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和哪個皇帝有關係?第一個出家人是誰

2020-12-22 城市船夫起

佛教作為三大宗教中影響範圍最大的宗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示現涅槃死後的數百年間,屬於佛教的原始階段。在經歷了佛教本土發展擴散和影響,由於原始佛教內部對教義理解的不同,曾發生過數次分裂,這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原始佛教大致分成兩派,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位南傳佛教,往南傳往現在的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往後,有一支也進入我國雲南等地)。

釋迦牟尼

大眾部就是北傳佛教,經西北印度和西域諸國,這期間由於地區語言習俗的影響,一部分發展為藏傳佛教,一部分發展為回鶻佛教。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闢,經此傳入我國內地的,就是所謂的「漢傳佛教」。至此,佛教與華夏中土有了直接聯繫。稍晚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通行,北派佛教也從海上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如達摩祖師(從廣州進入,北行到北魏)、真諦祖師(從海上入長江到南京)都是乘船東渡的。

達摩祖師劇照

據《漢書》載「漢使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棺萇耆山,得休王屠祭天金人」。據顏師古注曰:「作金人以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今佛象,是其遺法」。這是古籍裡記載華夏中土與佛教有關的最早一條信息。霍去病生活在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但直到100多年後的公元元年前後,才正式傳入我國。此時為東漢初建時期。而佛教率先影響的就是皇室。這還需要從漢明帝的一個夢說起。

霍去病劇照

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東漢第二位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子),夢見一個小金人慢慢長大到六丈,脖子之上散發日月金光。上朝後就把這事告訴了群臣,有一個大臣就說"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長大而黃金色。陛下之所夢,得無是乎?"。漢明帝聽罷後,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二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在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返回國都洛陽。

金身佛像

二位僧者用白馬馱載了許多佛教和佛像等,漢明帝見到此物,的確與所夢一樣,就對二位僧者極為禮重。當時主掌外賓事務的官署叫「鴻臚寺」,二僧就被安排在此暫住。第二年漢明帝就下令在郊外建造僧院。為了紀念馱經的白馬,取名白馬寺;寺,來歷正是借用了「鴻臚寺」的機構名稱,後世「寺」一直被佛教院落的所沿用。其後數百年間,陸續有一些印度僧者遠赴東土傳法,但這期間的佛教傳播和影響,僅限皇室及官方層面;而僧者的工作大都是修行和翻譯佛經。

白馬寺

東漢末期,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袁紹下令燒洛陽,白馬寺也被燒蕩殆盡。公元220年,曹丕稱帝,重修洛陽宮,並重建了白馬寺。公元250年之後,在白馬寺的有翻譯《佛律》的印度僧人曇柯迦羅。另外經過200餘年的紮根,期間朝代更迭變化,佛教的影響已經不僅限官方,漸漸深入民間。其後安息國僧人曇諦,來到白馬寺翻譯出規範僧團生活的《曇無德羯磨》。到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使佛教接下來的傳播有律可依。公元260年,潁川人朱士行受戒,成為中土漢地第一位正式出家人,法號八戒。

白馬寺僧人

最後要說的問題是「進寺燒香的習俗從何時開始?」。上面說了,自公元67年佛教進入中土,到260年才有第一位受戒的中土僧人。這期間,基本上是官方立寺的階段,影響雖然從最初皇家到了普通百姓層面,但對於佛的祠奉都只能在寺院內進行。據《晉書》記載西晉末期,石勒在北方建立「後趙」(今河北邢臺一帶),其區域內有了民間營造的寺院,並把中土敬神的習俗也用在了敬佛上,出現了百姓去往寺院燒香,在家拜奉佛像的情況。

《晉書》載「佛,外國之神,非諸華所應祠奉。漢代初傳其道,惟聽西域人等,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漢人皆不出家。魏承漢制,亦修前軌。今可斷趙人悉不聽詣寺燒香禮拜,以遵典禮」。

