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破滅!瑞典即將封城、放棄群體免疫,民眾:希望東方提供幫助

2020-12-17 森林狼

據法新社11月17日報導,由於近期瑞典新冠病例激增,瑞典政府不得不於16日頒布更嚴格的防疫措施,禁止舉行8人以上的公眾集會。瑞典首相勒文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從11月24日起,公眾集會人數的限制將從300人以下修改為8人以下。他表示,這是遏制病毒傳播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措施。

報導指出,目前瑞典新冠確診病例達17.7萬例,死亡人數超6000例,過去一周內平均單日新增病例在4000例以上。但是瑞典政府的禁令卻只局限於體育和文化活動等公眾集會,私人場所內舉辦的集會並不受限制,政府僅僅是建議民眾儘量不要和陌生人接觸。上周瑞典政府還下令,要求所有的酒吧和餐廳在晚上10點以後停止提供酒精飲料,直到明年2月底為止。勒文呼籲

瑞典的防疫政策一直非常寬鬆,從疫情爆發至今,瑞典從未實行過「封城」措施,即便是這次的集會禁令,與法德等國的措施相比也完全不值一提。之前同樣淡定的還有最先提出「群體免疫」的英國,不過因為第二波疫情的來勢過於兇猛,英國最終也無法再保持這種「淡定」,被迫採取了嚴厲的防疫措施,部分地區還進入了「封城」狀態,丹麥、挪威這兩個瑞典的鄰國也都加強了旅行限制等措施。但即便到了這種時候,瑞典的態度依然是不鹹不淡,僅僅禁止了大型集會,餐廳、酒吧等場所仍在照常營業,學生在16歲以下的學校沒有停課,滑雪場也正常開放,整個國家看不到一點強制措施。

瑞典之所以會如此「淡定」,主要是因為他們強調一種「共同抗疫,人人有責」的理念。瑞典人認為,防疫不需要靠政府的強制手段,具有良好公民意識的瑞典人會自覺的遵守防疫規則。連首相勒文都在講話中稱,「我們都是成年人,必須要像個成年人的樣子,不要恐慌,不要傳謠」,「這場危機中,沒有誰能獨善其身,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負起責任」。在瑞典人看來,個人的自覺比政府的強制更加重要,前者體現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後者卻是在侵犯他們的「自由」。瑞典這麼做是有一定社會基礎的,因為瑞典人的獨居率很高,差不多有一半的住宅裡只住了一個人,瑞典年輕人成年後也很少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的,這減少老年人感染病毒的風險,另外瑞典人平時在公共場合也比較注意社交距離。

不過瑞典這種獨具一格的防疫措施仍然引來了衛生專家的批評,一名瑞典學者向媒體表示,「我不理解為何瑞典要與眾不同,這是一場大規模的試驗,可能成功,但也可能會慘敗」。就目前來看,瑞典確實可以稱的上是慘敗,它的死亡率已經達到了鄰國的8倍。對此瑞典國內已經出現呼聲,要求瑞典政府學習其他國家的防疫措施,並向東方國家申請援助。

