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為什麼會開始?又因為什麼而結束?其實都是康熙一手造成

2021-01-13 小魚講天下

九子奪嫡為什麼會開始?又因為什麼而結束?其實都是康熙一手造成

康熙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一生留下了許多的事跡,而他的存在也讓中國的名聲再次響徹世界,當時很多的西方國王都把康熙視為偶像。和康熙有關的事件有很多,而到了康熙晚年,最為人熟知的自然就是九子奪嫡了。

康熙的皇子們爭奪皇位事件一直被世人津津樂道,由此更是衍生了無數的故事緋聞。而其中的九子則是康熙眾多兒子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十三和十四。這九個皇子是康熙眾多兒子中最優秀的幾個,而我們也知道最終獲勝的是老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

一開始的時候,奪嫡事件並沒有發生,因為康熙老早就立了老二為皇太子,所以可以說是大局已定。但是後來奪嫡事件之所以會發生還是康熙自己作的。因為康熙還是比較長壽的,所以他當了很久的皇帝,而老二也就當了很久的太子。當時所有人都覺得老二的太子之位是妥妥的,所以很多的官員就為了未來著想老早就依附在老二的身邊。

但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那就是太子的勢力有些太大了,對於還是皇帝的康熙來講這是一個威脅。雖然太子是康熙自己立的,而且他以後會代替自己當皇帝,按理說太子身邊有自己的勢力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畢竟他當皇帝之後也是要有自己的班底啊。但是康熙卻就轉不了這個彎,他覺得太子可能又謀圖不軌的意圖。拜託人家已經是必定的皇帝,幹嘛還要不軌呢?但康熙不管,直接就把老二的太子身份給剝奪了。老二也很無辜啊,我做什麼了?他沒做什麼,就是康熙不高興了。

太子沒了人選,其他的皇子自然就蠢蠢欲動了,而康熙也是默許了這種局面,但是他立了兩個規矩,那就是不許威脅到自己的皇權,二是不許兄弟自相殘殺。但是一旦參與了奪嫡,那麼事情的發展根本不受控制好吧。

幾個皇子既然進入了奪嫡的戰場,那就沒有脫身的可能,除非贏得勝利,否則最後的勝利者是不會放過自己的,所以他們真的是為了皇位各種手段層出不窮。老大在老二被廢之後,就蠢蠢欲動,甚至進諫康熙應該處死老二。而老三也是趁機打小報告,說老大施法詛咒了老二。而老八在大臣們的眼中是最好的繼承人選。結果嘞,老大被圈禁,因為他想要殺手足,老八也被圈禁,後來被釋放但是爵位卻被削了,因為他的勢力太大了,威脅到了皇權。老三也被圈禁,理由是康熙看不慣他打小報告,當然最後老三還是被放了出來。

最終經過一輪輪的交鋒,最有優勢的老八徹底沒了希望,而堅持到最後的只有老三,老四和十四。但是因為十四一直是老八黨派的一員,康熙對他很忌憚,所以最終康熙還是選擇了看起來人畜無害、忠孝的老四。

