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無讖,又名「曇摩讖」、「曇摩羅懺」、「曇摩讖」,意譯「法護」,中印度人。生於公元385年,於433年圓寂。
他原本學的是小乘佛法,後來遇到白頭禪師,辯論了一百天,難不倒禪師。禪師便給他一本用樹皮寫的《涅槃經》,當他讀完之後,便轉學修行大乘佛法。曇無讖因為一件事觸犯了國王,心生恐懼,索性帶了《大涅槃經》十二卷和《菩薩戒經》等,逃到龜茲國。然而龜茲國的人均信仰小乘佛法,不信《涅槃經》,他便去了敦煌,停留了幾年。在這幾年當中,他開始翻譯佛經,現在《菩薩戒本》一卷就是當時的翻譯作品。
後來,北魏主拓跋燾聽說曇無讖的高超才能,精通種種技術,便派人到北涼迎索曇無讖。河西王沮渠蒙遜因恐於魏國強大,不好拒絕,又擔心曇無讖到了魏國之後,對他不利,決意除掉曇無讖。恰恰曇無讖請求再去西域尋求《涅槃經》,正合他意。蒙遜一邊贊助他準備出發,一邊暗中派刺客跟蹤他,結果曇無讖在去西域的路上被暗殺。當時是公元433年,曇無讖終年49歲。
關於漢傳佛教人物系列之曇無讖法師就介紹到這裡了,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六時吉祥、福泰安康。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妙心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