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地府最高神明,變成「印度人」

2021-01-20 新用工

印度和中國接壤在2000餘年前就有文化上的交流,其中印度的神話對中國影響最深,現在我們熟知的閻羅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都來自印度。可以說中國地府中的神明基本都是「印度人」。

中國古代生死觀

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也《禮記》

在先秦時期人們認為精氣主宰魂魄,精氣耗盡則去世的人魂歸天,魄歸地變為清濁二氣。精氣未盡之人去世則變為鬼,直到精氣耗盡消失於天地間。

所以中國先秦時期認為人因為精氣而存在,地獄,天堂都是不存在的,而祭祀是為了讓精氣未耗盡的魂魄不至於孤苦無依。

很顯然去世即消失的觀念並不能滿足人對生命的渴望,所以地府誕生了。《孝經援神契》記載人死後會在地府繼續生活,泰山正下方就是地府的首都,新死之人要到泰山註冊戶籍,接受「泰山府君」的統治。這個時期人們認為去世只是換了一個世界生活。

佛教大盛,十八層地獄誕生

直到魏晉時期在中國人觀念裡地府只是去世後的世界。但隨著胡人政權崛起,佛教也開始盛行。與佛教的的六道輪迴,因果論相比,道教的地府很顯然沒有任何吸引力。

在一個戰亂的年代,佛教理論更符合統治者利益,轉世輪迴也能給災民一個希望,即使這個希望不切實際。所以這個時候道教不得不開始轉變,吸收佛教的地獄、輪迴、等觀念。

於是乎道教根據佛教的地獄理論開創出了「十八層地獄」,又把它和道教神話體系相互關聯。可以說十八層地獄的誕生是道教對佛教的一次有效反擊。因為和中國神話體系更貼近所以「十八層地獄」也更被中國人所接受。

閻羅王入中國

為打開中國市場佛教高調推出閻羅王。僧侶們在《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中直接就給閻羅王定位成地府最高神明。想著一舉拿下這塊蛋糕。

閻羅王傳說是印度毗沙國國王,戰死後成冥界之主,跟隨他的十八大臣分被成為十八個地獄的管理員。

But道士陶弘景在《真誥》中直接給閻羅王變成了泰山府君的下屬,不但保住「地府」還壯大了道教神靈陣營。跟隨閻羅王的18個地獄管理員在民間被分化重組,在隋唐時期變成了今天我們熟知的「十殿閻羅」。

但陶弘景沒想到的是,隨著佛教的壯大,泰山府君逐漸被人遺忘,來自印度的閻羅王地位水漲船高,變成了今天人們心中的地府最高神。在佛道千年的爭鬥中兩教相互融合,很多神靈都是彼此相互擁有。

《鐵城泥犁經》:人生前不孝順父母,到地府就會變成牛頭人身的衙役,負責追捕靈魂,這就是傳說中的負責勾魂的牛頭。傳入中國後不但被道教收編,還被配了個小夥伴「馬面」。

《雜阿含經》最早提到無常一詞,意思是沒有什麼是不變的。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這個詞也被道教吸收,在民間演變成了七爺八爺,也就是黑白無常。