最終鬧得不可開交的奪嫡事件被康熙畫上了終止符,但是回頭想來,這一切的開端不也是康熙自己作的嗎?真的是坑兒子沒商量啊,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康熙做了什麼,從而引發了九子奪嫡?怪只怪康熙心太軟
    康熙的畫像在康熙在位期間,發生過很多著名的事件,如平定三藩、生擒鰲拜、平定準噶爾,以及接下來要說到的九子奪嫡。九子奪嫡,指代的是清朝時期康熙皇帝膝下的皇子們為了皇位而明爭暗鬥,互相算計的歷史事件。雍正的畫像那麼是什麼理由促使著九子奪嫡出現呢?首先是皇位的吸引力。在康熙廢黜了太子之後,就使得太子之位人選空缺。自古以來想要成為皇帝的人數不勝數,然而卻沒有幾個人能夠如願以償,登上皇位。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1661年,愛新覺羅·玄燁登基,年號康熙,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康熙帝雖然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人難免一死,康熙帝也不例外,但是皇帝駕崩,儲位又該落於誰手。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
  • 「九子奪嫡」的始作俑者是誰,康熙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九子奪嫡」事件,演變成一次影響巨大的政治「地震」,而此次事件的導火索——太子胤礽的廢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康熙難逃其咎。康熙與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感情篤厚,可天意弄人,赫舍裡氏生下胤礽後即崩逝,年僅二十一歲,康熙痛苦萬分,把對妻子所有的愛和懷念都給了兒子——胤礽。胤礽剛滿一歲,康熙就將他冊封為皇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撫養,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四歲時出痘,勤政的康熙竟撇下政務半個月,陪護在兒子身邊,等兒子痊癒後,又大張旗鼓地祭掃太廟等地,向天下臣民宣布喜訊。
  •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皇位繼承人爭奪中,是哪位皇子開始發難的?
    也難怪,都是龍子鳳孫,都是康熙帝的兒子,沒有人願意俯首稱臣去仰望那高高在上的其他兄弟們。這九個兒子分別是康熙帝惠妃納喇氏所生長子胤、皇后赫舍裡氏所生次子胤礽、容妃馬佳氏所生三子胤祉、孝恭仁皇后所生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良妃衛氏所生八子胤禩、宜妃郭絡羅氏所生九子胤禟、溫僖貴妃鈕鈷祿氏所生十子胤、敬敏皇貴妃所生十三子胤祥。
  • 「九子奪嫡」弄的皇子下場很慘,為什麼他們不無憂無慮當個王爺?
    康熙是清朝皇帝中是生育能力最強的皇帝,他共育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女兒。這樣的成績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箇中翹楚。不幸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讓其晚年頗為不幸,最後的繼承人,在後世也是飽受爭議。那麼這麼多皇子,就不能安心做個富貴閒人嗎?
  • 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
    春風無十裡|文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如果說起歷史上最激烈的帝王爭奪戰是什麼呢,清朝的「九子奪嫡」是一定能排上前三的,不過都說「九子奪嫡」很激烈,那到底有多激烈呢,其實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激烈程度。
  • 沒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們,落得何種下場?只要不作,絕對沒事
    「九子奪嫡」概述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廢,皇長子胤禔、皇三子胤祉,再加上被動牽連的皇八子胤禩便開始了「奪嫡首秀」,結果皇長子胤禔被「削爵、圈禁」,第一個被淘汰,直到雍正十二年病逝于禁所。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戰亂再起,皇十四子胤禵被康熙皇帝任命為「大將軍王」,自此這個一直支持皇八子胤禩奪嫡繼位的皇子,成為了「八爺黨」的政治首腦。「九子奪嫡」正式進入胤禛和胤禵這對「一母同胞」的決戰時期。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駕崩於暢春園,而此時的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前線積累政治資本,錯失良機。
  • 九子奪嫡謎案!
    康熙很可能到駕崩也沒有傳位詔書,雍正上臺本身就是一個偶然事件。因此導致了清廷內部很大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一直流傳後世幾百年。沒有詔書本身可能很讓人意外,但是狼山認為這個可能性反倒是概率最大的一種。沒有傳位詔書,並不代表雍正本身上位非法。只能說雍正的上位是一個風險很高的突然性事件。也算是九子奪嫡過程的階段性必然。
  • 九子奪嫡:康熙皇帝一手釀成的悲劇,沒有誰是勝者
    其實,早在1675年,康熙皇帝就將2歲的胤礽立為皇太子,作為皇位繼承人來培養。胤礽在康熙皇帝的皇子裡面,排序第七。不過,由於他前面的兄長有的早早夭折,有的不是皇后所生,不是嫡子,因此胤礽才算得上是嫡長子。 如果康熙皇帝一心一意地將胤礽作為皇位繼承人來培養,那麼也不會發生九子奪嫡的悲劇。
  • 九子奪嫡,勝出的為何是悶不作聲的四阿哥?難道對遺詔動了手腳?