相關焦點

  • 瑞典即將在5月迎來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和避免疫情高峰看來根本無法同時存在,那麼真正實現群免的國家,瑞典是做不到第一個了。文 | 沈贇璐(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瑞典語專業負責人)「瑞典即將在5月迎來群體免疫。」4月22日,瑞典流行病學專家安德士·泰格內爾在每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先是表示,瑞典衛生部此前提供的斯德哥爾摩地區感染人數分析報告有誤,實際感染人數遠高於報告的數據。但他隨即話鋒一轉,認為無症狀者或輕症感染患者眾多,是通往群體免疫的黃金之路。
  • 曾抹黑中國,現群體免疫失敗自食苦果,瑞典首相、國王承認錯誤
    在新冠疫情期間,西方世界基本上將疫情的黑鍋甩到了中國身上,哪怕世衛組織已經發表聲明還中國清白,這些國家仍不予理會,甚至中國所提出的一系列有效防疫措施,這些國家也都不願去聽,他們寧可相信所謂的群體免疫法,也不願意採取中國科學的防疫政策。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失敗,都是病毒傳播模型惹的禍?|京釀館
    病毒傳播模型和政治模型惹的禍 瑞典堅持群體免疫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採用的病毒傳播模型完全不符合事實。 這個模型是瑞典首席防疫專家特格內爾創設的。在這個模型裡,新冠肺炎的定義非常嚴格,疑似感染、死亡都不算。
  • 於中寧:自然群體免疫就是人為群體屠殺
    1月3日中國向世衛組織通報疫情情況,1月12日,中國向全世界公布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發出疫情警告,1月20日中國宣布新冠病毒能夠人傳人,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5日湖北封省,中國從科學的角度,世衛組織的角度和社會的角度,都向世界明白無誤傳遞了疫情的情況,都說明疫情的傳播速度出人意料,不得不用停止社會交往這種最強硬的手段來應對。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很難」
    在失控的疫情面前,瑞典現在可能不得不承認「群體免疫的失敗」。圖源The Hill據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等媒體11月24日報導,瑞典公共衛生局首席傳染病專家安德斯·特格內爾(Anders Tegnell)當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群體免疫很難,我們目前看不到任何群體免疫減緩疫情傳播的跡象。」這意味著在遏制疫情方面,瑞典所謂的「群體免疫」幾乎無效。
  • 新聞「全歐了」:瑞典新冠死亡率領跑歐洲,群體免疫行不通?
    【歐洲時報網】如今,歐洲各國新冠疫情趨緩,但瑞典卻以其歐洲第一的死亡率引發外界關注。因為一貫的鬆散防疫措施,瑞典曾被視為最有可能實現群體免疫的地方。但事實證明,這條路還走不通。在瑞典其他地區,已有抗體人群比率更低:該國南部的斯堪尼省的抗體比率僅為4.2%,西約塔蘭省僅為3.7%。這組數據遠低於政府預計的20%,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群體免疫」更是天差地遠——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說法,也是國際公共衛生領域普遍認同的觀點,一個國家或地區需要70%至90%的民眾攜帶抗體,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 瑞典公布抗體調查結果,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
    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們,仍然在通過各種方式,估算人口的感染率,來預測:我們距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結果表明,迄今為止感染率仍在個位數。這些數字只是群體免疫的閾值的零頭。目前尚不知曉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精確閾值,但一些專家認為這個比例應該高於60%。達到這一閾值,病毒將無法再廣泛傳播。瑞典是採取群體免疫這一激進策略的代表。
  • 「群體免疫」源於他們的神話
    瑞典直接放棄了,瑞典啊!你可以,歐洲強國,每10000人中醫生的比例54人,世界排第四。就這麼放棄?任由病毒隨意發展?還有英國做的更絕(每10000人中醫生的比例28人),也放棄,讓一部分人先感染(比例是60-70%)好獲得首輪免疫,並告之民眾做好失去至親至愛的準備,且不說這70%的人是不是一定能夠獲得"群體免疫"的能力,光看這個決策是基於什麼邏輯?達爾文進化論,適者生存嗎?
  • 國王親自道歉,終為「群體免疫」付出代價
    在歐盟國內大部分國家都對疫情防控方面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瑞典卻依舊我行我素地拒絕和歐盟整體的政策同步。這直接導致瑞典很有可能會成為歐盟整體防控的最大弱點。瑞典政府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極少數的正在推行所謂的群體免疫政策的國家,但是這也直接導致瑞典是歐盟內部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英國確認病毒變異的壞消息,國內那些鼓吹群體免疫的人去哪了
