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師政委與女兵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12-12 中國網新聞中心

  1951年,一位女兵隨張國華軍長領導的十八軍進藏。當時,她是西藏軍區後勤文工團的一名歌唱演員。文工團到達昌都時,有一天,文工團團長讓文工團的女兵們到騎兵師體驗生活。了解騎兵們的生活情況和先進人物。當然也要教騎兵部隊的戰士們唱歌……

  女兵們來到騎兵師,騎兵師政委接待了她們。女兵講明了來意,騎兵師政委代表部隊歡迎她們,並安排她們到騎兵連體驗生活。

  女兵和戰友郭牧予被分到了騎兵三連。平時,政委對她們的工作積極支持。女兵們想了解部隊的情況和先進人物,他親自召開座談會,介紹部隊情況。女兵們教部隊戰士唱歌,他坐在前排,學得很認真,歌聲還特別響亮。女兵們想學騎馬,他立刻欣然批准。

  女兵們第一次學騎馬那天,政委也來了。他看了看連裡準備的那匹雪花馬,轉身對連長說:「不行,換那匹老實的棗紅馬來!」

  「不用換,我們不怕!」女兵挺起胸膛,壯著膽子說。

  「你們不怕,我怕哩!摔壞了你們,我們不好向軍區首長交待!」政委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回答。

  連長把棗紅馬牽來,政委躍身上馬,騎著轉了一圈,跳下來把韁繩放在女兵手上,目光掃著她們說:「好好跟連長學吧,他會把你們帶成像樣的女騎兵!」

  事情果然如政委所說,一個月之後,女兵和戰友不僅會騎馬,而且能跟上三連的騎兵,抖起韁繩,讓戰馬四蹄拔起,奔馳在大路,奔馳在草原!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黃昏,女兵們跟著騎兵們溜馬回來,剛把馬牽到樓下的馬圈裡,就聽見樓上電話鈴響。接著,傳來連長的聲音:

  「喂,喂,你是師政委嗎?」

  「對,對。」

  「我們全連明天去溫泉洗澡,她們兩個也要求去。政委,你看……」

  「啊?啊,給她們倆搭個小帳篷,你們搭個大帳篷。是,是,記住了。」

  多關心人的師政委啊!

  多好的騎兵連長啊!

  事情果然像師政委說得那樣。星期天,離駐地十裡路左右的兩個溫泉邊,搭起了大小兩個帳篷。女兵們痛快地洗了個溫泉浴,從身上到心裡都感到暖烘烘的。在回部隊駐地的路上,女兵騎馬走在了隊伍最後,她一邊走,一邊唱:

  在那廣闊的田野上,

  沒有風揚起灰塵,

  這是我們勇敢的騎兵,

  勇敢的騎兵向前挺進!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誰若侵犯,我必消滅他們!

  我們在火裡不怕燃燒,

  在水裡不會下沉!

  「唱得好!」

  從後面傳來一聲喝彩!女兵回頭一看,是師政委。他什麼時候來的呢?

  隨著一陣嘚嘚的馬蹄聲響,師政委趕上來,和女兵並馬而行。

  「這歌是你編的嗎?」他興致勃勃地問。

  「不,是蘇聯歌曲!」女兵回答。

  「這詞好!我最喜歡那兩句:我們在火裡不怕燃燒,在水裡不會下沉!」

  女兵扭過頭去,吃驚地看著他。嗬,這個騎兵師政委,還真有點欣賞水平呢!

  他似乎發現了女兵的驚訝,用手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慎重地對女兵說:「給你個任務,把這支歌連詞帶曲抄出來,多抄幾份。也給我一份。下星期六以前,你要教會全部隊!」

  哈!多會做政治工作的師政委呀!女兵曾聽說,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騎兵師政委,而且是西藏軍區的才子!他當兵以前在北京大學讀過書,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軍人!

