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開講,重新認識莊子和他的三條魚

2020-12-25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 從蘇這個繁體字,可以看出,我們江蘇是魚米之鄉。我今天講座的題目就叫《魚我所欲也 莊子的智慧》,對這個題目,有的朋友提出質疑,這怎麼是莊子的智慧呢?這是孟子的智慧啊。"

7 月 23 日第十屆江蘇書展開幕,當天上午 11:00,書展期間的首場 " 書香中國 · 全民閱讀大講堂 " 開講,著名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準時開講。他這個 " 自相矛盾 " 的開場白,引起了現場讀者的好奇。

接下來,酈波由 " 什麼樣的魚才是莊子最喜歡的魚 " 破題,講了莊子散文裡的三條魚所體現的人生智慧。第一條魚是《逍遙遊》中的鯤,這條魚體現了突破價值困境的過程。"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鯤之所以化為鵬,是要實現自身的價值追尋,從最幽深黑暗的北冥,飛往代表光明的終極理想之地南冥。它在吹拂著天地之精華—— " 息 " 的大好時機出發,扶搖直上,直面阻礙,最終到達九萬裡高空,擺脫束縛,實現了人生的 " 逍遙遊 "。

第二條魚是《秋水》中的魚,告訴人們應該擺脫情緒困境。《秋水》中 "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說的是一群快樂的魚。面對這一群魚,莊子和惠子展開了那場關於魚樂不樂的著名辯論。酈波認為,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莊子與惠子的辯論,而是莊子自己可以和魚產生共鳴,這種境界是惠子達不到的。聯繫到我們今天,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人們被手機綁架,很容易陷入情緒困境,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並冷靜地跳脫出來。

第三條魚是《大宗師》中的魚,提醒人們如何擺脫關係困境。酈波說,莊子提到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而我們大多數人,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往往本能地喜歡做是非判斷,讓彼此間的關係變得糾結複雜,並喜歡在小事上爭個你對我錯。擺脫這些,才能突破關係困境,處變不驚。

在演講的最後,酈波說,他認為在今天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具有特別的意義。" 希望我們埋頭認真做好的自己的事情,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

據悉,第二場 " 書香中國 · 全民閱讀大講堂 " 將於 7 月 24 日 14:00-15:00 在第十屆江蘇書展開講,演講嘉賓為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莫礪鋒,他演講的題目是《如何遊好唐詩這座寶山》。屆時,來不了現場的朋友,可以掃描二維碼收看網絡直播。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白雁 見習記者 姜斯佳 / 文 徐洋 蘇蕊 / 攝

(編輯 黃媛媛)

