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桂林米粉,是廣西人們最鍾愛的早餐之一 。早晨,嗦一碗桂林米粉,才算開啟了桂林人全新的一天,想想就流口水。大部分桂林人的一天,都是從嗦粉開始的。一碗米粉,包含了桂林人的生活百態。即便沒吃過也一定聽說過桂林米粉,比起後起之秀螺螄粉,桂林米粉早就紅遍了大江南北。一碗地道的桂林米粉,原材料很重要。先將上好大米浸泡,然後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煮好的米粉色澤鮮亮,柔軟筋道,口感細膩,吃起來Q彈爽滑。米粉本身的清香,就能討你歡心!
實際上,「桂林米粉」並不是指代某種特定的粉,而是一類米粉的統稱,其中包含了滷菜粉和湯粉。經典的滷菜粉是靠滷水調味的幹拌粉,配上幾片滷肉和酸過的小菜。一家米粉店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店家花了多少時間和心思熬製滷水。第一次吃滷菜粉的人,拿到米粉之後很可能一臉懵圈(比如我)——除了米粉和幾片滷肉之外啥都沒有。可千萬別就這麼吃了呀,還有好多配菜在佐料區需要自己放呢。蔥花、醃蘿蔔、酸豆角、糟辣椒、幹辣椒,還有自助的筒骨湯——關鍵來了,如果看到有人吃粉之前放了骨湯,八成不是本地人。地道的吃法是先嗦粉,後喝湯,最好不要把它們混為一談。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桂林米粉,陪伴了無數廣西人的日日夜夜。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味傳千裡,如今越來越多人有口福品嘗這道廣西特色美食。
桂林的米粉,是用早秈米磨漿後,過濾掉多餘的水分後,放入密封的木桶中發酵,之後還要經過揉團和籠蒸等工序,才會將米粉團壓榨成米粉。好的粉,掛得住滷水的味道,趁熱拌攪,混合滷香,呲溜一嗦,滑入口腔。滷菜粉在桂林人心中的地位恐怕誰都不能撼動。早上對著賣粉的師傅喊一句「餓兩滷粉」,才覺得一天真正開始了。所謂的滷菜粉,就是粉裡會有三種肉,叉燒,牛肉,鍋燒(脆皮)。米粉裡的滷菜裡特別能考驗師傅功力。每種肉的選材、做法、刀工都很講究。鍋燒是配菜中的重頭戲,其實就是豬下巴。是當之無愧的桂林米粉的經典滷菜。油炸後的表皮金黃,孔隙蓬鬆。脆皮鍋燒是桂林米粉中,被「藏著賣」的配菜一絕!炸鍋燒是極要技巧的,完美的鍋燒肉,色澤金黃,肉皮子要香脆,肥肉部分酥鬆不膩,瘦肉部分香韌爽滑,這樣的鍋燒切成片後,放在嘴裡咬上一口,真是外酥內嫩,又脆又香!
滷菜粉是桂林米粉的代表,其特別口感純正口味無窮,讓人吃了還想吃,難以忘懷。記得在桂林吃過最正宗的一碗桂林米粉,擱下筷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紅著臉,對著那碗米粉,說了一句:餘生,請多指教!然而,離開了桂林,似乎就再也找不到那種念念不忘的米粉了。蘿蔔乾、蔥花、酸豆角、幹辣椒 、酸筍……每一種都是桂林米粉的好搭檔。加足配料,拌一拌,滷水的香味馬上飄進鼻子裡,看著嫩嫩白白的米粉被拌成醬色,忍不住馬上來嗦上一口。
直至今天,小編才發現,一碗最正宗的桂林米粉,無論置於何種湯底,什麼樣的做法,講究的還是那口緊緻爽滑的口感,輕嚼慢咀的細膩。米粉正宗,才能有嗦不盡直爽和滿足。另外幹撈粉都會加一勺靈魂滷水,都是每家桂林米粉店的秘訣,好不好吃就看滷水放什麼料,熬製多久,記得拌勻再嗦哦。幹撈粉還會上一碗高湯,這才是廣西最正宗的吃法,嗦一口粉,喝一碗湯,是廣西人新的一天正確打開方式。一碗香噴噴的桂林米粉,是廣西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小夥伴們,你喜歡吃桂林米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