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香噴噴的桂林米粉,是廣西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2020-12-15 花弄

在廣西,桂林米粉,是廣西人們最鍾愛的早餐之一 。早晨,嗦一碗桂林米粉,才算開啟了桂林人全新的一天,想想就流口水。大部分桂林人的一天,都是從嗦粉開始的。一碗米粉,包含了桂林人的生活百態。即便沒吃過也一定聽說過桂林米粉,比起後起之秀螺螄粉,桂林米粉早就紅遍了大江南北。一碗地道的桂林米粉,原材料很重要。先將上好大米浸泡,然後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煮好的米粉色澤鮮亮,柔軟筋道,口感細膩,吃起來Q彈爽滑。米粉本身的清香,就能討你歡心!

實際上,「桂林米粉」並不是指代某種特定的粉,而是一類米粉的統稱,其中包含了滷菜粉和湯粉。經典的滷菜粉是靠滷水調味的幹拌粉,配上幾片滷肉和酸過的小菜。一家米粉店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店家花了多少時間和心思熬製滷水。第一次吃滷菜粉的人,拿到米粉之後很可能一臉懵圈(比如我)——除了米粉和幾片滷肉之外啥都沒有。可千萬別就這麼吃了呀,還有好多配菜在佐料區需要自己放呢。蔥花、醃蘿蔔、酸豆角、糟辣椒、幹辣椒,還有自助的筒骨湯——關鍵來了,如果看到有人吃粉之前放了骨湯,八成不是本地人。地道的吃法是先嗦粉,後喝湯,最好不要把它們混為一談。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桂林米粉,陪伴了無數廣西人的日日夜夜。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味傳千裡,如今越來越多人有口福品嘗這道廣西特色美食。

桂林的米粉,是用早秈米磨漿後,過濾掉多餘的水分後,放入密封的木桶中發酵,之後還要經過揉團和籠蒸等工序,才會將米粉團壓榨成米粉。好的粉,掛得住滷水的味道,趁熱拌攪,混合滷香,呲溜一嗦,滑入口腔。滷菜粉在桂林人心中的地位恐怕誰都不能撼動。早上對著賣粉的師傅喊一句「餓兩滷粉」,才覺得一天真正開始了。所謂的滷菜粉,就是粉裡會有三種肉,叉燒,牛肉,鍋燒(脆皮)。米粉裡的滷菜裡特別能考驗師傅功力。每種肉的選材、做法、刀工都很講究。鍋燒是配菜中的重頭戲,其實就是豬下巴。是當之無愧的桂林米粉的經典滷菜。油炸後的表皮金黃,孔隙蓬鬆。脆皮鍋燒是桂林米粉中,被「藏著賣」的配菜一絕!炸鍋燒是極要技巧的,完美的鍋燒肉,色澤金黃,肉皮子要香脆,肥肉部分酥鬆不膩,瘦肉部分香韌爽滑,這樣的鍋燒切成片後,放在嘴裡咬上一口,真是外酥內嫩,又脆又香!

滷菜粉是桂林米粉的代表,其特別口感純正口味無窮,讓人吃了還想吃,難以忘懷。記得在桂林吃過最正宗的一碗桂林米粉,擱下筷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紅著臉,對著那碗米粉,說了一句:餘生,請多指教!然而,離開了桂林,似乎就再也找不到那種念念不忘的米粉了。蘿蔔乾、蔥花、酸豆角、幹辣椒 、酸筍……每一種都是桂林米粉的好搭檔。加足配料,拌一拌,滷水的香味馬上飄進鼻子裡,看著嫩嫩白白的米粉被拌成醬色,忍不住馬上來嗦上一口。

直至今天,小編才發現,一碗最正宗的桂林米粉,無論置於何種湯底,什麼樣的做法,講究的還是那口緊緻爽滑的口感,輕嚼慢咀的細膩。米粉正宗,才能有嗦不盡直爽和滿足。另外幹撈粉都會加一勺靈魂滷水,都是每家桂林米粉店的秘訣,好不好吃就看滷水放什麼料,熬製多久,記得拌勻再嗦哦。幹撈粉還會上一碗高湯,這才是廣西最正宗的吃法,嗦一口粉,喝一碗湯,是廣西人新的一天正確打開方式。一碗香噴噴的桂林米粉,是廣西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小夥伴們,你喜歡吃桂林米粉嗎?