  在騎兵部隊生活了三個月,女兵們就要回文工團了。臨走時,師政委送了女兵們一人一個筆記本。女兵翻開本子一看,扉頁上寫著一行漂亮的行書鋼筆字:「送給親愛的小女兵」。一看這稱呼,女兵的臉紅了!她把本子往挎包裡一塞,轉身就跑了。

  她邊跑邊想:他,為什麼稱人家「親愛的」呢?還加個「小」字?難道他……想到這裡,她不禁氣喘籲籲,腳步放慢了。她回過頭去,發現師政委和三連長還站在門前,微笑著向她們揮手。他的神態是那麼自然。女兵不禁悄悄地怪起自己來。這有什麼特殊呢?戰友之間的感情,不是很親密嗎?女兵之間互相寫信,不是也愛加個「親愛的」麼?想到這裡,女兵害羞地笑了。

  女兵們回到文工團,就忙著排練、演出了。有幾次,師政委來軍區司令部開會。他見到女兵時,有時打個招呼,有時交談幾句。他神態親切而自然。

  可是,就在1953年5月,女兵與師政委之間的那層紙終於被捅破了。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女兵端著一盆衣服,到河邊去洗,一面欣賞著河岸的風光。高原的四月,才是真正的春天呢!河邊的林卡裡,柳枝兒綠了;河岸的草地上,開著紅的、白的、黃的、紫的邦吉花,像一幅幅繡花地毯。看著看著,女兵情不自禁地唱起《喀秋莎》: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聲好象明媚的春光……

  女兵正唱得入神,忽聽後面有人喊道:「喀秋莎!駐守邊疆的人兒來找你了!」

  女兵回頭一看,楞住了。天啊!怎麼是騎兵師的政委呢?

  他指了指河邊林卡中一棵斜臥的老柳樹,叫女兵坐下。

  「明天,我就要出發到前方……」他撫著女兵頭上的柳樹枝,輕聲地說。

  「到,到什麼地方呢?」女兵怯生生地問。

  「喜瑪拉雅山南簏。外國軍隊撤了,我們要進駐到邊防前線。」他興奮地挺了挺胸膛,望著柳林外雲山重重的遠方。

  「帶著你的騎兵去嗎?」女兵驚喜地問。

  「不,去帶步兵。擔子很重啊!臨行前,找你……」

  「我能幫你做點什麼事呢?」女兵抬起頭來,凝望著他。

  「答應我,每個月給我寫一封信行嗎?」他突然激動起來,雙手撫著女兵的肩,火熱的眼睛直直地盯著女兵。

  女兵感到突然,不知該怎麼回答。

  「怎麼?不答應?你不了解我的心?」他的手指頭顫抖著,指著心窩。

  女兵抬起頭來,羞怯的目光碰上他那熾烈的、深切的目光,女兵的臉立刻燒紅了!她的心跳加快。她紅著臉,點了點頭,轉身跑了。她跑的那樣快,她擔心他會追上來,那火熱的子彈,會把她射中……

  然而,後面並沒有傳來腳步聲。女兵放慢了腳步,慢慢地回過頭去。看見師政委仍站在那棵柳樹下,望著她。師政委看見女兵回頭看他,便向女兵揮了揮手臂,轉身大步走去,消失在柳林後面。

  以後,女兵遵守了臨別諾言,每個月給師政委寫封信。內容有問候、鼓勵,也有祝福和敬愛之情。師政委呢,回信內容多而且快。有時他還把唐代的邊塞詩抄成書箋寄來,上面溢滿了徵戰豪情。那時,女兵感覺,他們之間的感情,是純潔的、美麗的。

  這一月一封信的往來,直到女兵於1954年夏天來到開山炮轟嗚的築路戰場,才因交通的不便而暫停了。

  可是,就在1954年的秋季,張國華司令員來築路公地,看望部隊修路幹部戰士,與幹部戰士們談心,鼓勵大家,苦幹加巧幹,努力奮鬥,早日建成雪山彩虹時,有一天,女兵卻收到了師政委的一封信,信中寫到:

  親愛的小女兵:

  我來到邊防前線已經一年多了,只接到你9封信。我是多麼想念你啊!十年戒馬生涯,我越來越感到「家書抵萬金」。什麼時候,我才不受這盼望書信、心急如焚的折磨呢?