雖然在千年的歷史當中中國的地府最高神變成了「印度人」,但兩教早已相互融合,不分彼此,成為中華文明的養分,而閻羅王也早已加入了中國籍。

相關焦點

  • 閻王來自印度,那麼在佛教入華前,中國神話裡地府的主宰是誰?
    說某村有個姓閻的人,父母雙亡,排行老五,因此被叫做閻五郎,這閻五郎為人正直還樂善好施,因此被玉帝委任為掌管地府的神。不過,這個故事的尷尬之處在於,閻王不可能姓閻,因為閻王是印度人,而非中國人,換句話說,閻王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才被大眾知道的神靈,那麼,在中國正宗的文化裡,掌管地府的神靈到底是什麼人?
  • 佛教起源在印度,為何印度人不但不信仰佛教,還將佛教當作死敵
    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在介紹宗教的板塊就記錄了佛教是的發源地是古印度,但是在今天的印度境內,卻沒有人以佛教為尊,而是都信仰印度教,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印度的等級制度森嚴,以婆羅門為首的四個階級至今都纏繞在印度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雖然法律已經明確廢除這種等級制度,但在不少印度人心中還是默默信守了這套制度。而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是婆羅門教的一個衍生品,在公元2世紀正式誕生,而佛教比它稍早一些,兩個派系的宗教一直呈水火不容的態勢。
  •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南傳」一路是經斯裡蘭卡及東南亞地區傳到我國雲南等地,以及經過海路從廣州傳入,南北朝時達摩祖師從印度來中國,便是從廣州登陸,然後到金陵(今江蘇南京)面見梁武帝,後又北上洛陽到少室山面壁的;「北傳」一路則是經由西域絲綢之路進入我國。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傳說東漢明帝一天夜裡夢見了一位渾身發出金光的人,醒後詢問大臣,有人便說這是西方的佛陀。
  • 佛教是通過西域陸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梁啓超給了答案
    一般說來古代西來文明傳人中國,除極特殊情況,取道西城應該被看作是順乎自然的事,佛教的傳入當然也應包括在內,所以傳統的觀點認為佛教傳入中國漢地的路線最早從西域道,亦即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漢地,此所謂陸路說。
  • 同是從中國傳入的宗教,為何佛教在日本廣泛流行,道教卻難尋蹤跡
    同是從中國傳入的宗教,相較於佛教,道教就顯得默默無聞了些;是怎樣的歷史成因導致佛教廣泛流行,道教卻蹤跡難尋呢?兩教後來又有了怎樣的發展呢?一、佛教東傳,太子弘佛促繁榮佛教起源於印度,在漢朝時傳入中原,並在中原立足根基。
  • 佛教傳入後才有閻王的說法,那在中國文化裡,地府的主宰又是誰?
    」另外成書於東漢中晚期的《太平經》中陰府召人靈魂、考人魂魄的說辭,而現如今我們所熟知的閻王,其實是佛教傳入我國後才出現的說法,閻王的原型為印度神話中的「閻摩羅王」。在古印度神話中,閻王本是管理人間的天王,佛教沿用印度神話的說法,稱閻王是管理地獄的王,《問地獄經》裡所講,閻王從前是毗沙國國王,但與維陀始生王之戰中因兵力不足而立誓,願為地獄之主,其手下則有十八大臣,從而形成十八層地獄。
  • 中國神話中冥界的演變:從「黃泉」到如今混合版的地府
    幽冥世界中國神話中的冥界集道教與佛教元素於一身,其演變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佛教傳入之前的本土冥界,一個則是佛道兩教元素混合的冥界。地府古人一談到死亡,他們都會用手指示地下,認為地下就是亡者的歸宿,就是幽冥世界。其實不然,更原始的冥界有這幾處,分別是黃泉、幽都、酆都、泰山等。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何印度人不但不信奉佛教,還要仇視佛教?
    中國寺廟很多,基本都是信奉佛教的,但是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起源於古印度,當初玄奘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代表古印度。只是為何印度人大多數都不信奉佛教,反而是還要仇視佛教?印度人如今信奉印度教的人佔大多數,與佛教就是死對頭的存在。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也代表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 掌管地府的判官,閻羅王是如何一步步的本土化呢?
    然而卻與我們中國本土神明共工、祝融、西王母等有著本質性的差別,實際上,他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一種產物。但即使是在我們諸多繁雜的神話體系中,他也佔擁一席之地,不僅擁有著數量最多的民間信仰者,而且在民眾心底,他也是一尊地位頗高的神祗。
  • 地府與天庭是什麼關係?
    地府與天庭是對反的關係。地府與天庭,是道教的說法,可以用道家的陰陽觀念來解釋。其實,不管是下地府還是上天庭,都取決於自己在人世間的善惡表現,這就涉及到佛教的六道輪迴(生死輪迴)的思想了。可見,在中國,很多時候,佛道不分家。
