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花這麼多時間去月球挖土,對未來科技發展有什麼意義?

2020-12-12 十三維世界

探月工程從2004年開始立項,到現在已經經過了整整16年,其中的難度可想而之,它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而且美蘇也早就飛過很多次了,我們還花這麼多時間去月球挖土,有什麼意義呢?

問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歐美科技如此發達,為何我們要發展自己的高科技一樣?」別人的總歸是別人的,關鍵時刻就會出現導航、晶片、太空站等卡脖子的憋屈事,當然為了消除某些網友的疑慮,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未來受益主要有四點:

第一、有助於我國天文學發展;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在月球上進行天文觀察,40cm直徑的望遠鏡觀測效果,就相當於地球上8m直徑的望遠鏡一樣;

第二、有助於科學研究;由於月球是高真空,沒有大氣層和磁場,且重力只有地球的1/6,如果能在上面進行科研,可以更好的研製和生產新型合成材料或生物藥品;將有助於我們科技水平的提升;

第三、擁有豐富礦產和可提供電力的能源資源;礦產就不用多說了,單單說能源資源,月球上無雲、無雨,也無大氣阻礙,陽光充足,發電效率比地面同類電站相比,效率要高的多,如果能在這裡建立發電站,其電能可通過微波傳輸到地面,將會解決困擾我們很久的能源問題;

第四、可以提升我國航天的科技水平;從而帶動太空、軍事、科技、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提升;而探月工程就是我國航天事業必須要攻克的科技難題;

所以,我們到底要不要發展航天科技?歡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發表意見。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要說登月陰謀論,最種是最不可取的,最近一次發起大規模陰謀論的國家,還陷入疫情中不能自拔;我們也沒有必要搞這種陰謀,最重要的也就是我們分析的第四點,合理的探月工程必將有助於我們科技水平的提升。

總之,合理的探月工程有助於我們科技水平的提升,而航天也是我國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是我國未來的發展目標,而且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的航天事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成果。最後,讓我們一起預祝嫦娥「挖土」成功。

以上內容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分歧,以教科書為主。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胡俊 劉曉慶 劉璐 馬聰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淺析漫畫家們曾對月球有過哪些遐想
    不過,再頑皮的孩子也有長大離家的一天,我們享受母親溫暖懷抱的同時,從未停止對外界的探索,月球就是人類外太空探索的第一站,也將會是人類邁入太空文明的起點。今天一早,筆者就注意到一則消息,由中國發射的登月車嫦娥五號已經成功落月,正式開始挖土之旅。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難點在哪?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詳解
    原標題: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難點在哪?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詳解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返回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嫦娥五號返回艙於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登月挖土的嫦娥五號在今天凌晨回家了,等待嫦娥五號發射之後到返回地球的這段時間好煎熬,無數國人都在迫切地等待她從月球那天,時隔23天,她終於帶著月球上的土壤回來了!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雙語|嫦娥五號出發去月球「挖土」啦!
    本文轉自:可可英語 Chang'e 5 shoots for the moon 嫦娥五號出發去月球「挖土」啦! Ten, nine, eight, seven ...
  • 深度觀察: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攬月①|@玉兔,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來挖土啦!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火箭運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這趟遙遠的月球之旅將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澎湃新聞推出系列動畫,3D模擬深度解析嫦娥五號探月「挖土」之旅全過程,記錄我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剛上月球挖土,美國就伸手要月壤,它有什麼資格這麼做?
    圖為登月行動 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令人沒想到的是,嫦娥五號剛剛上月球挖土,美國就伸手要月壤,並且還趕忙喊話要挾,理由是當年美國將不到1克的月壤樣品曾贈送給中國,所以希望能夠藉此實現合作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圖片均為新華社發「『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在裴照宇看來,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我們「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奠基之作。既是收官,又是奠基,可見嫦娥五號承擔的使命有多麼艱巨和光榮。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跟51年前美國登月相比有多大差距?
    寫文章的速度趕不上嫦娥五號探月的速度!嫦娥五號從11月24日發射到12月3日完成挖土任務從月面起飛,這些天裡我竟然沒有寫出一篇讚美它的文章!人家都出了好幾篇爆文了!這差距!今天怎麼也得憋出一篇有水平的文章來!可是寫什麼呢?
  • 視頻|攬月而歸,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嫦娥五號任務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成功實現了月球表面採樣返回。探月工程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採樣機會只有一次,全國矚目
    嫦娥五號將去月球挖土什麼是「嫦娥五號」?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無人月面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很快,它將從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抵達月球後在月球上完成採樣返回地球的工作,同時在月球上完成一系列的探測工作。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為啥要去月球挖土,網友熱議:不帶點土特產,兩手空空的還能...
    虎撲11月24日訊 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目標是採集約2公斤月壤並送回地球。消息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嫦娥五號挖土計劃#【發射倒計時!#嫦娥五號為啥要去月球挖土#?】
  • 「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月球「土特產」成功送達
    要知道,上一次去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的事情,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仍然沒有一個國家再次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任務,而這一次「嫦娥五號」做到了,它的成功,也是我國航天實力的最好證明。
  • 去月球上「挖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跟隨這張長圖,一起揭秘 中國探月工程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標誌性工程,是黨中央著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為推動航天事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