次戰略引進盛餘的屋頂、牆面圍護系統,為全面推動科寶集團在華南地區的市場發展提供新鮮力量。
  • 看雄安重點項目最新進展
    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初冬的雄安大地,塔吊林立、熱火朝天,一個個項目建設工地每天都有新氣象。【今天,人民日報報導雄安,說了這件事!】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目前,已初步建成雄安新區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實現監測數據的在線集成和信息化服務。【央視報導!
  • 重塑白洋澱生態決定雄安新區的未來
    據記者了解,在白洋澱澱區,生活著將近20萬人,居民每天產生的生活汙水就有1萬多噸,生活垃圾100多噸。這些,成為白洋澱汙染的一大源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僅安新縣就投資了2.69億元,建設了149座汙水處理站,鋪設汙水管網39.88萬米;生活垃圾方面,則投資了1.2億元,建設了6個垃圾中轉站,並給每個村配備了垃圾車和垃圾箱。
  • 京冀聯合推出智慧高速解決方案 將在雄安新區落地實施
    移動式中樞指揮平臺通過路側感知設備及時獲取交通流狀態、環境狀態等信息,聯合東南大學共同研發的主動控制系統會根據採集的信息自動生成動態控制策略,在雨霧天氣或道路發生擁堵時,信息情報板或手機APP將推送信息給車輛,通過優化行駛路徑、調控駕駛速度,並結合路側誘導等技術措施,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順暢,實現準全天候通行。
  • 「雄安質量」這樣創造!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中國雄安集團城市發展公司雄安商務服務中心設計負責人吳新竹告訴記者,科學決策有依據,該項目的特色之一是實行建築師負責制下的全過程工程諮詢,項目邀請3位院士、10位大師、165位行業頂級專家把關,一雙雙智慧的眼睛盯著工程的每一項進展,立志打造「雄安質量」的標杆。
  • 雄安新區周邊【星宸新天地】
    雄安新區周邊【星宸新天地】,空港新都孔雀城.城市風景,位於永清城市之芯,項目北至廊霸路,南側規劃中祥和道,西至武隆北路,東至益昌北路,是孔雀城新都系2019年推出的升級產品。雄安新區周邊空港新都孔雀城, 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項目位置:位於北京市中心王店商圈,坐落於東長安街1號之絕佳位置。
  • 探訪|「地下雄安」建設打造綠色智慧水廠「雄安樣板」
    打造綠色智慧水廠「雄安樣板」——「地下雄安」建設探訪(三)近日,容東片區再生水廠一期工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工人在再生水廠地下箱體安裝橋架。在項目部智慧展廳沙盤前,該項目總指揮阮鵬飛向記者描繪了再生水廠的運行場景。從地面上看是一個風景如畫的街角公園,再生水廠所有設施設備、管道、控制裝置等置於地下空間,使水廠融入周邊環境,成為新區生態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京雄城際智領雄安交通展雄姿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正式開通運營
  • 河北雄安新區:探索內源汙染治理新路徑 生態清淤「試水」白洋澱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水汙染治理相關負責人一行乘快艇到安新縣圈頭、採蒲臺區域督導白洋澱內源汙染治理擴大試點項目。該項目是新區治理白洋澱的一大創新,試點成功後將對白洋澱內源汙染治理具有標杆意義。在對白洋澱實施的一系列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中,相對於外源汙染治理中的整治「散亂汙」和封堵排汙口,內源汙染治理更為複雜和精細,需要對白洋澱水體生態進行改良。「分類處置澱內魚塘、荷塘及部分澱泊的汙染底泥,是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明確要求。」
  • 雄安早知道(2020年8月9日)
    雷鳴山表示,三峽集團將積極對接雄安新區發展需求,積極推動與新區戰略合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新區加強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建設生態綠色智能城市等。4、雄安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項目PPP諮詢服務招標公告》,該項目線路全長約85.915km,設站7座,建設資金已落實。
  • 河北立法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 服務保障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將出臺
    原標題:服務保障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將出臺   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
  • 踐行囑託,雄安畫卷徐徐鋪展——河北以新發展理念落實「三六八九...
    9月16日13時05分,隨著55001次首趟動態檢測車從北京大興機場站鳴笛始發,京雄城際北京大興機場至雄安站間正式進入聯調聯試動態檢測階段,預示著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行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繪好新時代「雄安畫卷」,規劃是最重要的「起筆」。雄安新區目前進行的大規模建設,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的建設,是努力不留歷史遺憾的建設。
  • 溼地建設,讓入澱河水清亮可掬——雄安新區重點項目探訪(一)
    編者按設立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雄安新區堅決有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復工復產打出組合拳,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片區開發,確保新區建設發展取得新成效。溼地淨化工程的建設,將在相關河流入澱口構建綠色生態空間,實現澱區水動力提升和生態環境恢復。府河、孝義河河口溼地水質淨化項目是兩項浩大工程。多名國內外頂級專家對設計方案幾經研究討論,一個思路新奇的溼地建設理念被採納。「結合白洋澱流域特點和生態環境現狀,創新性採用『前置沉澱生態塘+潛流溼地+水生植物塘』的組合式工藝,可以說是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大手筆。」
  • 鋼需增量看雄安
    我們跟蹤市場信息和數據,發現原因是雄安新區各項目在加速推進,雄安新區用鋼量有超預期的表現。通過整理新區規劃及推算建築用鋼量,我們測算雄安新區年內整體用鋼需求大概在500萬噸。按照施工進度及強度,鋼材需求會在三季度加速增加並且需求強度會至少維持到今年年底。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以及容東住宅安置區的啟動,雄安的鋼材需求會成為旺季需求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