相關焦點

  • 四川南充小吃「南充米粉」,柔韌順滑,是南充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南充米粉是四川南充著名的小吃,南充人有早餐吃米粉的習慣。湯鮮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南充米粉品種繁多,主要有牛肉、牛肚、羊肉、羊雜、雞絲、雞雜、肥腸、三鮮等。在南充有一種說法,吃米粉叫喝粉,可能是米粉和湯在一起吃味道更好吧。喝米粉是南充人的日常,是抹不掉的家鄉情懷。
  • 桂林米粉千家百味,不一而足,有的是米粉好,有的是配料好
    去年才知道真正的桂林米粉是沒湯的,去年在桂林理工大學(挨著七星公園那個)門口那家粉店吃了一碗,我還很奇怪米粉為啥是沒湯的,後來同行的桂林本地朋友才告訴我說,桂林米粉就是這樣的,不過確實蠻好吃的,在廣東吃的桂林米粉全是帶湯的,可是個人覺得,帶湯的,再加上辣酸筍,簡直好吃到哭,每隔幾天就想去嗦一碗
  • 桂林這家有40年歷史的米粉店,張藝謀吃過,還上過國宴和天天向上
    桂林的風景甲天下,桂林的美食也很出名,說起桂林的美食,最家喻戶曉的那自然是當屬桂林米粉了,凡是來桂林旅遊的遊客們一定會品嘗這道桂林特色風味的美食。在桂林市西城步行街牌坊旁邊,有一家來頭不小的米粉店,這家店門口招牌上寫著源自1977年,已經有了40多年的歷史,還上過國宴和湖南衛視,大導演張藝謀也曾吃過。店家是一對老夫妻,老頭子在前臺收銀,妻子在廚房後臺製作。老頭子今年快70歲了,很健談,對自己米粉店的出品很是自豪和自信。
  • 最古老的傳統做法,在廣西,這種米粉大家公認好吃
    廣西公認是「粉之都」,米粉的做法吃法五花八門,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招牌」米粉,比如大眾所熟知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桂平羅秀米粉、玉林生料粉、防城港海鮮粉等等。與老友粉藉助酸筍和西紅柿帶出的「酸」不同,生榨粉與眾不同的微酸來自於粉的本身,是米粉在加工的過程中進行發酵而產生的一種有助消化的酵母菌所帶來的酸味。不同於桂林米粉、螺螄粉、老友粉的已製作加工好的「粉」,生榨米粉的靈魂正體現在「生榨」二字中,將發酵好的膏狀米漿現場壓榨,勝在鮮美當中的「微酸」裡,早晨滋溜溜熱騰騰地來一碗真是快哉美哉。
  • 桂林米粉的正確吃法,原來這麼多年我吃的都是「假米粉」
    在桂林旅行的三天,前前後後吃了不下5頓米粉,始終還是同來館這家最讓人印象深刻。店鋪在一條普通的居民小路上,門頭不起眼到我們走過了都完全沒發現,價格實惠,12元就可以吃得很滿足,當然,最值得一講的,還是味道。
  • 米粉江湖|一碗地道汨羅米粉的故事
    汨羅米粉,攝自麵館「和面」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30日訊(通訊員 胥揚)汨羅人的一天通常從一碗米粉開始。一碗光頭粉,配上清湯或者紅湯,再加上各式各樣的碼子,熱氣騰騰的端上桌,用筷子夾著一頭送至嘴邊,吸溜進去。水淋淋的粉,入口即化,和著滾燙的酸甜苦辣入胃,充實的一天才算啟動了。這一口軟糯的順滑,也是萬千遊子牽掛的家鄉味道。在深圳開飯館的超哥,想念這種味道:廣東的粉、面講究彈性、勁道,耐煮不斷條,卻獨獨沒有家鄉粉的口感。
  • 廣西桂林最好吃的7種美食排名,到桂林一定要嘗嘗!
    桂林是廣西下轄的一個地級市,總面積2.78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530萬人。說到桂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小學課文就有一篇專門介紹桂林山水的文章,毫不誇張地說桂林是一個老少皆知的旅遊城市。白果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其實白果就是銀杏樹的果實。桂林興安、靈川一帶的土壤適合銀杏樹生長,尤其是靈川縣境內的銀杏數多達100萬株,所以每年的白果產量非常之高。用白果燉的老鴨湯,湯味苦,果實甜,營養豐富,還能開胃。
  • 廣西美食大全,來到廣西不容錯過的當地美食
    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的一個地區,因此在飲食方面,不僅多樣性,還十分具有地域性。廣西中北部地區的飲食偏酸辣,而南部偏酸甜。在廣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廣西特有的民族味道。
  • 桂林一家藏在村裡的米粉店,祖孫四代傳承了近百年,每天顧客爆棚
    桂林米粉對於桂林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情懷,是一種鄉愁,許多在異鄉生活的桂林遊子,回到家鄉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家鄉地道的桂林米粉。位於路口村的這家米粉店,可以說是桂林很出名的一家米粉店了,位置雖然在臨桂,但早已盛名遠播,米粉店旁邊的空地總是停滿了小車,大批的騎行愛好者也經常愛來這裡。百年的老字號米粉店,已經傳承了祖孫四代人,據說因為拆遷分家分成了兩個店面,但兩家的味道都是一樣的。
