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偉,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加鎮青龍村(東北小村)的駐村幹部。
東北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居多、剩下老弱病殘留守居家,防火、防水、防電等安全隱患多、各類民生問題突出,管理難度大,初為駐村幹部、網格員深感責任重大。
龍偉走訪貧困戶
對於村裡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我不僅要宣傳國家的好政策,還要拿出實際行動親自給他們辦理相關手續才行。 東北村二組龍通光癱瘓已有十多年了,其兒子為了維持家庭生活外出務工,只有龍通光妻子在家照顧。從一樓到二樓對於正常人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於龍通光而言卻是很艱難,妻子一個人也無法扶持得動。因而我時常入戶看望龍通光,幫忙攙扶移動。
龍偉(左)走訪龍通輝戶
東北村三組龍通輝老人常年一人居住,行動又不方便,且兒女長年在外打工,生病時也無人照顧,一樓、二樓窗戶沒有安裝玻璃,影響到老人的住房保障問題。
龍偉及其他網格員測量補修龍通輝戶窗戶和玻璃
我在入戶了解到這一狀況後,主動上門為老人服務,幫助代購生活必需品;回南加集鎮量身訂做玻璃窗,帶回老人家中安裝;老人需要買藥時,馬上為老人代辦;房屋髒亂了,幫著老人打掃衛生、整理雜物。老人感動地對左鄰右舍說:「幹部熱心的服務,讓我感受到了親切和溫暖」。 我深知,在扶貧工作中不僅要發現問題,而且還要把問題解決掉。 2019年11月上旬,在老舊危房排查中,發現東北村一組唐志友和唐志坤老房已破舊不堪、嚴重傾斜、隨時都會有倒塌的可能,影響到人畜的生命財產安全。 看到這種情況,我主動與唐志友和唐志坤取得聯繫,把老舊危房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告知他們。在唐志坤和唐志友拆除老舊危樓的請求下,我組織村裡的網格員、村兩委成員、護林員等幫助拆除危險老舊房,最終排除安全隱患。 2020年4月接到東北村二組村民龍通木反映,因龍通木和龍通超發生鄰裡土地糾紛矛盾,雙方發生言語衝突較為嚴重,希望我幫助調解。 接到訴求後,我和村第一書記潘承林及村委負責同志及時了解矛盾的起因,通過我們兩個多小時苦口婆心的勸解,雙方達成書面共識,矛盾糾紛得以解決。 以上事例只是我平時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我始終將群眾的冷暖掛心上,群眾的憂愁記本上,懷著為社會解難、為群眾服務的情感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 因為扶貧,我學會駕駛摩託車,風吹雨打往返於家家戶戶。因為扶貧,我了解到群眾的疾苦,更讓人勤奮的工作,當好人民群眾的暖心秘書,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見習編輯李貝多
編輯肖慧
編審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