  啊,這樣的日子很快就要來臨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很快就要調到內地工作。那是咱們軍隊的幹部學校,我任校長。那裡校舍寬敞,花木叢生,環境優美。離成都你父母家很近,坐車兩小時就到了。我們結婚吧!我已向上級打報告,請求把你調到我身邊。我想,你一定會同意的。等著你的回信。

  女兵看完信,手一松,信掉在了落葉上。天啊!他竟然提出要結婚?!

  還要把女兵調到他身邊去?!

  這,女兵的確沒想到過。

  為政委考慮,像他這樣的中年幹部,戎馬半生,是該有個溫暖的家了。可女兵呢,從大學參軍才5年,一切剛剛開始。她還是一個預備黨員,為之傾心的文學創作事業,剛剛邁開第一步。她怎捨得這火熱的築路公地?怎捨得這迷人的原始森林?怎捨得離開雪域高原?怎捨得離開同甘共苦的築路戰士?

  「要寫好高原戰士,第一要愛戰士,第二要愛高原。」

  司令員的話,像一聲聲衝鋒的號角,迴響在女兵耳邊……

  女兵提起了筆,給政委回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今年康藏公路就要修到拉薩了。我正在築路工地生活,準備寫一本詩。我離不開這炮聲隆隆的築路戰場,離不開這白雪茫茫的雪域高原,離不開同甘共苦的築路戰士,我要為築路英雄們歌唱!個人問題、結婚問題、內調問題,等以後再說吧!」

  信寫完,女兵輕鬆地吐了一口氣。再見了政委,再見了這恰似曇花盛開的一段美好的初戀,希望政委早日找到合適他的愛人,幸福地生活!

  女兵寄出書信,轉身又投入到熱火朝天的築路洪流中。

  正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建西藏,兩者皆可拋」!

  這個女兵是誰?她就是我的媽媽楊星火!媽媽把張司令員的教導銘記心中。面對現實生活,是調回內地,放棄自己的事業,當校長夫人;還是留在雪域高原,繼續完成自己喜歡的事業,當一名戰士。經過認真思考,最終,母親選擇了留在雪域高原!

  這個選擇既在很多人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母親從小就是一個性格獨立、聰明活潑、能歌能寫、文理兼優、爭當第一名的女生。她最不擅長的是跳舞、做家務、做飯炒菜。性格決定命運。張司令員的教導指明了她的前進方向!也成就了她的事業。

  她不甘當溫室裡的花朵,她希望做喜瑪拉雅的女兒,為祖國,為西藏人民,為雪域高原駐守邊疆的軍人歌唱!將英雄們的故事傳頌到祖國的四面八方。西藏的藍天、白雲、雪山、冰川、湛藍的湖泊吸引著她;部隊幹部戰士的英雄行為鼓舞著她。西藏是詩歌的海洋,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是她文學道路上的最好老師,部隊是培養鍛鍊她的大課堂。她願做格桑花盛開在雪域高原上。

  上世紀50年代,有成百上千的十八軍女兵,她們懷著解放全中國,建設新西藏的理想和信念,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奉獻自已的青春、熱血、情感乃至生命!母親只是她們中的一個縮影。她們不是幾個人,幾百人,而是整整一代人。向那個純粹的年代、純粹的十八軍的女兵們致敬!向十八軍的全體將士們致敬!我們將永遠銘記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將先輩們不杇的精神代代相傳!(中國西藏網 文、圖/雪松 此文根據楊星火記實長篇小說《喜瑪拉雅的女兒》編輯)