  • 盤點地府裡的公務員-陰差。這是關於黑白無常和牛頭馬面的故事
    在民間神話中,白無常是閻羅王的左膀右臂,甚至被列為地府十大陰帥之一。而他在民間的形象一般是面帶笑容,身材高瘦,臉上慘白,頭上還有一頂高高的官帽寫著「一見生財」四個字,對恭敬神明,一生都在做好事的人給予好運。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卻為何在印度消亡,在中國紮根?
    眾所周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誕生於古印度,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印度歷史上曾經十分輝煌。然而,在當今印度,有超過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佛教信眾不到人口數量的1%。與之對比的是,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雖然有過幾度衰落,但卻最終融入到了中華文化中,在中國站穩腳跟,持續流傳了2000多年。
  • 地府最高領導者,原來十殿閻王也只是他的下屬
    而在我們國家,也不例外:在人去世之後,人變成鬼魂,由陰差帶往地府經過判官進行審判,來判定自己這一生的功勞與罪惡。之後就有黑白無常帶去受罰或者是投胎等。而判官、黑白無常這些都屬於地府的公務員,行使權力的則是大多數人所知道的十殿閻王。因此就有絕大部分人認為地府的最高領導人就是十殿閻王了。他們就是地府地位最高的。
  • 清明節燒千億紙錢,地府不會通貨膨脹嗎?專家:西遊記給出了答案
    在傳統文化當中,天地共有三界:人間、天上神靈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原始佛教在漢譯下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原有的地府有了系統化的地獄體系,也就是十八層地獄。酆都大帝以及五方鬼帝、閻王或分立的十殿閻羅等都是冥界的審判者,后土神、泰山神天齊王地藏王、城隍是掌管人生死的神,這裡的「三界」是指佛教說的三界,六道,而不是原本的天地人三界。作為一個系統化的地府,跟人間一樣都有貨幣體系,那麼焚燒那麼多紙錢,地府不會通貨膨脹嗎?
  • 印度人尊敬牛也就算了,還把老鼠當神,專門用寺廟供奉起來
    說到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宗教,佛教肯定是我們了解最多的,因為在我國的《西遊記》當中,唐僧其實就是佛教的僧人,孫悟空的帽子上也有一個「佛」的字樣。可是,大家知道佛教的發源地是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在歷史課本上學習過,是在印度。
  • 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國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盧景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記錄。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
  • 地藏王菩薩、東嶽大帝、北陰酆都大帝,誰才是地府真正的主人
    於是東方出現了地府,西方出現了天堂和地獄,佛教則告訴人們還有別的選擇,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地府一直是神秘的所在,裡面有十八層地獄,有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等鬼卒,有判官、閻王爺等地府公務人員,感覺鬼們一般都是和這些人打交道的。
  • 神話小說:天庭,地府,神話傳說中存在三界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在神話小說之中,天地人三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屬於中國有人的神話世界,也為眾多小說的世界觀創造了最堅實的基礎,那麼在神話之中,天庭地府究竟代表著什麼呢?在神話傳說之中,最原始的三界被稱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本來是佛教梵語,後來在白馬入中土之後,和中國的本土宗教經過了數千年的融合,再一次形成了天地人三界。
  • 地府的體系到底是什麼樣的?到底誰說了算?入口在哪?
    那麼這個「異世界」會不會就是地府呢?01地府觀念地府觀念不止存在於華夏神話中,基本上在各個地區的早期神話中都可以看到一個類似於地府的機構,在傳統的觀念中,認為天地是由三層空間組成,大家可以理解為是三個平行世界,從上而下分別是天界、人界和地界,天界自然就是仙人所在的地方,屬於最高等級的世界,由天帝所掌管
  • 神鬼世界:被遺忘了的神明之鬱壘和神荼神
    鬱壘神荼是中國古代信奉的兩位門神,守護著人間平安。神荼、鬱壘,寓意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兇的美好願望。只可惜這一切已經是很遙遠的時代,他們早已不再是門神了。因為佛教的傳入,中國傳統神話發生了重大變革,泰山陰世遁去,地府出現,兩位遠古門神也成功升級成了"五方鬼帝"。