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孫廟鄉月兒灣村人用自己的巧手做出了很多稻草人。這些稻草人形態各異、憨態可掬,把村子裝扮得別有情趣,可把人們逗樂了
月兒灣是個貧困村,村位於息縣、羅山、正陽三縣交界處。滔滔淮河在這裡轉了個彎,人們依河而居,村子以此得名。
村裡出了一位能人叫陳濤。1996年,年僅15歲的陳濤不甘家中受窮,走出家門,在天津一家磚瓦廠拉板車謀生。而後,他輾轉到溫州開始做裝修,經過千辛萬苦,創辦了自己的公司。2013年11月,他為了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返村創業。陳濤走在街上心情很沉重
這幾年,他先後承包了2300畝土地,通過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發展有機農業,使土地畝均年效益增加到了5000元。他又用有機農業帶動觀光農業、鄉村旅遊,在淮河岸邊建起了金沙灘娛樂場、水上樂園、荷花觀賞園,吸引了很多遊客。一些村民開始學做生意
為了把稻田裡的秸稈變廢為寶,2016年秋季,他一次收購稻草800多噸,建起了稻草工藝廠,組織村民打草繩、扎草人。這些用稻草扎出的工藝品有卡通、動漫形象的稻草人、動物及農耕用具、軍事武器等,品種多樣,最高達5米。這些稻草工藝品不僅成了美化村莊、田園的裝飾品,還通過網上銷售成了市場上的暢銷貨。
村裡扎草人,很多人來看稀罕
拖拉機派上 了新用場
大猩猩很威風
稻草財神憨態可掬
小朋友玩得很開心
陳濤流轉了村裡60個貧困戶的全部土地,這些貧困戶的人們不僅每年能領到土地流轉金,還能就地務工增加收入。村裡的面貌逐步改變了,遊客增多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們返村蓋起了新房子,一些農戶開始籌建農家樂。這戶人家剛蓋起了新房
新家門前的小朋友有了新生活(攝於2017年 1月,王天定文/圖)
「攝影新視野」從2016年初就開始關注我國脫貧攻堅這一重大舉措,一直拍攝到至今。先後走訪了200多個貧困村,堅持不懈追蹤記錄貧困村「脫貧攻堅難度、力度和取得的成就」,以全紀實手法拍攝圖片,用圖片講述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感人故事。 請看:「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之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