相關焦點

  • 新疆史料 || 邊疆風雲 || 騎兵第七師的變遷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七師是我軍騎兵勁旅中的一支,它由原國民黨新疆部隊和平起義後整編而成,隸屬新疆軍區二十二兵團。
  • 女兵魔窟?胡德堡緣何成美軍恥辱柱?!
    然而,凡爾莎的慘死,僅僅是胡德堡罪惡的冰山一角……光鮮亮麗的伯尼·貝克門:胡德堡軍基地的入口年輕男女兵的地獄胡德堡是美國陸軍現役裝甲部隊最大的本土基地,位於德州中部,佔地面積880平方公裡,於194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至今,駐紮過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三裝甲騎兵團和美軍最先進的作戰部隊第四步兵師等部隊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上述五軍中,第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牌革命部隊,由第十師、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組成,共三個師。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
  • 西路軍行動失敗,師政委淚灑祁連山,後來用一萬發炮彈來兌現誓言
    另外,西路軍以步兵為主,面對的卻是以騎兵為主力、數量佔優勢的馬家軍。饒是這樣,西路軍還是不屈不撓地與強大的敵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血戰。西路軍的主力由紅5軍、紅9軍和紅30軍組成。紅5軍人數少,名義上是個軍,實際上不足一個師兵力。
  • 八路軍最初的三個師政委,兩位病逝,一位成元帥
    八路軍成立後,只有三個師,師長後來都是元帥,副師長有兩位也是元帥,只有蕭克評了上將,而且是第一上將。所以大家都說,八路軍的師長和副師長那都是元帥級別的。那麼,八路軍的師政委呢?八路軍最初成立的時候,沿用國民黨的部隊番號,沒有政委一說,叫政訓處主任。在八路軍成立不久,我軍的優良傳統政委制度恢復,三個師的政委都是誰呢?分別是聶榮臻、關向應和張浩。按理說,這三位師政委也是元帥級別的,因為師政委和師長平級,還要大於副師長,所以,師政委也應該評元帥。那麼,這三位師政委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美軍多次傳出女兵被性侵的醜聞,軍紀敗壞到這種地步了?
    圖為美國女兵吉倫近日,據媒體報導,美軍基地傳出特大醜聞,在美軍胡德堡軍事基地,一名女兵遭性侵還被肢解拋屍,行為令人髮指,隨後陸軍立刻派遣相關部門展開調查,大批軍官涉事被查,由於美軍多次傳出女兵被性侵的醜聞
  • 反動會道殺害支隊政委等20多人,八路軍用機槍和騎兵一戰取勝
    1938年4月下旬,為應對戰爭形勢的需要,八路軍組建了路西、路東兩路縱隊向冀南、豫北平原挺進,路西縱隊由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的主力部隊組成,由旅長陳賡率領向邢臺、沙河地區開進;路東縱隊由八路軍第129師769團、第115師689團及五支隊組成。
  • 中國軍隊曾下轄19個騎兵師,一個騎兵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說起騎兵,相信大家在影視劇旅都見過。在建國的初期,我國軍隊曾經下轄了19個騎兵師,總兵力接近20萬人,戰馬數量超過了40萬。作為陸軍的一個兵種,騎兵堪稱是兵強馬壯。
  • 紅15師戰史:少共師戰鬥力如何?師政委17歲,年輕是重大優勢
    陳光,原名陳世椿,1905年生於湖南宜章,參加過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鬥爭,曾任紅4軍10師30團團長、紅12師師長,因作戰英勇而獲得過二等紅星獎章。馮文彬,1911年出生於浙江諸暨,曾在上海從事地下工會工作,1929年秋被派往閩西蘇區,曾任紅一方面軍總部交通大隊政委等職,青年工作經驗豐富。
  • 「荷花獎」舞劇《騎兵》從草原來到北京,觀眾專家...
    舞劇《騎兵》專家研討會現場(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1月4日上午,由中國舞蹈家協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舞劇《騎兵》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82空降師新到女兵,3個月就和領導上床!男兵氣瘋了:這不公平
    9月初,美軍著名的王牌部隊——82空降師,又爆出大醜聞。
  • 美軍已爛到骨頭:20歲女兵基地內被殺,遺體兩個月後才被發現