    事實證明,英國當初鼓吹的群體免疫徹底失敗。當然,自從英國首相鮑裡斯患上新冠肺炎,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後,就再也沒提過群體免疫了。新冠疫情在英國剛開始流行時,有「英國川普」之稱的鮑裡斯首相帶著本國的一票專家,向世界和本國民眾兜售群體免疫這一「神奇療法」,並在3月份推出英國版的「群體免疫計劃」,計劃讓4000 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免疫力。其實,搞「群體免疫」的並非英國一家。那個一天到晚喜歡對中國指手畫腳、秀優越感的瑞典,同樣在搞「群體免疫」。
  • 外媒:又一個美國神話即將破滅
    來源:參考消息外媒稱,又一個美國神話即將破滅:以擁護廢除奴隸制著稱的慈善家、用自己的財富創建了享有盛譽的同名大學的約翰斯·霍普金斯也曾有過奴隸。在大部分居民是黑人、民眾受到貧困和犯罪折磨的巴爾的摩,這所大學將多樣性作為自己常用的論據。1964年從這所學校畢業的億萬富翁麥可·布隆伯格2018年捐贈了20億美元,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助學金。報導稱,關於約翰斯·霍普金斯及其家庭的資料很少。
  • 倫敦封城民眾大逃亡!
    第一個壞消息,倫敦封城了。倫敦總人口約900萬,但這一次封的還不僅僅只有倫敦,包括倫敦所在的英國東南部地區,涉及人口1600萬。英國全國總人口約6600萬,也就是說,四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個被封鎖中。看英國人的地圖,第四類地區,就是被封城區域,紅得格外刺眼。因為在這個地區,新冠病毒正出現變異。這種代號VUI-202012/01的變異,據說比原始毒株傳播力高出70%。
  • 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中斷與中國上海的友城關係
    在新冠疫情期間,瑞典政府又採取了何等政策來為國為民呢?在對抗新冠肺炎的全球抗疫戰中,瑞典堅定「逆行」,不走尋常路:全世界都在封城封國對抗病毒,這個國家政府卻堅持不考慮封城,且至今仍要求公立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照常上課,首相還在敦促全民外出,到餐館打包回家吃以支持餐飲業。
  • 抗疫|德國官員:「群體免疫」不適合德國 韓國宣布部分放寬「社交...
    詳細>>>德國官員稱「群體免疫」策略不適合德國新華社柏林4月19日電(記者田穎)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9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德國已累計確診病例近14萬例。德國總理府部長黑爾格·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
  • 瑞典專家:先別嘲笑瑞典模式,疫情下看誰命大,但瑞典或最先獲得群體...
    彼得·尼爾森說該策略的後果之一是群體免疫。他認為,在經過第二輪,甚至第三輪COVID-19浪潮後,是否獲得群體免疫將成為瑞典和其他國家不同模式的試金石。斯德哥爾摩大學公共衛生科學系(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at the Stockholm)教授米凱爾·羅斯蒂拉(Mikael Rostila)也表示:「瑞典可能比其他國家更早獲得群體免疫,當大多數人獲得免疫後,這意味著病毒的傳播和死亡人數將減少。」「現在開始重新開放的其他國家可能會遭遇第二波病毒。因此,他們可能只是推遲了更嚴重的疫情爆發」。
  • 瑞典首相、專家都在「甩鍋」
    在瑞典首席流行病學家泰格內爾的建議下,瑞典自年初疫情暴發以來就拒絕採取嚴格封鎖措施。即便是歐盟其他國家「封城」後,瑞典依然保持了酒吧、餐館、學校的開放;同時不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拒絕要求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 歐洲死亡率下降是因獲得群體免疫?專家:沒有任何證據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6月22日報導,根據科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一份報告,「觀察到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減少,可能是由於採取了封城隔離(包括要求民眾留在家裡的命令、禁止公共聚會和對所有人實施的宵禁等)、保持社交距離和其他幹預措施」。這意味著該流行病仍處於相對較早的階段,因此,相當大一部分人口仍然屬於易感群體。
  • 美國神話正在破滅
    但9.11之後,美國就開始走下神壇,美國神話逐漸破滅。 一、美軍神話正在破滅 首先破滅的是美國的最強項,軍事霸權。9.11美國遭到襲擊後,美國立即就入侵阿富汗,而且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塔利班推翻。美軍的神話將因解放軍奪取東沙而走下神壇。因為美國既沒有理由幹涉中國內政,也沒有能力在中沙與解放軍決戰。解放軍奪取中沙之日,就是東亞美軍神話破滅之時!
  • 印度抗疫神話破滅後,英美出了一餿主意,網友:拿印度當試驗品?
    也正是因為印度的這一特點,所以英美等國想要通過該國來實現「群體免疫」。印度抗疫神話破滅後,英美出了一餿主意,網友:拿印度當試驗品?英美國家在提出這一說法之後,還給出了原因,也頗有說辭。相關人員表示,歐洲大部分國家都面臨著嚴重的老齡化現象,這類人群在感染病毒之後很難獲得抗體,而印度國內則有大部分人都是青年人,他們可以成為最佳「試驗品」。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