相關焦點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擔任主講嘉賓。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讀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莊子三條魚,人生三境界
    北冥之魚 《莊子·逍遙遊》中記載: 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不知道有多少千裡長。 它變化為鳥,名為「鵬」,鵬的背,也不知道有多少千裡長。 北冥之魚,大而無邊,變幻莫測,遠超世人想像。 莊子怕世人不信,還引用《齊諧》,證明這條魚確實存在。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生有涯,所知無涯。 我們習慣眼前光景,往往忽視世間之大。 蘇軾見王安石寫菊花「吹落黃花滿地金」,便嘲笑他沒文化。
  • 知見詩社|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插圖畫家:施虹賓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作者:洞見誦讀:宋彧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讀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01 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它會乘著六月的風,飛去南冥。
  • 《莊子》裡的三條魚,對應了三種智慧,學會了想不成功都難
    提到莊子,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都是莊周夢蝶的浪漫、鼓盆而歌的豁達,或者是渭水垂釣的瀟灑。其實莊子也有著獨樹一幟的大智慧,學會了這三種智慧,想不成功都很難。這三種智慧,對應著《莊子》中的三條魚,讀懂了這三條魚,其實也就是讀懂了人生。
  • 莊子用三條魚,道出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條?
    自由靈魂和灑脫貫穿了他的一生。這樣一位哲學家,立著無數,「魚」也成為了這些觀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曾把自己總結的智慧寫進了三條「魚」之中,在今天也被人們當做三個人生境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呢?北冥之魚莊子的經典名篇《逍遙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表面上看似十分快樂,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
  • 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
    導語:歡迎來到情感的世界,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今天跟大家聊聊莊子說的三條魚。這三條魚皆入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真正能悟。偷的人不多!但悟透的人!會一生順。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條魚!
  • 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醍醐灌頂
    我和老人站在魚池邊,一邊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聊起了人生。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莊子-秋水》:井中蛙、梁下魚,怎樣凸顯人生真與樂?
    文中的「仲尼之聞」和「伯夷之意」代表的實際是宣傳禮樂、標榜仁義的儒家文化。但莊子認為這些始終是有限的,相比於道家概念中的無邊界、不受限的知識海洋,這始終是小巫見大巫。而河神這樣的認識,是其發自內心的感受,這一看似自然的描寫,實際上卻顯示「道」的魅力,河神自然地感受到道的美,因此發次感慨。
  • 南山老人說:逍遙遊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這「三條魚」,醍醐灌頂
    我和老人站在魚池邊,一邊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聊起了人生。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莊子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細細品味,看透人生
    人生其實也是這樣,人生是從有所待到無所待進化的過程,你掌握了無所待,你就能成為莊子眼中的至人、神人和聖人。為何《莊子》的開篇,就是逍遙遊?因為逍遙遊中寄託了莊子的人生理想。狡猾的莊子,把人生的三種境界藏在鯤鵬扶搖而起的故事中,讓我們去細細品味。等風來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鬼才教授酈波:一個江南才子的詩意人生
    曾經在科教頻道有百家講壇欄目,這一檔欄目是為歷史的愛好者準備的,而透過這一檔欄目,人們認識到了很多博學的講師,其中有一位講師十分年輕卻很博學,受到了大眾的喜愛,他的名字就叫酈波。從百家講壇欄目因為「博學講師」這一名號而爆火之後的酈波又再創新高度,他成為了國民詩詞男神,那麼請我們走進鬼才教授酈波的詩意人生吧!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這則小寓言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當莊子提出「魚之樂」這個觀點之後,惠子提出一問,「你不是魚,怎麼能知道魚是快樂的呢?」惠子在提出在提出這一問的同時,已經拋出了自己的論點。「子非魚」所以「子不知」,你的觀點是錯誤的。那麼莊子就用惠子論點來反駁他,你不是我,你無法對我的論點下定論。
  • 莊子的5句至理名言,讀懂一生受益,提高大格局,第五條當頭棒喝
    莊子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也是一本「快樂秘籍」。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莊子》是一本「智慧之書」,猶如一道光,洞穿人生的虛無和煩惱的無謂。如何放下煩惱,尋找本真,尋找快樂的坦途,需要讀一讀這本書。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以道家思想影響中國千年的奇人——莊子
    道家學派中,首推的就是老子和莊子,莊子是後出生的,但卻與老子齊名,稱為老莊。莊子,姓莊名周,原名莊周,戰國時期宋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莊子創立了中國最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這應該是後人稱謂的。他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的一生莊子的一生其實乏善可陳,主要原因就是道家思想。
  • 如何教育頑劣的熊孩子,莊子給你這三條教育原則
    對莊子,我們常常認為他是道家哲學的集大成者,莊子是哲學家,他的哲學高深莫測;莊子是文學家,他的文章汪洋恣肆;莊子是出世者,他的思想清冷高遠;莊子是詩人,他的表達往往出人意料高出塵外。但你知道嗎,莊子又是一個高明的教育家!莊子怎麼會是教育家呢?莊子不是反智的嗎?事實上,莊子面對文明面對知識,採取的是一種疏離與警惕的態度。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說的僅僅是「魚之樂」?
    我們時常也和朋友遊玩,也會聊天,我們聊的是工作和生活近況,而在《莊子秋水》一文中,莊子和惠子兩位先賢談論的可以難分伯仲。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到底說的是「魚之樂」還是?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吾,吾知之濠上也。」
  • 被遺忘的禪宗老祖——莊子,蝴蝶和我,大魚和飛鳥
    在《齊物論》中,莊子說世間上的一切事物,是不設密碼和鎖的,所以沒有誰可以用鑰匙或者密碼來打開它。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鎖也沒有密碼,你怎樣去看待它,它就是怎樣的樣子。就像是一個茶壺放在桌子上,站在東看是西,西看是東,上看是下,下看是上。執著在一端的見識其實都是愚蠢的偏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