    九子奪嫡,勝出的為何是悶不作聲的四阿哥?難道對遺詔動了手腳?在康熙晚年間,曾發生過一樁重大事件,那就是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顧名思義就是康熙的九個兒子爭奪儲位,當時整個事件不僅在各個皇子中展開,還牽連到了整個朝廷,大臣們都參與其中,鬧得是烏煙瘴氣,不得安寧,互相勾結黨派,皇子們不顧手足互相殘殺,但熟知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最終勝出的是平日裡處事低調且不吭不哈的四阿哥,傳言是篡改了遺詔,到底如何,我們來分析一下。
  • 為什麼有人說,九子奪嫡過程中,胤禩才是最陰險的?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主要涉及清朝康熙朝的影視劇中,總是被提及,因為影視劇的表現手法不一樣,加上又和真實的歷史上有很大的差別,使得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十分統一的答案,十四阿哥胤禵雖然在陰險的人當中榜上有名,但是卻也是要往後派的,因為比十四阿哥胤禵陰險的人有很多。
  • 天家薄情:「九子奪嫡」中的失敗者,他們各自的結局都是如何?
    所謂「九子奪嫡」也叫「九龍奪嫡」,乃是清朝康熙皇帝執政末期,他的九個兒子為了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展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康熙皇帝序齒(即沒有夭折參與排序)的兒子一共二十四人,這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即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因此稱為「九子奪嫡」。
  • 清朝醜事,九子奪嫡,雍正登基後,如何對待其他幾位兄弟的?
    點擊右側關注,和我一起在文化的長河中探索歷史的奧妙吧看過《步步驚心》和《宮》的人應該都知道清朝的一件醜事「九子奪嫡」。在這場皇位爭奪賽中,幾個皇子為了爭奪權力不顧親情,任意殘害手足。對於康熙來說這是皇室的一種恥辱。最後雍正當上了皇帝,那麼其他幾位爭奪皇位的皇子最終結局如何呢?且往下看。「九子奪嫡」中明面上是有九個皇子在爭奪,實際上真正參與爭奪的只有5位。分別是皇長子、皇太子、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當時的九阿哥和十阿哥站在皇八子這一面,十三阿哥站在皇四子這邊。
  • 清朝「九子奪嫡」事件後,勝利者雍正,為何始終對廢太子善待?
    作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雍正皇帝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很簡單,平凡的人早就退出了九子奪嫡。後人對雍正的評價,一直不太友好,就像雍正被呂四娘殺死,雍正幽禁過去的幾個兄弟,類似的事傳得還挺大,雖然裡面有真有假,但無一例外都在說雍正怎樣殘暴,怎樣不好,說雍正好的反而很少。為什麼有這樣的評價呢?正因如此,雍正在位期間,整頓吏治,處死了不少貪官,抄錄了許多大戶人家的家譜,如曹雪芹所在的曹家譜,就是雍正虛偽對象之一。
  • 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是清初最慘烈的一次事件,最終以四阿哥胤禛獲得勝利為結局。而胤禛曾經的對手們,大多被流放處死,只有個別的存活下來。而康熙有一位兒子,卻在儲君之位面前,選擇淡然處之,最終長壽七十八歲。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雍正王朝:康熙提出「孤臣」的期望,卻也讓雍正就此頓悟奪嫡心法
    歷史上的雍正,在其「九子奪嫡」過程中,所採取的「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可謂是頗為耐人尋味。一方面,雍正極力隱藏自己的奪嫡之心,進而以一種近乎於「示弱」的態來度面對康熙皇帝以及其他皇子,並且無論是想法上,還是行動上,都與康熙皇帝保持了高度一致,通過這樣的方式,雍正在讓其他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放鬆對其戒備的同時,也贏得了康熙皇帝對其的信任與好感。
  • 九子奪嫡:雍正為何連三阿哥也不放過?都是兒子惹的禍
    導讀:經過康熙朝晚年「九子奪嫡」事件的殘酷洗禮,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在時任九門提督隆科多的直接支持下,登基為帝,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後,很快開始了對昔日奪嫡政敵的清算行動。皇十四子胤禵、皇十子胤俄被接連圈禁後,皇九子胤禟和皇八子胤禩也被接連圈禁,直至幽死于禁所。
  • 康熙九子奪嫡,雍親王是怎麼繼位的,歷史上是否真有矯召奪位
    然而在繼承人選擇上,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康熙大大小小一共有兒子三十多個,除去那些夭折的,年紀不夠的,心思不在皇位的,以及知道自己實力不夠的。有9個兒子參與爭奪皇位: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雖說九子奪嫡,但是總的來說可以分為自己想奪皇位的,有幫助別人奪取皇位的,其中實力最強的,要數二阿哥這個本位太子,四阿哥胤禛,八阿哥八賢王,十四阿哥大將王。
  • 九子奪嫡中,最後的贏家是雍正?此人才是真正的大贏家,名字耳熟
    在古代,很多出身於帝王將相家的孩子們,長大之後會為了某一個共同目標,而產生矛盾。最明顯的就是皇位爭奪,在清朝時期九子奪嫡就是為了皇位而引發的血戰。但現在人們一提到九子奪嫡,很多人都會想到九子奪嫡中能夠笑到最後的人其實是雍正皇帝。其實人們忘了還有愛新覺羅·胤裪,他是清康熙皇帝的第21個孩子,序齒為皇十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