相關焦點

  •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佛教最早誕生在今天的印度與尼泊爾地區。在距今大約25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約相當於我國春秋中後期),當時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誕生了一位王子叫做喬達摩·悉達多。據傳他剛一降生落地,便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 佛教貧僧、老衲、洒家分別是什麼意思?
    佛門中人有哪些自稱,貧僧、老衲、洒家等有何區別?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和尼泊爾境內,一千多年前就已傳入我國。佛教在我國的大地上綻放出了璀璨的光芒,讓其一度達到最光輝的時刻,奠定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地位。我國佛教聖地眾多,其中五臺山、布達拉宮等都被尊為佛教祖庭。釋迦牟尼自創佛教以來,其門人弟子各地傳法,不斷演變出不同的分支,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自稱。在佛教自稱中,有貧僧、老衲、洒家、小僧等。那麼,這些稱謂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佛教傳入後才有閻王的說法,那在中國文化裡,地府的主宰又是誰?
    翻開《山海經》,其中已有鬼國的記載:「東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裡。東北有門,名曰鬼門,萬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鬱壘,主閱領萬鬼。若害人之鬼,以葦索縛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 苯教與佛教的本質區別?
    原始苯教和原始佛教的本質區別;苯(běn)教信仰萬物,佛教信仰佛陀。因生產實踐,藏區的原始人類逐漸意識到自然同人類生活的利害關係,並加以崇拜,這便逐漸產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宗教」,當時在西藏流行的都是這樣一種原始的自然宗教,叫做「原始苯教」。隨著苯教的發展,其體系逐漸成熟和穩定,苯教的寄生在象雄王國,在松贊幹布出現之前,他已經在青藏高原紮根2000多年。
  • 閻王、鍾馗、判官三者是什麼關係?誰的級別高?又各有什麼職權?
    在世界上,其實各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有的神話體系和故事。但是不少故事中,也融合了一些其他地方的本土故事。比如說我國的神話體系和故事中,就融入了不少關於佛教的概念。而佛教我們都清楚,是從當時的印度地區傳來我國的。我國的本土信仰是道教。
  • 佛教?佛與原中華文化之爭?
    作為一個非本土文化,它的經歷和發展可謂是波折不斷,它傳入中國以後與道教和儒家產生了劇烈的衝突!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對佛教並沒有多少了解,所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所以,在道教盛行的兩漢,佛教的在中國的傳播也是十分的快的!在三國時期中國基本開始有正式的出家人,以後人數逐漸增多。在魏晉這個時期,在社會上層中廣泛的流傳。而這個時期教義是以大乘經論為主,早起的傳入的教義的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經》。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佛教文化開始慢慢的融入中華文化。
  • 不相為謀的道教與佛教,在吃素這件事上為何能達成統一的意見?
    眾所周知,佛教乃我國重要的宗教之一,其追隨的信仰者也不在少數,而固稱,出家人慈悲為懷。大善大惡,平淡為何。而對於佛教而言,管理佛教內部可是條條框框從不馬虎,佛教內有很嚴格的規章制度,信仰弟子不得葷食,不得觸得愛恨,即看破紅塵。在內,不得尋仇惡報為非作歹。
  • 與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
    在很多地方的民俗中,會有舞獅子這一傳統節目,有的老百姓家裡還會貼上畫有獅子的年畫。這其中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內蘊。自然界中的獅子原產於非洲和西亞,遠古、上古時期的中國沒有獅子,所以古代沒有關於獅子的神話傳說。史籍中最早關於獅子的記載,是東漢時期作為禮品從西域運來的。《後漢書·西域傳》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形似麟而唯無角也」,「(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獅子。」
  • 我們常說的「百丈清規」到底什麼意思?這些「規矩」又從何而來?
    中國的佛教與印度的宗教不同,就在於佛法的清規不同,印度的佛法傳入我國之後,禪宗大師就為它從新規劃了新的規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位禪宗大師也對佛教非常的信仰,他也極力推薦人們信仰佛教,佛教傳到東土大唐之後,皇帝也非常信仰佛教,並且在東土這片土地上慢慢發展起來,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佛教,並且佛教的一些規矩被人們一直使用,並且整理完善,佛教能發展並且流傳至今也是得益於我國有很多著名的禪宗大師的誕生。
  • 圖解中國佛教石窟和佛教歷史時間軸
    整體上,和泰國相比,進中國的佛教寺廟相對來說沒那麼多規矩。不過當然啦,比如不能正對著佛像照相之類的講究,很多人其實是不清楚的。記得小的時候我路過惠州一個天后廟,當時也不懂這些,拿著手機正對著神像就拍了一張正臉照,我看著手機屏幕已經把照片照下來了,但是當我回家翻便手機,只找到一張全黑的圖……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國的佛教和泰國的佛教看起來如此不一樣?
