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場疫情,引爆線上剛需,生鮮電商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全國型玩家進一步崛起,市場份額更向頭部集中。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從2020年6月28日到2020年8月5日這40天中,就有6家生鮮平臺連續獲得資本青睞,融資總金額約76.55億元。而且,從2020年1月至今,生鮮項目的單比融資均值達3.18億元,為近五年同期最高。
競爭越來越激烈,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除了低價競爭,還有什麼方式能夠吸引顧客呢?
在外界關注下,生鮮電商開始更多的玩法。
今年8月一天,小王去樓下的生鮮超市買菜。令她意外的是,自己小縣城的超市中竟然賣起了生鮮盲盒,共有15元、25塊元和35元三種選擇,每種盒子外觀也不一樣。其實,近幾年來,很多小區生鮮團購群內,限時搶購「生鮮盲盒」的情況開始出現,生鮮盲盒以性價比高、隨機等特性快速奪得了年輕客戶人群的心,變成生鮮團購價市場上一道眾不同的風景。
對於95後、00後來說,手辦盲盒一定不陌生。為了抽到心儀的玩偶,有不少年輕人不惜砸下重金,甚至要靠盲盒續命。同時,生鮮盲盒還可解決「吃什麼」這人生第一大難題,滿足抽獎的驚喜又有益於自身健康。
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總表示,當前的生鮮盲盒更像是一種營銷噱頭,通過滿足用戶的獵奇心理及好奇心驅動商品銷售,但從商業角度,這未免不是一種經營流量的手段。如今,生鮮平臺的獲客成本高,用戶黏度低,以低價競爭成為常態。2020年,當生鮮行業再次被資本選中,新一輪用戶爭奪戰已經悄然開啟。於生鮮行業而言,勢必需要更新不同的營銷方式,去吸引留存用戶。
早在今年五月份,菜鳥驛站與哈羅助力車就已經聯合推出了生鮮盲盒的免費申領活動,兩大品牌聯合活動讓更多的生鮮商家聞風而動。兩個月後,今錦上生鮮也通過直播的形式開啟了抽獎送生鮮盲盒的福利。
如今,生鮮盲盒不僅賺足了噱頭,在銷量上比傳統團購更有優勢,也被更多年輕人接納。也許所有人都無法想像,生鮮盲盒這一試驗商品,竟能有這般強勁的消費驅動力。盲盒在給顧客提供新的選擇的同時,也給商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調整庫存的機遇。可見,盲盒已逐漸成為生鮮平臺營銷的新玩法。
實際上,伴隨盲盒經濟的持續火熱,盲盒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出現,已經成為了各大商家進行營銷的利器,以電商為例,天貓2019《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同時,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95後佔了大多數。從最初的潮流玩具品類,到圖書、美妝、礦泉水等盲盒自動售賣機,再到如今的航空機票盲盒、生鮮盲盒等,盲盒正在以新的商業模式慢慢出圈,走向大眾消費。
生鮮盲盒更多是一種促銷的方式,本身迎合了人類獵奇的心理,比如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或驚喜等等。不過,如果萬物皆可盲盒,那麼未來,盲盒的吸睛力或將大大減弱。因此,無論是生鮮還是電商,盲盒的運用終究還是需要依附於某些適合的場景,比如說有優質動漫加持下的IP形象。如果所有品類都以盲盒形式營銷,消費者會愈發失去新奇感,最終效果可能會不如想像中滿意。
[責任編輯:趙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