    似乎是試圖嚴厲整治軍紀,美國軍方由於一起女兵慘死事件,對軍隊內部進行了嚴厲的調查。據中國新聞網12月9日援引美國中文網消息報導,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在當地時間12月8日證實,下令將德克薩斯州胡德堡軍事基地內的14名人員解僱或停職,並著手修改制度解決基地內部領導不力的問題。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騎兵
    這支部隊的組建, 曾任國家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民委主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第一政委,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上將功不可沒。解放以後各盟,市軍分區又相繼成立了騎兵團。有的騎兵團或獨立騎兵營還參加了西藏平叛。這支部隊的成立,使內蒙古的東部盟市在1946年或1947年就陸續解放了。
  • 美陸軍第一騎兵師在波蘭設立前沿指揮部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6月10日報導,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接替第一步兵師,成為在波蘭波茲南設立輪替師前沿指揮部的部隊。在6月5日的電話吹風會上,第一騎兵師副師長(機動)布雷特·西爾維亞準將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以前的所謂任務指揮部後來更名為師前沿任務(指揮部),這是『大西洋決心』行動的一部分,我們藉此為進入歐洲的輪替部隊提供更高級別的指揮部。」
  • 長徵初期,紅1軍團3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紅1軍團,它是由井岡山時期的朱、毛紅軍為骨幹發展而來的,軍團領導班子非常強大:軍團長和政委分別為林帥和聶帥,參謀長是左權和朱瑞,前3人都來自黃埔軍校,朱瑞則是蘇聯的「海歸」。而當時紅1軍團下轄的3個師,即紅1師、紅2師和紅15師,每個師的師長和政委也都是非常優秀的名將。他們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 劉鄧大軍中最能打的6縱,其司令員政委各是誰?後來如何了?
    晉冀魯豫野戰軍是在抗戰勝利後整編成立的,他們的主力主要來自八路軍第129師,因其首長是劉伯承和鄧公,所以大家之後都樂意稱他們為「劉鄧大軍」。 當時,晉冀魯豫野戰軍轄有七個縱隊,為什麼說6縱是「劉鄧大軍」中最會打的?
  • 美軍20歲年輕女兵慘遭錘殺,死前被男兵侵犯,失蹤時間長達2個月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8日報導,當天美陸軍部長瑞恩·麥卡錫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德克薩斯州胡德堡軍事基地長期存在領導失責問題,導致謀殺、騷擾和侵犯女兵等犯罪事件頻繁發生。據了解,今年以來,已經有25名被調入胡德堡軍事基地的士兵因自殺、他殺和意外原因死亡,其中一位名叫吉倫(VanessaGuillen)的女兵慘遭錘殺,直到她失蹤兩個月後,警方才找到其遺體,屍檢結果顯示,吉倫生前遭到過侵犯。這起謀殺案引起了陸軍部長麥卡錫的高度關注,根據他的命令,軍方組建了一個獨立小組對該基地展開了調查。
  • 美軍女兵遭性騷擾後被用錘子打死,14名軍官被解僱停職
    今年4月,一名在美軍胡德堡基地服役的女兵在遭遇上級性騷擾後,被施暴者用錘子打死並肢解拋屍,此外,該基地在今年內發生了26名士兵意外身亡事件。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陸軍宣布該基地14名軍官被解僱或停職。
  • 馳騁疆場38個春秋 英雄的解放軍騎兵第一師 (2)
    7月14日,在魯西南戰役圍殲敵32師、70師共3個半旅的六營集戰鬥中,僅騎兵團2營便全殲敵70師1個團,俘敵團長李金成以下550餘人,再次顯示了我騎兵部隊的戰鬥威力。8月11日,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劉伯承、鄧小平以左、中、右三路大軍開始千裡躍進大別山的壯舉,騎兵團編為右路軍後衛。
  • 美軍致力打造「女蘭博」 有利於女兵職業前景
    而今,美軍決意給予女兵更多空間,以推動「女蘭博」成長。  依據美國軍方18日公開的方案,女兵將迎來無關性別的上崗測試,入職海豹突擊隊等精銳部隊。  新變化  美國陸軍、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公開各自方案,將在2016年前逐步向女兵開放步兵、特種兵等先前由男兵把持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