  • 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土豆什麼朝代傳入中國[多圖]
    大家想要了解的就是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今天的問題是宋朝人吃火鍋的時候能吃到什麼蔬菜,具體的下面小編會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答案解析,不懂的玩家直接參考攻略吧。土豆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問題:宋朝人吃火鍋時,可以吃到以下哪種蔬菜?
  • 佛教傳入中國,地府最高神明,變成「印度人」
    印度和中國接壤在2000餘年前就有文化上的交流,其中印度的神話對中國影響最深,現在我們熟知的閻羅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都來自印度。可以說中國地府中的神明基本都是「印度人」。佛教大盛,十八層地獄誕生直到魏晉時期在中國人觀念裡地府只是去世後的世界。但隨著胡人政權崛起,佛教也開始盛行。與佛教的的六道輪迴,因果論相比,道教的地府很顯然沒有任何吸引力。在一個戰亂的年代,佛教理論更符合統治者利益,轉世輪迴也能給災民一個希望,即使這個希望不切實際。所以這個時候道教不得不開始轉變,吸收佛教的地獄、輪迴、等觀念。
  • 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為何能在我國發展至今?
    佛教從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作為一種外來宗教,佛教是如何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紮根並發展至今的?這裡我向各位讀者簡單分析一下。但東晉慧遠(334——416)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佛法與王權王法的關係論:一方面明確表示佔信徒人數最多的在家奉佛者必須遵守王法和綱常名教,從而使統治者放心,另一方面又要求統治者尊重出家僧尼作為「方外之賓」的特殊身份,允許他們可以不禮敬王者,而完全可以期望他們通過對民眾從事教化,為社會治理安定發揮積極作用。
  • 《山海經》中有很一個今天不用的字,它和佛教中的阿修羅有無關係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很偉大的一部著作,它描繪的歷史風貌是上古的祖先,給今天的我們,留下的瑰寶,但是因為年代久遠,也有很多的疑團。比日,《山海經》中有一種動物,是這麼描繪的:剛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是多神鰮,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這句話說的是,這片水域,從這裡流出來,北邊流向渭水,這裡有很多神秘的動物,長著人的面部和野獸的身子,一隻腳一隻手,發出的聲音像人的呻吟。
  • 佛教是通過西域陸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梁啓超給了答案
    例如,中國佛教史學之大家湯用形說:「佛教東漸,首由西域之大月支、康居、安息諸國。其交通多由陸路,似無可疑。日本佛教史學者白鳥庫吉說:「佛教究竟何時何地傳入中國?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建立白馬寺或稍前楚王英信仰佛教,即後漢初佛教傳入中國無疑。…其傳入的道路只有一條,即見於{漢書》的所謂'闐賓·烏弋山高道』。
  • 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
  • 佛教的真正源頭,其實與婆羅門教有極大關聯
    眾所周知,佛教產生於古代的印度,然而佛教在印度產生後,不到幾百年的時間,就幾乎在印度本土消亡。佛教幾經周折,傳入中國後,卻在中國大受歡迎。很多人對於這個現象,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認為這是偶然現象。這個世界上的事情,當它發生了,就必然有它的理由。佛教也是如此。
  • 教會傳入之前,古人說的上帝和天使是誰?
    一個宗教的傳播,首先要有一個神話基礎,否則很難得到認同。比如,佛教神話以咱們傳統文化、神話為基礎,就進行了本土化融合,早已深入人心,不分彼此。這得益於時間的力量和一些巧妙的融合。相比之下,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就很短了,但眾所周知,基督教的影響力也並不小,那麼這是如何辦到的呢?
  • 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一>
    明清之際幾乎所有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但是有三個例外明清之際才確定的一帝一個年號,但是也有例外,明朝有一位皇帝有兩個年號,而清朝有兩個皇帝有兩個年號。明朝的是明英宗朱祁鎮,他的第一個年號是正統,只後經歷了土木堡之變,以及奪門之變重新當上皇帝,第二個年號為天順。清朝清太宗皇太極有兩個年號分別是天聰和崇德。
  • 小麥什麼時候傳入中土?小麥播種收割時間
    小麥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僅次於水稻,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麵食都以小麥為原材料通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那麼小麥糧食什麼時候傳入中國?播種和收割時間是什麼?小麥何時進入中國我們所吃的食物從源頭講其實每種都有幾千年的歷史,就比如小麥,根據相關的行業研究已有4000年的歷史,而且是從外國傳入中國,那時候的中國叫中土或中原大陸,小麥最初來自於西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