  • 中國十大小吃,走紅朋友圈,桂林米粉上榜,而它才是北京味最濃的
    中國十大小吃,走紅朋友圈,桂林米粉上榜,而它才是北京味最濃的! 一、廣西桂林米粉 桂林除了山水美,飲食也是一絕,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桂林米粉,它之所以這麼好吃,關鍵在於它的滷水調製,獨特的滷水加上豐富的配菜
  • 助推小店經濟,「媽媽米粉」演繹米粉行業的夢想改造家
    >廣西太古可口可樂抓住廣西米粉的美食文化符號結合2020年廣西設計周的契機向人們展示旨在可持續發展婦女扶助的可口可樂「媽媽米粉」計劃!2012年,成為全國唯一試點裝瓶廠,開展培訓課程;2015年,以微課程形式開展全廣西的培訓,參與培訓人數達2526人;2018年,首次關注米粉行業中的女性工作者,開展「520圈粉計劃」定向培訓;2019年,提出「媽媽米粉」概念,幫助學員登上世界米粉舞臺,開展專項培訓和深度工作坊……
  • 西安這個蝸牛粉和韋姐蝸牛粉相當,老闆也是廣西人,味道很好
    有很多商店出售西安蝸牛粉,新的連鎖店和廣西當地人的口味不同。以前我最喜歡吃的是韋姐蝸牛粉,現在老店搬到辛集古鎮,價格也越來越貴。韋姐蝸牛粉比以前輕了湯頭而且不那麼令人愉快。我告訴我的朋友她給我推薦了一種蝸牛粉黃姐柳州,她經常在臨產前吃。
  • 西安這家螺螄粉可以媲美韋姐螺螄粉,老闆也是廣西人,味道不錯
    西安螺螄粉的店鋪有很多,新派連鎖和廣西當地人開的味道各有千秋。以前我最愛吃的是韋姐螺螄粉,現在老店搬到欣集古鎮,漲價越來越貴了。韋姐螺螄粉感覺吃著比以前湯頭淡了,吃著不那麼過癮。今天我過去一進店,那鋪天蓋地的螺螄粉味道就讓我覺得來對了!聽老闆娘口音感覺就是廣西人,說著南方音調的普通話,一問果然如此。我還是喜歡吃這種小店的螺螄粉,感覺比西安其他那種連鎖的螺螄粉店味道要更正宗。在廣西吃過桂林米粉、螺螄粉的朋友都知道,廣西當地喜歡用這種小鋼盆,韋姐和黃姐家也是這樣。
  • 支援十堰,桂林米粉再出發
    3月2日上午10時,桂林米粉馳援湖北省十堰市捐贈儀式在中國郵政桂林郵件處理中心舉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彭代元出席儀式。桂林米粉馳援湖北省十堰市捐贈儀式彭代元常務副市長首先向捐贈單位代表頒發捐贈證書,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捐贈愛心企業守望相助、無私奉獻的精神,表示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 燒烤圈:炒米粉做法很簡單~~小吃,怎麼樣做出大廚的味道?
    小夥伴又給我出難題了,說做燒烤時,客戶經常還要點炒米粉,問我炒米粉有沒有好的配方。炒米粉對燒烤圈來說有些遠, 炒米粉給我的感覺比較簡單,好像離配方也比較遠,但仔細想一想,炒米粉做法雖然很簡單,但做精都不容易,我們要仔細研究,怎麼把這個很普通的小吃,做出大廚的味道。
  • 一碗叻沙,比整個南海更有意義
    這兩年,在國內各大城市開設了許多家東南亞餐廳,雖然南洋菜賣相大多不佳,但味道卻不打折扣。煙燻火燎、香料厚重的特點,讓喜歡的人慾罷不能。 在南洋,來一碗叻沙,相當於在大陸吃一碗蘭州拉麵。不同的是,這碗麵條,不管是最廉價的街邊小攤,還是最高檔的超五星酒店,都有售賣。而評判一碗叻沙是否夠味,是這家東南亞餐廳地道的重要標準。沈宏非自稱吃遍上海灘的叻沙,他說:「浦東香格裡拉怡咖啡的laksa ,全上海第一好吃。但與新加坡的比,缺的是潛伏在湯底深處的那一粒腥香無比的血蚶。」
  • 桂林米粉產值要做到百億元 下月起進米粉店看三四五星級
    據報導,該標準中包含桂林鮮溼米粉的選料、包裝等流程,並明確了米粉店建設和經營的相關要求,規定桂林米粉店分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三個等級。各星級的評定由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機構按照嚴格的評定標準進行。米粉店評星級的消息引發熱議。
  • 《肆式青春》有些傳承與回憶,也許只是一碗小小的米粉!
    於是故事拉開了序幕,而整個故事的主題居然是圍繞著一碗湖南米粉展開的,這大概是不少網友詬病的地方,也有人調侃這一部其實更像是舌尖上的中國,但是我卻和大部分人的觀點不太一樣
  • 廣西最受遊客歡迎的古鎮,早在三國時期便已形成,就在桂林
    哪兒有古老的城市,江蘇有同裡、周莊,浙江有烏鎮、西塘,雲南有喜洲、大研、束河,廣西有什麼,雖然有很多人不能馬上說出來,但聽到「興坪」這個詞,許多遊客都會目瞪口呆,而來過桂林的人,幾乎都是在興坪碼頭乘遊船,觀賞灕江兩岸的景色,有的人在興坪吃過桂林米粉,有的人去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